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矢状窦巨大脑膜瘤的手术处理探讨
1
作者 谢泽宇 庄明华 +1 位作者 乡志雄 张增良 《广州医药》 2003年第5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术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2 0例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均行手术全切或次全切除术 ,同时对受累的上矢状窦、硬膜膜及颅骨均做了相应处理。结果 :除部分瘤例遗留有偏瘫外 ,其余均恢复良好。...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术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2 0例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均行手术全切或次全切除术 ,同时对受累的上矢状窦、硬膜膜及颅骨均做了相应处理。结果 :除部分瘤例遗留有偏瘫外 ,其余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 :采用全切及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并妥善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对病人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窦脑膜瘤 手术治疗 跨中线大骨瓣开颅术 双极电凝烧灼术 骨膜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化大脑上矢状窦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2
作者 雷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2期10-11,共2页
矢状窦脑膜瘤( superior parasaggittal maningiomas, SPMs)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脑膜瘤的15%~20%。当肿瘤体积增长或侵蚀上矢状窦(superior saggittal sinus,SSS)时,造成手术切除困难,术后并发症增多。倘若肿瘤不能全切,... 矢状窦脑膜瘤( superior parasaggittal maningiomas, SPMs)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脑膜瘤的15%~20%。当肿瘤体积增长或侵蚀上矢状窦(superior saggittal sinus,SSS)时,造成手术切除困难,术后并发症增多。倘若肿瘤不能全切,又易造成术后肿瘤复发。这些情况,给外科医师手术治疗SPMs提出了挑战。因此,采用科学手术策略,精细手术技巧是提高SPMs治疗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窦脑膜瘤 外科治疗 大脑 术后肿复发 颅内肿 颅内脑膜 术后并发症 体积
原文传递
老年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洪泉 张宇 +2 位作者 许冰 赵刚 张显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3-81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原因及其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间行经病理证实的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48例,全部经术前CT、MRI检查及手术治疗。术后及时给予抗血管痉挛药物及... 目的探讨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原因及其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间行经病理证实的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48例,全部经术前CT、MRI检查及手术治疗。术后及时给予抗血管痉挛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常规腰穿检查颅内压及复查头部CT。结果术后颅内压增高40例(83.3%),术后CT显示脑组织水肿较术前加重32例(66.7%)。术后出现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致神经功能障碍18例(37.5%),其中经应用抗血管痉挛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的治疗观察1~2w内完全恢复12例(66.7%),4例(22.2%)出院后复查时完全恢复,2例(11.1%)出现脑梗死。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易造成神经功能缺失,术中皮质引流静脉的保留及保护能有效的减轻术后局部脑水肿的发生;术后早期应用扩容、抗血管痉挛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可有效防治术后脑水肿及血管痉挛的发生及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上矢脑膜 脑水肿 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智勇 孙志刚 +3 位作者 包金锁 龚金山 商朝 张秀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MRV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瘤体对上矢状窦的压迫、侵蚀和闭塞程度,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中,6例瘤体与一侧静...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MRV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瘤体对上矢状窦的压迫、侵蚀和闭塞程度,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中,6例瘤体与一侧静脉窦壁外层附着,5例瘤体侵蚀静脉窦,4例瘤体长入上矢状窦内,窦腔完全闭塞,MRV所示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相符.结论: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与上矢状窦关系的显示十分敏感,能够精确提供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上矢 上矢脑膜 临床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检查及其栓塞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新治 张建军 +2 位作者 司赟 李俊 赵洪洋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7期722-722,共1页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发生于上矢状窦旁蛛网膜颗粒,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2%~33%,是脑膜瘤中最常见的一种[1].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由于与上矢状窦壁关系密切,且常由双侧颈外动脉及皮质血管供血,因此术中容易出血,全切困难.本文探讨术前DSA检查及...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发生于上矢状窦旁蛛网膜颗粒,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2%~33%,是脑膜瘤中最常见的一种[1].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由于与上矢状窦壁关系密切,且常由双侧颈外动脉及皮质血管供血,因此术中容易出血,全切困难.本文探讨术前DSA检查及栓塞对其手术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检查 栓塞 上矢脑膜 外科手术 颅内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上矢状窦旁脑膜瘤15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崔承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体会。方法 15例患者,显微镜下切除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合理处理受累矢状窦。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肢体偏瘫较术前加重2例,经治疗后肢体活动均恢复正常。随访0.6-3年,3例复发。结论上矢状...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体会。方法 15例患者,显微镜下切除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合理处理受累矢状窦。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肢体偏瘫较术前加重2例,经治疗后肢体活动均恢复正常。随访0.6-3年,3例复发。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采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上矢脑膜 临床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道宝 吴洪刚 +5 位作者 雷波 张召 文伟 卫正洪 万晓强 郑念东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0-171,共2页
上矢状窦旁为脑膜瘤的好发部位,占颅内脑膜瘤的17%-20%,因肿瘤往往累计上矢状窦,中央沟静脉及运动、感觉功能区,手术有较高的难度和风险,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6年3月共显微手术治疗上矢状窦旁脑膜瘤42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上矢脑膜 显微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星河 杨金庆 +1 位作者 赵天皎 季玉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对2007~2009年该院手术治疗的28例上矢状窦旁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7例(25.0%),SimpsonⅡ级切除者19例(67.9%);余2例Si...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对2007~2009年该院手术治疗的28例上矢状窦旁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7例(25.0%),SimpsonⅡ级切除者19例(67.9%);余2例SimpsonⅢ级切除(7.1%)。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良性肿瘤24例(85.7%),非典型肿瘤4例(14.3%)。术后出现新增神经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9例,其中暂时性肌力下降5例,出现永久性肌力下降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26个月,SimpsonⅢ级切除者1例复发。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切除应力争在显微镜下达Simpson I或Ⅱ级切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对上矢状窦、中央沟静脉、上吻合静脉、瘤周重要引流静脉和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全切率,改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脑膜 显微外科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静脉成像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平 李德炯 +5 位作者 钟平 刘路 贾晓峰 宋丽娟 谢慧琴 费兴梅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839-841,共3页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PM)由于其所在的部位、解剖、生物学行为及血液循环的特殊性,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时由于该肿瘤起源部位特殊与静脉窦关系密切,往往累及静脉窦,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侵及上矢状窦后容...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PM)由于其所在的部位、解剖、生物学行为及血液循环的特殊性,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时由于该肿瘤起源部位特殊与静脉窦关系密切,往往累及静脉窦,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侵及上矢状窦后容易挤压侵蚀静脉窦造成矢状窦狭窄或窦腔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脑膜 磁共振静脉成像 术前评估 生物学行为 静脉 血液循环 起源部位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全切、矢状窦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10
作者 莫莉 王淑芬 +1 位作者 陈游力 刘宁 《沈阳部队医药》 1994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我院神经外科从1991年3月至1993年3月对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在手术显微镜下实施全切手术,同时行矢状窦重建术。由于手术难度大,条件要求高,对手术护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将术中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上矢脑膜 全切术 重建术 手术配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明 杨舒萍 +1 位作者 黄宁结 庄顺福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6期70-71,共2页
脑膜瘤(meningiomas)为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好发于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多见,其中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常累及... 脑膜瘤(meningiomas)为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好发于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多见,其中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常累及上矢状窦并可引起其闭塞。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特别是其中后部1/3处是脑膜瘤切除术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准确评价病变与邻近静脉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法及范围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脑膜 超声技术 手术中 蛛网膜绒毛 应用 颅内肿 脑膜切除术 蛛网膜颗粒
原文传递
矢状窦旁脑膜瘤相关的静脉循环评估及其手术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腾昆 王守森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8-741,共4页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sM)常导致上矢状窦狭窄或闭塞,引起静脉循环障碍,而侧支循环的建立为静脉回流提供了保障。详细准确的术前评估及合适的手术策略是实现保护正常静脉回流系统的前提。本文围绕PSM相关静脉系统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sM)常导致上矢状窦狭窄或闭塞,引起静脉循环障碍,而侧支循环的建立为静脉回流提供了保障。详细准确的术前评估及合适的手术策略是实现保护正常静脉回流系统的前提。本文围绕PSM相关静脉系统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其手术价值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脑膜 静脉保护 术前评估 手术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