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幕末维新期的“三国同盟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秀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2,共7页
从历史连续性看,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体的"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原生态,可以上溯至日本幕末维新期。胜海舟所主倡的"三国同盟论",应该说与其具有相似的思想特质。该论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倡东亚三国联合对抗西方列强;主... 从历史连续性看,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体的"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原生态,可以上溯至日本幕末维新期。胜海舟所主倡的"三国同盟论",应该说与其具有相似的思想特质。该论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倡东亚三国联合对抗西方列强;主张共建强大的海军;互通有无及共同进行学术研究等。今天看来,"三国同盟论"仍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末维新期 三国同盟论” 胜海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同盟条约缔结后德日对苏政略之分歧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志刚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17,共7页
三国同盟条约缔结后德日对苏政略之分歧罗志刚早在30年代,苏联就是一个影响德日关系发展的重大国际因素。1936年,共同的反苏方针作为德日之间的一个连环把它们紧紧连在了一起,导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这一法西斯政治同盟的... 三国同盟条约缔结后德日对苏政略之分歧罗志刚早在30年代,苏联就是一个影响德日关系发展的重大国际因素。1936年,共同的反苏方针作为德日之间的一个连环把它们紧紧连在了一起,导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这一法西斯政治同盟的形成。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苏联因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外务省 三国同盟 德苏战争 条约缔结 日本政府 德国政府 苏联 希特勒 日苏关系 日苏中立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加入三国同盟与昭和天皇的态度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娜 《社科纵横》 2017年第3期83-85,共3页
二战爆发后,德国的胜利刺激了日本的野心。对南进一直采取观望态度的昭和天皇也开始转向支持缔结三国同盟,幻想搭上德国的便车,实现对亚太全境的控制。在昭和天皇的主导下,日本迈出了南进步伐,并缔结了三国同盟,最终走向了日美战争。
关键词 昭和天皇 三国同盟 日美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辽南条约》与俄德法三国同盟 被引量:2
4
作者 戚其章 《东岳论丛》 1988年第5期74-83,共10页
俄、德、法三国结成同盟,联合干涉还辽,是甲午战争后发生的一起重大国际事件.其结果是,继《马关条约》之后,清政府又与日本签订了《辽南条约》.这个条约,其实质是三国同日本进行激烈争夺后而又暂时妥协的产物.中国作为签约国,却处于任... 俄、德、法三国结成同盟,联合干涉还辽,是甲午战争后发生的一起重大国际事件.其结果是,继《马关条约》之后,清政府又与日本签订了《辽南条约》.这个条约,其实质是三国同日本进行激烈争夺后而又暂时妥协的产物.中国作为签约国,却处于任人摆布和宰割的屈辱地位.今天研究这段历史,仍然可给人们以重要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府 辽东半岛 三国同盟 俄国 日本国 马关条约 干涉 英国政府 公使 德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冈洋右与三国同盟关系浅析
5
作者 李广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87-92,共6页
松冈洋右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外相,为推行强化日德意轴心的外交方针,不仅在国内各派之间极力周旋,而且加紧与德意之间的秘密会谈,在缔结三国同盟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战争同盟给亚洲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松冈洋右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外相,为推行强化日德意轴心的外交方针,不仅在国内各派之间极力周旋,而且加紧与德意之间的秘密会谈,在缔结三国同盟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战争同盟给亚洲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松冈洋右罪责难逃,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冈洋右 三国同盟 二次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意日法西斯世界战略的分歧与三国同盟的失败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凤志 冀伯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30-35,共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挑起的,结果以其失败而告终。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除了他们四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共同反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等诸多因素外,三国世界战略目标不同以及各自政策的极端利己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挑起的,结果以其失败而告终。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除了他们四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共同反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等诸多因素外,三国世界战略目标不同以及各自政策的极端利己主义,造成了其战争指导上的严重分歧,因而不可能在全球战略上相互配合,这也是决定法西斯国家失败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三国世界战略分歧的角度,来探讨法西斯国家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法西斯 三国同盟 世界战略 希特勒 德国 意大利 战略目标 日本政府 同盟条约 日法西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同盟与太平洋战争
7
作者 谯大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12-117,137,共7页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建立了三国军事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对日本来说,是其加速解决南方问题的外交准备.它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德国的力量牵制美国,阻止美国干涉日本南进,企图首先利用外交手段达到侵占西南太平洋...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建立了三国军事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对日本来说,是其加速解决南方问题的外交准备.它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德国的力量牵制美国,阻止美国干涉日本南进,企图首先利用外交手段达到侵占西南太平洋地区的目的.用这一外交手段不能达其目的时,则采用武力手段.这是日本与德意结盟的主观目的.但其效果则不以德意日的意志为转移.三国同盟建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同盟 太平洋战争 军事同盟 同盟条约 日本政府 太平洋地区 德国 外交手段 日本南进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8
作者 罗志刚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正】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正式建立军事政治同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对整个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出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德、日两国仗恃三国同盟这一侵略阵线最... 【正】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正式建立军事政治同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对整个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出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德、日两国仗恃三国同盟这一侵略阵线最终形成,加紧协调侵略行动,积极准备进行新的战争冒险,使世界大战朝着全面战争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条约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德国政府 世界局势 三国同盟 美国政府 罗马尼亚 希特勒 日本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9
作者 刘明钢 《江汉学术》 1991年第1期75-77,共3页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正式建立军事政治同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中国局势也有着巨大影响。一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直接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日本统治者受三国全面同盟形成的鼓舞,决心利...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正式建立军事政治同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中国局势也有着巨大影响。一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直接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日本统治者受三国全面同盟形成的鼓舞,决心利用同盟去建立梦寐以求的“大东亚共荣圈”,因此,加快了南进的侵略步伐。其时,中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年多,由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也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日本军方对于“直接解决中国事变几乎已经绝望。”①但在日本侵略者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以为蒋介石之所以与日本对抗到底,完全是因为得到英、美的援助和支持,因此,只要占领南中国,切断外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条约 蒋介石 正面战场 国民党政府 日本侵略者 三国同盟 中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中国 巨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对日德意三国同盟的反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鹿锡俊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6,160,共23页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结盟问题的理论推断,以"英法苏合作"和"民主国阵营获胜"为前提。由于1939年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和1940年春英法在欧战中的溃败,这两个前提一时消失,并带来众多变数,致使蒋介石在对外政...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结盟问题的理论推断,以"英法苏合作"和"民主国阵营获胜"为前提。由于1939年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和1940年春英法在欧战中的溃败,这两个前提一时消失,并带来众多变数,致使蒋介石在对外政策上陷入观望和动摇。1940年9月日德意三国同盟诞生后,围绕中国的国际形势开始好转,但因为苏联的取向未明,蒋喜忧交加,故其初期因应系以中立谋左右逢源。其后,随着对德苏关系及英德战局观察的深入,蒋引导中国外交重返首重美国、促进中美英苏抗日合作的路线。在针对日德意三国同盟的多边外交中,蒋以国际形势压日本接受公正和平的尝试受挫,但其他方面均获基本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中日战争 欧战 日德意三国同盟 多边外交
原文传递
国民政府对德意日三国同盟的观察
11
作者 萧李居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2,共19页
日本与德意缔结军事同盟一事,牵涉国际局势变动,同时也影响中国争取国际援助。以往有关蒋介石与国民政府因应德意日三国同盟的研究成果,多是探讨三国同盟缔结之后的因应与决策,忽略了这些决策系奠基于国民政府对于三国同盟交涉期间的观... 日本与德意缔结军事同盟一事,牵涉国际局势变动,同时也影响中国争取国际援助。以往有关蒋介石与国民政府因应德意日三国同盟的研究成果,多是探讨三国同盟缔结之后的因应与决策,忽略了这些决策系奠基于国民政府对于三国同盟交涉期间的观察。国民政府在三国同盟酝酿至签订期间,亟关注此事发展,由原以为是防共协议的延伸,仍以苏联为对象,到包括英美,这种对象改变所造成的国际局势变动自不可同日而语。故对国民政府而言,三国同盟的重点不仅在于日本选择与德意结合,更重要的是代表日本决定南进,直接与英美为敌,如此必然直接影响太平洋局势的剧变。在认清此关键后,蒋介石与徐永昌均认为三国缔结同盟后不必急于表态加入英美集团,与轴心集团为敌,首要之务在促使日本南进,迫使美国真正重视亚洲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日三国同盟 蒋介石 抗战
原文传递
从日德意“反共协定”到日德意三国同盟
12
作者 王德仁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30-38,共9页
本世纪30年代后半期,国际风云紧急,战争威胁加剧。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同恶相济,拼凑成侵略同盟。日、德、意侵略同盟的形成,从历史的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本文试就1935—1940年日、德、意三国的关系的... 本世纪30年代后半期,国际风云紧急,战争威胁加剧。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同恶相济,拼凑成侵略同盟。日、德、意侵略同盟的形成,从历史的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本文试就1935—1940年日、德、意三国的关系的史实,作一个较详细的叙述,并提出一些看法,旨在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并希望得到指正。“反共协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同盟 德国政府 意大利 日本陆军 希特勒 协定 反共 苏联 日德 纳粹德国
原文传递
邪恶轴心,德日结盟从《反共产国际协定》到三国同盟
13
作者 萧西之水 《国家人文历史》 2021年第23期54-61,共8页
1933年2月24日,国际联盟召开大会,针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进行表决,提议将中国东北列为国际共管的非武装地区。会议表决以42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日本特派代表松冈洋右一气之下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以逃脱有可能的国... 1933年2月24日,国际联盟召开大会,针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进行表决,提议将中国东北列为国际共管的非武装地区。会议表决以42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日本特派代表松冈洋右一气之下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以逃脱有可能的国际制裁。脱离国际联盟后,日本外交无疑是“走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制裁 邪恶轴心 国际联盟 松冈洋右 反共产国际协定 三国同盟 九一八事变 表决
原文传递
试论法俄同盟的矛头指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机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84-91,共8页
法俄同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法俄同盟的形成是德奥同盟的自然反应。恩格斯把它们看作是当时欧洲大陆上“
关键词 法俄同盟 俄国 三国同盟 法国 德国 政治协定 英国 十九世纪 三皇同盟 军事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纲领──《联合国家宣言》
15
作者 陈海宏 宋敏忠 韩保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它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及德意日"轴心"国同盟建立的形势下形成的。它确立了未来国际关系的原则及对"轴,C国"作战的方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它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及德意日"轴心"国同盟建立的形势下形成的。它确立了未来国际关系的原则及对"轴,C国"作战的方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家宣言 反法西斯同盟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法西斯主义 反法西斯战争 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联合国宪章》 希特勒主义 三国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日同盟条约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
16
作者 崔洪利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2-54,共3页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造成了国际战略格局的重新演变与分化。德意日空前团结, 侵略野心急剧膨胀,不断扩大称霸世界的战争;英美举起抗击侵略大旗,构筑成英美同盟;苏联严守“中 立”,置于战事之外。反法西斯阵营各自为战的局面,便利...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造成了国际战略格局的重新演变与分化。德意日空前团结, 侵略野心急剧膨胀,不断扩大称霸世界的战争;英美举起抗击侵略大旗,构筑成英美同盟;苏联严守“中 立”,置于战事之外。反法西斯阵营各自为战的局面,便利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日 三国同盟条约 世界战略格局 英美苏 对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法俄同盟的性质
17
作者 王祖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71-74,共4页
1890年至1894年间,欧州外交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德国实施主动进取的外交政策,一方面拒绝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另一方面在1891年5月6日与奥意再次续订三国同盟条约。时英国与三国同盟关系密切,1891年6月29日,意大利首相罗丁尼声称... 1890年至1894年间,欧州外交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德国实施主动进取的外交政策,一方面拒绝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另一方面在1891年5月6日与奥意再次续订三国同盟条约。时英国与三国同盟关系密切,1891年6月29日,意大利首相罗丁尼声称英国已经参与了三国同盟中关于东方(奥斯曼帝国)和北非的部分条款。这样,俄国在欧洲和法国一样,被孤立起来,为了向孤立情势挑战,法、俄两国迅速接近。1891年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俄同盟 三国同盟 军事协定 地中海协定 欧州 德国人 丁尼 军事同盟 法国人民 海外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俄同盟与1894—1907年欧洲的国际关系
18
作者 王祖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59-61,共3页
1892—1894年间欧洲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法俄同盟的最终形成。它不仅宣告了欧洲20年风云莫测外交的新一轮终结,而且也由此使欧洲的国际关系步入了一个更加微妙、更加危险的阶段。本文试图对这一关系及其变化略加分析。法俄同盟... 1892—1894年间欧洲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法俄同盟的最终形成。它不仅宣告了欧洲20年风云莫测外交的新一轮终结,而且也由此使欧洲的国际关系步入了一个更加微妙、更加危险的阶段。本文试图对这一关系及其变化略加分析。法俄同盟形成后的最初时间里,欧洲大陆列强都力求保持着一种克制的心态,以求得表面的相对平静。英国最先打破了这一平静。1894年、1895年和189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俄同盟 国际关系 三国同盟 爱德华三世 法绍达事件 布尔人 威廉二世 通商条约 三皇同盟 国际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粹德国干预1941年日美谈判始末
19
作者 李朋 罗一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1941年5月,在得知日美谈判一事后,为阻止日美妥协,避免德国单独对抗美国的局面,希特勒授意里宾特洛甫干涉日美谈判,以确保日本继续与德国站在同一阵线。因此,德国选择其盟友日本为干涉对象,企图通过日本向美国提出一系列条件来破坏日美... 1941年5月,在得知日美谈判一事后,为阻止日美妥协,避免德国单独对抗美国的局面,希特勒授意里宾特洛甫干涉日美谈判,以确保日本继续与德国站在同一阵线。因此,德国选择其盟友日本为干涉对象,企图通过日本向美国提出一系列条件来破坏日美谈判。德国的这一尝试最终失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纳粹德国过高估计了自身对于日本的影响力,德国缺乏向日本施压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因德日两国在各自对美国的战略上存在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谈判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里宾特洛甫 松冈洋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近代外交综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广民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2-6,17,共6页
一、日本外交的结盟传统日本自古就有神国思想和扩张主义思想,到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时,这种思想便具体化为:征服东亚各国,移皇室于北京。及至江户时代,又出现所谓“德化宇内”的“理想”。幕末时期,佐藤信渊更提出《宇内混同秘策》... 一、日本外交的结盟传统日本自古就有神国思想和扩张主义思想,到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时,这种思想便具体化为:征服东亚各国,移皇室于北京。及至江户时代,又出现所谓“德化宇内”的“理想”。幕末时期,佐藤信渊更提出《宇内混同秘策》,他强调:日本是“大地最初生成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外交史 近代外交 外交实践 三国同盟 对外关系 国际政治 国家目标 二次世界大战 政策取向 功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