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三大经济带发展不平衡的对策探究
1
作者 周娟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三大经济带发展不平衡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经济新常态,第四次工业革命,供给侧改革,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三大经济带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三大经济带 挑战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例
2
作者 邝嫦娥 江嘉欣 《商学研究》 2024年第5期31-42,共12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2011—2021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数智融合影响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展开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数智融合和碳排放绩效存在空间相关性,且... 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2011—2021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数智融合影响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展开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数智融合和碳排放绩效存在空间相关性,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二,碳排放绩效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智融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碳排放绩效,还能够通过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碳排放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外商投资、人力资本和政府支出强度都会对本地区以及邻近地区的碳排放绩效起到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水平对本地区的碳排放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对于邻近地区却具有负向影响。第三,数智融合发展对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效应具有异质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数智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数智融合的碳减排效应最佳;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智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为负,但并不显著,数智融合的碳减排效应次之;成渝城市群的数智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数智融合的碳减排效应未得到充分的释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提升碳排放绩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融合 碳排放绩效 空间效应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汇聚三大经济带发展机遇
3
作者 翟濯 《党的生活(河南)》 2023年第18期8-10,共3页
河南地处中原,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省会郑州雄踞中原腹地,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郑州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陆桥”,随着航空港对物流货运进一步拉... 河南地处中原,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省会郑州雄踞中原腹地,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郑州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陆桥”,随着航空港对物流货运进一步拉动,郑州还在加快推进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如今,郑州交通体系已形成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路并举"局面,国际枢纽门户之姿初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优势 综合交通枢纽 航空港 物流枢纽 中原腹地 三大经济带 加快推进 东西部
原文传递
郑州:汇聚三大经济带发展机遇
4
作者 翟濯 《瞭望》 2023年第33期42-44,共3页
西融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联长江经济带……地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交汇处的郑州,正紧抓全球产业布局新机遇,推动内陆物流、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产业布局 长江经济带 三大经济带 技术创新 东中西 物流 新机遇
原文传递
次级区域对我国目前总体经济区域划分缺陷的弥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婷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区域划分经历了由三大经济带到四大板块划分的过程,四大板块的划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解决各种区域问题。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四大板块的划分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区域划分经历了由三大经济带到四大板块划分的过程,四大板块的划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解决各种区域问题。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四大板块的划分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我国的总体区域划分不仅应该有一级经济区划,还应该有层次分明的次级区域。近年来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次级区域的划分,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四大板块划分的缺陷。这种划分有利于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倾斜政策,消除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壁垒,避免区域内外产业结构的同质化,从而实现国内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三大经济带 四大板块 次级区域 总体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史视阈下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再认识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一民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作为历史悠久且持续发展的城市之一,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没有被充分的认识。随着近些年考古发掘的进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成都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从文明史视阈考察成都的形成、发展与变迁,可以看到... 作为历史悠久且持续发展的城市之一,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没有被充分的认识。随着近些年考古发掘的进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成都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从文明史视阈考察成都的形成、发展与变迁,可以看到:成都不仅是巴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秦统一巴蜀后,成都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成为中国三大经济带的交汇点,中国内陆对内对外开放的交通枢纽、经济枢纽和文化枢纽,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增长极和动力源。随着21世纪陆海经济时代的来临,成都的战略地位再次得到提升,未来将在中华文明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双源性 一中心 三枢纽 支撑点 三大经济带
原文传递
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与古代成都的三次崛起——重新认识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何一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42,共16页
从中观地理位置考察,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受盆周山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进出盆地内外的交通十分不便。但是,如果将成都放在古代中国与亚洲的宏观地理中考察,成都则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交通走廊和经济带的交汇... 从中观地理位置考察,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受盆周山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进出盆地内外的交通十分不便。但是,如果将成都放在古代中国与亚洲的宏观地理中考察,成都则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交通走廊和经济带的交汇点。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早在秦汉以前就已经开通,并延续了2000多年的发展,成为古代中国内地与今云南、缅甸及东南亚等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汉武帝时期开通的北方丝绸之路,成都是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的供给地,成都所产丝绸产品蜀锦等在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考古遗址都有大量发现。南北朝时期,当战乱使河西走廊交通受阻、从长安出发的北方丝绸之路中断之时,以成都为起点,经川西北草原进入甘南、青海,然后转入西域的"河南道",成为新的丝绸之路,使中国内地与西北各政权及亚欧各国的贸易一直未曾中断。成都作为长江上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先秦时期就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持非常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并通过长江各重要节点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而,成都在古代成为中国三大经济带的交汇点和交通、经济枢纽,由此推动了成都在先秦、汉和唐宋时期的三次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成都 对内对外开放 中国古代三大经济带 枢纽性城市 古成都的三次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的省域建设用地扩张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伊翔 朱红梅 +1 位作者 朱永霞 李扬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年第2期17-20,共4页
为探明我国及东、中和西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我国的29个省份1999-2013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对建设用地扩张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人口、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 为探明我国及东、中和西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我国的29个省份1999-2013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对建设用地扩张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人口、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扩张体现为趋同效应,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减少建设用地投入,反映地区差异政策的虚拟变量有利于促进建设用地扩张;2分区域来看,人口、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均为正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东部地区减少建设用地投入,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将促进建设用地扩张,反映政策变迁的虚拟变量对中部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的对策建议为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驱动力 面板数据 三大经济带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成都与丝绸之路 被引量:5
9
作者 何一民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共14页
成都与丝绸之路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古代成都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交通走廊和经济带的交汇点。汉武帝时期,北方丝绸之路开通,成都成为北方丝绸之路主要商品"丝绸"的重要供给地,特别是丝绸之路的高端... 成都与丝绸之路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古代成都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交通走廊和经济带的交汇点。汉武帝时期,北方丝绸之路开通,成都成为北方丝绸之路主要商品"丝绸"的重要供给地,特别是丝绸之路的高端产品"蜀锦"是成都所特产,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考古遗址发现有一定数量的蜀锦就是有力证明。南北朝时期,当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交通因战乱而受阻,从长安出发的北方丝绸之路中断之时,以成都为起点,经川西北草原,进入陇南、青海,然后转入西域的"丝绸之路河南道"成为新的丝绸之路,使中国内地与西北各政权及亚欧各国的贸易一直未曾中断。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早在秦汉以前就已经开通,并延续了2000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内地与今云南和缅甸及东南亚等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成都作为长江上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先秦时期就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持非常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并通过长江各重要节点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了联系。成都在南北朝以后,还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特别是佛教文化在中国内地的传播中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成都 三大经济带 枢纽 崛起
原文传递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不平衡的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楠 《辽宁体育科技》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二十四年来我国在7届奥运会中获得的234枚金牌来源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奥运金牌的地域分布和项目分布均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南北方项目差异较大、东中西部数量差异较大、六大区域...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二十四年来我国在7届奥运会中获得的234枚金牌来源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奥运金牌的地域分布和项目分布均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南北方项目差异较大、东中西部数量差异较大、六大区域金牌数量明显失衡等方面。究其原因,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气候等差别很大,这些因素不仅对人的生存和运动能力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影响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并使之呈现出有规律的地域性分布特点,从而导致奥运金牌分布的地域性差异。另外,社会、经济、文化、国民体质等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同样影响并制约着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奥运金牌 地理学 六大区域 三大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