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开采作用下“反倾上硬下软”型斜坡崩塌形成机制研究——以贵州开阳磷矿崩塌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郑达 黄润秋 黄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473,共10页
以贵州开阳磷矿崩塌为例,通过对地质条件、采矿扰动与变形破坏特点的分析,阐明在地下开采作用下,"反倾上硬下软"型斜坡变形破坏的发展过程,并总结斜坡失稳破坏的3种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的破坏变形均以坡顶拉裂为前兆,而斜坡岩... 以贵州开阳磷矿崩塌为例,通过对地质条件、采矿扰动与变形破坏特点的分析,阐明在地下开采作用下,"反倾上硬下软"型斜坡变形破坏的发展过程,并总结斜坡失稳破坏的3种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的破坏变形均以坡顶拉裂为前兆,而斜坡岩体结构特征是产生不同破坏模式的关键控制因素。进一步运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方法,分析该类型崩塌的形成机理,认为"反倾上硬下软"型崩塌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地质背景,动力条件与诱发因素;崩塌最终可能以急剧破坏的形式出现,但其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了从发生、发展直至破坏的长期过程。从地下开采后采空区顶底板的变形,发展到地表裂缝的产生,崩塌的形成是地表裂缝沿着陡倾结构面追踪发展的过程,并受岩体结构特征的控制最终发生倾倒、突破"锁固段"剪出或沿中缓倾结构面滑塌。因此,对此类斜坡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必须把握前兆现象,加强早期识别与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崩塌 形成机理 上硬下软型 磷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烈岩溶控制型崩塌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林锋 冯亮 +2 位作者 孙赤 张维顺 曾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8-414,共7页
2006年1月27日,贵州省威宁县猴场镇腰岩脚发生崩塌。腰岩脚高陡坡为软弱基座型,上覆硬岩为碳酸盐岩,下伏软岩中有近水平可采煤层。基于灾害特征及过程分析,建立了崩塌发生机制概念模型,即高陡斜坡中因强烈岩溶作用发育有深切溶蚀裂缝和... 2006年1月27日,贵州省威宁县猴场镇腰岩脚发生崩塌。腰岩脚高陡坡为软弱基座型,上覆硬岩为碳酸盐岩,下伏软岩中有近水平可采煤层。基于灾害特征及过程分析,建立了崩塌发生机制概念模型,即高陡斜坡中因强烈岩溶作用发育有深切溶蚀裂缝和水平溶洞,形成高陡岩墙,坡体深部煤层向坡面过度回采,导致岩墙下部应力集中过大而发展为破坏。基于MIDAS/GTS分析软件量化分析了崩塌发生机理及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采空率下回采工作面距离陡崖面的临界安全距离,可为类似条件下煤矿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岩脚崩塌 岩溶作用 上硬下软型边坡 回采率 临界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水平煤层开采诱发崩塌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锋 孙赤 冯亮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3年第3期8-12,共5页
贵州威宁县猴场镇腰岩脚崩塌发生于2006年1月27日。论文基于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和灾害发生过程的相关分析,建立了崩塌灾害发生的概念模型,即高陡边坡上部灰岩中近坡面发育平行陡崖面的深切溶蚀裂缝,坡体深部近水平煤层向坡面过... 贵州威宁县猴场镇腰岩脚崩塌发生于2006年1月27日。论文基于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和灾害发生过程的相关分析,建立了崩塌灾害发生的概念模型,即高陡边坡上部灰岩中近坡面发育平行陡崖面的深切溶蚀裂缝,坡体深部近水平煤层向坡面过度回采,导致溶蚀裂缝下端及外侧岩石中应力集中增加而发展为破坏。基于MIDAS/GTS分析软件量化分析了崩塌发生机理及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采空率下回采工作面距离陡崖面的临界安全距离,可为类似条件下煤矿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岩脚崩塌 上硬下软型边坡 形成机理 回采率 临界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