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牵引成骨后颌骨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青云 唐友盛 +5 位作者 邱蔚六 沈国芳 卢晓峰 朱敏 张桦 房兵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比较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颅外支架式牵引成骨术 (RigidExternalDistraction ,RED)前后上下颌骨前后向和垂直向位置及牙颌关系变化 ,评价RED治疗上颌发育不足效果。方法 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 2 2名 ,... 目的 比较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颅外支架式牵引成骨术 (RigidExternalDistraction ,RED)前后上下颌骨前后向和垂直向位置及牙颌关系变化 ,评价RED治疗上颌发育不足效果。方法 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 2 2名 ,其中男性 1 4名 ,女性 8名 ,平均年龄为 1 5 3岁。所有患者在改良高位LeFortⅠ型截骨术基础上行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测量RED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上下颌骨位置及牙颌关系各项指标 ,用配对t检验比较RED术前术后变化。 结果 RED前后SNA角、NA与FH夹角、Ptm至S距离、Ptm至A距离、上中切牙至腭平面距离、上颌第一磨牙至腭平面距离、SNB角、面角、颌凸角、下颌平面角、ANB角、Y轴角、NA与AMe比、覆牙合和覆盖变化具高度显著性差异。 结论 RED用于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 ,可有效地延长上颌骨长度和高度并使之前移 ;下颌骨则顺时针旋转 ,上下颌骨间位置和比例更为协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继发性上颌骨发育不足 牵引成 上颌 下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牵引成骨后腭咽部功能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青云 邱蔚六 +5 位作者 唐友盛 王国民 沈国芳 朱敏 张桦 房兵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18-221,234,共5页
目的 通过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 (RigidExternalDistraction ,RED)前后唇腭裂患者静止位和[i]发音位头颅定位侧位片腭咽部结构变化 ,拟评价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对唇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999~ 2 0 0 ... 目的 通过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 (RigidExternalDistraction ,RED)前后唇腭裂患者静止位和[i]发音位头颅定位侧位片腭咽部结构变化 ,拟评价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对唇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999~ 2 0 0 1年行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的唇腭裂术后上颌发育不足患者 2 1名 ,平均年龄15 .0 5岁。所有患者RED术前后拍摄静止位及 [i]位头颅定位片 ,然后对腭咽部结构功能指标测量分析。结果 (1)RED术后PNS A、PNS PPW、NR、ASPHP、RVCR、EASP和MSP具有显著性变化 ;(2 )RVCR的变化与上颌骨前移幅度、PNS PPW增加幅度和NR增大程度呈正相关。上颌前移幅度还与软硬腭夹角增加呈正相关。结论  (1)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后腭咽腔深度增加 ,对唇腭裂患者腭咽闭合功能仍有一定负面影响 ,但同时腭咽部软组织有代偿性改变 ;(2 )上颌骨前移幅度与RED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变化有关 ;(3)咽后壁瓣的存在对防止和减少RED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产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 腭咽部 颅外支架式上颌牵引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 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煜 李自力 +2 位作者 王兴 伊彪 马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0-554,共5页
目的:评价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11例患者(男性7例,女... 目的:评价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1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1岁(17-28岁),其中9例患者同期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和颏成形术以获得良好的容貌。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测量上齿槽座点(A)水平移动量、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角(angle of sella-nasion-subsipmale,SNA)和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gle of sella-nasion-supramental,SNB)的度数以评价畸形矫正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颌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即刻上颌骨A点水平前徙量平均为(6.6±1.1)mm,术后6个月时平均为(6.0±1.2)mm。SNA术前平均为75.9°±2.8°,术后即刻时平均为81.6°±8.6°,术后6个月时平均为81.0°±2.6°;SNB术前平均为82.6°±3.7°,术后即刻时平均为78.0°±2.4°,术后6个月时平均为78.5°±2.4°。结论: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可成功矫正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并获得良好的咬合功能;该术式术中解除了腭侧瘢痕组织的牵拉,能使上颌骨前移更充分,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 FORT 唇裂 腭裂 上颌骨发育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支抗结合正畸矫治青年人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宇 陆晓丽 +3 位作者 吴淑华 黄娜 王鑫 李春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技术结合正畸技术,治疗青年人上颌骨发育不足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8名AngleⅢ类前牙反牙合的患者,采用在上颌尖牙与双尖牙之间植种植钉+上颌骨前方牵引+方丝弓矫治技术的方法矫正上颌骨发育不足。结果:治...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技术结合正畸技术,治疗青年人上颌骨发育不足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8名AngleⅢ类前牙反牙合的患者,采用在上颌尖牙与双尖牙之间植种植钉+上颌骨前方牵引+方丝弓矫治技术的方法矫正上颌骨发育不足。结果:治疗前后对比:上颌长度增加(2.64±3.11)mm;上颌骨逆时针旋转(1.46±0.95)°,上牙弓顺时针旋转(1.33±1.14)°,Wits增加(2.98±2.64)°。结论:8名患者经系统治疗,发育不良的上颌骨被牵引至正常位置,错牙合畸形得以矫治,取得了良好的外观效果及咬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支抗 上颌骨发育不足 前方牵引 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段截骨牵引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庆成 王敏娇 +2 位作者 司家文 王旭东 于洪波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79-184,共6页
目的 :利用颅外支架外固定牵引技术,采用上颌骨前段截骨牵引的方式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重度发育不足患者,探讨手术效果并进行术后稳定性的评价。方法:选取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重度发育不足患者15例,采用上颌骨前段截骨,颅外支架外固... 目的 :利用颅外支架外固定牵引技术,采用上颌骨前段截骨牵引的方式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重度发育不足患者,探讨手术效果并进行术后稳定性的评价。方法:选取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重度发育不足患者15例,采用上颌骨前段截骨,颅外支架外固定式牵引器进行术后牵引,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其术后效果及长期稳定性。利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上颌骨前段截骨及颅外支架的固定,术后进行牵引,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面型及咬合关系显著改善,牵引成骨后上颌骨凸度、前牙覆盖、上颌骨长度和高度等显著增加(P<0.05),术后无明显复发(P>0.05)。而腭咽腔的深度、软腭长度无明显改变,语音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结论:上颌骨前段截骨配合颅骨外支架牵引能够显著增加上颌骨长度,同时避免了对腭咽闭合功能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复发的风险,是一种理想的矫治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上颌骨发育不足 牵引成 前段截 腭咽闭合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侧Medpor假体置入矫正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 被引量:4
6
作者 施泽宏 李平松 周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884-1886,共3页
目的:探讨鼻侧Medpor假体置入治疗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例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根据其解剖特点,选择Medpor假体置入来矫正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进行总结以评价... 目的:探讨鼻侧Medpor假体置入治疗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例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根据其解剖特点,选择Medpor假体置入来矫正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进行总结以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3~6个月,切口瘢痕不明显,并发症少,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得到矫正,患侧鼻翼塌陷畸形矫正良好,术后未见感染及假体外露。结论:畸形矫正的关键是以病理解剖为基础,最大程度地恢复其正常解剖位置及关系,鼻侧Medpor假体置入可以充分矫正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患侧鼻翼塌陷畸形得到矫正,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POR 单侧唇裂 鼻翼塌陷 上颌骨发育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罩式前牵引矫治儿童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卓鸣 刘建华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827-828,共2页
关键词 上颌骨发育不足 前牵引矫治 面罩式 性Ⅲ类错[牙合] 疗效观察 错[牙合]畸形 前牙反[牙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发育不足Ⅲ度拥挤反的非拔牙矫治
8
作者 王学玲 宫琳 +2 位作者 邱艳梅 孟宪敏 李玮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索上颌骨发育不足Ⅲ度拥挤反病例的非拔牙矫治方法。方法依次采用腭中缝开展、上颌前方牵引、推上颌磨牙向后及常规固定矫治方法,对经过选择的11例上颌骨发育不足、Ⅲ度拥挤反病例进行非拔牙矫治。将每个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 目的探索上颌骨发育不足Ⅲ度拥挤反病例的非拔牙矫治方法。方法依次采用腭中缝开展、上颌前方牵引、推上颌磨牙向后及常规固定矫治方法,对经过选择的11例上颌骨发育不足、Ⅲ度拥挤反病例进行非拔牙矫治。将每个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和上颌模型测量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总疗程29~42个月,平均37.7个月。保存了全副牙列,上颌骨的长度和宽度均得到了很好的发育,牙量与骨量匹配,面形较理想。矫治后,X线投影测量指标:SNA,ANB,GoGn-SN,ANS-Me/N-Me,S-N,NAP,UL-Eline均比矫治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B比矫治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1-SN和LL-Eline变化不明显(P>0.05);上颌模型测量指标:牙弓弧形长度、全牙弓长度、牙弓中段宽度、牙弓后段宽度、基骨弓长度、基骨弓宽度均比矫治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能主动配合治疗但拒绝拔牙的上颌骨发育不足、Ⅲ度拥挤反病例,非拔牙矫治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发育不足 Ⅲ度拥挤 反袷 非拔牙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罩式前牵引器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疗效评估
9
作者 朱芸革 《江西医药》 CAS 2002年第5期371-372,共2页
近年来对于骨性Ⅲ类错扪尤其是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扪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口腔正畸医生关注,抓住矫治时机应用最有效的矫治方法是治疗的关键,笔者通过31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青春发... 近年来对于骨性Ⅲ类错扪尤其是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扪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口腔正畸医生关注,抓住矫治时机应用最有效的矫治方法是治疗的关键,笔者通过31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青春发育期及后期的治疗亦有一定的疗效,前方牵引是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罩式前牵引器 治疗 上颌骨发育不足 疗效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具式前牵引矫治儿童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陈秀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4期220-221,共2页
目的观察面具式前牵引矫治儿童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儿童患者共有69例,对所有的患者均采用面具式前牵引的矫治方法,此后并对患者进行1~2年的临床随访观察,以分析... 目的观察面具式前牵引矫治儿童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儿童患者共有69例,对所有的患者均采用面具式前牵引的矫治方法,此后并对患者进行1~2年的临床随访观察,以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9例颌骨发育不足的儿童患者经过面具式前牵引矫正与治疗,所有患者的面型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前牙覆盖正常或达到对刃关系,后牙也取得了正常的覆盖,上牙弓的宽度和长度都有明显的增加,并且通过测量X线头影可观察到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面具式前牵引的方法矫正和治疗儿童上颌骨发育不足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快速的扩弓,促进患者上颌骨的生长,还有利于错的纠正及其程度的减轻,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上颌骨发育不足 面具式前牵引 矫治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临床观察
11
作者 谈洲斌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6期572-573,共2页
目的:应用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方法:应用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矫治器对替牙期3例、恒牙期3例的上颌骨发育不足进行矫治。结果:Hyrax扩弓器具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和向外发育的作用。患者矫治后侧貌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 目的:应用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方法:应用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矫治器对替牙期3例、恒牙期3例的上颌骨发育不足进行矫治。结果:Hyrax扩弓器具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和向外发育的作用。患者矫治后侧貌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过矫正,顺利进入二期矫正。结论: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是一种效果良好的解除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发育不足 Hyrax扩弓器 前方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罩式前牵引器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疗效评估
12
作者 朱芸革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2年第6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青春迸发期及前、后期等不同矫正时机对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影响。方法对青少年及儿童时期的上颌发育不足患者,进行面罩式前方牵引,术前术后进行模型及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面罩式前方牵引器治疗后,上颌骨有明显的移位,ANB角由负... 目的探讨青春迸发期及前、后期等不同矫正时机对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影响。方法对青少年及儿童时期的上颌发育不足患者,进行面罩式前方牵引,术前术后进行模型及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面罩式前方牵引器治疗后,上颌骨有明显的移位,ANB角由负值变正值,上颌骨前移明显。上、下颌骨位置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面罩式前方牵引器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尤其是处于青春迸发前期患者,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罩式前牵引器 上颌骨发育不足 疗效 性Ⅲ类错He 前方牵引 青春迸发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扩弓组与未扩弓组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玉梅 张孟平 查年宝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比较联合使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与单纯使用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9~11岁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儿童,分为2组,A组(10例)在进行前方牵引前快速扩弓1~2周,B组(10例)直接进行前方牵引,两组治疗前及治... 目的:比较联合使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与单纯使用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9~11岁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儿童,分为2组,A组(10例)在进行前方牵引前快速扩弓1~2周,B组(10例)直接进行前方牵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以McNamara测量法及传统分析项目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两组病例上颌骨及上牙弓前移,前牙反牙合改正,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2)扩弓组下颌骨向后下旋转,侧貌改善更为显著。结论:(1)替牙牙合期进行上颌前方牵引,可有效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2)上颌前牵引扩弓组产生下颌骨后下旋转,软组织侧貌改善更为显著,对低角病例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上颌骨发育不足 治疗 扩弓 后下 软组织侧貌 疗效比较 结论 适宜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反采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反采用前方牵引器矫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前方牵引前快速扩弓治疗,... 目的:探讨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反采用前方牵引器矫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前方牵引前快速扩弓治疗,对照组在牵引治疗中不进行扩张,治疗前、后采用传统分析项目、McNamara测量法对患者投影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4-12个月,平均治疗时间为(8.41±3.22)个月,两组患者上牙弓前移、上颌骨、前牙反均得下颌骨后下旋转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牵引器矫治治疗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反效果显著,在治到明显纠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纠正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同时进行扩张有助于下颌骨及软组织侧貌更好改善,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 反(牙合) 前方牵引器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螺旋扩弓器加前牵引器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美学效果观察
15
作者 沈利 谷婷 赵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上颌螺旋扩弓器加前牵引器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 目的:观察上颌螺旋扩弓器加前牵引器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矫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螺旋扩弓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对比两组患者颌面及上气道结构变化;对比两组的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9.09%(χ^(2)=7.570,P=0.006);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NA、ANB、MP-SN角、NP-V、NP-A均较治疗前增大,PNS-R较治疗前增长,SNB、U1-SN、L1-MP角较治疗前减小,SPL较治疗前减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NA、SNB角和SP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NB、MP-SN角大于对照组,U1-SN、L1-MP角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NS-R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NP-V、NP-A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美观度和牙齿功能性恢复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螺旋扩弓器加前牵引器正畸方案对上颌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气道及颌面结构,改善患者面型,提高整体美观度,较单用上颌骨前牵引器受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发育不足 性Ⅲ类错牙合 上颌螺旋扩弓器 牵引器 美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张成骨术矫治单侧唇腭裂术后上颌骨发育不足:2例报告
16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牵张成 矫治 单侧 唇裂 腭裂 术后并发症 上颌骨发育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发育不足接受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矫治的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张利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97-100,共4页
观察并分析上颌骨发育不足接受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本院收治的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中筛选20例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时间在2020年7月-2022年9月间。患者均接受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矫治,并对比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 观察并分析上颌骨发育不足接受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本院收治的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中筛选20例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时间在2020年7月-2022年9月间。患者均接受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矫治,并对比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相关指标(SNA-上颌突度、ANB-上下颌突度差,SNB-下颌突度)变化、矫治效果及患者和(或)家长对矫治效果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SNA 角、 SNB 角、 ANB 角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相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面部形态、中部狭窄程度、颊部丰满程度、上下颌角度和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并消除了前牙及后牙反情况。患者和(或)家长对矫治效果满意度为100%。结论 上颌骨发育不足接受Hyrax扩弓器前方牵引矫治,可有效改善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牙齿及面部形态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发育不足 Hyrax扩弓器 牵引矫治 头颅定位侧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拔牙治疗青春中晚期骨性上颌发育不足畸形12例
18
作者 林立 梁甲兴 +1 位作者 张玉华 杨久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0-22,共3页
目的 评价非拔牙治疗青春中晚期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 类错颌的骨骼变化 ,探讨非拔牙治疗对恒牙列早期中度 类骨性错颌的矫正机理。方法 对 1 2例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青春中晚期骨性 类错颌女性患者 ,平均年龄 1 2 .5岁 ,平均... 目的 评价非拔牙治疗青春中晚期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 类错颌的骨骼变化 ,探讨非拔牙治疗对恒牙列早期中度 类骨性错颌的矫正机理。方法 对 1 2例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青春中晚期骨性 类错颌女性患者 ,平均年龄 1 2 .5岁 ,平均 ANB角为 - 2 .5°,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颌牙列拥挤 3~ 1 1 mm。经非拔牙矫正治疗后(平均疗程 2 9个月 ) ,比较治疗前后的 X线颅面部骨骼的变化。结果 发现治疗明显促进上颌骨垂直生长 ,尤其是上颌骨后段 ,其基骨水平往前轻度发育伴腭平面的反时针旋转 ,改善了面中份高度发育不足的畸形。下颌骨体及下颌升支也有明显生长同时伴有下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 ,但前后面高比维持不变 ,开张型侧面形没有进一步加重。下颌的旋转及上颌的垂直生长改善了面中部的凹陷畸形 ,使面中部变得更加丰满。前牙反的矫正是上切牙唇顷、下切牙轻度舌顷的代偿性结果。结论 非拔牙治疗能明显改善青春中晚期的上颌发育不足骨性畸形 ,并阻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拔牙疗法 治疗 青春中晚期 上颌发育不畸形 性Ⅲ类错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性扩弓器在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中的应用及优势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肖雅 张荣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250-2255,共6页
背景:上颌骨性扩弓器是一项上颌骨非手术扩弓技术,与传统的上颌快速扩弓器、微种植体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和外科手术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截然不同,为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矫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尤其为生长发育完成的成年患者提供了高效且... 背景:上颌骨性扩弓器是一项上颌骨非手术扩弓技术,与传统的上颌快速扩弓器、微种植体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和外科手术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截然不同,为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矫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尤其为生长发育完成的成年患者提供了高效且微创的骨性扩弓效果。目的:通过检索、筛选和阅读大量文献的方法,对上颌骨性扩弓器在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中的应用及优势进行系统性综述,为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确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Webof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国内外常用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2019-05-31之前发表的与上颌骨性扩弓器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结果与结论:上颌骨性扩弓器是矫治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扩弓不受年龄限制,对于成人依然有良好的骨性扩弓效果。上颌骨性扩弓器使整个面中部结构扩张,导致腭中缝接近平行扩大,翼腭缝裂开,颧骨间宽度增加,包括鼻骨上区在内的整个鼻腔变宽,且牙齿颊倾、牙槽骨高度降低等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横向发育不 上颌性扩弓器 上颌快速扩弓器 外科辅助上颌快速扩弓 微种植体辅助上颌快速扩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测量法分析上颌骨垂直向发育不足患者正颌术后稳定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舒泽 王旭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采用三维重建方法评价上颌骨垂直向发育不足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位置变化,以探讨该类患者术后颌骨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应用Le Fort I型截骨术矫治... 目的:采用三维重建方法评价上颌骨垂直向发育不足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位置变化,以探讨该类患者术后颌骨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应用Le Fort I型截骨术矫治上颌骨垂直向发育不足的患者50例,收集术前2个月(T0)、术后3 d(T1)、术后6个月(T2)的三维CT图像,分别利用Proplan CMF 3.0软件对前鼻嵴点(ANS)、腭大孔点(GPL/R)进行测量,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上述测量值进行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该类患者术后上颌骨的稳定性;并对具有明显复发倾向者进行回归分析以及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以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统计学分析发现,ANS-FH(T2-T1)出现显著变化,平均上移1.11 mm(P<0.05)。术后垂直向复发现象主要与上颌骨术中的垂直向移动距离以及上颌骨后部的术中垂直向移动有关。结论:应用Le Fort I型截骨术矫治上颌骨垂直向发育不足患者具有一定复发倾向,其稳定性受到上颌骨术中位移距离及术后随访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三维测量法 上颌垂直向发育不 稳定性 RO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