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采访名家的名家——访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曹可凡 |
闫循华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2
|
异彩生辉 美不胜收——上海东方电视台《绝版赏析》周年庆典京剧演唱会侧记 |
侃之
|
《戏剧之家》
|
2003 |
0 |
|
3
|
上海东方电视台以慈善活动庆祝建台10周年 |
宗仁
|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4
|
迈向二十一世纪——第五届上海电视节学术交流侧记 |
朱育松
|
《声屏世界》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5
|
上海举办“东方弘韵——′94越剧精英大汇演” |
弘韵
|
《上海艺术家》
|
1994 |
0 |
|
6
|
对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冷思考 |
罗锋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7
|
历史人物传记对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影响 |
张启忠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电视访谈节目的语用原则及实施 |
周毅
|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从《一虎一席谈》看电视谈话节目的品牌塑造 |
梁晓敏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电视谈话节目与协商民主 |
曾凡斌
|
《采写编》
|
2006 |
0 |
|
11
|
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主持人与嘉宾 |
燕山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3 |
0 |
|
12
|
试析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传播特性 |
辛姝玉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3
|
电视谈话节目的安身立命之策——以《鲁豫有约》为例 |
杨卫华
|
《青年记者》
|
2007 |
7
|
|
14
|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涵化理论 |
丁婕
|
《山东视听》
|
2006 |
5
|
|
15
|
对做好电视法治节目的几点思考 |
孙佳
|
《青年记者》
|
2011 |
4
|
|
16
|
“给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从央视《对话》看电视谈话节目个性生存之道 |
蒋尧尧
|
《艺术广角》
|
2005 |
2
|
|
17
|
电视谈话节目与主持人 |
孔宏图
张驰
|
《山东视听》
|
2005 |
0 |
|
18
|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实施与运作 |
任秀芹
|
《新闻传播》
|
2005 |
0 |
|
19
|
浅谈电视谈话节目的现状、对策 |
梁长荣
|
《声屏世界》
|
2002 |
0 |
|
20
|
对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思考 |
赵兵
|
《发展》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