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间流动单元预测与剩余油气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博 戴俊生 +1 位作者 陆先亮 束青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37,共3页
依据储层的岩性特征、沉积微相、渗流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和储层非均质特征,结合储层的实际情况,选用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最大孔喉半径、流动层指数等5个参数,综合应用岩性—物性划分法以及流动层指数划分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定量... 依据储层的岩性特征、沉积微相、渗流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和储层非均质特征,结合储层的实际情况,选用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最大孔喉半径、流动层指数等5个参数,综合应用岩性—物性划分法以及流动层指数划分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定量划分,建立了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的E、G、M、P等4类流动单元模式。根据研究区内平面、垂向和井间流动单元分布,发现孤岛油田中一区上第三系中新统馆陶组5段剩余油气在馆陶组5段3层的东北部和中部相对富集。综合考虑井间流动单元排列方式和注、采井射开位置,建立了井间流动单元分布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剩余油气的空间分布,为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气挖潜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气田 上第三纪 河流相 井间 流动单元 随机建模 剩余油气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上第三系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8
2
作者 支霞臣 陈道公 杨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6-168,共13页
郯庐断裂带东侧的皖东地区上第三系花果山组和桂五组玄武岩,是我国东部大陆新生代玄武岩带中,尚未作详细地球化学研究的少数岩区之一。本文报道了该岩区22个样品的常量元素和稀土等20多种微量元素的丰度,以及其中11个样品的Nd,Sr,Pb同... 郯庐断裂带东侧的皖东地区上第三系花果山组和桂五组玄武岩,是我国东部大陆新生代玄武岩带中,尚未作详细地球化学研究的少数岩区之一。本文报道了该岩区22个样品的常量元素和稀土等20多种微量元素的丰度,以及其中11个样品的Nd,Sr,Pb同位素组成,比较系统地揭示了该大陆玄武岩套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的制约,讨论了该岩套的成因及其地幔源区的性质和过程。该岩套来源于具EMI型大洋玄武岩地幔端元特征的不均一的大陆岩石圈地幔,该源区曾受地幔交代(或微量元素富集)作用的影响,具有开放条件下多阶段演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地球化学 成因 上第三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岛及其邻近地区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维坤 《台湾海峡》 CAS 1983年第2期82-90,共9页
海岸是新构造运动反映极为敏感的地带,历来为地质、地貌学者所重视。厦门岛及其邻区新构造运动的迹象十分明显,但过去研究甚少。1978年笔者参加了厦门港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搜集了一些资料,并参阅了前人的有关论述,写成本文。由于水平所... 海岸是新构造运动反映极为敏感的地带,历来为地质、地貌学者所重视。厦门岛及其邻区新构造运动的迹象十分明显,但过去研究甚少。1978年笔者参加了厦门港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搜集了一些资料,并参阅了前人的有关论述,写成本文。由于水平所限,不当之处,诚望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基本特征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第三纪 上第三纪 厦门岛 邻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盆地上第三系褐煤煤层气资源勘探前景初步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中 《中国煤层气》 2010年第2期3-6,共4页
昭通盆地上第三系褐煤资源丰富,在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很多钻孔在钻遇煤层后出现气显示,预示昭通盆地上第三系蕴藏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本文从煤层气成藏条件入手,通过对气源、煤储层储集能力、盖层条件、构造条件、水动力条件的分析... 昭通盆地上第三系褐煤资源丰富,在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很多钻孔在钻遇煤层后出现气显示,预示昭通盆地上第三系蕴藏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本文从煤层气成藏条件入手,通过对气源、煤储层储集能力、盖层条件、构造条件、水动力条件的分析,同时结合煤储层含气性分析,对昭通盆地上第三系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盆地 上第三纪褐煤 煤层气资源 成藏条件 含气性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第四纪海陆变迁
5
作者 李建生 《自然杂志》 1986年第4期-,共7页
《海南岛第四纪海陆变迁》是作者根据钻孔资料、重力资料、地磁资料和地震资料作出的分析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拗陷盆地 海侵 海进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海南岛 上新世 第三纪 隆起区 地震局 地壳运动 地壳构造运动 新生代 地质年代 喷发期 海陆变迁 地壳活动 钻孔资料 地壳垂直形变 地壳垂直位移 地壳形变 铺前湾 全新世中期 贝壳层 第三纪 上第三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部弧—弧相交区及其周围弧前褶皱带的构造特征
6
作者 Yujiro Ogawa 吴根耀 《海洋石油》 CAS 1984年第6期16-23,共8页
在日本的中一新生代本州弧的西南部,并列着几条自晚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增生褶皱构造带,成为对海沟和弧前作地质构造分析最合适的地区(Kanmera等,1980)。增生褶皱带是由来源于弧或大陆的复理石沉积构成的。
关键词 褶皱带 第三纪 地槽带 构造带 上第三纪 岛弧 弧前盆地 构造特征 日本 周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畔古火山
7
作者 卢伸康 《海洋世界》 2002年第9期32-32,共1页
牛头山古火山口座落在福建省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圹村东南的牛头山麓海滨。据考证,该火山口历经15次喷发,总厚度为178.5m,现在可看到的只是晚第三纪中期上部的最后三次喷发场距今2460万年,古火山口形状似一个朝天的椭园形喇叭口,开口处... 牛头山古火山口座落在福建省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圹村东南的牛头山麓海滨。据考证,该火山口历经15次喷发,总厚度为178.5m,现在可看到的只是晚第三纪中期上部的最后三次喷发场距今2460万年,古火山口形状似一个朝天的椭园形喇叭口,开口处顶端直径50m,底部深3m,涨潮水淹,退潮口现。在古火山口及周围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火山口 福建省 周围 牛头山 喇叭口 隆教畲族乡 龙海市 第三纪 上第三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平原上第三系碎屑岩控水性分析
8
作者 刘凤举 《吉林地质科技情报》 1994年第1期23-26,38,共5页
关键词 上第三纪 碎屑岩 控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部新第三纪红层划分的岩石学标志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云翔 岳乐平 +1 位作者 陈丹玲 薛祥煦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7,共5页
广布于我国北方的新第三纪红层多由中新统保德组和上新统静乐组组成,这两个组岩性相似,一般情况下难以区分。地层结构详细研究显示,两组中钙质结核赋存方式相差很大,前者呈层状产出,后者为星散状,地层形成时古气候条件的差别是导... 广布于我国北方的新第三纪红层多由中新统保德组和上新统静乐组组成,这两个组岩性相似,一般情况下难以区分。地层结构详细研究显示,两组中钙质结核赋存方式相差很大,前者呈层状产出,后者为星散状,地层形成时古气候条件的差别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由于大气状况具有区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第三纪 静乐组 地层划分 古气候 岩石学
原文传递
盐城坳陷上第三系海侵层初见
10
作者 陈希祥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盐城坳陷上第三系海侵层初见陈希祥(江苏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队,江苏淮阴,223005)关键词上第三系,海侵,盐城坳陷,盐城,江苏本文据钻孔地层编录及百余个微体古生物样品测试资料的分析对比,确认了苏北坳陷区盐城坳陷上第... 盐城坳陷上第三系海侵层初见陈希祥(江苏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队,江苏淮阴,223005)关键词上第三系,海侵,盐城坳陷,盐城,江苏本文据钻孔地层编录及百余个微体古生物样品测试资料的分析对比,确认了苏北坳陷区盐城坳陷上第三系海侵层的存在。海侵层沉积、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 盐城坳陷 上第三纪 地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