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刚果盆地晚渐新世—中新世挤压带盐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重力流沉积的控制作用
1
作者 郭荣涛 林东升 +5 位作者 张忠民 宫越 杨誉 汪锴 刘静静 王兴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2,90,I0002,I0003,共18页
下刚果盆地挤压带盐构造样式复杂,制约深水有利储集砂体的发育分布。根据高精度三维地震、二维格架剖面和钻测井、岩心等资料,分析下刚果盆地晚渐新世—中新世被动陆缘层序格架、盐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重力流沉积物分散体系的控制作用。... 下刚果盆地挤压带盐构造样式复杂,制约深水有利储集砂体的发育分布。根据高精度三维地震、二维格架剖面和钻测井、岩心等资料,分析下刚果盆地晚渐新世—中新世被动陆缘层序格架、盐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重力流沉积物分散体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下刚果盆地上渐新统—上新统可划分5个三级层序(SS5-1—SS5-5),各三级层序进一步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盐底辟构造分为点状供源和线状供源,点状供源的盐底辟构造包括盐株、盐席和盐席篷,平面上呈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线状供源的盐底辟构造包括盐滚、盐背斜、盐墙和盐墙篷,平面上呈条带状;盐构造发育4期演化阶段,即初始流动期、变形期、强烈变形期和稳定变形期;不同区带盐构造样式形成的地貌及其演化对沉积物分散和充填具有控制作用,盐构造导致的“坝—池”地貌控制区域性的沉积物通道分布和扇体系发育;渐新世—中新世各层序沉积期,下刚果盆地地貌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特点,各级坡折和盐构造主要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形成切割大陆斜坡的“纵沟”与北北西向的盐构造限制的“横槽”地貌,制约重力流体系沉积物分散和微盆地沉积充填。该结果对下刚果盆地挤压带浊积砂岩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构造地貌 重力流沉积 沉积物分散 控制作用 挤压带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下刚果盆地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静 邬长武 +3 位作者 郭荣涛 高蔚原 汲生珍 李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374,共10页
盐构造对油气藏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很多富油气盆地都发育丰富的盐构造。本论文以南大西洋东海岸下刚果盆地为研究对象,从含油气盆地分析的角度,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为指导,旨在明确盐岩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过... 盐构造对油气藏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很多富油气盆地都发育丰富的盐构造。本论文以南大西洋东海岸下刚果盆地为研究对象,从含油气盆地分析的角度,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为指导,旨在明确盐岩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盐岩构造变形对盐相关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基于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识别出下刚果盆地发育盐滚、盐底辟、盐蓬/盐盖、厚层盐岩4种主要盐岩构造样式,明确了各类盐构造的变形特征及其上覆地层构造特征。最后,在分析盐构造变形对源、储、圈闭等静态成藏要素,以及圈闭演化过程、油气运移、保存等动态成藏过程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下刚果盆地油气动态成藏模式,以期指导该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刚果盆地 盐构造 成藏过程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发育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18
3
作者 曹军 钟宁宁 +6 位作者 邓运华 康洪全 孙玉梅 刘岩 戴娜 黄小艳 朱顺玲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87-98,共12页
下刚果盆地深水区的油气显示出了海相原油的特征,盐上海相烃源岩开始受到关注。通过对下刚果盆地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综合评价了盐上4套海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潜力,研究了其成因并划分了成因类型,同时探讨了不同成因... 下刚果盆地深水区的油气显示出了海相原油的特征,盐上海相烃源岩开始受到关注。通过对下刚果盆地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综合评价了盐上4套海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潜力,研究了其成因并划分了成因类型,同时探讨了不同成因类型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下刚果盆地盐岩层之上发育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好,干酪根类型为Ⅱ、Ⅲ型,成因上以海相内源型和海相混合生源型为主;盆地海相烃源岩整体在3 500m左右深度进入生油窗,成熟的海相烃源岩是下刚果盆地深水区油气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上升洋流、缺氧环境(大洋缺氧事件)和古河流的作用,以及海洋、河流两种地质营力此消彼长的关系,自晚白垩世至中新世,盆地沉积环境从海湾变迁到受河流作用逐渐加强的开阔海洋,有机质来源从以海洋有机质为主过渡到河流携带来的陆源有机质比例加重,直到以陆源有机质为主;海-陆二元有机质输入量的相对变化和海洋沉积环境的变迁从根本上决定了海相烃源岩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海相烃源岩 生烃潜力 生源输入 沉积环境 成因类型 控制因素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27
4
作者 丁汝鑫 陈文学 +2 位作者 熊利平 林卫东 刘志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2-35,共4页
下刚果盆地油气成藏条件非常有利,尤其盆地内沉积了阿普第阶盐岩层,发育多种类型盐相关构造,形成多种类型圈闭,同时盐岩层又是非常好的盖层。但该套盐岩层的存在也使下刚果盆地盐下、盐上油气成藏条件产生较大差异:盐下地层油气成藏的... 下刚果盆地油气成藏条件非常有利,尤其盆地内沉积了阿普第阶盐岩层,发育多种类型盐相关构造,形成多种类型圈闭,同时盐岩层又是非常好的盖层。但该套盐岩层的存在也使下刚果盆地盐下、盐上油气成藏条件产生较大差异:盐下地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伸展构造有关的圈闭,未来重点勘探仍以寻找伸展构造有关的油气藏类型为主要方向;盐上白垩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圈闭和储层,未来勘探应以寻找与阿尔布阶Pinda组碳酸盐岩和Vermelha组的滨岸砂岩为储层并与盐构造相关的油气藏为重点;第三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则为烃源岩成熟度、圈闭及浊积砂体的发育,未来重点勘探方向为寻找深水—超深水区盐构造与浊积砂体复合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普第阶盐岩 成藏主控因素 勘探方向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重力滑脱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涛 胡望水 +3 位作者 何瑶瑶 陈川 赵芸 饶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3,共7页
论述了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下刚果盆地重力滑脱构造的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至今的被动大陆边缘阶段主要发育重力滑脱构造,可分为上陆坡的重力滑脱伸展构造、中陆坡和下陆坡的重力滑脱底辟构造、下陆坡-深海平原转换区的... 论述了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下刚果盆地重力滑脱构造的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至今的被动大陆边缘阶段主要发育重力滑脱构造,可分为上陆坡的重力滑脱伸展构造、中陆坡和下陆坡的重力滑脱底辟构造、下陆坡-深海平原转换区的重力滑脱冲断构造。一期完整的重力滑脱构造演化模式为从早到晚由陆向海逐渐发育的前展式发育模式,即最早发育高部位的重力滑脱伸展构造、其次发育中部的重力滑脱底辟构造、最后发育低部位的重力滑脱冲断构造。下刚果盆地总共发育两期重力滑脱构造,分别是早白垩世阿尔布期(Albian)-渐新世的第一期(早期)重力滑脱构造,中新世至今的第二期(晚期)重力滑脱构造。这两期重力滑脱构造之间呈现出从早到晚由陆向海发育的前展式结构,即晚期的重力滑脱构造位于早期重力滑脱构造的向海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刚果盆地 重力滑脱构造 构造发育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哥拉下刚果盆地吉拉索尔深水油田 被引量:18
6
作者 吕福亮 贺训云 +2 位作者 武金云 孙国忠 王根海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1期37-42,共6页
吉拉索尔油田位于西非安哥拉17号深水区块,水深1200~1400m,距安哥拉海岸150km。1996年发现,2001年产油,是安哥拉投入开发的第一个深水油田。油田面积约140km2,地质储量约为15.5×108bbl,可采储量约7.25×108bbl,为轻质油。油... 吉拉索尔油田位于西非安哥拉17号深水区块,水深1200~1400m,距安哥拉海岸150km。1996年发现,2001年产油,是安哥拉投入开发的第一个深水油田。油田面积约140km2,地质储量约为15.5×108bbl,可采储量约7.25×108bbl,为轻质油。油田所在的下刚果盆地主要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热沉降期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相应沉积了裂谷期陆相地层、过渡期蒸发岩层和热沉降期海相地层。主要烃源岩为下白垩统Bucomazi组湖相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适中,为很好的烃源岩。盆地深水区主要储层为上渐新统—中新统河道充填浊积砂岩复合体,砂岩固结差,物性良好。吉拉索尔油田主要由几个河道浊积砂岩复合体叠置组成,其中夹几个薄层席状砂岩,复合体之间被海相泥页岩分隔。上覆第三系泥岩为其主要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哥拉 下刚果盆地 吉拉索尔油田 深水油田 油气勘探 深水勘探 白垩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A区块下白垩统阿尔布阶混积相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灿 郑荣才 +3 位作者 于水 郝立华 罗清林 雷光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84-90,共7页
下刚果盆地A区块下白垩统阿尔布阶为一套碳酸盐物质混杂陆源砂、泥沉积,具有典型的混合沉积特征。依据研究区地质背景、测井地质、地震资料和岩石薄片鉴定等资料,对阿尔布阶混合沉积作用进行了精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①研究区混合沉积... 下刚果盆地A区块下白垩统阿尔布阶为一套碳酸盐物质混杂陆源砂、泥沉积,具有典型的混合沉积特征。依据研究区地质背景、测井地质、地震资料和岩石薄片鉴定等资料,对阿尔布阶混合沉积作用进行了精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①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在剖面结构上表现为由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物质交互沉积、陆源碎屑与混积物交互沉积、碳酸盐物质与混积物交互沉积和混积物本身的交互沉积等4种类型;②提出了适合该区的"间断-交叉"型碳酸盐物质夹陆源碎屑混积机理,并建立了该区的混积模式;③随着该时期海水的进入、海侵的扩大,整体上阿尔布阶依次经历了混积缓坡、混积局限台地、混积开阔台地和混积陆棚的演化,发育了灰泥丘、砂质浅滩、鲕粒滩、生屑滩、藻屑滩、潮下静水泥、风暴流等众多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布阶 混合沉积特征 混合沉积相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晓娟 李军 于炳松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85-2593,共9页
下刚果盆地位于西非海岸,为一中生代裂谷与被动大陆边缘叠合盆地.盆地被阿普特期盐岩分为盐上及盐下构造层,上下两层构造特征差异明显.盐下以早期裂陷晚期坳陷为特征,盐上地层受盐岩运动和构造背景的双重影响,由东到西分为拉张带、过渡... 下刚果盆地位于西非海岸,为一中生代裂谷与被动大陆边缘叠合盆地.盆地被阿普特期盐岩分为盐上及盐下构造层,上下两层构造特征差异明显.盐下以早期裂陷晚期坳陷为特征,盐上地层受盐岩运动和构造背景的双重影响,由东到西分为拉张带、过渡带及挤压带.盆地目前已证实的重要的成藏组合有三套,即盐下裂谷成藏组合、盐下-盐上成藏组合与第三系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水深大于2000m深水区是盐上浊积砂体潜力最大的地区,浅水地区为盐上碳酸盐岩潜力区,而大西洋枢纽带两侧为盐下勘探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刚果盆地 盐岩 地震 构造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A区块中新统深水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琳霖 王振奇 肖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3-974,共12页
下刚果盆地中新统主要的沉积类型为深水重力流沉积。通过对钻井与测井资料的分析,结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特征的研究,揭示了下刚果盆地西南部地区中新统深水沉积体系与层序的发育特征。A区块中新统可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SQ1—SQ7),层序格... 下刚果盆地中新统主要的沉积类型为深水重力流沉积。通过对钻井与测井资料的分析,结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特征的研究,揭示了下刚果盆地西南部地区中新统深水沉积体系与层序的发育特征。A区块中新统可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SQ1—SQ7),层序格架下发育块体搬运沉积、水道、堤岸、朵体、废弃水道、决口扇及深海泥质沉积7类沉积单元。各层序格架下重力流发育特征和规模不尽相同,其中SQ1—SQ2和SQ4—SQ5沉积时期重力流沉积规模较小,发育小型高弯度重力流水道和堤岸沉积;SQ3和SQ6—SQ7沉积时期重力流沉积规模较大,发育大型复合重力流水道、朵体和堤岸沉积。综合研究区深水沉积单元的发育特征,建立了该区深水重力流沉积模式,即块体搬运沉积发育在近陆坡区域,向前依次发育近源端的水道-堤岸复合体和决口扇沉积,水道高弯度地区的废弃水道以及水道末端的朵体沉积。这个沉积模式为该地区下一步的深水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深水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 中新统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巴雷姆晚期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烨 王莉 +3 位作者 尹太举 张兴强 黄俨然 曹涛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0-634,共15页
以下刚果盆地下白垩统巴雷姆阶Pointe Indienne组中段为例,采用深水沉积学理论,结合重力流的最新研究进展,利用研究区最新钻井岩心资料及分析测试数据,对其岩性、沉积构造类型和岩石学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分析,识别出研究区广泛存在重力流... 以下刚果盆地下白垩统巴雷姆阶Pointe Indienne组中段为例,采用深水沉积学理论,结合重力流的最新研究进展,利用研究区最新钻井岩心资料及分析测试数据,对其岩性、沉积构造类型和岩石学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分析,识别出研究区广泛存在重力流沉积,并总结了该重力流的深水沉积过程及其砂体发育概念模型。结果表明:重力流沉积以中-细砂岩为主,砂岩底部发育槽模、重荷模、火焰状构造及球枕构造,砂岩内部有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爬升波纹层理、包卷层理、泄水构造及漂浮泥砾;重力流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分选差、次棱-次圆状,以悬浮搬运机制为主,砂岩粒度累积概率曲线有全悬浮总体的"一段式"和高悬浮总体的"两段式";可识别出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和浊流5种重力流流体类型及其在垂向上的6种相序组合类型;研究区重力流砂体横向连续性较好,垂向叠置厚度较厚,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碎屑流 深水重力流 沉积特征 Pointe Indienne组中段 下白垩统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下刚果盆地多边形断层系统及其对油气的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士涛 王振奇 +1 位作者 张笑 李涛 《海相油气地质》 2011年第2期73-78,共6页
利用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在非洲下刚果盆地上新统—更新统识别出一种多边形断层系统。它们在地震剖面上为微小断距的张性断层,主要发育在深水、半深水环境中沉积的细粒泥质岩中。利用地震相干技术,显示其平面特征为多边形形状;断层无... 利用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在非洲下刚果盆地上新统—更新统识别出一种多边形断层系统。它们在地震剖面上为微小断距的张性断层,主要发育在深水、半深水环境中沉积的细粒泥质岩中。利用地震相干技术,显示其平面特征为多边形形状;断层无优势走向,属非构造成因;在一个断层层段内,具有上密下疏的特征。研究区多边形断层的形成模式是:顶部泥岩层细粒沉积物正常压实,形成致密层,阻止了下部泥岩层收缩流体的排泄,造成欠压实状态,逐渐形成多边形断层。随着地层的演化,还可以在已发育断层层位之下发育新一轮的多边形断层,同时引发上方原先的多边形断层再次活动。多边形断层的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和矿物成分,随着颗粒的减小和蒙脱石含量的增加,多边形断层的发育程度会增强。多边形断层不仅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而且还可以使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后形成气水化合物,对后期的油气成藏产生封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断层 断层特征 形成机制 油气成藏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A区块中新统深水水道沉积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振奇 肖洁 +2 位作者 龙长俊 于水 程涛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3期5-12,共8页
重力流分支水道是下刚果盆地中新统发育的典型深水沉积单元之一。利用相干时间切片、RMS均方根振幅和3D振幅可视化等地球物理手段识别出工区内发育的深水弯曲水道,论述了复合水道砂体内部充填结构,精细刻画了深水水道砂体的内幕结构,并... 重力流分支水道是下刚果盆地中新统发育的典型深水沉积单元之一。利用相干时间切片、RMS均方根振幅和3D振幅可视化等地球物理手段识别出工区内发育的深水弯曲水道,论述了复合水道砂体内部充填结构,精细刻画了深水水道砂体的内幕结构,并利用地质异常体处理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相结合追踪出工区内发育的水道砂体,描述了其平面分布特征和储层特征。工区内主要发育高弯度重力流分支水道,根据深水水道充填成因分类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侵蚀充填型和侵蚀—加积型水道复合体;大型侵蚀水道内部由多期充填,主要由滑塌形成的旋转滑块和碎屑流、叠置水道及水道—天然堤沉积组成;并在三维可视化中识别出了多期水道砂体,探讨了水道砂体的地震反射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刚果盆地 中新统 深水水道 重力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Pointe Indienne组湖相浊积岩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烨 蔡灵慧 +3 位作者 尹太举 王莉 张兴强 徐吉丰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共10页
为了明确下刚果盆地盐下重点勘探层系,采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钻测井数据和分析测试结果等资料,对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Pointe Indienne组湖相浊积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Pointe I... 为了明确下刚果盆地盐下重点勘探层系,采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钻测井数据和分析测试结果等资料,对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Pointe Indienne组湖相浊积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Pointe Indienne组大型浊积扇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该浊积岩形成于深湖相沉积环境,其叠置砂体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发育典型的鲍玛序列及特征沉积构造;该浊积砂岩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或杂砂岩,其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差,表现为快速堆积的重力流沉积特征;该浊积砂岩内部识别出了多套完整和不完整的鲍玛序列,显示了厚层块状浊积岩和薄层或微层浊积岩的组合形式,指示了浊积扇内扇、中扇、外扇的沉积特征;该浊积砂岩为中孔低渗储层,与Pointe Indienne组上段和下段发育的厚层优质烃源岩接触,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下刚果盆地盐下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岩 深湖相 Pointe Indienne组 早白垩世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A区块流体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成瀚 胡望水 +2 位作者 李涛 郝建荣 赵红岩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92,共7页
下刚果盆地A区块因发育盐岩而分为盐上与盐下2套含油气系统,油气运聚方式存在一定差异。结合三维地震和盆地模拟资料,综合考虑温度场和压力场对油气密度的影响,重点查明了下刚果盆地A区块流体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盐上含油气系... 下刚果盆地A区块因发育盐岩而分为盐上与盐下2套含油气系统,油气运聚方式存在一定差异。结合三维地震和盆地模拟资料,综合考虑温度场和压力场对油气密度的影响,重点查明了下刚果盆地A区块流体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盐上含油气系统流体势具有位控和相控特征,油气运移的动力机制为以浮力和毛管压力为主控因素的流体势势差驱动,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为有效发育的张性断裂和海相烃源岩及浊积砂岩间的良好匹配;盐下含油气系统流体势具有位控和压控特征,油气运移的动力机制为以浮力和水动力为主控因素的流体势势差驱动,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为盐构造处下伏地层埋藏深度和盐岩厚度大小间的耦合关系。总体而言,研究区流体势低势区与已发现油气藏匹配较好,油、气及水势低值叠合部为下一阶段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势 运移动力 成藏要素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下刚果盆地A区块白垩系Pointe Indienne组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烨 蔡灵慧 +4 位作者 尹太举 张兴强 许泓 黄俨然 曹涛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6,共13页
应用深水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岩心观察描述、钻测井资料分析及平面沉积相编图,对下刚果盆地A区块白垩系Pointe Indienne组深水重力流的类型、沉积特征、垂向沉积组合及沉积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该地区发育砂质碎屑流... 应用深水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岩心观察描述、钻测井资料分析及平面沉积相编图,对下刚果盆地A区块白垩系Pointe Indienne组深水重力流的类型、沉积特征、垂向沉积组合及沉积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该地区发育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浊流及与重力流形成过程相关的滑动—滑塌沉积,并总结了该深水重力流的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块状层理细砂岩为主,含大型漂浮泥砾和泥岩撕裂屑;泥质碎屑流沉积以泥级碎屑为主,含有少量的暗色泥岩碎屑和砂质团块,见"泥包砾"结构;浊流沉积以发育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为特征;滑动—滑塌沉积具有明显的剪切滑移面,可见旋转火焰构造、砂岩扭曲杂乱分布及褶皱变形层;纵向上可识别出4种类型的重力流沉积垂向组合,以多期砂质碎屑流沉积叠置和砂质碎屑流沉积与浊流沉积叠置最为常见;研究区深水重力流沉积可分为上部扇、中部扇和外部扇3部分,上部扇以主水道沉积为主;中部扇以辫状水道和溢岸沉积为主,砂体厚度较大;外部扇以朵叶体沉积和薄层浊积岩为主,砂体厚度相对较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沉积 沉积模式 Pointe Indienne组 白垩系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西北部深水区Albian阶Sendji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军 刘成林 +1 位作者 钟宁宁 邓南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5-434,共10页
针对下刚果盆地西北部深水区Albian阶Sendji组原油的特征、成因、来源及分布规律等问题,通过对该区7口钻井15个原油样品的物性参数、稳定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Sendji组原油总体为轻质原油,向陆一侧的3个油田... 针对下刚果盆地西北部深水区Albian阶Sendji组原油的特征、成因、来源及分布规律等问题,通过对该区7口钻井15个原油样品的物性参数、稳定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Sendji组原油总体为轻质原油,向陆一侧的3个油田中Sendji组原油具有湖相原油的特征,可能来源于盐下湖相烃源岩;向海一侧超深水区MOHO油田Sendji组原油具有海相原油的特征,可能来源于Likouala组上部海相烃源岩。下刚果盆地海域的湖相原油主要分布在近陆一侧的浅水和部分深水区,而海相原油主要分布在向海一侧的深水及超深水区,中间过渡带分布湖相和海相的混合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刚果盆地 深水区 Sendji组 原油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南部渐新统浊积砂岩储层含油气性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艾敬旭 杨晓兰 +1 位作者 佘刚 葛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0-624,530,共5页
下刚果盆地南部渐新统浊积水道砂岩储层埋深为1 500~2 000m,研究区水深为1 500~1 800m,深海钻探成本大,但储层埋深适中,因此需在钻探前检测储层含油气性,以降低勘探风险。分析了盆地南部的C油田和P油田渐新统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采用... 下刚果盆地南部渐新统浊积水道砂岩储层埋深为1 500~2 000m,研究区水深为1 500~1 800m,深海钻探成本大,但储层埋深适中,因此需在钻探前检测储层含油气性,以降低勘探风险。分析了盆地南部的C油田和P油田渐新统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采用AVO近、远道振幅能量差异分析技术以及叠前地震低频含油气检测技术,利用泊松比与油气藏之间的特殊关系,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的烃类检测技术。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刚果盆地 浊积砂岩储层 AVO属性分析 低频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A区块中新统高精度层序划分与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志辉 王振奇 +3 位作者 肖鹏 史江龙 张翔 喻奥 《中国锰业》 2016年第5期31-34,共4页
对下刚果盆地研究工区进行高精度层序划分及深水沉积储层精细研究,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对深水水道储层进行精细的描述,可以得到如下认识:1)将研究区三级层序划分为2个体系域:下部的异地沉积体系域和上部的原地沉积体... 对下刚果盆地研究工区进行高精度层序划分及深水沉积储层精细研究,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对深水水道储层进行精细的描述,可以得到如下认识:1)将研究区三级层序划分为2个体系域:下部的异地沉积体系域和上部的原地沉积体系域;2)运用多属性分析方法确定砂体发育区,沿层相干切片技术、RMS均方根振幅属性技术、三维可视化种子点技术、确定性储层建模技术、神经网络储层建模技术综合刻画水道边界,追踪不同期次的水道砂体,预测有利储层平面分布,对重点目标区储层分布进行了宏观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刚果盆地 深水沉积 中新统 层序地层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A区块Madingo组烃源岩TOC含量的地球物理定量预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季少聪 杨香华 +3 位作者 朱红涛 邓运华 康洪全 王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TOC含量是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受油基泥浆污染,下刚果盆地A区块可用于实测Madingo组烃源岩TOC含量的样品较少,且分布不均匀,难以进行定量评价。而地球物理资料蕴含着烃源岩的多种地球化学信息,可以有效地定... TOC含量是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受油基泥浆污染,下刚果盆地A区块可用于实测Madingo组烃源岩TOC含量的样品较少,且分布不均匀,难以进行定量评价。而地球物理资料蕴含着烃源岩的多种地球化学信息,可以有效地定量预测TOC含量。以研究区实测TOC含量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交会分析寻找与TOC相关性较好的测井参数,分别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改进的ΔlgR法和BP神经网络法预测TOC值,并比较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优选计算方法并进行单井TOC含量的测井定量预测。结合三维地震数据建立测井预测TOC含量与井旁道地震属性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计算TOC数据体。结果表明:研究区与实测TOC相关性较好的测井参数包括密度、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BP神经网络法预测效果最好,单井预测TOC结果和实测TOC值相关系数高达0.9542;研究区TOC三维定量预测结果呈"垂向上层状分布,平面上北东低、南西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C含量 BP神经网络 地震属性 定量预测 Madingo组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盐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史帅雨 余一欣 +4 位作者 殷进垠 邬长武 刘静静 刘延莉 王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2-1099,共8页
下刚果盆地阿普特阶厚层盐岩在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盐构造,并对油气聚集成藏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基于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利用平衡复原剖面和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分析典型盐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探讨影响盐构造发... 下刚果盆地阿普特阶厚层盐岩在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盐构造,并对油气聚集成藏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基于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利用平衡复原剖面和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分析典型盐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探讨影响盐构造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下刚果盆地具有明显的构造变形分带特征,其中后缘伸展带主要发育盐滚、盐筏和铲式正断层,中部过渡带以不同形态的盐底辟为主,前缘挤压带主要发育盐蓬、逆冲断层和厚层盐岩。盐构造形成演化主要经历了阿尔比期—晚白垩世初始活动期、晚渐新世—上新世末强烈活动期、上新世末—现今微弱活动期3个阶段。重力滑动作用和上覆层差异负载作用是导致下刚果盆地盐构造发生塑性流动变形的主要因素,而基底倾斜程度也对盐构造变形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物理模拟实验 重力滑动作用 差异负载作用 构造变形 盐构造 下刚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