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治疗对男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王露 朱俊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80-0084,共5页
探析高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治疗对男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名男性脑卒中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而研究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进行高... 探析高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治疗对男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名男性脑卒中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而研究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进行高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治疗。主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评分、手功能评分以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arthel评分、手功能评分和上肢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在接受治疗后,研究组的barthel评分、手功能评分以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治疗能显著改善男性脑卒中患者的barthel评分、手功能和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经颅磁刺激 镜像治疗 脑卒中 上肢功能恢复 barthel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康复训练结合机器人辅助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窦亮亮 王春宝 +2 位作者 韦建军 余学书 黄灶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92-0196,共5页
研究镜像康复训练结合机器人辅助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收治的2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镜像康复训练结合机器人辅... 研究镜像康复训练结合机器人辅助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收治的2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镜像康复训练结合机器人辅助。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UE分数,NHPT分数,BI和SF-12评分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MA-UE分数和SF-12评分显著提高,而NHPT分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BI评分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镜像康复训练结合机器人辅助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康复训练 机器人辅助 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蒋敏 罗伦 +3 位作者 苏文渊 覃辉 樊冰 龙泽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3-835,共3页
脑卒中患者临床出现运动功能障碍非常普遍,其中约有80%的患者会出现患侧上肢功能障碍[3],上肢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均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独立性,手和上肢因为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功能恢复不甚理想[4],... 脑卒中患者临床出现运动功能障碍非常普遍,其中约有80%的患者会出现患侧上肢功能障碍[3],上肢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均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独立性,手和上肢因为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功能恢复不甚理想[4],如何有效的改善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恢复 脑卒中患者 刺激治疗 生物反馈 神经肌肉 本体感觉 上肢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功能锻炼对剖胸术后术侧上肢功能恢复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俊 田迎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上肢功能恢复 早期功能锻炼 剖胸术后 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计划 上肢功能 切口疼痛 开胸术 出院时 长时间 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冬玲 朱丽芳 +3 位作者 刘惠宇 曾春英 王素霞 李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3期1995-1995,共1页
约有85%的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初期就表现有上肢功能的损害,且通常认为功能恢复不如下肢。对32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针刺治疗配合功能训练。可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康复 急性脑梗死 上肢功能恢复 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贾爱玲 李兵晖 贾翠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12B期2477-2477,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康复训练 上肢功能恢复 术后患者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刺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佳 于涛 苏志超 《河南中医》 2014年第5期852-853,共2页
脑梗死后半身不遂采用巨刺法治疗,处方为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先针健侧,再针患侧,可取佳效。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巨刺法 上肢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海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30例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按照术后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30例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按照术后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负压引流量、术后负压引流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量表(WMFT)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上肢肿胀以及上肢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护理干预 乳腺癌 上肢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理论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卫东 彭松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259-261,共3页
关键词 上肢功能恢复 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理论 强制性 应用 偏瘫 日常生活活动 肢体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燕 曹欣 巢小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分析其对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与入院时间分为...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分析其对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与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对比两组上肢功能具体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肢近端、上肢远端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近端、上肢远端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两组社会、心理、躯体、物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心理、躯体、物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运动想象疗法、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运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对上肢功能改善作用较好,且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运动想象疗法 针刺运动疗法 上肢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87-987,共1页
关键词 患侧上肢 根治术后 乳腺癌 上肢功能恢复 护理 根治性手术治疗 上肢功能锻炼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敏杰 金星 +1 位作者 柯明慧 戴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70-73,共4页
近年来,每年新增脑卒中病人200万例[1]。而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使得病人生活依赖程度高,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其中上肢及手功能的丢失成为生活独立性差的元凶。随着镜像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康复领域应用地不断深入与镜像工具的不断创新,其治疗... 近年来,每年新增脑卒中病人200万例[1]。而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使得病人生活依赖程度高,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其中上肢及手功能的丢失成为生活独立性差的元凶。随着镜像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康复领域应用地不断深入与镜像工具的不断创新,其治疗效果受到广泛好评,成为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新曙光。1镜像治疗的作用机制1.1神经生理机制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著名神经科学教授Rizzolatti的研究团队采用单细胞记录技术,在恒河猴大脑皮层额叶第5区与顶下小叶(inferior parietal lobule,IPL)相继发现镜像神经元[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恢复 脑卒中后 镜像 偏瘫病人 疗法 生活质量 神经生理机制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疗法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13
作者 杨薇 辛宁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61-161,共1页
关键词 作业疗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 上肢功能恢复 出院后 脑卒中患者 康复医学 重返工作岗位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强化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Daly J 黎志成(译) 王楚怀(译编) 《中国康复》 2019年第11期589-589,共1页
限制-诱导运动疗法已被证实是一种治疗轻/中度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研究发现其对于重度脑卒中患者缺乏临床疗效。该研究旨在探讨治疗时长是否与中、重度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程度显著相关%研究对象为单侧脑卒中患者,其受累的腕伸肌... 限制-诱导运动疗法已被证实是一种治疗轻/中度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研究发现其对于重度脑卒中患者缺乏临床疗效。该研究旨在探讨治疗时长是否与中、重度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程度显著相关%研究对象为单侧脑卒中患者,其受累的腕伸肌至少有微量肌肉收缩%治疗持续12周,每天5小时,每周5天。辅助设备(功能性电刺激和辅助机器人)训练15小时,包括腕/手肌肉的功能电刺激(远端)、肩膀/肘部肌肉的功能电刺激和机器人训练(近端)以及两者的结合(整个手臂)采用Fug-Meyer评估(FMA)对受试者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恢复 卒中后 强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多关节多方向训练系统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莉 章峰冰 +1 位作者 葛飞飞 胡亚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2-923,共2页
脑卒中生存患者7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存在,其中超过50%的卒中患者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研究发现,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损害要重于下肢,况且其恢复也较下肢困难。
关键词 上肢功能恢复 脑卒中患者 训练系统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偏瘫患者 早期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合并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光亮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3期2067-2070,共4页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是由血管破裂、血管栓塞所致的脑部缺血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据统计,有85%的患者在患病初期会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而有36%的患者则会在起病半年后出现上肢运动功能障...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是由血管破裂、血管栓塞所致的脑部缺血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据统计,有85%的患者在患病初期会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而有36%的患者则会在起病半年后出现上肢运动功能障碍[1]。上肢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其身心负担过重,因此需对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情况给予重视,帮助其恢复上肢功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障碍 急性脑血管疾病 作业疗法 血管破裂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上肢功能恢复 脑卒中 中老年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活动方案实施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淑超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361-1363,1367,共4页
目的探讨量化活动方案实施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0,常规康复指导)和观察组(n=60,给予量化活动方案)。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 目的探讨量化活动方案实施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0,常规康复指导)和观察组(n=60,给予量化活动方案)。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上肢功能恢复(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运动距离、心率恢复时间、最大心率时间)、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外展、内收、后伸、前屈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外展、内收、后伸、前屈活动度均较干预前变大,且观察组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运动距离、心率恢复时间、最大心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2组患者运动距离延长,心率恢复时间、最大心率时间缩短,且观察组运动距离长于对照组、心率恢复时间、最大心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延长、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缩短(P<0.05)。结论量化活动方案实施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能够促使上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运动距离,提高运动耐性,加快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活动方案 乳腺癌术 上肢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雪枝 周敏霞 薛菊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评价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4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护... 目的评价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4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癌因性疲乏程度、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21.74%,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2组患者的多维度疲乏症状量表简表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2组患者患侧肢体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的角度均大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2组的上述角度均大于术后3个月(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的缓解、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和护理满意率的提升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渐进式康复护理 上肢功能恢复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科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6期231-231,共1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100例为研究组,对其制定个性化的阶段性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同疾病患者为常规组,实...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100例为研究组,对其制定个性化的阶段性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同疾病患者为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肢的上举功能优良率、旋转功能优良率、外展功能优良率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行阶段性护理指导结合功能锻炼,能显著恢复患侧上肢功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阶段性护理 功能锻炼 上肢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后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方军 谭朝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82-83,共2页
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可导致患者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部分丧失及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献[1‐4]报道,神经损伤术后恢复有赖... 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可导致患者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部分丧失及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献[1‐4]报道,神经损伤术后恢复有赖于康复训练、年龄、损伤的性质、部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及手术操作者职称等因素,探讨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我们对我院近5a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多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上肢功能恢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