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教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安装三腔起搏器后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汪玉宝 胡正清 +2 位作者 徐广 冯秀元 湛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4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安装三腔起搏器后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系统性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将本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8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安装三腔起搏器患者分为对照组(n=17)和实验组(n=21),并对其进行为期18个月...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安装三腔起搏器后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系统性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将本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8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安装三腔起搏器患者分为对照组(n=17)和实验组(n=21),并对其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预后转归情况,并电话邀约至本院复查。比较2组相关临床指标、各项生活量表及心理量表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18个月内进展至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人数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明显提高;实验组平均动脉压、低密度脂蛋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降低,每搏输出量显著增加;实验组患者SF-36量表、WHOQOL-BREF量表部分项目评分显著升高;实验组患者的HAMA量表显著降低、MUIS量表显著降低、SCL-90量表显著降低。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并安装三腔起搏器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从而达到稳定病情、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三腔起搏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郑元琦 涂宣庆 +2 位作者 林美明 卢仁荣 余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9期4343-4344,共2页
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伴随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他们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各指标之... 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伴随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他们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各指标之间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2例患者的LVEDD、LVESD和MR等心脏超声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LVEF和LVFS等指标显著上升;同时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等级、QRS波段的宽度和NT-Pro BNP的水平均显著下降。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疗效,可以实现左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的同步收缩,提高心脏功能和左心室的收缩率,改善和提高他们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三腔起搏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一 孙莎莉 金建美 《护理与康复》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总结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认为重点是术前重视健康教育,完善各项检查;术后重视穿刺部位护理,防止感染,加强心电监护,严防起搏电极脱位,做好出院指导。3例起搏器功能良好,1例冠状窦电极微脱位,适当调整... 总结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认为重点是术前重视健康教育,完善各项检查;术后重视穿刺部位护理,防止感染,加强心电监护,严防起搏电极脱位,做好出院指导。3例起搏器功能良好,1例冠状窦电极微脱位,适当调整输出电压后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脏三腔起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功能不全的长期治疗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世强 傅向华 +4 位作者 吴伟力 马宁 刘君 赵映 苗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对比研究,比较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BiA-RVUSP)与右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双腔起搏(RA-RVUSP)对药物难治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26例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 目的:通过前瞻性对比研究,比较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BiA-RVUSP)与右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双腔起搏(RA-RVUSP)对药物难治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26例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BiA-RVUSP组(A组)11例和RA-RVUSP组(B组)15例,另取同期基本情况相同的患者28例设常规药物治疗组(C组)。随访1年,全面比较起搏器A、B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起搏治疗组(A、B组)与药物治疗组间房颤事件的发生情况,心功能变化情况和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体表心电图P波时程A组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有显著缩短,而B组则有明显延长(P均<0.05)。超声心动图示A组起搏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左心房内径减少12.9%(P<0.05),舒张早期二尖瓣流速(E峰)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流速(A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均<0.05);A组较B组治疗1年后左心房内径明显减小,A峰峰值明显升高(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A组和B组治疗1年后均较C组显著改善(P均<0.05)。A组治疗后的第1年内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39.8%,较B组治疗前减少28.2%,有显著差异(P均<0.05);c组治疗后第1年房颤发作明显恶化,5/28例的患者转为永久性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功能不全 三腔起搏 治疗作用 阵发性房颤 左心室射血分数 6分钟步行试验 左心房内径 生活质量 自评量表积分 治疗前 1年后 心电图P波 永久性房颤 难治性 治疗组 治疗后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曼莉 郑雪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1期1044-1045,共2页
目的:总结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行三腔同步起搏器置入患者(心功能Ⅲ~Ⅳ级)进行充分的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并跟踪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合并症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 目的:总结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行三腔同步起搏器置入患者(心功能Ⅲ~Ⅳ级)进行充分的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并跟踪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合并症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起搏器参数良好;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增加,BNP、超声心动图、心电图Q RS波形宽度等指标均得到改善,心功能分级有所提高。结论埋藏式三腔同步起搏器置入后,正确的指导、科学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Ⅲ~Ⅳ患者生活质量,确保手术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起搏 围手术期 心力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室单心房三腔起搏器治疗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雅玲 苗志林 +5 位作者 周薇薇 王守力 王祖禄 王冬梅 王效增 马颖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人工起搏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双心室单心室三腔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海宴 张英川 +1 位作者 陈慧敏 方冬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87-189,共3页
应用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以及同时有房室传导异常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6例,其中5例为阵发房颤,1例为阵发房扑,心电图示房间阻滞。植入冠状窦电极及普通右房和右室电极,用Y型转换器以右房耳电极为负极,冠状窦电极为正极构成... 应用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以及同时有房室传导异常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6例,其中5例为阵发房颤,1例为阵发房扑,心电图示房间阻滞。植入冠状窦电极及普通右房和右室电极,用Y型转换器以右房耳电极为负极,冠状窦电极为正极构成新的双极电极。将4例患者DDD起搏器调至AAT模式,2例患者为DDD模式,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随访2~6个月,疗效满意。三腔心脏起搏器适用于治疗病窦并有房室传导异常合并房内阻滞的阵发房扑和房颤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窦电极 三腔起搏 病窦综合征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起搏除颤器植入患者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颖 张晓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8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三腔起搏除颤器 全心扩张 室性心律失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植入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玉萍 陈翠杰 +2 位作者 陆海燕 王淑云 侯卫红 《中外医疗》 2010年第7期150-150,共1页
报道1例植入三腔起搏器患者的护理。针对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特点,总结了护理经验,做好术前的心理支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局部情况,预防感染,做好出院指导。此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好转出院。
关键词 三腔起搏 扩张型心肌病 观察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三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安安 胡丽青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8期4493-449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三腔起搏 心力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起搏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红雨 段永珂 洪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6期82-83,共2页
目的探析心力衰竭应用三腔起搏器(CR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均运用三腔起搏器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室间... 目的探析心力衰竭应用三腔起搏器(CR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均运用三腔起搏器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收缩时间差(SPWMD)、二尖瓣反流面积、QRS时限以及血浆脑钠素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三腔起搏器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一方面可以缩短心电图QRS时限,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三腔起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三腔起搏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超 凌中义 肖琛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5-106,共2页
近年来,三腔起搏器广泛应用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率。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可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1]。由于扩张性心肌病的主要危险在于充血性心衰,代偿能力低下,... 近年来,三腔起搏器广泛应用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率。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可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1]。由于扩张性心肌病的主要危险在于充血性心衰,代偿能力低下,对麻醉药耐受性差,故其麻醉处理非常棘手,传统的局部麻醉已经无法适应手术和患者病情的需要。本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对三腔起搏器手术采用第三代I型喉罩(LMA.ProSealTM,PLMA)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并与传统的气管插管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扩张型心肌病 三腔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腔起搏器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晗 SCANU Patrice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06-507,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难治性心衰患者应用双心室三腔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1 2例 (其中男 1 1例 ,年龄 71 .2± 9岁 )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衰患者进行三腔起搏器治疗 (其中 4例安装三腔 ICD)。观察术前、术后 3个月、6个月的 ... 目的 观察老年难治性心衰患者应用双心室三腔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1 2例 (其中男 1 1例 ,年龄 71 .2± 9岁 )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衰患者进行三腔起搏器治疗 (其中 4例安装三腔 ICD)。观察术前、术后 3个月、6个月的 QRS波时限、EF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二尖瓣返流量、VO2 max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 3~ 1 2个月 ,全部病例术后 3个月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P<0 .0 5) ,且随着随访期的延长有持续改善的趋势。随访期间 1例猝死。结论 双心室同步起搏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有效的新方法 ,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心衰的临床症状。三腔 ICD不仅可进行心衰的双心室同步治疗 ,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室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的作用。对具有安装三腔起搏器或三腔 ICD指征的老年心衰患者进行双心室同步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起搏 治疗 老年人 顽固性心衰 双心室同步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猝死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素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03年第12期885-886,共2页
目的 :总结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护理经验。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程序 ,实施分期健康教育 ,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及严防起搏器电极脱位等。结果 :(1)起搏器电极均在理想的位置 ,无脱落、移位、断裂、起搏... 目的 :总结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护理经验。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程序 ,实施分期健康教育 ,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及严防起搏器电极脱位等。结果 :(1)起搏器电极均在理想的位置 ,无脱落、移位、断裂、起搏器感知、阈值正常 ;(2 )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律失常消失或明显减轻 ;(3)切口无感染 ,愈合良好 ;(4 )患者均能掌握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自我监测及注意事项。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 ,保持体位正确 ,严密细致的观察病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起搏器植入术 治疗 快速型心律失常 护理 健康教育 临床资料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房室双腔和双房右室三腔起搏预防老年人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才义 魏璇 +6 位作者 胡桃红 刘玲玲 李玉峰 刘鹏 陈瑞 赵玉生 王士雯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39-441,共3页
为比较右房室双腔和双房右室三腔起搏预防老年人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PAT)的效果 ,将年龄≥ 6 0岁、具备起搏器适应证、反复发作PAT、无器质性心脏病、抗心律失常药物 (AAA)预防效果不好的 2 1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置入右房室... 为比较右房室双腔和双房右室三腔起搏预防老年人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PAT)的效果 ,将年龄≥ 6 0岁、具备起搏器适应证、反复发作PAT、无器质性心脏病、抗心律失常药物 (AAA)预防效果不好的 2 1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置入右房室双腔起搏器 (双腔组 )和双房右室三腔起搏器 (三腔组 ) ,出院后第 3、6和 12个月各随访 1次 ,观察比较 :①PAT和房性早搏 ;②起搏参数和并发症 ;③服用AAA的种类和副作用。结果 :起搏器置入手术全部一次成功 ,无操作并发症 ,住院 9.6± 2 .3天。随访期间起搏器工作均正常 ,未发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双腔组PAT频度、房性早搏的数量和AAA的种类减少不显著 (P >0 .0 5 ) ,三腔组上述指标在第 3个月时减少不明显 (P >0 .0 5 ) ,但第 6 ,12个月时明显减少 ,与术前和双腔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老年非器质性心脏病PAT病人 ,与普通右房室双腔起搏相比 ,双房右室三腔起搏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效果 ,能减少服用AAA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房室双起搏 双房右室三腔起搏 预防 老年人 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房单室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综合征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朝贵 陈良龙 +4 位作者 郑行春 李炽华 张飞龙 胡榕 王一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3期167-169,共3页
观察双心房、单心室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三根电极导线分别置入冠状静脉窦内、右心耳和右室心尖部行三腔起搏。冠状窦电极导线与右心房电极导线通过一个Y型转接器构成心房部分。结果 :10例患... 观察双心房、单心室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三根电极导线分别置入冠状静脉窦内、右心耳和右室心尖部行三腔起搏。冠状窦电极导线与右心房电极导线通过一个Y型转接器构成心房部分。结果 :10例患者 ,9例经左锁骨下静脉径路置入导线 ,1例因存在残存左上腔静脉 ,从右锁骨下静脉置入。 10例中 9例冠状窦电极导线置于冠状静脉窦中部、1例置于冠状静脉窦远端。冠状窦起搏阈值为 1.0 6±0 .2 0V、起搏阻抗 6 11± 115 .8Ω、P波振幅为 4.0 7± 0 .88mV ;右室电极起搏阈值为 0 .5 3± 0 .12V、起搏阻抗 6 70 .3±191.7Ω、R波振幅为 9.6 6± 1.87mV。随访 5~ 2 4个月有 9例起搏器呈DDD工作方式 ,1例呈AAT工作方式。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 10例中 8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完全控制 ,2例发作次数减少 ,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三腔起搏器技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 并发症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三腔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三腔起搏器植入的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莉娟 曹巧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1期1334-1334,共1页
关键词 三腔起搏 植入 治疗 CHF 右心室 患者 生存率 用心 途径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姚芸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心脏三腔起搏器置入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做好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及出院随访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结论:心脏...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心脏三腔起搏器置入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做好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及出院随访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药物治疗三者联合可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三腔起搏 心力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起搏器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19
作者 许法运 朱兴雷 张兴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4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胸闷 治疗 发作时 三腔起搏 心电图 患者 心悸 图示 持续时间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11例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素梅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和安装三腔自动起搏除颤器(CRT-D)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1例术... 目的:探讨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和安装三腔自动起搏除颤器(CRT-D)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1例术后3个月随访,起搏器各项参数良好;6min步行试验,步行距离平均增加166 m;心脏彩超显示射血分数(LVEF值)平均增加15%;心功能分级、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三腔起搏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