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冬季食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路云 滕丽微 +2 位作者 刘振生 李艳香 滕云飞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9-32,37,共5页
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2011年11~12月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活动区域中采集的16个粪便复合样本进行镜检,并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取食种类为10科16... 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2011年11~12月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活动区域中采集的16个粪便复合样本进行镜检,并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取食种类为10科16种(属),取食植物类别中,乔木植物所占比例最高,为68.97%,灌木为21.02%,草本为10.04%。肋(相对密度)〉1%的植物共有5种,其中,白桦(40.87%)、毛榛子(20.46%)、蒙古栎(18.27%)、江柳(11.47%)、黄豆秸秆(6.00%)占孢冬季植物总量的97.07%,为狍冬季的主要食物。取食食物各科中,桦木科所占比例最大,为58.60%,其次为壳斗科和杨柳科,分别为19.00%和12.39%。并计算得出食物多样性指数H’为-2.16,均匀性指数J’为-0.79,食物生态位宽度B值为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狍 食性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英杰 王迪 原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2,共4页
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分工作人员(30人)为样本,以调查问卷和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保护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调研数据认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 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分工作人员(30人)为样本,以调查问卷和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保护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调研数据认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依据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政策有待日趋完善的现实,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改进策略,认为:保护区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工作人员的培养,保护区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国家急需出台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出台全国性湿地资源保护法、拓宽湿地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渠道、明确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清晰湿地资源权属等),相关部门需要增加湿地保护资金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管理 湿地保护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湿地监测方案探索——以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思思 李帅 +1 位作者 张俊 杨少愚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S01期78-80,共3页
以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区域,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结合公开的遥感产品进行湿地监测,获取湿地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开展长期可持续的湿地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作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应用探索。
关键词 国土三调 湿地监测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监测成果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春丽 闫万山 佟连军 《湿地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363-367,共5页
依据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1个村屯310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意愿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湿地旅游的意愿受内、外部综合因素影响,户主年龄、对旅游的认知程度、拥有投... 依据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1个村屯310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意愿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湿地旅游的意愿受内、外部综合因素影响,户主年龄、对旅游的认知程度、拥有投资资金的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收入、农户参与的可行性、旅游资源情况和当地政府态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农户最关心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考虑农户的经济利益、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科学规划等促进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参与 湿地旅游 三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狐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倩 李路云 +1 位作者 刘振生 滕丽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7,共13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境相关的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赤狐生境选择存在差异性。赤狐冬季偏好选择农田和岛状林、郁闭度高的生境;春季赤狐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喜欢距水源距离远的生境;夏季偏好选择岛状林、农田,避免选择隐蔽级一般及食物丰富度低的生境,秋季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郁闭度低,食物丰富度高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各季节 生境选择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通鸬鹚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树苗 梁兵宽 +2 位作者 吴建平 李晓民 李冰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2004年3-6月,在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青保护站马圈岛,采用随机抽样法,对随机选取的50个普通鸬鹚(Phalacrocoraz carbo)巢逐一进行编号和测量,进行巢材、巢位和巢大小等的研究;采用总面积调查法(样方大小为30m×30... 2004年3-6月,在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青保护站马圈岛,采用随机抽样法,对随机选取的50个普通鸬鹚(Phalacrocoraz carbo)巢逐一进行编号和测量,进行巢材、巢位和巢大小等的研究;采用总面积调查法(样方大小为30m×30m),对普通鸬鹚巢的分布格局、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鸬鹚巢中以柳树枝、各种蒿茎和禾本科植物茎叶出现的数量级较多,巢距地高度为4.13±1.056m,巢方位以西南方位居多,巢的大小没有规律性.但对筑巢柳枝的直径和长度均有严格要求.巢呈集群分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鸬鹚 马圈岛 三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喜祥 冯文义 +1 位作者 李传宝 邢海林 《高师理科学刊》 2003年第2期55-59,共5页
1 994~ 2 0 0 2年通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鱼类的调查 ,记录鱼类 77种 ,分属于 9目 1 7科 5 6属 .占全省鱼类 1 0 5种的 73 % .其中 ,主要经济鱼类 2 5种 .由于保护区的成立 ,实行了封河育鱼 ,严厉打击保护区内的闲散捕捞分子 ,几年来从... 1 994~ 2 0 0 2年通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鱼类的调查 ,记录鱼类 77种 ,分属于 9目 1 7科 5 6属 .占全省鱼类 1 0 5种的 73 % .其中 ,主要经济鱼类 2 5种 .由于保护区的成立 ,实行了封河育鱼 ,严厉打击保护区内的闲散捕捞分子 ,几年来从鱼的数量上看 ,有增多的趋势 ,特别是鲫鱼 (Carassiusauratus)、鲤鱼 (Cyprinuscarpio)、泥鳅 (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鲶鱼 (Silurusaso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鱼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喜祥 冯文义 +1 位作者 邢海林 刘尊显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8-92,共5页
通过1994年~2001年对三江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调查 ,记录鸟类206种 ,另8个亚种 ;分属于17目40科 ,占全省鸟类355种的58 %。其中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4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140种、《中澳候鸟保护协... 通过1994年~2001年对三江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调查 ,记录鸟类206种 ,另8个亚种 ;分属于17目40科 ,占全省鸟类355种的58 %。其中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4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140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鸟类23种。由于保护区的成立 ,几年来从鸟的数量上看 ,鸟的栖息、繁殖生境的改善 ,食物的丰富和人为干扰的减少 ,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特别雉鸡类、雁鸭类、鹬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8年第2期2-2,1,共2页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东北角的抚远市和同江市境内,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的三角地带,总面积198089hm2.三江保护区1994年成立,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关键词 三江保护区 黑龙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苏里江 同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调查初报
10
作者 张喜祥 冯文义 +1 位作者 邢海林 刘尊显 《高师理科学刊》 2001年第4期54-56,共3页
采用常规调查方法 ,对三江保护区兽类进行调查研究 ,记录兽类 3 7种 ,分属 5目 1 2科 ,占全省兽类 87种的 43 %,其中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兽类 1 0种 ,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兽类 1 3种 .从兽类的组成中可以看出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 采用常规调查方法 ,对三江保护区兽类进行调查研究 ,记录兽类 3 7种 ,分属 5目 1 2科 ,占全省兽类 87种的 43 %,其中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兽类 1 0种 ,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兽类 1 3种 .从兽类的组成中可以看出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但由于开垦平原和捕杀动物 ,三江平原兽类的种群数量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珍稀经济动物趋于下降 .近几年来保护区的建立 ,栖息生境得到保护 ,人为干扰减少 ,动物种类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特别是熊类 (棕熊和黑熊 ) ;鹿科类 (驼鹿、马鹿、狍 )的数量增加尤为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保护区 兽类调查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熊类 鹿科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禽流感疫情监控网络建成
11
《动物保健》 2006年第5期53-53,共1页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4月26日消息:连日来,由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工作人员组成的8个流动监测点,24小时在候鸟回归的迁徙路线和候鸟集群地,进行流动监测,自此,由站到点的禽流感疫情监控网络已经全面启动。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禽流感疫情 监控网络 三江 农业信息网 流动监测 迁徙路线 工作人员 监测点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12
作者 彭琳 陈烨 《园林》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亟需科学的土地冲突评估方法作为精准介入的技术支撑。构建由制度性冲突、保护利用冲突、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三类构成的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和评估框架,采用矩阵分析法、MaxEnt生境模拟法、土地多宜性分析法等方法,以位于重庆主城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运用。识别结果表明,从冲突规模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大,制度性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小;从冲突类型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与保护利用冲突的分布重叠度较高;从冲突强度来看,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冲突大部分位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从空间规划和冲突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的规划调控建议,为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的规划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保护 土地利用冲突 边缘区 土地多宜性分析法 MaxEnt生境模拟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的鼬獾和花面狸时空分布格局
13
作者 孙捷 章蜜 +2 位作者 罗伟 顾杭敏 张微微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鼬獾和花面狸的活动节律及其时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进行分析,以MaxEnt模型对二者的适宜栖息地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运用ENMTools 1.4.4计算二者的生态位重叠度,比较二者在空间生态位上的选择差异,同时探讨环境因子对二者共存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鼬獾和花面狸均属于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二者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较高(Δ=0.93,P>0.05),且未通过时间生态位的分化来减少竞争;鼬獾和花面狸共同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庐山保护区的山脚林缘,空间分布格局大量重叠,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具有相似性,均受海拔影响最大,但在植被类型和坡度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二者通过空间生态位的部分差异来避免对食物资源和领域的竞争。本研究揭示了鼬獾与花面狸在庐山保护区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二者时空生态位分化不明显,建议充分考虑二者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积极探讨加强栖息地保护,合理控制人为干扰,以实现对两个物种甚至更多同域近缘物种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鼬獾 花面狸 日活动节律 空间格局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欧洲山杨树干附生地衣的分布特征
14
作者 杜来提罕·托合荪 金斯古丽·巴合努尔 +1 位作者 雍海英 艾尼瓦尔·吐米尔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1,共10页
附生地衣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分布受到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为了探查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生地衣分布与宿主的关系,采用树干取样法对不同分布海拔、不同胸径及不同树干朝向和高度的198株欧洲山杨(Popul... 附生地衣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分布受到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为了探查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生地衣分布与宿主的关系,采用树干取样法对不同分布海拔、不同胸径及不同树干朝向和高度的198株欧洲山杨(Populus tremula Linn.)附生地衣的种类组成和总相对盖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不同种类附生地衣盖度与宿主分布海拔和胸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欧洲山杨树干上的附生地衣共有33种,隶属于8科20属,其中,蜈蚣衣科(Physciaceae)为种类最多的科,蜈蚣衣属〔Physcia(Schreb.)Michx.〕为种类最多的属。该保护区内欧洲山杨树干上的附生地衣种数和总相对盖度均随着宿主分布海拔、胸径和树干高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分别在海拔(1200,1300]m、胸径(60,90]cm和高度(100,120]cm宿主树干上达到峰值;并且,北向树干上的附生地衣种数和总相对盖度明显高于南向树干。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仅少部分种类附生地衣盖度与宿主分布海拔和胸径的相关性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综上所述,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欧洲山杨树干的附生地衣分布与宿主分布海拔、胸径及树干的朝向和高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地衣 欧洲山杨 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15
作者 何芳 王秦韵 +7 位作者 肖梅 张玉泉 蔡丽君 刘浩 李明富 陈鹏 谌利民 阙品甲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通过野外巡护记录、红外相机监测、鸟类环志,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公众观鸟记录等多种数据来源,梳理得到了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名录。保护区共记录野生鸟类378种,隶属于17目68科,其中国家一级... 为了解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通过野外巡护记录、红外相机监测、鸟类环志,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公众观鸟记录等多种数据来源,梳理得到了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名录。保护区共记录野生鸟类378种,隶属于17目68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二级68种。此外,还包括中国特有鸟类29种,占中国鸟类特有种总数的26.6%。相较于历史文献记载的鸟种,新增鸟类66种,其中有9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保护区的鸟类组成表现出物种多样性丰富和特有物种丰富等特征,完善后的鸟类名录可为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国家公园 特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16
作者 毛秋瑢 李亚男 李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5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全面掌握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资源现状,为该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在实验室进行物种鉴定,从多样性、生境类型、区系成分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保护区内共有... 目的:全面掌握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资源现状,为该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在实验室进行物种鉴定,从多样性、生境类型、区系成分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保护区内共有地衣15科23属36种,其中1科2属5种为山西省新记录。生境主要有树生、石生、藓丛生、草地生、土生地衣和多生境等类型,其中以石生为主。保护区内地衣区系成分主要有世界广布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及北美间断、泛北极成分。该保护区与驼梁山保护区物种相似性最高。结论: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以茶渍科(Lecanoraceae)为优势科,石蕊属(Cladonia Wigg.)为优势属;泛热带成分为主,与泛北极成分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生境 区系 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对芦苇扩张的栖息地适应与行为活动特征
17
作者 冉景丞 蒙秉顺 +2 位作者 张旭 黄小龙 涂声蕾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分析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扩张对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及行为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草海保护区的芦苇面积呈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芦苇总面积为429.10 hm^(2),总体呈由北向南的扩张趋势,高密度的芦苇群落会影响黑颈鹤的栖息地生境质量;(2)受芦苇扩张的影响,黑颈鹤原有夜栖地逐渐偏移,最远迁移距离为42 m,且夜栖地偏移方向与芦苇扩张方向相反,其夜栖地空间分布明显避开芦苇存在的区域;(3)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的觅食距离增加,且觅食地类型也会改变,觅食地与夜栖地之间的平均距离可达4148.14 m,觅食地逐渐由沼泽地转变为农耕地,但其并不是影响黑颈鹤觅食地改变的唯一因素;(4)黑颈鹤明显喜好浅水滩涂和水莎草(Cyperus serotinus)群落,明显不喜好芦苇群落,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喜好的生境减少,从而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5)芦苇扩张不仅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还会限制黑颈鹤的求偶、觅食、站立、游走和栖息等行为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的栖息地变化和行为活动均受芦苇扩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芦苇扩张降低了黑颈鹤栖息地中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导致黑颈鹤的夜栖地和觅食地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扩张 黑颈鹤 栖息地选择 行为响应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高山同域鸡形目鸟类的时空分化研究
18
作者 刘名洋 姚雪岚 +6 位作者 李旭琴 赵鹏 李忠伦 李英 蒋勇 阮光发 杨楠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高山生态系统以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模式,探究高山同域分布物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生态位的分化,对于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2020年的红外相机数据... 高山生态系统以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模式,探究高山同域分布物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生态位的分化,对于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2020年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了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3种高山雉类的时空分化情况。从空间分布尺度上来看,藏雪鸡偏好海拔≥4000 m的草甸和流石滩生境,而白马鸡和血雉偏好较低海拔的灌丛和林地生境;从栖息地利用尺度上来看,3种雉类对环境变量的偏好存在差异,在繁殖季血雉和藏雪鸡偏好离人为干扰较远、资源丰富的区域,而在非繁殖季3种雉类均偏好温暖且能获取资源的区域。时间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活动节律在繁殖季存在一定差异,且差异在非繁殖季增大。研究结果揭示了高山雉类在时空上的分布差异及栖息地选择偏好,为高山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同域雉类 高山生态系统 日活动节律 生态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碳储量变化
19
作者 郑彩之 黄雅茹 +8 位作者 麻建雪 牛志明 庞海威 张玉 郭佳诚 侯森 耿琪康 边振 刘建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了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利用该保护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研究保护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类... 为了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利用该保护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研究保护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预测2030年保护区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及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保护区内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地和耕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向草地转化以及草地的碳密度较大,导致草地碳储量增大;2030年保护区在自然变化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分别增加2.39×10^(5)、1.05×10^(5)t,而在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则减少0.1×10^(5)t,自然变化情景更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的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土地利用数据 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守望者——记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贾少琼
20
作者 刘玉明 建韶英 徐兵 《资源导刊》 2025年第5期49-49,共1页
“这场雪下得真大,进山后多留点神,看看有没有需要救助的动物。”2月25日上午,在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贾少琼和同事一边交流着工作,一边踏着齐膝深的积雪向老鸦岔垴保护站前行。25年的护林生涯,贾少琼扎根山林,用赤诚之心... “这场雪下得真大,进山后多留点神,看看有没有需要救助的动物。”2月25日上午,在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贾少琼和同事一边交流着工作,一边踏着齐膝深的积雪向老鸦岔垴保护站前行。25年的护林生涯,贾少琼扎根山林,用赤诚之心守护着这片珍贵的生态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家园 守望者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护林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