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河西侧胡杨沙堆的三维形态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展赫 来风兵 +1 位作者 陈蜀江 孙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7-142,149,共7页
基于野外RTK测量数据,利用GIS和统计手段进行信息提取与统计,定量分析了和田河西侧10个样方内胡杨沙堆的三维形态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胡杨沙堆形态不规则,各形态参数变化范围均较大,大部分沙堆处于发育阶段;(2)沙堆... 基于野外RTK测量数据,利用GIS和统计手段进行信息提取与统计,定量分析了和田河西侧10个样方内胡杨沙堆的三维形态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胡杨沙堆形态不规则,各形态参数变化范围均较大,大部分沙堆处于发育阶段;(2)沙堆呈斑块分布,中等面积沙堆居多。最小距离指数表明研究区内胡杨沙堆总体上呈离散分布;(3)坡度统计结果显示沙堆坡度主要分布在0°~50°;(4)胡杨沙堆的空间自相关尺度最大值为120m,在各自空间尺度上,沙堆的高度和底面积呈复杂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沙堆 三维形态特征 空间自相关性 RTK测量 和田河西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牙颌面畸形患者三维颅面特征相似性度量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2
作者 吴灵 方嘉琨 +3 位作者 刘筱菁 李自力 李阳 王晓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牙颌面畸形患者三维颅面特征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通过专家相似度评分对度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双颌手术及术前正畸治疗的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52例,其中男...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牙颌面畸形患者三维颅面特征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通过专家相似度评分对度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双颌手术及术前正畸治疗的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5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6例,根据性别分为两组。每组各随机设置1例患者作为参考样本,该组内其余患者均为测试样本。由3位专家对测试样本与参考样本的相似度进行主观评分,评分范围为1~10分,其中1分为完全不同,10分为完全相同,设定7.5分为临床可接受的相似性结果。提取患者术前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三维面部图像的三维硬、软组织颅面特征,包括距离、角度和三维点云特征等,采用特征选择算法和线性回归模型,并与专家相似度评分结果进行拟合,建立相似性度量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选取14例新患者进行相似度匹配,并由专家评价匹配结果的相似度,以评价相似性度量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相似性度量模型显示,面中、下颅面特征是影响颅面相似度的主要特征,包括前鼻棘点-颏下点(anterior nasal spine-menton,ANS-Me)距离、右上尖牙点至眶耳平面(right canine-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U3RH)距离、左髁顶点-左下颌角点(left superior point of condyle-left gonion,CoL-GoL)距离、左髁顶点-颏下点(left condyle-menton,CoL-Me)距离、颏前点至正中矢状面垂直(pogonion-midsagittal plane,Pog-MSP)距离、右鼻翼点-左鼻翼点(right alar base-left alar base,AlR-AlL)距离、鼻尖点-软组织颏前点-下唇点(pronasale-soft tissue pogonion-labrale inferius,Pn-Pog’-Li)交角、发际点-右侧耳屏点(trichion-right tragus,Tri-TraR)距离、左外眦点-左鼻翼点(left exocanthion-left alar base,ExL-AlL)距离、骨性面下1/3、骨性面中下2/3及软组织上唇区域等。在模型可靠性测试中,14例相似性匹配案例的平均相似度评分为(7.627±0.711)分,与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使用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寻找的相似案例与专家主观评价匹配度高,可用于骨性Ⅲ类患者的相似案例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头颅相似性 三维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级配碎石颗粒三维形态特征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陆瑞 罗强 +2 位作者 刘钢 赵春发 何心一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091-3100,共10页
高速铁路路基级配碎石颗粒形态对宏观力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合理量化颗粒三维形态特征是粗颗粒填料细观机制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2.36~31.5mm粒径范围7个粒组共计700个碎石颗粒的点云数据,重构形成三维网格模型;引入描... 高速铁路路基级配碎石颗粒形态对宏观力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合理量化颗粒三维形态特征是粗颗粒填料细观机制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2.36~31.5mm粒径范围7个粒组共计700个碎石颗粒的点云数据,重构形成三维网格模型;引入描述颗粒表面凹凸特征的主曲率均值平方根RMS,基于颗粒网格模型平滑处理及RMS曲率分布特征,分别定义以棱角区域点云数量占比表征的棱角参数、以平滑前后模型RMS差异描述的纹理参数。结合长、中、短轴相互关系所描述的形状参数,形成刻画碎石颗粒多尺度形态特征的指标体系;通过选取典型形态特征颗粒,验证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良好形态甄别能力;根据所扫描碎石颗粒的统计分析,不同粒组碎石颗粒的形状、棱角、纹理指标基本呈正态分布特征,随粒径增大,块状颗粒占比提高,棱角和纹理特征愈加突出。研究成果可为从宏、中、细观3个尺度量化评价颗粒形态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级配碎石颗粒 三维形态特征 RMS曲率 棱角 纹理
原文传递
基于MRI影像的膀胱肿瘤三维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张曦 刘洋 +1 位作者 张国鹏 卢虹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从膀胱的MRI影像中挖掘膀胱壁的厚度变化信息和形状变化信息,为膀胱肿瘤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获取膀胱核磁共振图像并进行膀胱壁的手工分割,计算与分析膀胱壁的三维厚度值、相对厚度值及其导数变化,并结合形状指数... 目的:从膀胱的MRI影像中挖掘膀胱壁的厚度变化信息和形状变化信息,为膀胱肿瘤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获取膀胱核磁共振图像并进行膀胱壁的手工分割,计算与分析膀胱壁的三维厚度值、相对厚度值及其导数变化,并结合形状指数找出膀胱壁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形状变化趋势。结果:患者与志愿者之间的膀胱壁的三维厚度值存在统计学差异:当某体素的相对厚度值NBWT>1.5时,位于肿瘤主体区域的可能性很大;当某体素的相对厚度值的导数为>0.1或<-0.1的任意一种情况时,位于肿瘤组织与正常壁组织的过渡区域的可能性很大。利用SI也可达到筛选肿瘤疑似区域的目的。结论:膀胱壁的三维厚度、相对厚度和形状指数可作为区分膀胱壁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特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MRI 虚拟膀胱镜 三维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表特征点的青年女性上半身形态特征细分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宇婕 金红淑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4,共8页
为了获得描述青年女性上半身体表形态差异的三维形态特征(宽度、厚度和高度)细分,基于12个上半身体表特征点,以华中地区116名在校女大学生为对象采集了共计30项二维形态特征及体表测量数据。基于二维形态特征变量间的关系,提取了厚度、... 为了获得描述青年女性上半身体表形态差异的三维形态特征(宽度、厚度和高度)细分,基于12个上半身体表特征点,以华中地区116名在校女大学生为对象采集了共计30项二维形态特征及体表测量数据。基于二维形态特征变量间的关系,提取了厚度、高度、腰部形态和肩部宽度等4个上半身形态特征因子;进而,将从以上因子中筛选的8个变量归纳为5个表征上半身三维形态特征的典型指标并进行样本聚类;最后,根据同维度交叉复合指标的样本覆盖率,验证了上半身各维度形态差异化描述的合理性,为构建差异化上半身形态特征数据库提供关键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特征 青年女性 三维形态特征 典型指标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的中国正常成人踝关节三维形态学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薛浩文 褚虹宇 +5 位作者 左解鹏 武珂卉 韩青 程凯亮 杨艳艳 朱庆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9-545,共7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踝关节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为踝关节置换术假体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形态学数据支撑。方法模拟人工踝关节置换手术,对191例(男性106例、女性85例)踝关节CT影像数据行三维重建,重建图像测踝穴前后倾斜角(APA...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踝关节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为踝关节置换术假体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形态学数据支撑。方法模拟人工踝关节置换手术,对191例(男性106例、女性85例)踝关节CT影像数据行三维重建,重建图像测踝穴前后倾斜角(APA)、胫骨下端最大前后径(MTiTh)等32个形态学参数,并计算胫骨平均纵横比(MTiTh/TiW)和距骨平均纵横比(TaAL/TaW)等3项参数比。结果(1)所检验32个参数中有23个存在性别间差异(P<0.05),其中除踝穴前后倾斜角(APA)和踝穴前后距(APG)等3个参数外,其余20个参数为男大于女;(2)测量数据与之前本课题基于X线片结果比较,除踝穴前后距(APG)、踝穴前后倾斜角(APA)、胫骨远端滑车切迹长(TiAL)等3个参数外,其余8个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X线片大于CT;(3)由于种族与地域等的差异,中国正常成人踝关节三维形态学参数与法国、意大利、韩国、中国台湾人群等既往研究数据相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距骨体形态与埃及、希腊和华北地区人群存在差异。结论中国成人人群踝关节形态学参数与西方人群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三维形态特征 CT数据 关节置换术 假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