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67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徐萍 宋美芳 +1 位作者 高怡 沈爱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3-254,i001,共3页
关键词 KI-67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慢性宫颈炎 宫颈鳞癌 表达及 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恶性生物学行为 宫颈癌 恶性肿瘤 早期诊断 高危个体 癌前病变 标志基因 蛋白抗原 细胞周期 多种肿瘤 过度表达 免疫组化 死亡率 发病率 先发现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平治疗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苑中甫 田秀颖 +1 位作者 王亚芹 董长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药物疗法 奥平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KIP和VEGF在喉鳞癌及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赫莉 韩海平 +4 位作者 冯志星 张慧平 要兆旭 连蕾 杨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27期2965-2967,2970,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Raf-1激酶抑制蛋白(RKI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鳞癌及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喉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喉鳞癌组织、20例喉鳞状上皮... 目的通过检测Raf-1激酶抑制蛋白(RKI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鳞癌及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喉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喉鳞癌组织、20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及9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RKIP、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喉黏膜组织、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喉鳞癌组织中RKIP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VEGF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喉鳞癌组织中RKIP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喉黏膜组织及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P均<0.05);有转移的喉鳞癌组织中RKIP表达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的喉鳞癌组织(P<0.05),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的喉鳞癌组织(P<0.05)。在正常喉黏膜组织、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喉鳞癌组织中,RKIP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24,P=0.006)。结论 RKIP具有抑制喉鳞癌发展及转移的作用,这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1激酶抑制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喉鳞状细胞癌 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内镜下硬化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安红银 郑加洪 尹霞 《现代医学》 2008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 研究内镜下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价值。方法 将85例食管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分为内镜下硬化治疗组(A组)41例和口服增生平治疗组(B组)44例。A组患者经内镜直视下沿病灶周边0.1~0,2cm处分4~6... 目的 研究内镜下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价值。方法 将85例食管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分为内镜下硬化治疗组(A组)41例和口服增生平治疗组(B组)44例。A组患者经内镜直视下沿病灶周边0.1~0,2cm处分4~6个点注射无水乙醇,每个点注入0.2~0.3ml,总量不大于2ml;B组口服增生平2,4mg·次^-1,2次·d^-1,连续服用1年。结果 A组和B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5.1%和20.9%,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不典型增生 食管 硬化治疗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余英豪 《东南国防医药》 2014年第1期63-66,共4页
支气管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主要包括支气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SD/CIS)、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及原位腺癌。由于上述病变属于肺癌浸润前病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关于这些病变的病理学研究,特别是与... 支气管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主要包括支气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SD/CIS)、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及原位腺癌。由于上述病变属于肺癌浸润前病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关于这些病变的病理学研究,特别是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等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原位癌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分级乳腺癌及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γ-tubulin Nek2 mRNA表达分析及其意义
6
作者 牛昀 王淑玲 +2 位作者 刘铁菊 吕淑华 蒋伶活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分级乳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病变中心体γ-tubulin和调控因子Nek2mRNA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高低级别导管内癌、高低级别浸润性导管癌6组样本,采用原位杂交定性及半定量检测180例γ-tu... 目的:研究不同分级乳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病变中心体γ-tubulin和调控因子Nek2mRNA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高低级别导管内癌、高低级别浸润性导管癌6组样本,采用原位杂交定性及半定量检测180例γ-tubulin和Nek2mRNA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RT-PCR测定80例γ-tubulin和Nek2mRNA表达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癌γ-tubulinmRNA、Nek2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均〈0.01);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7.519、36.912,P〈0.001);在不同癌组织之间,γ-tubulin或Nek2表达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在各组中两指标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指标各自定量和半定量表达总体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原位杂交分析显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中γ-tubulin或Nek2mRNA表达与低级别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1.200、0.659、1.148、2.700,P值分别为0.273、0.417、0.284、0.100);但在定量分析显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低级别癌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γ-tubulin及Nek2mRNA过表达及协同作用,与乳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不典型增生向低级别乳腺癌恶变转化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分级乳腺癌 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Γ-TUBULIN NEK2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对胃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逆转作用和对肿瘤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 金建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胃上皮不典型增生逆转作用机制和对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做出一般性结论。结果维甲酸通过抑制细胞恶性增殖逆转胃上皮不典型增生,体内外实验维甲酸可诱导肿瘤细...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胃上皮不典型增生逆转作用机制和对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做出一般性结论。结果维甲酸通过抑制细胞恶性增殖逆转胃上皮不典型增生,体内外实验维甲酸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维甲酸治疗胃上皮不典型增生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胃癌癌前病变 上皮不典型增生 逆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组织细胞瘤伴上皮不典型增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皓月 普文静 普雄明 《皮肤病与性病》 2012年第1期60-61,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左下腹起褐色皮疹6年,渐增大3个月前来就诊。患者于6年前发现左侧下腹部起一个米粒大小的褐色皮疹,不痛不痒,未行任何特殊处理。6年来皮疹变化不明显,也未见消退。但近3个月来皮损突然明显增大,
关键词 上皮不典型增生 纤维组织细胞瘤 临床资料 下腹部 皮疹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或和CO_2激光治疗外阴上皮不典型增生
9
作者 程建英 伍晓倩 丁爱华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6-246,275,共2页
关键词 Α-干扰素 治疗 外阴上皮不典型增生 二氧化碳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p2在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吕艳 牛昀 +2 位作者 丁秀敏 肖绪祺 于泳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Skp2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织、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各30例和56例浸润性癌中Skp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kp2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Skp2... 目的:探讨Skp2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织、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各30例和56例浸润性癌中Skp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kp2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Skp2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组织、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癌中总体上有差异(χ2=54.02,P<0.005)。导管原位癌中Skp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χ2=21.82,P<0.005),且与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差异也有显著性(χ2=5.08,P<0.025);浸润性癌Sk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导管原位癌(χ2=6.52,P<0.01);浸润性癌伴淋巴结转移阳性组Sk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χ2=7.38,P<0.025);Skp2阳性表达率在浸润性癌组织学Ⅰ~Ⅱ级与组织学Ⅲ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66,P<0.01)。结论:Skp2高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和生物学行为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乳腺癌 细胞周期S期激酶相关蛋白2 泛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鋆歆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使我们对肺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SD/CIS)病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客观详细的分级标准是比较各种分子改变的基础。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将SD/CIS分为轻度、中度。
关键词 癌前病变 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原位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DNA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12
作者 崔明 戴植本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增生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根据Page标准分为三级的44例乳腺增生症(FCD)及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EGFR表达及DNA含量进行测定,其中...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增生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根据Page标准分为三级的44例乳腺增生症(FCD)及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EGFR表达及DNA含量进行测定,其中二、三级为不典型增生。结果 乳腺增生症Ⅲ级(FCD_3)的EGFR表达率最高,其次为FCD_2、IDC及FCD_1,最低为NMB组,除FCD_1与NMB组外,其余相邻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乳腺增生症病例中EGFR阳性病例的DNA含量显著高于EGFR阴性的病例。结论(1)EGFR过度表达可能是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一个重要特征;(2)EGFR阳性表达的乳腺上皮细胞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 DN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辅助活检诊断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组织学低估及切缘残留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琴 张静 高润芳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分析真空辅助活检(VAB)诊断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的组织学低估及病灶切缘残留情况。方法将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NPBL)通过VAB诊断为ADH的165例患者再次切除病灶进行活检,统计其组织学低估率及切缘阳性率。结果 VAB诊断乳... 目的分析真空辅助活检(VAB)诊断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的组织学低估及病灶切缘残留情况。方法将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NPBL)通过VAB诊断为ADH的165例患者再次切除病灶进行活检,统计其组织学低估率及切缘阳性率。结果 VAB诊断乳腺ADH的组织学低估率为9. 1%。其中钼靶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SVAB)诊断乳腺ADH的组织学低估率为10. 5%,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活检(UGVAB)诊断乳腺ADH的组织学低估率为7. 9%,两组低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B术后切缘残留率为37. 8%。其中SVAB术后切缘残留率为39. 5%,UGVAB诊断乳腺ADH的组织学低估率为36. 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真空辅助旋切活检可有效检出ADH,组织学低估率较低,但由于组织学诊断的低估以及较高的切缘阳性率,真空辅助旋切活检尚不能完全代替切除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真空辅助活检 组织学低估 切缘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511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惠迪 周家凤 金勤湘 《上海医学》 CAS 1981年第3期31-34,62,共5页
本文随访分析了1959~1978年门诊发现的宫颈间变511例.间变发生率为22.0%.轻度间变83.17%,中度12.92%,重度3.91%。绝经早期与炎症二因素与间变发病关系密切.本组阴道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牢为61.33%,假阴性率为35.26%,转癌率... 本文随访分析了1959~1978年门诊发现的宫颈间变511例.间变发生率为22.0%.轻度间变83.17%,中度12.92%,重度3.91%。绝经早期与炎症二因素与间变发病关系密切.本组阴道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牢为61.33%,假阴性率为35.26%,转癌率为2.94%(15例),转癌时问平均3.7年(3个月~11年),其中原位癌7例,浸润癌8例;15例癌中2例镭疗,余均根治手术。经过一般治疗,间变逆转为慢性宫颈炎的45.20%。统计数字证明随访12年以上的转癌率极少,故建议12年后可不作间变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 转归 慢性宫颈炎 诊刮 慢性子宫颈炎 浸润癌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颈管 癌前病变 镭疗 原位癌 随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G与CO_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及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15
作者 黄明枝 赵发英 +3 位作者 郭群 陶真 陈艳 韩月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190-191,共2页
本文报道激光治疗宫颈糜烂1347例,其中经YAG激光治疗的重度糜烂53例(含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32例)痊愈100%.经CO_2激光治疗262例轻度宫颈糜烂痊愈100%;中度糜烂758例,痊愈693例(91.42%),... 本文报道激光治疗宫颈糜烂1347例,其中经YAG激光治疗的重度糜烂53例(含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32例)痊愈100%.经CO_2激光治疗262例轻度宫颈糜烂痊愈100%;中度糜烂758例,痊愈693例(91.42%),好转65例(8.58%);重度糜烂274例,痊愈182例(66.42%),好转92例(33.58%).本文还对宫颈糜烂及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的各种治疗方法及激光治疗的基础原理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糜烂 宫颈 上皮不典型增生 激光疗法
全文增补中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晓茹 郑飞云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ER、PR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组织分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宫颈癌、41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 IN)及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ER、PR检测。结果ER、PR在慢性宫颈炎组、C IN组及宫颈... 目的探讨ER、PR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组织分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宫颈癌、41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 IN)及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ER、PR检测。结果ER、PR在慢性宫颈炎组、C IN组及宫颈癌组中的表达逐渐减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及肿瘤细胞病理分级的提高,ER、PR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ER、PR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病理分级关系不明;宫颈癌组绝经前的ER、PR阳性率虽然均高于绝经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对宫颈癌或C IN患者进行ER、PR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ER蛋白 PR蛋白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氯丙烷作业女工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4例
17
作者 战波 史懋功 李友好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作业女工 二溴氯丙烷 MG/M^3 浓度测定 健康检查 包装作业 生产车间 检查资料 操作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的胃镜病理特点和临床意义
18
作者 恽新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631-632,共2页
关键词 胃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 胃镜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默通治疗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廖洪叶 郭巨江 翁一尹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30期4229-4230,共2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治疗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64例(66侧)乳腺ADH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开放手术组,B组为麦默通微创手术组,比较2组术后复发率。结果 6... 目的探讨麦默通治疗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64例(66侧)乳腺ADH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开放手术组,B组为麦默通微创手术组,比较2组术后复发率。结果 64例病例术后随访19个月~76个月,平均49个月。A组:误诊1例,1年后发现同部位发生浸润性导管癌,术后5年复发1例,再次手术病理为ADH;B组:再次发现肿物4例,术后病理为乳腺腺病。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伴有ADH的乳房良性病变尤其是触诊阴性的病灶,准确、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开放手术 麦默通微创手术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定性诊断和早期喉癌诊断方法的探讨
20
作者 王银萍 郝玉丹 +1 位作者 郭晓峰 杜宝东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 :探讨喉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定性诊断和早期喉癌诊断的方法。方法 :应用 p53基因PCR- SSCP分析、P53蛋白和 型胶原纤维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流式细胞技术 (测细胞周期 )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染色对 34例不典型增生上皮 (DS... 目的 :探讨喉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定性诊断和早期喉癌诊断的方法。方法 :应用 p53基因PCR- SSCP分析、P53蛋白和 型胶原纤维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流式细胞技术 (测细胞周期 )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染色对 34例不典型增生上皮 (DS)、1 9例喉癌和 1 7例声带息肉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在 34例 DS中有 1 1例上述指标均为阳性 ,其中有 7例与病理诊断为癌相符合 ,有 4例病理诊断为良性 ;有 5例上述指标均为阴性 ,其中 2例病理诊断为癌 ,1例为良性 ,另外 2例无随访结果。结论 :只有将形态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联合应用 ,才能科学准确地对癌前病变进行定性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增生上皮 喉癌 P53基因 型胶原纤维 AGN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