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地区城镇化对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1
作者 单晓娅 宋培蕾 宋扬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9-64,共16页
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研究西部地区2007-2022年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并建立随机效应Tobit模型实证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稳定的“倒U”型关系;城镇化建设通过技术创... 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研究西部地区2007-2022年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并建立随机效应Tobit模型实证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稳定的“倒U”型关系;城镇化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西部地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会导致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在城镇化发展后期呈下降态势,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力资本,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强推进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西部地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 城镇化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线城市碳排放效率测度与分析——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婷 王海波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碳排放效率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为评价新一线城市碳排放效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21年15个新一线城市碳排放效率并进行分析,剔除了外部环境变量与随机因素的影响,使其测算结果更切合实际情况。结果... 碳排放效率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为评价新一线城市碳排放效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21年15个新一线城市碳排放效率并进行分析,剔除了外部环境变量与随机因素的影响,使其测算结果更切合实际情况。结果表明:15个新一线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年平均值处于平稳上升的势态;新一线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进程和科技投入水平等4个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人均区域生产总值(GRP)、第二产业占GRP比重、科技支出占一般财政支出比重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城镇化进程抑制了碳排放效率的提高,是劣势外部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 新一线城市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港口绿色效率测度与解析——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张玲富 豆勇芳 《商展经济》 2024年第14期120-124,共5页
新冠疫情影响下全面考量港口效率的变化有助于港口行业把握自身发展规律,实现进一步发展。本文基于2007—2020年15个沿海港口数据,使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并分析港口绿色效率。研究发现:(1)非期望产出将会对效率测度产生负向抑制... 新冠疫情影响下全面考量港口效率的变化有助于港口行业把握自身发展规律,实现进一步发展。本文基于2007—2020年15个沿海港口数据,使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并分析港口绿色效率。研究发现:(1)非期望产出将会对效率测度产生负向抑制作用。(2)样本期内沿海港口绿色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3)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对效率测度造成的干扰作用显著,研究过程中有必要剔除。(4)与第一阶段对比,第三阶段中大部分港口绿色效率明显上升。(5)将港口置于同一外部环境条件下发现,“长三角”港口群效率相对最高,西南沿海港口群效率相对最低。本文将为港口效率提升与绿色港口构建提供科学证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超效率sbm 基础设施投入 港口绿色效率 二氧化碳排放 非期望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邓正华 邓丽萍 +1 位作者 何姣 高小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111,186,共7页
近年来,洞庭湖区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提升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对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农业水资源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 近年来,洞庭湖区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提升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对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农业水资源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项影响,2011—2019年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均值为0.5832,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GDP和政府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加可以促进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人均水资源量增加会降低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经历上升—下降—上升三个主要阶段,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基本同步。最后提出了洞庭湖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农业水资源 绿色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公园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萍萍 包庆丰 刘森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7,共14页
文章选取中国28个省份2010-2018年森林公园的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对选取地区的森林公园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28个省份森林公园各项效率均低于0.9,其中,第三阶段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399和平... 文章选取中国28个省份2010-2018年森林公园的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对选取地区的森林公园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28个省份森林公园各项效率均低于0.9,其中,第三阶段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399和平均规模效率为0.414相近,而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64,约为平均综合技术效率的2.8倍,表明我国森林公园整体经营效率一般,且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不高,规模效率是影响经营水平的主要因素。(2)我国28个省份10年间的森林公园规模报酬数据共252个,其中163个数据显示递增,89个数据显示递减,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森林公园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3)我国28个省份的森林公园经营效率数值的明显差别及排名表明我国各地区森林公园经营效率差异明显。(4)环境因素对各省份森林公园经营影响显著,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和城镇人口比重对森林公园经营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等级公路里程和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对森林公园经营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4点政策建议:(1)合理调整森林公园经营规模。(2)加强科学规划与管理。(3)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森林公园经营效率。(4)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经营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Tobit模型
6
作者 熊盼 《西部金融》 2023年第7期89-96,F0003,共9页
本文基于2019-2021年我国21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运用带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超效率SBMTobit模型对上市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测度及金融科技因素对其影响的分析。研究发现:增加金融科技人员能促进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且对国有行和股... 本文基于2019-2021年我国21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运用带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超效率SBMTobit模型对上市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测度及金融科技因素对其影响的分析。研究发现:增加金融科技人员能促进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且对国有行和股份行的影响更显著;增加金融科技投入资金对国有行规模效率的提高有效,但负作用于国有行、股份行纯技术效率;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年限越长,股份行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越高,国有行规模效率和区域行纯技术效率越低。政策含义:上市商业银行应制定金融科技人才战略,引进更多金融科技人员,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银行转型升级;科学统筹金融科技投入,优化资金配置结构,充分提高资金利用率;借助金融科技子公司,赋能不同类型银行差异化经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 TOBIT 随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对提高我国碳排放效率影响研究——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7
作者 李菲菲 钱魏冬 许正松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8-25,共8页
运用三阶段超效率DEA-SBM模型对我国部分省级区域2011~2013年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前和2014~2016年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后的碳排放效率的差异进行分析,并采用SFA方法探究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碳交易市场建立后,科技支撑水平会... 运用三阶段超效率DEA-SBM模型对我国部分省级区域2011~2013年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前和2014~2016年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后的碳排放效率的差异进行分析,并采用SFA方法探究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碳交易市场建立后,科技支撑水平会减少对资本和劳动力人口的消耗,能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应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增加碳金融产品种类,形成碳交易价格的发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碳排放交易市场 碳排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城镇建设用地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霞(译) 曹逢羽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0-184,218,共6页
城镇建设用地作为区域空间复合功能的载体,提升其利用效率对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本文对2002-2020年京津冀直辖市、省及13座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 城镇建设用地作为区域空间复合功能的载体,提升其利用效率对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本文对2002-2020年京津冀直辖市、省及13座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阶段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保持高水平且呈缓慢上升趋势,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津冀两地效率值却逐渐衰减;河北省石家庄市和保定市调整后效率大幅提升,说明调整前效率较低受到劣势环境因素影响;而河北省唐山市、张家口市、沧州市等8市调整后效率值降低,需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基于此,应加强优势外部环境因素,改善劣势外部环境因素,注重开展跨区域碳减排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城镇建设用地 经济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超效率三阶段SBM模型的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大双 陈晓玲 +1 位作者 李敏 周灵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6-56,共11页
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数据,选取2010—2020年作为研究时间段,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及随机干扰的影响,采用超效率三阶段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方法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安徽省的农业生产效率与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与随机干扰均... 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数据,选取2010—2020年作为研究时间段,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及随机干扰的影响,采用超效率三阶段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方法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安徽省的农业生产效率与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与随机干扰均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效率,排除上述干扰之后:(1)2010—2020年安徽省农业生产平均效率整体稳定并呈增长态势,只有3年非DEA有效。测度出的16个地级市中,有7个地区平均效率处于DEA有效状态,有9个地区处于非DEA有效状态;(2)根据时空特征分析结果,2010—2020年平均效率有效的地市主要集中在安徽的西南区域,而东北区域平均效率相对较低;(3)Malmquist指数结果表明安徽省全要素年平均增长率为3.9%。各地级市中排名前3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贡献;排名3~9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要素的贡献,而排名在第9名以后的地级市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影响技术效率值增加,从而影响全要素生成产率的改善。针对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尚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政策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效率阶段sbm MALMQUIST 环境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的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物流效率评价
10
作者 阎一萌 《物流科技》 2024年第24期51-56,77,共7页
为探究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物流效率及影响因素,利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2007—2020年的物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沿线省域物流效率受地区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 为探究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物流效率及影响因素,利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2007—2020年的物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沿线省域物流效率受地区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等外部环境变量影响;17个省份中有9个省份的第三阶段的效率值低于第一阶段的效率值,纯技术效率的上升幅度小于规模效率的下降幅度,说明17个省份整体的规模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是推动沿线省份物流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的主要动力,规模效率的下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促进物流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效率 非期望产出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1
作者 张鑫铎 李红玲 +1 位作者 王昱 傅书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7,共8页
目的探讨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超效率三阶段松弛值测算(SBM)模型评价中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 目的探讨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超效率三阶段松弛值测算(SBM)模型评价中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全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平均值为0.49,东部>中部>西部。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其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且该作用在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地区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地区之间医药制造业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建议中西部医药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省份改善创新环境与人才供给,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推动技术创新效率较强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流联系以及合作;促进国内头部制药企业提高创新药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产业发展 效率阶段sbm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测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伟贤 臧倩文 +1 位作者 程爱联 王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城市是承载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借助生态效率可以揭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已有研究测算城市生态效率通常将其置于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鲜少考虑城市的差异性。构建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 城市是承载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借助生态效率可以揭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已有研究测算城市生态效率通常将其置于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鲜少考虑城市的差异性。构建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测度2010—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57个城市生态效率,并分析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剔除了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环境保护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等环境变量的影响后,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有所下降,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较传统超效率SBM模型更加合理;时间演变特征上,黄河流域九省(区)大部分城市的生态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上游城市生态效率下降幅度较大;空间分布特征上,黄河流域九省(区)大部分城市集中在低生态效率区,从西到东呈现“低-高-低-高”交替式空间分布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特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苗青 翟一杰 胡路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9-398,420,共11页
[目的]探究“双碳”目标背景下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并量化其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旨在分析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现状,促进黄淮海5省粮食绿色低碳生产。[方法]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 [目的]探究“双碳”目标背景下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并量化其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旨在分析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现状,促进黄淮海5省粮食绿色低碳生产。[方法]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0年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及碳排放效率,借助泰尔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探究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结果]①研究期内,黄淮海5省市域粮食生产碳排放呈“M”型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缓慢;其中,化肥使用是导致粮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②黄淮海5省市域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呈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第一阶段效率均值为0.59,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第三阶段效率均值为0.48,较第一阶段效率值下降18.6%;其中,滁州、驻马店、德州等地效率值较高,而黄山、威海等地效率值较低。③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空间差异呈上升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河南省各市差异最为显著。④样本考察期内,核密度曲线由“单峰状”向“双峰状”转变,主峰呈波动上升且轻微右移趋势,侧峰隆起幅度较小,表明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提高,地区差异增大,并呈多极化趋势发展。[结论]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低,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未来各地区应减少化肥等物资投入,并采用“对口帮扶”策略,促进各地区粮食生产技术良性互动,以缩小区域间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分异 动态演变 黄淮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发展与效率提升探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洪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9-162,共4页
探究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分析了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由于物流业效率的提升在推动制造业效率改进方面相对滞后,因此... 探究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分析了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由于物流业效率的提升在推动制造业效率改进方面相对滞后,因此两个行业的整体协调水平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其次,长江经济带两业耦合协调发展关系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最后,制造业的投入效率是影响两业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因。因此,本文提出加强物流业深度参与供应链合作、协调区域发展以及推动双循环发展格局从而促进两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生产效率测度及其时空动态演进 被引量:11
15
作者 温婷 肖文彬 亓思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10,共6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章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14—2020年29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导致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章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14—2020年29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导致数字经济生产效率被高估;从分布上看,数字经济生产效率呈阶梯状分布。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生产效率总体具有长期向好的趋势,区域差异进一步缩小,东部地区两极分化趋势减弱,中部地区稳步提升,西部地区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生产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演变 核密度估计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施雄天 李博亚 +1 位作者 戴丽莉 陈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3年第5期541-551,共11页
应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测度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使用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时空演化分析,同时对未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发展进行预测,发现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 应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测度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使用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时空演化分析,同时对未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发展进行预测,发现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后测度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值整体增加,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处于中高水平且总体发展趋势处于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演化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中高类型实现正向跨越式提升的难度依然较大;当领域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为中高类型时,空间溢出效应会增强,带动周围省份,产生“俱乐部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时空演化 三阶段超效率sbm 核密度估计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效率影响因素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建华 肖勇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5-170,共6页
基于2009—2019年江苏省13个市的生态环境投入—产出变量和环境变量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进行测度分析,然后通过核密度估计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刻画江苏省生态环境效率值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显... 基于2009—2019年江苏省13个市的生态环境投入—产出变量和环境变量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进行测度分析,然后通过核密度估计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刻画江苏省生态环境效率值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显著影响生态环境效率值;(2)13个市中DEA有效的有5个,其中平均效率值最高的是无锡,最低的是淮安;(3)环境变量中人口密度、外贸依存度、经济规模的增长有利于生态环境效率改善,而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则负向影响生态环境效率;(4)在研究期间,江苏省生态环境效率值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和两极分化长期存在的时序演进特征,而空间上呈现北低南高,各有极点,苏北、苏中和苏南间的差异有缩小趋势的演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超效率sbm 生态环境效率 影响因素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明斗 席胜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0-237,共18页
基于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本文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实证测度了2004—2019年中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QAP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效率差异、时空演变以及差异来源进行探... 基于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本文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实证测度了2004—2019年中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QAP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效率差异、时空演变以及差异来源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后,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均值降至0.230,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碳排放效率高值区集中于再生型与成熟型城市,分布较为分散;低值区则主要为成长型与衰退型城市,并于东北、中部等地区呈现集聚性特征。(3)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差异较大,其中,组间差异贡献率最高,但呈现下降趋势;再生型和成熟型城市组内差异相对稳定,成长型和衰退型城市组内差异逐渐扩大。(4)人口密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规模企业数量差异会显著扩大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差异,而且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差异呈现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一是依据资源型城市类型,采取因地制宜的减排方案;二是增加低碳创新投入,促进产业绿色转型;三是推广绿色消费方式,加强居民端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排放效率 差异分析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