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州”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策略研究
1
作者 沈有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所有地区在2020年底前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完全普及,原贫困地区要加快高中普及攻坚进程。因为相关工作在当地不具有优先性,所以“三州”地区高中普及与普职协调发展相对滞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其一,底子薄、基础弱,义务... 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所有地区在2020年底前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完全普及,原贫困地区要加快高中普及攻坚进程。因为相关工作在当地不具有优先性,所以“三州”地区高中普及与普职协调发展相对滞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其一,底子薄、基础弱,义务教育巩固率低,限制了升入高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基数;其二,经济落后,本地政府经费缺口大;其三,部分学生延期入学,造成高中毛入学率变低;其四,部分初中生源外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升学基数;其五,受落后观念影响,学生及家长接受高中教育的意愿较弱;其六,受当地就业困难的影响,发展中职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重要途径的意义弱化。为此,建议:第一,“后脱贫”与乡村振兴时代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应成为“三州”地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应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优先工作,以此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第三,应切实将初中毕业未升学的学生劝返并让其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州”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 普及攻坚 普职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州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状及分析——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为例
2
作者 罗柒 《农家科技》 2025年第4期190-192,共3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之一,三州地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差、自然条件恶劣、群众卫生意识有待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系到乡村振兴首战的成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状为例进行分析,旨在加快三州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之一,三州地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差、自然条件恶劣、群众卫生意识有待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系到乡村振兴首战的成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状为例进行分析,旨在加快三州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州地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现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三州”地区农文旅融合水平测度及政策建议
3
作者 周鹏飞 蔡扬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4-43,共10页
以农为基、以文为核、以旅为体的农文旅三产融合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四川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丰富的资源和特色产业,提升乡村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乡村振兴。文章基于2014—2021年“三州”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线性加权法和耦合... 以农为基、以文为核、以旅为体的农文旅三产融合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四川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丰富的资源和特色产业,提升乡村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乡村振兴。文章基于2014—2021年“三州”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线性加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指标权重、产业综合发展指数及其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农业对农文旅融合水平测度具有主要影响;农业、文化、旅游综合发展指数有一定提升,但存在地区差异;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各州融合水平和类型存在差异。因此,文章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等促进农文旅融合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三州”地区 农文旅融合 水平测度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扶贫效果评价研究:来自832个脱贫县和“三区三州”的证据
4
作者 王帅 吴士勇 +2 位作者 姚强 吴璇 张耀光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评价我国健康扶贫效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09—2021年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数据,通过间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前后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三区三州”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机构... 目的评价我国健康扶贫效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09—2021年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数据,通过间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前后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三区三州”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和居民就医负担变化情况。结果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后,脱贫县和“三区三州”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和财政拨款收入增长速度提高,次均门诊费用增长速度下降。同时,脱贫县总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次数增长速度下降,“三区三州”出院人次数增长速度提高。结论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后,我国脱贫地区卫生健康系统得到有效加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提高,居民就医负担有所缓解,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提高。建议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及其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行动的有效衔接,重点关注脱贫地区卫生健康人力资源不足的破解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扶贫 脱贫县 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外生到内嵌:“三区三州”乡村数字治理路径研究
5
作者 王雨歌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11期315-324,共10页
乡村数字治理是数智时代下乡村数字化转型的新产物,是推进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三区三州”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也是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本文从嵌入理论视角出发,以乡村数字治理路径为切入点... 乡村数字治理是数智时代下乡村数字化转型的新产物,是推进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三区三州”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也是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本文从嵌入理论视角出发,以乡村数字治理路径为切入点,选取阿坝州红原县为研究蓝本,研究其乡村数字治理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目前乡村数字治理的困境挑战及其原因,从资源技术嵌入、行政行为嵌入、治理主体嵌入、乡土情感嵌入等层面重塑乡村数字治理基本框架,促进乡村内部各要素在不同层次和维度上的结构性优化和重组,提出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乡村治理场域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共性,从而为“三区三州”跨越数字鸿沟提供理论启示和经验借鉴,促进“三区三州”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更为均衡普惠。Rural digital governance is a new product of rur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and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while the “three districts and three states” area has poor natural conditions and weak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is also the “last kilometer”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edding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path of rural digital governa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chooses Hongyuan County of Aba Prefecture as the research blueprin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ural digital governance,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of rural digital governance and their causes. Reshape the basic framework of rural digit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source technology embedment,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embedment, governance subject embedment and local emotion embedment, promote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various elements in rural interior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dimensions, propose a practical path for digital technology to deeply embed rural governance field, and summarize the common experience. Thus, i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inspiration and experience reference for “three regions and three states” to cross the digital divide, and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ree regions and three states” rural governance to be more balanced and inclus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治理 嵌入理论 三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基于“三区三州”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鹏飞 吴继煜 郑景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3,共7页
“三区三州”是中央顶层设计脱贫减贫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文章采用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法,从四个三级指标测算了“三区三州”2015-2017年的自我发展能力。具体将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值分为三种类型,数据表明在研究区间内“三区三州”... “三区三州”是中央顶层设计脱贫减贫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文章采用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法,从四个三级指标测算了“三区三州”2015-2017年的自我发展能力。具体将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值分为三种类型,数据表明在研究区间内“三区三州”的整体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但综合分值存在较大波动,地区之间区域协同性较差,内部自我协调能力相对较弱。采用Jenks最佳自然断裂法分析“三区三州”贫困地区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三区三州”的整体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呈现东北—西南逐步增加的态势,且不同年份之间演化趋势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各系统内部的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地提高“三区三州”自我发展能力,多渠道加大教育扶贫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全方位提升农户的自我脱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三州 自我发展能力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三州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蔡臣 李晓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14年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权法和综合线性加权法对川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年来三州的农业现代化发...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14年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权法和综合线性加权法对川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年来三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凉山州在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出效益水平3个方面均好于其他2个州,3个州在农业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基本持平。此外,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川西三州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关键性建议,以促进三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州 现代农业 熵权法 综合线性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提升的阻力与路径分析——基于“三州”地区的调查 被引量:13
8
作者 沈有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1,共5页
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为给社会提供充足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近年来西部地区职普比逐年下降,"三州"地区职普比与其所在省份的差距明显,而发展中职教育提高其规模比例对"三州&q... 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为给社会提供充足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近年来西部地区职普比逐年下降,"三州"地区职普比与其所在省份的差距明显,而发展中职教育提高其规模比例对"三州"地区脱贫与巩固脱贫成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调查发现,影响"三州"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提升的阻力主要有:办学主体层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中职学校的管理、家长的成才观、地方政府迁就民众对普通高中的诉求等。因此,"三州"地区应将中职学校办学主体提升为"以州为主,省级统筹";启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三区三州"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大中职教育的宣传力度;高度重视中职教育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与巩固脱贫成效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提升职普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阶段教育 职普比 职普比大体相当 三州”地区
原文传递
教育是实现特困地区有效脱贫的路径保障——以“三区三州”特困地区为分析个案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晓蓉 范小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就国家与民族发展而言,扶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扶贫要旨有三:一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二是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三是预防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三区三州"特困地区作为我国当前扶贫攻坚区域,集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 就国家与民族发展而言,扶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扶贫要旨有三:一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二是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三是预防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三区三州"特困地区作为我国当前扶贫攻坚区域,集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等多维特征为一体,贫困程度深、贫困成因多、"久扶未脱"、"常扶常贫"、"坚中之坚"、"难中之难"。之所以如此,既与自然资源自然资本脆弱、物质资本不足有关,也与人力资本缺失,易引发二次乃至三次贫困有关。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着"三区三州"特困地区人的生计、视野、观念与格局。作为扶志、扶智的重要手段,扩大义务教育在脱贫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中的先导性、重视高等教育对返贫的预防性等的协同,促进贫困群体获得可持续生计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跳出贫困陷阱等维度,阻遏并消解"三区三州"特困地区贫困的"顽固化",方能达成科学扶贫、标本兼治的扶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州”特困地区 教育精准扶贫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中职升学意愿的差异分析--基于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有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5-172,共8页
通过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并不是很高,仅有31.9%的学生有上中等职业学校的意愿,且以弱势家庭的学生为主;中职升学意愿在学生所在地区(州)、学校性质、学校所在地、家庭所在地、班级性质、性别、... 通过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并不是很高,仅有31.9%的学生有上中等职业学校的意愿,且以弱势家庭的学生为主;中职升学意愿在学生所在地区(州)、学校性质、学校所在地、家庭所在地、班级性质、性别、学生成绩班级排名、家庭年收入水平、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水平等10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探究发现,学生有中职升学意愿的原因中,“自己成绩不够好,只能上中职”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其他原因(如兴趣爱好等)”,再次是与教育成本有关的“因家庭贫困而上中职,免学费还有生活补助,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中职能学技术,将来能安身立命”却仅排在第四位。因此,要提高初三学生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度,应关注那些“不确定”是否上中职的41.3%的学生及家庭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及文化资本较弱的学生,并在短期内尽快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提升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实训条件,增加中职学校的吸引力。此外,加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宣传,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歧视亦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升学意愿 学生 三州”地区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字鸿沟”:阻挡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隐忧--基于“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满意度调查的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杰夫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3,共4页
"三区三州"是我国教育短板中的短板,国家教育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满意度调查显示,随着国家加大投入,区域的"数字鸿沟"已被填平,但广大师生信息化&... "三区三州"是我国教育短板中的短板,国家教育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满意度调查显示,随着国家加大投入,区域的"数字鸿沟"已被填平,但广大师生信息化"获得感"不强,满意度较低,出现了"新数字鸿沟"。"新数字鸿沟"正在毁掉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被困"信息茧房",并不断加剧城乡学生的分化。建议突破"梯度理论"束缚,引领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云端学校,再造"三区三州"教育生态和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新数字鸿沟 三州 信息茧房 云端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区三州”脱贫地区防止返贫致贫应对策略研究——基于脆弱性分析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鑫 苏武峥 王晓伟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返贫致贫是脱贫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三区三州”脱贫地区长期受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制度结构、民族文化等复杂因素多重叠加的影响,其乡村生计系统还十分脆弱... “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返贫致贫是脱贫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三区三州”脱贫地区长期受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制度结构、民族文化等复杂因素多重叠加的影响,其乡村生计系统还十分脆弱,返贫致贫风险较高。通过“脆弱性—抗逆力”作用机理分析,从前瞻性、预见性的动态视角探析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区三州”脱贫地区乡村生计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及面临的潜在风险,分别从持续推动绿色减贫、拓展农户生计多样化、提高农户内生发展能力、加大基本公共产品均衡供给、提升乡村韧性治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开展风险监测预警八个方面,提出降低“三区三州”脱贫地区乡村生计系统脆弱性、提升抗逆力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州”脱贫地区 返贫致贫 乡村振兴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三区三州”农牧民素质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县3471个农牧民样本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巍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149,共9页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县属于“三区三州”范围,2020年底全面脱贫后,该区域仍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监测区域。以案例区域3471个成年农牧民样本为例,对劳动力素质基本状况进行调研统计,认为过去因劳动力素质较...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县属于“三区三州”范围,2020年底全面脱贫后,该区域仍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监测区域。以案例区域3471个成年农牧民样本为例,对劳动力素质基本状况进行调研统计,认为过去因劳动力素质较低而形成的“低收入—劳动力素质低—低收入”的循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会存在,并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故得出:必须将劳动力素质提升作为关键措施,在改善该区域劳动力素质方面作长期规划,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久性培育、开发及改善这些区域的劳动力素质;必须因地施策,开展以提升农牧民劳动力素质为主的政策支持,重点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必须进一步激发“三区三州”等地的内生发展动力,从“输血式”扶持逐步转变为“造血式”发展,以期逐渐形成新的“劳动力素质提升—收入持续增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素质 巩固脱贫成果 LOGISTIC回归 实证研究 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扶贫搬迁战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曦 严红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7-100,共4页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和特殊的人文环境导致四川"三州"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重,必须进行扶贫搬迁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由于受扶贫搬迁耗资巨大、国家补助太低、可迁入地越来越少等因素的制约,四川"三州"民族...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和特殊的人文环境导致四川"三州"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重,必须进行扶贫搬迁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由于受扶贫搬迁耗资巨大、国家补助太低、可迁入地越来越少等因素的制约,四川"三州"民族地区必须确立战略目标、找准实施重点,保障政策、资金、产业、人才支持,才能确保扶贫搬迁工程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三州”民族地区 扶贫搬迁 政府主导 资金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麟府丰三州建置及期战略地位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群华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9-64,共6页
宋麟府丰三州建置及期战略地位周群华北宋时代,北方有强大的辽(契丹)王朝,西北有拓跋氏建立的西夏,三方鼎足而立。介乎三朝之间的宋河东道。其军事地位便日显重要,特别是黄河西岸的麟、府、丰三州处于抗御夏辽的前沿,它们基本上... 宋麟府丰三州建置及期战略地位周群华北宋时代,北方有强大的辽(契丹)王朝,西北有拓跋氏建立的西夏,三方鼎足而立。介乎三朝之间的宋河东道。其军事地位便日显重要,特别是黄河西岸的麟、府、丰三州处于抗御夏辽的前沿,它们基本上与北宋王朝相始终。在宋对夏、辽的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东路 战略地位 《宋史》 少数民族 三州 折氏家族 河东地区 《宋史·地理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通用语言的经济价值看民族地区推普脱贫的时代意蕴——基于“三区三州”贫困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瑞华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6-32,共7页
语言具有作为人力资本特征的经济属性。在经济活动中,使用通用语言进行无障碍交流,有助于形成市场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个人收入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为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普通话普... 语言具有作为人力资本特征的经济属性。在经济活动中,使用通用语言进行无障碍交流,有助于形成市场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个人收入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为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普通话普及率较低,语言交流障碍业已成为脱贫的主要障碍之一。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其普及与推广有助于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使贫困群众尽快融入到全国一体的经济大潮中,从而加快脱贫进程。同时,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建立起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普通话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 经济价值 推普脱贫 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区三州”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中心性--藏东昌都市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小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50,共10页
从城市中心性构建的角度出发,以藏东昌都市为案例,对“三区三州”城镇化跨越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地区城市中心性的构建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人口流动性的聚集;二是中心服务优先于中心产业的发展;三是中心性在较短时间的... 从城市中心性构建的角度出发,以藏东昌都市为案例,对“三区三州”城镇化跨越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地区城市中心性的构建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人口流动性的聚集;二是中心服务优先于中心产业的发展;三是中心性在较短时间的构建和外力,尤其是行政力量的引导与培育紧密相关;四是当地的中心性体系对周边区域内其他城市中心性体系具有较高依赖性。这种政府引导和外力推动的中心性构建,对“三区三州”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在理论上也将有助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州 城镇化 城市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代赈背景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研究——以我国“三区三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朝继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17,共3页
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化五个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三州三区”片区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片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惠农政策缺乏针对性,粗放式工业发展模... 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化五个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三州三区”片区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片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惠农政策缺乏针对性,粗放式工业发展模式普遍,山区人口分散,城镇建设成本高昂等。需要科学制定城镇发展规划,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工农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工农互补产业化,加强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山地生态经济集群开发,建立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州 农业现代化 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战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延中 《中国民政》 2018年第23期8-10,共3页
2017年以来,调研组先后到四川甘孜州、新疆喀什市、’西藏阿里地区进行专题调研。围绕“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主题,奔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州、西藏林芝市和阿里地区改则县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深切感受... 2017年以来,调研组先后到四川甘孜州、新疆喀什市、’西藏阿里地区进行专题调研。围绕“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主题,奔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州、西藏林芝市和阿里地区改则县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看到了贫困地区的百姓表达出来的获得感,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效果,说明中央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深度贫困地区重点脱贫攻坚战略是必要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坚战 脱贫 三州 临夏回族自治 甘南藏族自治 阿里地区 贫困地区 专题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州辑略》史料来源探究(上)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文杰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8-44,共7页
作为清代较早的一部伊、西、庭地区通志,《三州辑略》全面而真实的反映了清代中期伊、西、庭地区的史实,在中国方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方志的编纂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三州辑略》史料进行梳理,进而探讨《三州辑略》史料的来... 作为清代较早的一部伊、西、庭地区通志,《三州辑略》全面而真实的反映了清代中期伊、西、庭地区的史实,在中国方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方志的编纂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三州辑略》史料进行梳理,进而探讨《三州辑略》史料的来源,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瑛 三州辑略 史料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