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内镜超声在消化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杨生生 金震东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9年第4期238-240,共3页
三维内镜超声(3D-EUS)技术在消化系统检查方面比传统的检查手段更具优越性。在超声内镜中应用三维成像技术可获得食管、胃、直肠、胆、胰等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立体声像图,从而提高了诊断能力。
关键词 三维内镜超声 消化系统 3D-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内镜的概况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韫嘉 戈之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85-687,共3页
三维超声内镜(3D-EUS)是建立在二维超声内镜基础上的超声影像技术,是计算机软件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其不仅能够提供病灶的立体结构,还可显示冠状、矢状及横断面的扫描图像,并可进一步测定病灶的体积,从而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在胃肠道... 三维超声内镜(3D-EUS)是建立在二维超声内镜基础上的超声影像技术,是计算机软件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其不仅能够提供病灶的立体结构,还可显示冠状、矢状及横断面的扫描图像,并可进一步测定病灶的体积,从而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在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内镜 消化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对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神经损伤与创伤应激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俊 江健 +3 位作者 程毛峰 王金鹏 彭金健 杨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673-4676,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对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神经损伤与创伤应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脑室外引流术)30例和观察组(三维立体定向多靶... 目的探究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对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神经损伤与创伤应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脑室外引流术)30例和观察组(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手术前后的神经损伤及创伤应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ADL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的神经损伤及创伤应激相关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在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神经损伤与创伤应激程度的控制作用较好,因此在该类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神经损伤 创伤应激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体虚拟内镜的发展和应用研究
4
作者 叶建江 《医疗设备信息》 2002年第6期48-50,共3页
虚拟内窥镜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虚拟内窥镜系统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虚拟摄像机的空间定位问题以及虚拟现实的实现方法。说明了其主要的应用范围。最后 ,展望该领域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虚拟摄像机 虚拟现实 三维人体虚拟内镜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与胃癌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洪文 赵国军 崔大勇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以手术病理或电子内镜检查结果为最终判断依据,对20例患者进行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探讨该检查手段的检查前准备,扫描参数,三维后处理方式及其...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以手术病理或电子内镜检查结果为最终判断依据,对20例患者进行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探讨该检查手段的检查前准备,扫描参数,三维后处理方式及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双较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的肿瘤显示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程度及各种重建方式对胃癌显示的有效性。结果: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95%,漏诊率为3%,误诊率为25%,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72%。结论: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多种重建方式结合原始图像的使用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内镜测量肿瘤大小:一项实验与临床研究
6
作者 Watanabe M. Kida M. +2 位作者 Yamada Y. Saigenji K. 陈云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3-23,共1页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The Olympus EU-IP2 threedimensional endoscopic ultrasound (3D-EUS) imaging system makes it possible to display tumors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estimate their volume. Materials and Methods: Ex...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The Olympus EU-IP2 threedimensional endoscopic ultrasound (3D-EUS) imaging system makes it possible to display tumors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estimate their volume. Materials and Methods: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the volume estimation function of the Olympus EU-IP2 system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its accuracy and assess the extent of tumor shrinkage caused by fixation, dehydration, and staining.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volume of a 1000-mm3 gelatin column, the estimated volume was found to be equivalent to 114 ±1.8% with the 3R probe and 143 ±0.8 % with the 2R probe (mean plus or minus standard deviation). The mean estimated volume of tumor models was 127 ±8.5%with the 3R probe and 131 ±6.8% with the 2R probe. Greater distance from the probe was associated with a greater degree of error than the target object’s size, angle, or the number of traces of its outline made. In the clinical studies, compared with the histologically determined tumor volume (100%), the mean estimated tumor volume was 178 ±48.2%in situ, 168 ±31.3%in resected specimens, and 137 ±31.5%after fixation. Fixation, dehydration, and staining were thus associated with tumor shrinkage. Conclusions: The volume of gastrointestinal lesions can be estimated by 3D-EUS, although it is overestimated in comparison with actual values. 3D-EUS also allows direct comparisons to be made between the tumor volume before surgery and the volume of fixed pathological specimens, so that the rate of tumor shrinkage can be 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内镜 实际体积 成像系统 轮廓图 靶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卫东 倪贵华 +2 位作者 倪小宇 吴嶛 徐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7期1870-1876,共7页
目的探讨3D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7-01-2018-06行DSA旋转造影和3D DSA仿真内镜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DSA旋转造影图像通过球管和影像增强器的分2... 目的探讨3D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7-01-2018-06行DSA旋转造影和3D DSA仿真内镜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DSA旋转造影图像通过球管和影像增强器的分2次同步旋转获得,应用InSpace软件对原始旋转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选择血管狭窄处,用Fly Through软件进行仿真内镜成像,观察血管腔内的结构情况。结果18个月内共12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DSA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成像,118例患者第一次造影即获得清晰的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图像,5例因造影期间头部运动,成像不清晰,通过两次造影获得清晰图像。共发现163处血管狭窄,内膜形态光滑109处,不光滑54处;斑块偏心106处,基本不偏心57处。95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均<30%,预后良好。95例支架置入的患者均进行三维DSA血管内镜随访,术后6个月时81例患者的支架被内膜完全覆盖、管腔光滑;术后12个月时95例患者的支架均被内膜覆盖完全。结论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评估动脉管腔结构的方法,并可用于指导支架置入后个体化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 脑血管造影术 仿真内镜 三维重建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消化内镜研制及在活体动物内镜手术的初步应用(含视频)
8
作者 刘冰熔 张晓朋 +11 位作者 刘丹 李德亮 赵丽霞 张冀豫 周洋洋 刘凯鹏 李沐涵 涂秋月 李静豪 石淼 李亚娟 王雪鑫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2-565,共4页
目的研制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消化内镜,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用于胃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scular dissection,ES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荷兰小香猪2只,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ESD手术操作由2位高年资内镜... 目的研制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消化内镜,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用于胃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scular dissection,ES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荷兰小香猪2只,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ESD手术操作由2位高年资内镜医师完成,1人完成1例,一位术中佩戴3D眼镜,另一位术中佩戴3D高清头戴式显示器。记录ESD手术是否成功(手术步骤完成,拟定病灶全部剥离,术中及术后止血成功)、成功次数,有无穿孔、穿孔次数,术者(内镜医师及助手)术中立体感体验情况,术者术中、术后有无眼部不适症状(眼疲劳、眼痛、视物模糊),内镜医师对机械操作的信任度及内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2例ESD均成功,无穿孔事件发生。术者反馈:术中3D消化内镜成像清晰,立体感强,进行内镜治疗时有明显的距离感和层次感,对出血点的判定更加精准,有2D图像无法比拟的层次感;术中及术后无眼部不适。内镜医师对3D消化内镜信任程度较高,但反映存在摄像头距离消化道管壁<10 mm时图像模糊的问题。结论初步结果显示,3D消化内镜能够提供良好的立体成像,在活体动物的胃ESD操作过程中定位更加精准,安全性好,且不会明显增加术者的眼部不适,但存在摄像头与消化道管壁距离过近时的图像模糊尚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内窥镜 三维消化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方丹东 刘晓楠 +2 位作者 毛尖 侯保森 刘十岷 《辽宁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6-59,共4页
目的 探究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老年患者运用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8月-2022年8月,以抽签法分组的方式在我科选取96例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对照组(n=48)给予单纯脑室外引流,观察组(n=48)给... 目的 探究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老年患者运用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8月-2022年8月,以抽签法分组的方式在我科选取96例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对照组(n=48)给予单纯脑室外引流,观察组(n=48)给予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创伤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之后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时间、手术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EP、Cor、ACTH、IL-6、TNF-α、PC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老年患者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和创伤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脑室外引流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
原文传递
三维超声内镜评估直肠癌浸润深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韫嘉 沈镭 +4 位作者 薛寒冰 李晓波 戴军 高云杰 戈之铮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第12期626-629,共4页
目的评估三维超声内镜(3D—EUS)在判断直肠癌浸润深度方面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7年5-11月经结肠镜及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直肠癌的患者21例,术前由同一位超声内镜医师分别用同一超声探头进行二维超声内镜(2D—EUS)及3D—EUS检查... 目的评估三维超声内镜(3D—EUS)在判断直肠癌浸润深度方面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7年5-11月经结肠镜及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直肠癌的患者21例,术前由同一位超声内镜医师分别用同一超声探头进行二维超声内镜(2D—EUS)及3D—EUS检查,同时行直肠MRI检查,对其浸润深度进行分期判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上述3种检查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判断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3D—EUS为85.71%,2D—EUS为76.19%,MRI为57.14%;3D—EUS的准确率明显高于MRI(P〈0.05),与2D—E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3D—EUS在判断直肠癌浸润深度方面的优势,结合MRI对淋巴转移的探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直肠癌的术前分期,为直肠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提供丰富而准确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内窥镜超声检查 三维超声内镜 二维超声内镜
原文传递
声带麻痹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钟钰 王振常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54-357,共4页
声带麻痹是喉运动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正确认识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客观、全面地评价疾病,无论对于声带麻痹的病因诊断,还是病变的定位定性,影像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完整、客观的影像学评价有助于临床喉外科治疗。就声带麻痹的解剖... 声带麻痹是喉运动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正确认识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客观、全面地评价疾病,无论对于声带麻痹的病因诊断,还是病变的定位定性,影像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完整、客观的影像学评价有助于临床喉外科治疗。就声带麻痹的解剖学基础、影像学表现以及术后疗效评估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麻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三维仿真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 with angiographic imag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Ⅳ-A choledochal cyst
12
作者 Akihiko Tsuchida Yuichi Nagakawa +5 位作者 Kazuhiko Kasuya Bunso Kyo Takahisa Ikeda Yoshiaki Suzuki Tatsuya Aoki Takao Ito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8期3761-3764,共4页
Type Ⅳ-A choledochal cysts (CCs) are a congenital biliary anomaly which involve dilatation of the extrahepatic and intrahepatic bile duct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30-year-old woman with type Ⅳ-A CC, on whom threed... Type Ⅳ-A choledochal cysts (CCs) are a congenital biliary anomaly which involve dilatation of the extrahepatic and intrahepatic bile duct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30-year-old woman with type Ⅳ-A CC, on whom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3D CT) and virtual endoscopy were performed. 3D CT revealed partial dilatation in the posterior branch of the intrahepatic bile duct and a relative stricture between it and the extrahepatic bile duct. Virtual endoscopy showed that this stricture was membrane-like and separated from the surrounding blood vessels. Based on these image findings, complete cyst resection, bile duct plasty for the stricture, and hepaticojejunostomy were safely performed.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re are no reports of imaging by virtual endoscopy of the biliary tract which show the surrounding blood vessels running along the bile du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edochal cyst Bile duct dilat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 Bile duct plas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经鼻蝶窦手术及相关影像学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厅均 王超 +2 位作者 韩国强 卓开全 刘窗溪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79-381,共3页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经鼻蝶窦手术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近年来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有很大发展,如三维内镜、CT仿真内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等研究均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做一综述。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手术方式 三维内镜 CT仿真内镜 虚拟现实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