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尚香之风——宋代七里镇窑与吉州窑香炉的儒禅之辩
1
作者 刘萱 胡雪梅 谢高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宋代瓷香炉盛极一时,源于尚香之风的风靡。市场上看到的瓷香炉造型黑釉香炉很少,大多是以青白釉色造型出现。黑釉香炉在江西省吉州窑与七里镇窑地区存在一部分。吉州窑与七里镇窑的黑釉香炉,它们在瓷器表层装饰上差别很大但是在形状和... 宋代瓷香炉盛极一时,源于尚香之风的风靡。市场上看到的瓷香炉造型黑釉香炉很少,大多是以青白釉色造型出现。黑釉香炉在江西省吉州窑与七里镇窑地区存在一部分。吉州窑与七里镇窑的黑釉香炉,它们在瓷器表层装饰上差别很大但是在形状和构造上相似。摸索宋代吉州窑与七里镇窑黑釉香炉造物心理动机背后产生的不同文化源流,可以通过比较二者在造型、装饰上的区别与联系,剖析其使用黑釉香炉的目的以及与不同接受群体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吉州窑 七里镇 黑釉香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交互技术在赣州七里镇窑陶瓷艺术展示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琦 徐瑞露 《文化产业》 2022年第9期131-133,共3页
三维交互技术是一种融入观众参与,并使观众在三维立体图景的虚拟世界中产生交互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将三维交互技术应用于赣州七里镇窑陶瓷艺术的展示中,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一次尝试,不仅可以有效改进传统陶瓷艺术展馆展示中... 三维交互技术是一种融入观众参与,并使观众在三维立体图景的虚拟世界中产生交互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将三维交互技术应用于赣州七里镇窑陶瓷艺术的展示中,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一次尝试,不仅可以有效改进传统陶瓷艺术展馆展示中的不足,而且还极大地拓展观众的感知体验空间,为观众带来真实的现场感受和交互式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感受 感知体验 七里镇 文化交融 观众参与 陶瓷艺术 交互行为 虚拟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3
作者 余家栋 陈柏泉 《江西文物》 1990年第4期3-23,123-127,共26页
七里镇窑遗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郊4公里处,濒临贡江北岸,接近章江贡江交汇处,窑址沿贡江北岸分布长约1.5公里。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瓷土和燃料资源丰富,晚唐创烧以来,延续至宋元,曾鼎盛一时。所烧产品,种类繁多,釉色丰富,造型秀丽,工... 七里镇窑遗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郊4公里处,濒临贡江北岸,接近章江贡江交汇处,窑址沿贡江北岸分布长约1.5公里。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瓷土和燃料资源丰富,晚唐创烧以来,延续至宋元,曾鼎盛一时。所烧产品,种类繁多,釉色丰富,造型秀丽,工艺讲究,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江西的名窑之一,也是国内瓷苑中的一朵奇葩。1959年七里镇窑址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配合万安水电站基建工程,经文化部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5年11月至1986年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发掘简报 白釉 底径 圈足 黑釉瓷 鼓腹 吉州窑 弦纹 青白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上游的瓷业明珠——江西赣州七里镇窑 被引量:10
4
作者 余家栋 徐菁 余江安 《南方文物》 2007年第1期114-119,I0001-I0004,共10页
七里镇窑遗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郊4公里处,濒临贡水北岸,接近章江贡水交汇处,窑址沿贡水北岸分布长约1.5公里。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瓷土和燃料资源丰富,晚唐创烧以来,延续至宋元,曾鼎盛一时。所烧产品,种类繁多,釉色丰富,... 七里镇窑遗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郊4公里处,濒临贡水北岸,接近章江贡水交汇处,窑址沿贡水北岸分布长约1.5公里。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瓷土和燃料资源丰富,晚唐创烧以来,延续至宋元,曾鼎盛一时。所烧产品,种类繁多,釉色丰富,造型秀丽,工艺高超,在省内外享有很高有声誉,是江西的五大名窑之一,也是国内瓷苑中的一朵奇葩。1959年七里镇窑址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治《赣县志》载:“郡东南七里镇,七山排列如鲤,故名。镇为东关务,又为窑场”。“附近瓦砾层累,盖先朝之瓷窑旧镇也”。七里镇自晚唐始烧瓷器,宋、元盛极一时。今就历年调查和三次发掘所得资料,对七里镇窑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江西省 赣州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赣江 交通便利 资源丰富 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七里镇窑终烧年代新证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嗣介 《南方文物》 2004年第1期28-32,15,共6页
关键词 七里镇 赣州市 唐代 宋代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七里镇窑浅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余家栋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2期90-94,共5页
七里镇窑位于赣州市东郊,赣(州)于(都)公路从镇北端绕过。清同治十一年《赣县志》载:“郡东南七鲤镇,七山排列如鲤,故名。镇为东关务,又为窑场。”“附近瓦砾层累,盖先朝之瓷窑旧镇也。”七里镇自晚唐始烧瓷器,宋、元极盛一时。产品种... 七里镇窑位于赣州市东郊,赣(州)于(都)公路从镇北端绕过。清同治十一年《赣县志》载:“郡东南七鲤镇,七山排列如鲤,故名。镇为东关务,又为窑场。”“附近瓦砾层累,盖先朝之瓷窑旧镇也。”七里镇自晚唐始烧瓷器,宋、元极盛一时。产品种类繁多,釉色丰富,造型雅致,工艺高超,省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今就发掘所得资料,对七里镇窑有关问题作一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吉州窑 瓷器 乳白釉 彩绘 黑釉 宋元时期 烧瓷 作坊 青州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客家文化探析赣州七里镇窑陶瓷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萱 黄晓丹 李青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4-1088,共5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人为躲避战乱,历经五次大规模南下"移民迁徙",在万里迁徙的磨练与艰难求存的磨砺中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形成了朴素、勤劳、好客、包容的优秀文化内涵。赣州是客家主要聚居地之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人为躲避战乱,历经五次大规模南下"移民迁徙",在万里迁徙的磨练与艰难求存的磨砺中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形成了朴素、勤劳、好客、包容的优秀文化内涵。赣州是客家主要聚居地之一,赣州七里镇窑所生产的陶瓷是当时客家人主要生活器物。客家文化的影响在这些陶瓷器物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本文通过客家文化对赣州七里镇窑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形式、材质、造型等元素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赣州七里镇窑陶瓷艺术所蕴含的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陶瓷 客家文化 美学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七里镇窑出土宋代青白瓷胎釉化学组成的EDXRF分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汤敏丽 吴隽 +3 位作者 肖发标 吴军明 袁枫 吴琳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409,共6页
赣州七里镇窑作为宋元时期江西四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查阅七里镇窑相关文献,发现关于七里镇窑的科技研究非常少。本研究以赣州七里镇窑出土宋代青白瓷为研究对象,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19件北... 赣州七里镇窑作为宋元时期江西四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查阅七里镇窑相关文献,发现关于七里镇窑的科技研究非常少。本研究以赣州七里镇窑出土宋代青白瓷为研究对象,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19件北宋、南宋七里镇窑青白瓷样品的胎、釉化学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初步探讨了北宋早期、北宋中晚期、南宋时期赣州七里镇窑青白瓷的组成和工艺特征,对比分析当地瓷石原料发现,七里镇窑相对景德镇窑可能更早地引入了含铝较高的粘土类原料开始了二元配方制瓷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州 七里镇 宋代 青白瓷 EDX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赣明珠──七里镇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嗣介 《南方文物》 2001年第4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七里镇 木材资源 赣州府 烧瓷 铜胎珐琅 白釉瓷 青釉瓷 木商 烧造技术 黑釉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州七里镇木子岭窑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0
《南方文物》 1992年第1期61-67,43-2+121-123+127,共13页
七里镇窑是江西五大名窑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91年9月12日至10月8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赣州市博物馆对地处赣州地区粮油公司内的木子岭堆积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赣州市文化局胡业雄同志经常到工地指导。整个发掘工作得到... 七里镇窑是江西五大名窑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91年9月12日至10月8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赣州市博物馆对地处赣州地区粮油公司内的木子岭堆积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赣州市文化局胡业雄同志经常到工地指导。整个发掘工作得到赣州市政府、市文化局、赣州地区粮油公司和水东乡文化站的关怀和大力支持。抢救性发掘工程是在木子岭堆积西部基建地段,共开10×15米探方四个,总揭露面积675平方米,全系瓷片和匣钵堆积,未发现窑床和作坊遗迹,其中以下东壁堆积为最丰富,厚达3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发掘简报 白釉 抢救性发掘 五大名窑 圈足 底径 探方 发掘工作 水东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七里镇窑青釉瓷的烧造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嗣介 《南方文物》 1993年第4期64-66,共3页
赣州七里镇窑,是唐宋时江西的四大名窑之一。1985年秋至1991年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赣州地、市博物馆先后对砂子岭、周屋坞、张家岭和木子岭等四处堆积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许多宝贵资料。可是这些资料中大多是青白釉、白釉、褐釉... 赣州七里镇窑,是唐宋时江西的四大名窑之一。1985年秋至1991年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赣州地、市博物馆先后对砂子岭、周屋坞、张家岭和木子岭等四处堆积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许多宝贵资料。可是这些资料中大多是青白釉、白釉、褐釉、黑釉瓷,而该窑最早烧造的青釉瓷却所获甚微。就此,根据我馆多年来对赣州窑考古调查中所得青釉瓷器及标本,仅就其烧造工艺方面的特点作几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青釉瓷 赣州窑 白釉 黑釉瓷 考古调查 考古发掘 张家岭 周屋 化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赣州七里镇窑几个问题的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家栋 《南方文物》 1992年第4期72-76,16,共6页
七里镇窑位于赣州市东郊,赣(州)于(都)公路从镇北绕过。同治《赣县志》载:“郡东南七里镇,七山排列如鲤,故名。镇为东关务,又为窑场。”“附近瓦砾层累,盖先朝之瓷窑旧镇也。”七里镇自晚唐始烧瓷器,宋、元盛极一时。产品种类繁多,釉色... 七里镇窑位于赣州市东郊,赣(州)于(都)公路从镇北绕过。同治《赣县志》载:“郡东南七里镇,七山排列如鲤,故名。镇为东关务,又为窑场。”“附近瓦砾层累,盖先朝之瓷窑旧镇也。”七里镇自晚唐始烧瓷器,宋、元盛极一时。产品种类繁多,釉色丰富,造型雅致,工艺高超,省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是江西五大名窑之一。今就三次发掘所得资料,对七里镇窑有关问题作一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五大名窑 吉州窑 白釉 黑釉瓷 赣县志 彩绘瓷 南窑笔记 磁州窑 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七里镇古窑址调查记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翘 唐昌朴 《南方文物》 1982年第2期63-68,共6页
赣州七里镇古瓷窑遗址,是一九五六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王咨臣同志在赣南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嗣后,江西省博物馆陈文华和赣州博物馆夏金瑞等同志又相继进行了调查,采集了一些标本。近几年来,由于窑址附近的居民为扩建住宅,挖掘窑址中... 赣州七里镇古瓷窑遗址,是一九五六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王咨臣同志在赣南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嗣后,江西省博物馆陈文华和赣州博物馆夏金瑞等同志又相继进行了调查,采集了一些标本。近几年来,由于窑址附近的居民为扩建住宅,挖掘窑址中的窑具和垫渣作建筑材料,而破坏了一些堆积在这些堆积暴露的大量遗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窑址 七里镇 江西省博物馆 古瓷窑遗址 文物管理 黑釉瓷 圈足 白釉 文物普查 景德镇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缝求生:七里镇的文创旅游及发展战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蕊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1-44,共4页
创意是旅游业的精魂所在,发展文创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景区的选择。七里镇作为一个客家自然村,具备优良的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对七里镇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进行综合评析,认为发展文创旅游是七里镇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由... 创意是旅游业的精魂所在,发展文创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景区的选择。七里镇作为一个客家自然村,具备优良的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对七里镇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进行综合评析,认为发展文创旅游是七里镇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并从定位、在地性及格调三个方面对其文创旅游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旅游 七里镇 SWOT 客家文化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吉尔特矿区深埋煤层顶板“七里镇砂岩”富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洁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第4期62-67,共6页
为了查清呼吉尔特矿区深埋煤层顶板“七里镇砂岩”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特征,在确定地质结构特征和关键含水层空间展布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尺度(工作面、单个矿井、煤矿群)下涌水演化和水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顶板疏放水钻孔涌水... 为了查清呼吉尔特矿区深埋煤层顶板“七里镇砂岩”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特征,在确定地质结构特征和关键含水层空间展布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尺度(工作面、单个矿井、煤矿群)下涌水演化和水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顶板疏放水钻孔涌水量具“两侧小、中间大”的特点,顶板疏放水钻孔涌水量与“七里镇砂岩”厚度对应性较好,显示“七里镇砂岩”含水层是该地区煤层顶板最主要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对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进行大型煤矿群(近4000万t产能)超大型疏放水,矿区涌水量随着井下采掘活动强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加,2018年已达到7029.75 m^(3)/h,且未出现稳定或衰减现象,表明“七里镇砂岩”动态补给较好;这个过程中“七里镇砂岩”含水层水位下降明显,白垩系水位则基本不变,表明浅部含水层与深部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差,“七里镇砂岩”以侧向补给为主。综上,呼吉尔特矿区煤层顶板“七里镇砂岩”具有水量大、水压高、富水性不均一、补给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砂岩” 强富水 煤矿群疏水 水力联系 呼吉尔特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七里镇窑乳钉罐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俊卿 《陶瓷研究》 2022年第3期38-40,共3页
七里镇窑是宋代江西南部最大的窑场,也是江西地区四大名窑之一。作为地方民窑七里镇窑能够生产当时大多数的产品,并且具有自己本土化的特色,尤其是七里镇窑生产的乳钉罐,名声在外,深受国内国外市场喜爱。本文以七里镇窑典型代表作乳钉... 七里镇窑是宋代江西南部最大的窑场,也是江西地区四大名窑之一。作为地方民窑七里镇窑能够生产当时大多数的产品,并且具有自己本土化的特色,尤其是七里镇窑生产的乳钉罐,名声在外,深受国内国外市场喜爱。本文以七里镇窑典型代表作乳钉罐为切入点,对所收集的七里镇窑出土及馆藏器物图片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探讨其艺术特征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乳钉罐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七里镇窑出土酱釉瓷组成配方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洁 张茂林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7年第4期35-40,共6页
七里镇窑自晚唐创烧开始绵延至宋元时期,曾经鼎盛一时。窑口产品釉色丰富造型多样,是江西五大名窑之一,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七里镇窑口出土的酱釉瓷器样品胎釉进行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七... 七里镇窑自晚唐创烧开始绵延至宋元时期,曾经鼎盛一时。窑口产品釉色丰富造型多样,是江西五大名窑之一,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七里镇窑口出土的酱釉瓷器样品胎釉进行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七里镇窑口酱釉瓷器胎体没有使用瓷石而是采用当地所产的二次沉积粘土,呈现高铝低硅,高铁高钛的特征。瓷釉为高温铁系釉,并且与瓷胎所使用的高铁原料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酱釉 南宋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科技培训工程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敦煌市七里镇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纪实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有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2年第1期6-7,共2页
关键词 敦煌市 七里镇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组织机构 教学管理 农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一个思路 做大一个产业 敦煌市七里镇创建葡萄专业镇纪实
19
《中国果菜》 2015年第9期42-43,共2页
七里镇位于敦煌市西南,党河灌区上游,全镇辖7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七里镇是红地球葡萄生产专业镇,现有葡萄面积21180亩,占耕地面积2.34万亩的90.1%,人均葡萄面积1.75亩。2014年全镇葡萄总产量达31353.3吨,葡萄人均纯收入7529元,占农... 七里镇位于敦煌市西南,党河灌区上游,全镇辖7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七里镇是红地球葡萄生产专业镇,现有葡萄面积21180亩,占耕地面积2.34万亩的90.1%,人均葡萄面积1.75亩。2014年全镇葡萄总产量达31353.3吨,葡萄人均纯收入752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3259元的56%。我镇从2000年引种发展红地球葡萄产业至今,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建成了秦家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专业镇 农民人均纯收入 村民小组 南台 大庙 党河 农民组织化程度 最佳地区 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狠抓技术培训 突出示范带动 七里镇秦家湾村葡萄标准化生产基本情况
20
《中国果菜》 2015年第9期48-,共1页
秦家湾村地处敦煌市区西南18公里,全村共有农户468户,1780人,耕地面积4390亩,是七里镇红地球葡萄栽植专业村,葡萄种植面积4300亩,占耕地面积的98%。2014年葡萄产量达6600吨,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秦家湾村按照葡萄标准化生产相关要求,... 秦家湾村地处敦煌市区西南18公里,全村共有农户468户,1780人,耕地面积4390亩,是七里镇红地球葡萄栽植专业村,葡萄种植面积4300亩,占耕地面积的98%。2014年葡萄产量达6600吨,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秦家湾村按照葡萄标准化生产相关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镇 人均纯收入 种植面积 秦家 技术培训 技术措施 市场风险 雅丹 抹芽 农业综合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