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2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力、人才、技术、投资与上海经济增长
1
作者 徐桂华 谢为安 周祖根 《上海综合经济》 1994年第6期6-10,共5页
一、现阶段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整个8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正处于成长期,其特点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总量的增长突破了积累期的极限值,逐年增加,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 上海经济增长 劳力 国民收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重大科技项目 平均年增长率 上海经济发展 项数 人才指数 科技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年上海经济立面扫描
2
作者 朱展良 《上海财税》 1998年第1期8-11,共4页
关键词 价格指数 第三产业 上海经济增长 增速 第二产业 工业增加值 GDP 销售利润率 经济增长速度 上海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靓 谈茜 《科学发展》 CAS 2021年第6期41-47,共7页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签署,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区域贸易投资环境,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价值链的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增长活力。作为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起点,RCEP协定在市场准入、规则协调等方面都展现出诸多...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签署,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区域贸易投资环境,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价值链的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增长活力。作为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起点,RCEP协定在市场准入、规则协调等方面都展现出诸多新特点。研究发现,落实RCEP协定对上海经济发展短期内不会形成重大负面影响,长期来看则具有稳定器、引导器、推进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制度型开放 上海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经济的直接物质投入和市内物质消耗 被引量:3
4
作者 邱寿丰 诸大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本文尝试对上海经济的直接物质投入和市内物质消耗进行初步的核算和分析,目的是促进上海"十一五"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和管理。采取的核算方法主要依据是欧盟统计局的《物质流账户及指标——方法导则》,而针对地区物质流核算的... 本文尝试对上海经济的直接物质投入和市内物质消耗进行初步的核算和分析,目的是促进上海"十一五"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和管理。采取的核算方法主要依据是欧盟统计局的《物质流账户及指标——方法导则》,而针对地区物质流核算的难点和上海的实际,也采用了一些估算方法。对核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后表明,上海的物质自给率非常低,而直接物质投入1990-2005年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05年达到45 564.95万t;人均直接物质投入已经相当高,2005年为33.50 t/人(以户籍人口计),1996年后已经高于1992-1996年发达国家中的较高水平;物质投入的生态效率比较低,每吨直接物质投入产出2005年为2 009.04元/t,2001年约为汉堡大都市区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经济 直接物质投入 市内物质消耗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世博上海经济发展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孟志芳 黄靖 《新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9,共5页
上海经济已经进入后世博阶段。我们分析了世博经济的投资效应、消费效应和后续效应。后世博上海经济有四个特征:大浦东和大虹桥是上海未来的两个增长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上海产业发展的两翼,"两个中心"建设是上海的... 上海经济已经进入后世博阶段。我们分析了世博经济的投资效应、消费效应和后续效应。后世博上海经济有四个特征:大浦东和大虹桥是上海未来的两个增长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上海产业发展的两翼,"两个中心"建设是上海的历史契机,转型是上海经济面临的主题。后世博上海经济对银行业的影响有四个方面:世博投资的金融效应逐渐减弱,上海经济调整为银行业带来契机,混业经营的态势逐渐明朗,服务业经济需要与之配套的服务业金融。本文最后提出了上海地区银行业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世博 上海经济 产业发展 银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环境变化,促进平稳增长——2013/2014年上海经济形势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振华 周国平 +1 位作者 高炜宇 王丹 《科学发展》 CAS 2014年第1期5-16,共12页
2013年,国内外经济都处于重要关口和转折点。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进入金融危机后二次探底的底部,区域增长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从国内看,经过3年的连续下滑,经济开始筑底企稳,但深层次矛盾进一步积累。展望201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将平稳复苏... 2013年,国内外经济都处于重要关口和转折点。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进入金融危机后二次探底的底部,区域增长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从国内看,经过3年的连续下滑,经济开始筑底企稳,但深层次矛盾进一步积累。展望201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将平稳复苏,但不确定性和风险依然十分突出,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 经济形势 平稳增长 上海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经济的历史成长:机制、功能与经济中心地位之消长(1843—1956)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忠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6-136,共11页
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上海经历了从前近代传统经济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论述这百余年中上海经济的机制、功能变迁及经济中心... 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上海经历了从前近代传统经济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论述这百余年中上海经济的机制、功能变迁及经济中心地位之消长的发展历程,可为今日上海之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取之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经济 历史成长 中心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经济增长的源泉——“解读上海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被引量:3
8
作者 石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5,30,共6页
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直接推动了上海的经济增长。制造业的增长和升级换代,增强了上海经济的抗波动能力;而扩大内需所产生的增长效应及都市型经济的集聚辐射效应,均构成上海经济增长的源泉。文章还指出了影响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 上海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都市效应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战略面临新的调整 被引量:1
9
作者 厉无畏 陈家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15,共5页
当上海经济步入90年代时,人们感到,无论是工业生产、内外贸易,还是财政、金融方面,上海都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开放浦东、开发浦东终于被推到了前台,这又给上海经济的振兴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希望。90年代上海经济可能有怎样的发展?应该... 当上海经济步入90年代时,人们感到,无论是工业生产、内外贸易,还是财政、金融方面,上海都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开放浦东、开发浦东终于被推到了前台,这又给上海经济的振兴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希望。90年代上海经济可能有怎样的发展?应该有怎样的发展?对此,必须在对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加以回顾与反思,以及对90年代面临的经济环境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金融体系 市场 上海经济 促进出口 贸易中心 出口导向 金融中心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与上海经济发展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梅琳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8,共6页
入世以来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进行了调整 ,跨国公司对上海的投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新的特点。引资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对上海引资的政策配套和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对华投资战略 上海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投资的独立产业体系特征及其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凯捷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3-71,112,共10页
本文在对上海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和结构的观察中,发现外资以独立的形态参与上海经济发展的现象日益显著,而且逐渐发展出自身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网络,这一特征表现会在效益贡献、产业体系内生发展、技术进步等方面影响着上海外向型... 本文在对上海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和结构的观察中,发现外资以独立的形态参与上海经济发展的现象日益显著,而且逐渐发展出自身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网络,这一特征表现会在效益贡献、产业体系内生发展、技术进步等方面影响着上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 独立产业体系 上海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龚仰军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47-56,共10页
 上海已跨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估计在2007年左右可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届时,上海的产业结构将面临新的跃升。此次的产业结构转换,上海将面临新的形势。本文在对上海"九五"以来产业结构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就新一轮主导产业的选择...  上海已跨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估计在2007年左右可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届时,上海的产业结构将面临新的跃升。此次的产业结构转换,上海将面临新的形势。本文在对上海"九五"以来产业结构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就新一轮主导产业的选择并就建立新型产业体系提出了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经济 产业结构 新型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后世博海派文化的特征及其在上海经济转型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琳 孟一坤 《江苏商论》 2012年第7期152-155,共4页
近代上海经济发展孕育了传统海派文化,而后者也反作用于前者,但这种文化和经济相互作用具有历史局限性。世博会使传统海派文化更新为后世博文化,以城市生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崇尚科技的精神;志愿者文化和世界城市的胸... 近代上海经济发展孕育了传统海派文化,而后者也反作用于前者,但这种文化和经济相互作用具有历史局限性。世博会使传统海派文化更新为后世博文化,以城市生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崇尚科技的精神;志愿者文化和世界城市的胸襟;以及全体市民积极扮演主角为主要特征。上海正面临率先实现转型的严峻挑战,而后世博海派文化正将在上海经济转型的进程中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世博海派文化 特征 上海经济转型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仲礼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3年第3期33-42,共10页
本文通过对近代上海城市人力资源在各个时期的聚集程度,以及内外贸易、金融和工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程度和特点的分析,扼要地探索了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过程。作者对所谓上海在19世纪50年代已是外贸中心,19世纪70年代在全国的金... 本文通过对近代上海城市人力资源在各个时期的聚集程度,以及内外贸易、金融和工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程度和特点的分析,扼要地探索了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过程。作者对所谓上海在19世纪50年代已是外贸中心,19世纪70年代在全国的金融地位已经确立,辛亥革命前即已发挥全国近代工业中心的作用的意见,提出了异议,认为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确立的时间应为20世纪30年代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上海 上海经济 中心地位 上海 对外贸易 外资银行 上海城市 长江流域 人力资源 内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经济区工业生产布局特点、发展因素与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昌仕 《经济地理》 1984年第3期185-190,共6页
上海经济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及历史上的发展,形成为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兹对这个地区工业生产布局现状特点、其形成发展因素以及存在问题作一个基本的分析,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上海经济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及历史上的发展,形成为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兹对这个地区工业生产布局现状特点、其形成发展因素以及存在问题作一个基本的分析,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合理布局问题。一、工业生产布局的现状特点工业是上海经济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198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276.7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83.44%,占全国19.1%,其中轻工业产值占全国轻工业的22.5%。上海经济区许多工业产品在全国都居于重要地位。如发电设备占全国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经济 经济 工业生产布局 乡镇工业 上海 工业产值 重要地位 发展因素 轻工业 工业发展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和上海经济区在中国经济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仲礼 《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18-22,79,共6页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上海经济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在历史上,中国的现代文明是从这里开始。现在,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上海和上海经济将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关键词 经济 上海经济 发展 中国经济现代化 经济城市 作用 上海 地区间 商品经济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中的全球经济格局与上海经济转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国琪 《科学发展》 CAS 2011年第8期21-24,共4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从欧、美、日垄断全球经济的格局转变成一个新的、不平衡的全球三角经济结构,这一经济格局现已难以为继。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为上海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参考和吸收的基础上,提出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从欧、美、日垄断全球经济的格局转变成一个新的、不平衡的全球三角经济结构,这一经济格局现已难以为继。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为上海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参考和吸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上海重点发展的"十二个中心或产业",以此为转型的目标,将其放入国际第一梯队的城市序列中进行比较,明确目前的现状水平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格局 经济转型 上海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经济振兴对江苏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国良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为了振兴上海经济,提升上海作为新兴国际都市圈的功能与带动作用,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三项战略性政策举措。上海的区域经济振兴政策,不仅完善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投资环境,也为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江... 为了振兴上海经济,提升上海作为新兴国际都市圈的功能与带动作用,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三项战略性政策举措。上海的区域经济振兴政策,不仅完善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投资环境,也为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江苏产业发展应当以沿海地区新兴产业的振兴为切入点,突破传统的产业合作与经济增长模式,与上海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江苏与上海产业整合过程中实现"政策普惠",在寻求江苏经济振兴的同时实现长三角经济合作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经济振兴 江苏产业发展 影响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谭友林 《西北人口》 2000年第1期35-38,共4页
劳动力市场分割源于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劳动力的不同属性,进而在市场上占有各自的市场份额,而难以进入其他种类的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会对经济的发展构成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业已对上海经济形成... 劳动力市场分割源于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劳动力的不同属性,进而在市场上占有各自的市场份额,而难以进入其他种类的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会对经济的发展构成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业已对上海经济形成了负面的影响;在上海今后的发展中,提供制度的供给,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将是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上海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
作者 顾达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9-21,26,共4页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顾达华经济增长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由增长内容、增长方式共同组成的综合性社会现象。也就是说,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有效益的提高;在效益提高的同时,也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增长。只不...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顾达华经济增长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由增长内容、增长方式共同组成的综合性社会现象。也就是说,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有效益的提高;在效益提高的同时,也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增长。只不过从总体上和基本特征上来看,它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上海经济发展 上海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率 可持续发 发展战略 国内生产总值 支柱产业 市场占有率 粗放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