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斜摄影的城市轨道交通三维实景环境建模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晓恒 吕希奎 聂良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9-82,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三维规划设计需要更加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城市三维实景环境,而现有的建模方法在精度、速度和真实度上已无法满足这种要求。采用倾斜摄影技术,实现了城市三维实景环境快速建立和模型单体化的建模方法,建立具有全要素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三维规划设计需要更加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城市三维实景环境,而现有的建模方法在精度、速度和真实度上已无法满足这种要求。采用倾斜摄影技术,实现了城市三维实景环境快速建立和模型单体化的建模方法,建立具有全要素并带有高精度地理信息的城市三维实景环境,满足线路三维规划设计要求。基于3D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三维场景融合和三维实景环境下的线路规划设计及方案的三维漫游展示,为城市轨道交通三维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三维实景环境 倾斜摄影 三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景三维环境中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2
作者 孙伟超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实景三维环境中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伴随着传感器技术的突破和计算能力的提升,多样化的数据模态(例如激光雷达数据、RGB图像、热成像等)的采集变得更加便捷。在进行数据... 实景三维环境中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伴随着传感器技术的突破和计算能力的提升,多样化的数据模态(例如激光雷达数据、RGB图像、热成像等)的采集变得更加便捷。在进行数据融合时,遭遇众多技术难题,如数据结构的多样性、时间同步的难题、噪声与不确定性的处理,以及融合算法在效率与精确度上的挑战。文中旨在审视现实三维场景下,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的核心与难题,评述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研究显示,借助高效的数据预处理、前沿的融合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增进数据融合的精确度和实用性,这为相关应用提供了更加充实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环境 多模态数据融合 传感器技术 数据处理 智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景三维地理环境的数字乡村建设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浩永 王春 +3 位作者 王静 汪甜甜 马友华 周福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210-212,220,共4页
本文介绍了明光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概况,从建设思路、建设功能、建设模块等方面总结了基于实景三维地理环境的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情况,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推进明光市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实景三维地理环境 平台建设 展望 安徽明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湖泊实景三维水环境的水动力模型可视分析技术
4
作者 焦向伟 《吉林水利》 2023年第10期1-6,66,共7页
传统研究中针对湖泊水动力学模拟结果不连续、不直观,不利于研究人员探究其复杂多变的内部规律。本文针对湖泊水体蓝藻爆发,将水动力模型、光滑粒子系统与湖泊水环境实景三维场景相结合,提出大规模粒子系统与水动力水质模型时空耦合方法... 传统研究中针对湖泊水动力学模拟结果不连续、不直观,不利于研究人员探究其复杂多变的内部规律。本文针对湖泊水体蓝藻爆发,将水动力模型、光滑粒子系统与湖泊水环境实景三维场景相结合,提出大规模粒子系统与水动力水质模型时空耦合方法,通过三维网格数值模拟方式创建粒子系统,利用水动力模型形成的流场数据(包括位置、流速、流向等),以粒子模拟蓝藻并将其初始化到网格体系中,通过流场驱动粒子运动,实现水动力水质模型在真实水下三维地形环境中实时计算和动态模拟推演。文章通过三维粒子系统模拟湖泊流场在地理环境下的演变过程,实现污染物(蓝藻)在内陆湖泊扩散和集聚效应的连续、动态可视化。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为研究太湖蓝藻环境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动力模型 光线投射算法 粒子系统 实景三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