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谢国强 肖学谦 +5 位作者 吴东飞 马京库 张辉 魏安 赵永强 王宏飞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 FIESTA)序列在脑积水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7例症状性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术...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 FIESTA)序列在脑积水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7例症状性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早期(1个月内)常规行磁共振平扫(T1WI、T2WI、T2 Flair序列)及3D FIESTA序列检查,分别根据手术前后脑室系统大小变化(Evans指数)、脑室周围间质水肿程度及第三脑室底部和终板结构移位等指标将病例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结果早期磁共振平扫显示脑积水脑治疗有效组7例(41.2%)、治疗无效组10例(58.8%);3D FIESTA序列扫描显示治疗有效组15例(88.2%),治疗无效组2例(11.8%),两者在梗阻性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评估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0)。结论磁共振3D FIESTA序列检查可以为梗阻性脑积水的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疗效评估提供客观精准影像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脑积水 常规磁共振扫描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结合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造影在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立权 王军民 +4 位作者 王龙 张申起 田道锋 陈治标 陈谦学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结合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造影(3D.TOFMRA)在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所有... 目的探讨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结合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造影(3D.TOFMRA)在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检查(包括3D.FIESTA和3D.TOFMRA),寻找判定责任血管,以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术前检查均认定有责任血管,单纯性动脉23例,其中4例发自小脑上动脉,13例发自小脑前下动脉,6例发自小脑后下动脉,动静脉混合2例,单纯静脉1例。术中证实都存在相应的责任血管压迫颅神经,但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责任血管认定为小脑前下动脉压迫,术中发现同时有静脉血管接触。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联合使用3D—TOFMRA和3D—FIESTA扫描序列可明显提高责任血管的判定率,尤其有利于动静脉血管的鉴别,同时能够显示神经血管的局部解剖关系,利于指导手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 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造影 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显示后组脑神经优越性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亮 顾美芳 包雪平 《交通医学》 2011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显示后组脑神经的优越性。方法:使用GE Signa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3D-FIEST序列,对健康志愿者3例及头痛患者10例进行扫描,在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结果:受检者13例图像均能良好... 目的:探讨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显示后组脑神经的优越性。方法:使用GE Signa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3D-FIEST序列,对健康志愿者3例及头痛患者10例进行扫描,在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结果:受检者13例图像均能良好显示后组脑神经,3D FIEST斜矢状位和轴位可清晰显示由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组成的脑神经复合体及走向。而冠状位仅能显示其断面,未能显示脑神经复合体的整体形态。结论:3D-FIEST序列在显示脑神经与脑脊液,脂肪间良好对比,可清楚显示后组颅神经与周围组织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组脑神经 磁共振成像 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联合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兰芳 何占平 +5 位作者 陈红 孙丽春 万江花 刘旭东 张业雨 陈春美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序列联合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对三叉神经痛(T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TN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TOF-MRA和3D-FIESTA检查,以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为诊...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序列联合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对三叉神经痛(T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TN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TOF-MRA和3D-FIESTA检查,以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为诊断“金标准”,评估3D-TOF-MRA、3D-FIESTA以及二者联合检查责任血管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对比分析TN责任血管情况。结果:在86例TN患者中,经MVD确诊TN责任血管80例,未见TN责任血管6例,经3D-TOF-MRA检测TN责任血管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9%和16.67%;经3D-FIESTA检测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和14.29%;经3D-ToF-MRA联合3D-FIESTA检测分别为97.50%和66.67%。3D-TOF-MRA联合3D-FIESTA检测准确率及灵敏度均高于3D-TOF-MRA和3D-FIESTA单项检测,漏诊率低于3D-TOF-MRA和3D-FIESTA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1,χ^(2)=7.778,χ^(2)=7.778;P<0.05);3D-TOF-MRA联合3D-FIESTA检测误诊率低于3D-TOF-MRA和3D-FIESTA单项检测,而特异度高于3D-TOF-MRA和3D-FIESTA单项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TOF-MRA、3D-FIESTA及两项联合诊断TN责任血管的AUC值分别为0.604、0.592和0.821。结论:3D-TOF-MRA联合3D-FIESTA在TN诊断中具有互补作用,既能明确责任血管的存在,又能明确其血管类型,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3D-TOF-MRA)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 三叉神经痛(TN) 显微血管减压术(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葛晗明 张格娟 +1 位作者 薛永杰 常明则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2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PTN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前行3D-FIESTA序列检查,且均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术中明确患者受累神经及其责任血管,以术中检查... 目的:研究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PTN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前行3D-FIESTA序列检查,且均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术中明确患者受累神经及其责任血管,以术中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3D-FIESTA检查对原发性PTN责任血管分类诊断价值,分析3D-FIESTA检出血管神经接触率。结果:86例原发性PTN患者共检出责任血管83例,未见责任血管3例,且责任血管多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而3D-FIESTA检查对原发性PTN责任血管分类诊断的总体检出率与术中检查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术中诊断结果为金标准,3D-FIESTA检查诊断原发性PTN责任血管分类的灵敏度为92.77%、特异度为66.67%,准确率为91.86%,3D-FIESTA检查显示症状侧原发性PTN患者血管神经接触率明显高于无症状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13,P<0.05)。结论:3D-FIESTA对原发性PTN患者的责任血管分类以及血管神经接触的诊断价值较高,或可为原发性PTN合理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 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 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与MRI迷路水神经成像诊断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的临床对比分析
6
作者 付银霞 王红 赵副皓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 分析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与MRI迷路水神经成像检查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的结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兴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79例三... 目的 分析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与MRI迷路水神经成像检查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的结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兴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7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进行MRI迷路水神经成像检查和3D-FIESTA,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的结果。结果 在179例患者中,手术结果共诊断出82例阳性,97例阴性。MRI迷路水神经成像、3D-FIESTA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09、0.761、0.909。提示3种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迷路水神经成像和3D-FIESTA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检查方式对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查对小脑前下动脉压迫责任血管的诊断符合率为94.44%(17/18),高于MRI迷路水神经成像和3D-FIESTA的88.89%(16/18)、61.11%(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9,P<0.05)。结论 3D-FIESTA联合MRI迷路水神经成像,在提高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小脑前下动脉作为责任血管的诊断上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MRI迷路水神经成像 三叉神经痛 神经血管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睿 康新国 +2 位作者 何玺 刘宗才 曾宪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69-474,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TureFISP)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判定腰椎间盘突症(LDH)所致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单侧坐骨神经痛LDH患者(病变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骶部MR检查... 目的探讨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TureFISP)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判定腰椎间盘突症(LDH)所致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单侧坐骨神经痛LDH患者(病变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骶部MR检查。将3D-TureFISP序列与DTT图像融合,于L4~S1椎体水平测量双侧神经根FA及ADC值,结合融合图像所示神经根形态、走行及FA、ADC值判定LDH患者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TrueFISP序列与DTT融合图像可清晰显示神经根形态及走行。病变组40例(受累神经根51条,未受累神经根189条)中,37例影像学检查判定的责任神经根与临床症状相符,3例不符。对照组(240条神经根)左侧与右侧神经根FA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神经根平均FA值为0.346±0.042,ADC值为(1.296±0.080)mm^2/s。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值为0.253±0.021,ADC值为(1.743±0.089)mm^2/s;对侧神经根FA值为0.339±0.013,ADC值为(1.297±0.075)mm^2/s。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值明显低于自身同层面对侧神经根(t=0.806,P=0.038)及对照组神经根(t=0.963,P=0.043),ADC值明显高于自身同层面对侧神经根(t=0.866,P=0.040)及对照组神经根(t=0.921,P=0.042)。病变组对侧神经根FA及ADC值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TureFLSP序列联合DTT技术可清楚显示神经根解剖形态及走行,结合量化分析判定LDH患者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为临床提供更多诊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三维快速成像序列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程流泉 高元桂 +2 位作者 孙玮 盛复庚 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 ( 3D FIESTA)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CMRA)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67例受检者 ,采用心电触发的三维FIESTA序列 ,呼气末屏气采样 ,在 8个不同层面方向定位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包括右冠 (RCA)...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 ( 3D FIESTA)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CMRA)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67例受检者 ,采用心电触发的三维FIESTA序列 ,呼气末屏气采样 ,在 8个不同层面方向定位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包括右冠 (RCA)、左主支 (LM)、左前降支 (LAD)和左回旋支 (LCX) ,以 0 -IV级图像质量体系为参照 ,评分II级以上作为可接受标准 ,采用美国心脏协会 (AHA)的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评价其显示的长度和范围。结果 :67例受检者能够屏气配合完成检查的 65例 ,检查适用率为 97.0 % ;对AHA 18、19段 (RCA近段和中段 )、AHA 1、2 (LM)、AHA 3、5、7段 (LAD近段和中段 ) ,AHA 10段 (LCX近段 )的显示可重复性为 10 0 % ;对AHA 9、14、2 1段 (LAD、LCX和RCA的远段 )的显示可重复性分别为 95 .3 8%、72 .3 1%、96.92 %。结论 :此三维FIESTA序列可以稳定显示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近段和中段 ,初步具备临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平衡序列 冠状 磁共振成像 心电触发 无创检查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澄 周丹 +3 位作者 杜先懋 陈建 何玲 袁红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受检者,采用外周门控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3D FIESTA),呼气末屏气扫描.扫描获得图像按照0~Ⅳ级评分标准评价图像质量,评价冠状动...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受检者,采用外周门控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3D FIESTA),呼气末屏气扫描.扫描获得图像按照0~Ⅳ级评分标准评价图像质量,评价冠状动脉的显示范围以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解剖分段标准为参照.结果:图像质量Ⅱ级以上占98%.RCA近段和中段(AHA 18、19段)、LCX近段(AHA 10段)、LM全长(AHA 1、2段)及LAD近段和中段(AHA 3、5、7段)的显示率为100%,RCA远段(AHA 21段)、LCX远段(AHA 14段)及LAD远段(AHA 9段)的显示率分别为83.3%、75%、91.6%.结论: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平衡序列 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 冠状 屏气 美国心脏协会 图像质量 评分标准 解剖分段 Ⅱ级以上 RCA LAD 显示率 受检者 呼气末 LCx LCX 扫描 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田园 王野 +4 位作者 刘璟仪 肖寒 解立志 关浩男 谷文光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维快速自旋回波(two-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2D-FSE)序列及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序列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维快速自旋回波(two-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2D-FSE)序列及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序列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膝关节损伤收治入院,并在1周内计划接受关节镜术的75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16~65岁,平均(39.02±12.32)岁。患者均接受包含3D-FIESTA序列和2D-FSE序列的MRI膝关节检查。通过关节镜术验证2D-FSE序列和3D-FIESTA序列在ACL损伤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2D-FSE序列的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57.1%,准确性为84.0%,Kappa值为0.571,与关节镜诊断的一致性一般;同样条件下3D-FIESTA序列的敏感度为98.4%,特异度为78.6%,准确度为94.7%,Kappa值为0.846,与关节镜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析显示,3D-FIESTA序列的诊断效能(0.932)明显优于2D-FSE序列(0.758)。结论MRI诊断ACL损伤方面,3D-FIESTA序列效果优于2D-FSE序列,结合临床查体可显著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对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及选择手术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采集快速成像 二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三维双回波稳态联合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蔡剡军 王国松 +1 位作者 江茜 黄锦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723-727,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imaging,MRN)三维双回波稳态(3D dual-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联合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 spin echo imaging,3D-STIRSPACE)序... 目的 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imaging,MRN)三维双回波稳态(3D dual-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联合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 spin echo imaging,3D-STIRSPACE)序列在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BP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疑似BPI患者的MRN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DESS和3D-STIR-SPACE序列扫描。分析BPI的MRN图像特征,比较各序列图像对臂丛神经的显示情况、臂丛神经背景组织抑制评分和图像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对比3D-DESS序列、3D-STIR-SPACE序列及其联合应用对BPI的诊断效能。结果 3D-DESS序列扫描显示损伤神经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损伤神经呈等信号;3DSTIR-SPACE序列扫描显示损伤神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损伤神经及周围软组织信号增高。3D-STIR-SPACE序列的臂丛神经的神经显示评分、背景组织抑制评分和CNR均高于3D-DESS序列(P<0.05)。不同序列及联合应用诊断BPI的敏感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3D-DESS和3D-STIR-SPACE序列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3D-DESS序列(P<0.05)。结论 MRN是临床诊断BPI的重要影像学手段,3D-STIR-SPACE序列可较好抑制周围背景信号、清晰显示臂丛神经。联合应用3D-DESS和3D-STIR-SPACE序列扫描可提高3D-DESS诊断BPI的敏感度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神经成像 三维双回波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联合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在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莉蓉 赵希鹏 高志国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3DSTIRSPACE)序列联合真稳态进动快速三维成像(3DTrueFISP)序列在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56例臂丛神经疾病患者,皆采用MR可变翻转角3D ...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3DSTIRSPACE)序列联合真稳态进动快速三维成像(3DTrueFISP)序列在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56例臂丛神经疾病患者,皆采用MR可变翻转角3D STIR SPACE序列和3D True FISP序列扫描,对所得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结果:臂丛神经节前病变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神经根的缺损或者断裂,间接征象主要为硬膜囊的撕裂或形变、脊膜囊水肿或膨出;臂丛神经节后病变的主要征象有臂丛神经膨大或水肿、软组织撕裂或水肿。臂丛神经损伤共56例,患侧臂丛神经根为230根,经计算MR的3D成像技术在诊断节前神经损伤中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4.4%、91.4%和88.7%;经计算MR诊断臂丛神经节后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5.0%、42.9%和73.9%;3DSTIRSPACE序列联合3DTrueFISP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0%、87.0%和84.8%。结论:MR可变翻转角3D STIR SPACE序列联合3D True FISP序列诊断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且简便、无创,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病变 磁共振成像 MR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真快速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2^*加权序列在胎儿MRI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中伟 罗柏宁 +2 位作者 潘碧涛 孟悛非 陈美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2 加权序列在胎儿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6例中、晚期孕程的孕妇行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trueFISP)T2 加权序列扫描 ,评价图像质量、模糊程度、正常胎儿器官显示、胎儿和母体异常的显示... 目的 :探讨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2 加权序列在胎儿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6例中、晚期孕程的孕妇行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trueFISP)T2 加权序列扫描 ,评价图像质量、模糊程度、正常胎儿器官显示、胎儿和母体异常的显示以及胎儿信噪比 (SNR)及胎儿 -孕妇腰椎椎体对比噪声比 (F -LCNR)等 ,并与TSE序列T2WI进行比较。结果 :与TSE序列T2WI相比 ,trueFISP序列T2 WI可清楚显示胎头、胎儿肢体、胎儿脊柱、胎儿的脏器解剖结构以及母体子宫、胎盘、脐带等附属结构 ,胎儿和母体异常显示也较清晰 ,并能清晰显示灰、白质分界、脑回、脑髓鞘等结构。trueFISP序列获得的图像其SNR以及F -LCNR均优于TSE序列。结论 :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2 加权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胎儿及母体的解剖结构 ,获得的图像具有较高的T2对比 ,可作为胎儿MR成像的常用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快速成像T2 加权序列 胎儿 MRI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传清 郭春锋 于泽峰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31-533,548,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联合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3D-FIESTA-C)序列在诊断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经微血管减压术证实为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患者,均行3D-TOF-MRA及3D-FIESTA-C序... 目的评价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联合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3D-FIESTA-C)序列在诊断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经微血管减压术证实为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患者,均行3D-TOF-MRA及3D-FIESTA-C序列扫描,以术中所见为金标准,评价二种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及图像融合技术对面肌痉挛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前3D-TOF-MRA、3D-FIESTA-C及3D-TOF-MRA+3D-FIESTA-C对责任血管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2.5%(15/24)、66.7%(16/24)、87.5%(21/24),其中3D-TOF-MRA+3D-FIESTA-C检出阳性率高于3D-TOF-MRA(P<0.05)。术前3D-TOF-MRA、3D-FIESTA-C及3D-TOF-MRA+3D-FIESTA-C对责任动脉种类的显示准确率分别为71.4%(15/21)、76.2%(16/21)、100.0%(21/21),3D-TOF-MRA+3D-FIESTA-C检测的准确率均高于3D-TOF-MRA或3D-FIESTA-C(均P<0.05)。结论结合多平面重建及图像融合技术,3D-TOF-MRA联合3D-FIESTA-C序列能准确评估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患者的责任血管性质和神经血管压迫征象,对外科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双激发平衡式自由 责任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系列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龙全 许梅海 +1 位作者 申炜 李耀波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探讨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系列(True FISP)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True FISP及3D CE-MRA扫描检查图像资料,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系列(True FISP)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True FISP及3D CE-MRA扫描检查图像资料,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3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手术或介入治疗确诊为主动脉夹层20例,主动脉瘤8例,假性动脉瘤2例;True FISP诊断主动脉夹层21例,将1例主动脉瘤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主动脉瘤误诊为假性动脉瘤,其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3D CE-MRA诊断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其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True FISP及3D CE-MRA屏气扫描检查均可明确主动脉夹层类型、范围、内膜片及真假腔。结论 True FISP与3D CE-MRA能准确、快速、无创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对主动脉夹层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夹层 真实快速梯度回波系列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利 李建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2141-2142,2242,共3页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用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扫描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评价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显示冠状动脉302个节...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用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扫描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评价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显示冠状动脉302个节段的质量平均为(2.6±3.5),与DSA相比,对于>50%的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98.0%、93.2%、97.5%;而对于<50%的节段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0%、92.0%、72.0%及98.8%。结论磁共振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对判断>50%的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判断<50%的节段性冠状动脉狭窄亦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快速平衡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在超急性期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进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真实快速成像序列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准备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在颅脑肿瘤增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友 张树桐 余梦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5-760,共6页
目的评估二维磁化准备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2D-MP-TrueFISP)序列在颅脑肿瘤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行头部增强磁共振检查的颅脑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增强前后行2D-MP-TrueFISP/2D-SPGR扫描,比较病灶在2D-MP-TrueFISP和2D-SPGR增强后... 目的评估二维磁化准备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2D-MP-TrueFISP)序列在颅脑肿瘤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行头部增强磁共振检查的颅脑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增强前后行2D-MP-TrueFISP/2D-SPGR扫描,比较病灶在2D-MP-TrueFISP和2D-SPGR增强后的评分,在2D-SPGR与2D-MP-TrueFISP同一层面分别测量病灶、白质、脑脊液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SI),计算病灶的对比率(CR),比较病灶分别在2D-SPGR与2D-MP-TrueFISP增强前后的CR及在2D-SPGR与2D-MP-TrueFISP增强后的CR差异。结果病灶在2D-MP-TrueFISP增强后的累积评分为9.0(9.0,9.0)分,明显高于2D-SPGR的7.0(6.0,7.0)分(Z=-6.86,P=0.00)。病灶在2D-SPGR和2D-MP-TrueFISP增强前后的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病灶在2D-MP-TrueFISP序列增强后的CR值,与白质比较和与脑脊液比较分别为1.58±0.46和8.50±2.47,均明显高于2D-SPGR的0.57±0.29(t=-17.38,P=0.00)和2.64±0.85(t=-19.71,P=0.00)。结论相较于2D-SPGR,2D-MP-TrueFISP的增强程度及均匀性更好,轮廓更加清晰,且对病灶周围的水肿显示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准备 自由 颅脑增强 快速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在肝内外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永怀 程和平 曹若愚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balanced-FFE)序列在肝内外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相控阵体线圈,对121例胆管疾病患者进行了balanced-FFE冠状位像扫描。结果Balanced-FFE像对胆管结石定位准确率为96.6%,定性准确率为97.7%;... 目的探讨磁共振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balanced-FFE)序列在肝内外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相控阵体线圈,对121例胆管疾病患者进行了balanced-FFE冠状位像扫描。结果Balanced-FFE像对胆管结石定位准确率为96.6%,定性准确率为97.7%;对胆管肿瘤定位准确率为91.3%,定性准确率为82.6%。结论Balanced-FFE序列不仅较准确地显示胆管内病变,而且能够显示胆管壁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在肝内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像 磁共振成像 胆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优化脑脊液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及流体动力学序列
20
作者 曹家骏 袁畅 +2 位作者 张煜堃 宋清伟 苗延巍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5-1441,共7页
目的:探究中脑导水管脑脊液(CSF)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TFE)成像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加速因子(AF)的压缩感知(CS)技术对BTFE、CSF-PCA、CSF-Q Flow图像质量及定量参数的影响,筛选最佳AF。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HC)21名,其中16名行T2WI-D... 目的:探究中脑导水管脑脊液(CSF)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TFE)成像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加速因子(AF)的压缩感知(CS)技术对BTFE、CSF-PCA、CSF-Q Flow图像质量及定量参数的影响,筛选最佳AF。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HC)21名,其中16名行T2WI-DRIVE及不同AF的BTFE、CSF-PCA、CSF-Q Flow序列扫描,AF分别为0(AF0组)、2、3、4、5(CS2、CS3、CS4及CS5组);另5名除T2WI-DRIVE外,其它序列相同。对T2WI-DRIVE及BTFE(AF0)中脑导水管处流空伪影进行统计,并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采用4分法对BTFE图像及CSF-PCA动态观察效果进行主观评分;在CSF-Q Flow上测量CSF流体动力学定量参数。比较两组图像导水管处伪影以及不同AF的BTFE图像的SNR、CNR、BTFE及CSF-PCA的主观评分以及CSF-Q Flow定量指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T2WI-DRIVE序列相比,BTFE序列不易在中脑导水管处产生流空伪影。AF0、CS2、CS3、CS4、CS5组BTFE图像的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TFE图像中,与AF0组相比,CS2组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3、CS4、CS5组主观评分下降(P均<0.05);CSF-PCA图像中,与AF0组相比,CS2、CS3组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4、CS5组主观评分下降(P均<0.05)。CSF-Q Flow图像中,与AF0组相比,CS3及CS5组的flux-FH、CS5组的min velocity-F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中脑导水管处CSF进行观察时,BTFE可以作为常规重T2加权序列的替代方案,图像不易出现流空伪影;结合CS技术的CSF扫描序列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和定量准确性的前提下,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临床推荐AF分别为CS2、CS3、CS2行BTFE、CSF-PCA及CSF-Q Flow序列扫描,总扫描时间为6 min 45 s;与AF0组相比,总扫描时间减少8 min 39 s(56.2%)(以心率60次/分钟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式自由 压缩感知 脑脊液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