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下双层并列近接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田伟 李凌志 郑国平 《交通科技》 2022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G351浙江临海沙滩头隧道为依托,为确定上、下层隧道的施工顺序问题,评估临近隧道爆破的影响,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先上后下和先下后上2种施工顺序对应的洞口仰坡稳定安全系数,基于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2种施工方案下隧道的沉降,根据分析结... 以G351浙江临海沙滩头隧道为依托,为确定上、下层隧道的施工顺序问题,评估临近隧道爆破的影响,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先上后下和先下后上2种施工顺序对应的洞口仰坡稳定安全系数,基于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2种施工方案下隧道的沉降,根据分析结果,推荐采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接着,采用爆破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上层隧道爆破施工对已建下层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控制单段药量情况下,上层隧道爆破施工引起的下层隧道的振动可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上下双层 并列近接 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构筑阻水塞在陷落柱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楠 郭晓帅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65-68,72,共5页
岩溶陷落柱严重威胁矿井安全开采,为了矿井安全生产,淮南矿区顾北煤矿采用地面定向技术,对陷落柱采取上下双层交圈超前区域治理的模式进行彻底防治。地面施工2个孔组19个地面定向水平钻孔,分为上下2个目的层对陷落柱影响区形态进行探查... 岩溶陷落柱严重威胁矿井安全开采,为了矿井安全生产,淮南矿区顾北煤矿采用地面定向技术,对陷落柱采取上下双层交圈超前区域治理的模式进行彻底防治。地面施工2个孔组19个地面定向水平钻孔,分为上下2个目的层对陷落柱影响区形态进行探查,并进行高压注浆治理,于陷落柱影响区顶部形成阻水塞,切断深部岩溶水与煤层间的水力联系。结果表明,治理效果显著,体现了地面区域治理技术的超前性、优越性,为类似陷落柱治理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柱 地面定向水平钻孔 上下双层交圈 注浆 阻水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双分层渗流模型及耗氧-升温分布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宗翔 吴强 潘利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根据采空区沿高度方向上的冒落介质结构特点,将采空区风流近似看作是在工作面两端压差作用下的上、下双层渗流.计算得到,漏风流在上游漏入风段形成分流,在漏回风段形成汇流,除两端外,上、下双层漏风渗流总体上具有近似于平行移动的特征... 根据采空区沿高度方向上的冒落介质结构特点,将采空区风流近似看作是在工作面两端压差作用下的上、下双层渗流.计算得到,漏风流在上游漏入风段形成分流,在漏回风段形成汇流,除两端外,上、下双层漏风渗流总体上具有近似于平行移动的特征,上、下层之间风流交换量很小.下分流层内含有遗留煤,为主要耗氧层,上分流冒落岩体为弱耗氧或不耗氧层,因上下两层间的耗氧存在较大差异,在采空区回风侧边界附近出现局部汇流高氧浓度条带;其中瓦斯解吸强度越小、采高和冒落高度越大、顶板结构越完整,以及上、下流层耗氧差异越大,形成的高氧条带的宽度就越大.尤其是大采高或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的工作面后方采空区,汇流高氧带更显著,可形成高耗氧自燃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规则冒落 自由冒落 上下双层 汇流高氧带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