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率-HPLC法联用测定丁酮肟化反应中关键组分的含量
1
作者 王艳 赵相柱 +2 位作者 杨旭 高爱红 岳涛 《化学工程师》 2025年第2期82-87,共6页
建立折光率-HPLC联合应用测定连续丁酮肟化反应中关键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折光率法检测速度快,检测通量高,适用于过程检测;HPLC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有助于物料衡算与产品质量控制;由于杂质影响,折光率法的测定结果略低于HPLC... 建立折光率-HPLC联合应用测定连续丁酮肟化反应中关键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折光率法检测速度快,检测通量高,适用于过程检测;HPLC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有助于物料衡算与产品质量控制;由于杂质影响,折光率法的测定结果略低于HPLC法,但不影响工艺过程的判断。折光率法与HPLC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折光率法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丁酮肟精密度的RSD小于2.0%,回收率在98.03%~99.08%之间,均符合要求;HPLC法采用双波长同时测定丁酮肟与丁酮,方法验证结果表明,HPLC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均良好,丁酮与丁酮肟的精密度结果小于2.0%,丁酮肟与丁酮回收率均在99.5%~101.0%之间,均符合要求。将折光率法与HPLC法相结合,既适用于连续肟化反应的快速检测,又适用于各物料的具体组成,为工艺的调整与丁酮肟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光率 HPLC 连续丁酮肟化反应 丁酮 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酮肟盐酸盐的热危险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勇 张玉雯 郝景丽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4,共5页
为探究MEKOH(丁酮肟盐酸盐)的热危险性,开展一系列基础量热实验进行热力学研究。通过DSC(差示扫描量热法)获得热分解反应特性,并利用FWO(Flynn-Wall-Ozawa)法来进行动力学计算,求解MEKOH的活化能。通过TG(热重实验),得到MEKOH的热质量... 为探究MEKOH(丁酮肟盐酸盐)的热危险性,开展一系列基础量热实验进行热力学研究。通过DSC(差示扫描量热法)获得热分解反应特性,并利用FWO(Flynn-Wall-Ozawa)法来进行动力学计算,求解MEKOH的活化能。通过TG(热重实验),得到MEKOH的热质量损失数据,了解其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利用ARC(绝热加速量热法)进行绝热环境下的量热实验,掌握MEKOH的放热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初始分解温度和分解的峰值温度也随之提高,平均比放热量为749.01 kJ/kg,分解热评估等级为2级,分解放热量较大,潜在爆炸危险性较高。MEKOH在30℃左右质量开始减少,于150℃左右质量损失曲线趋于平缓,质量损失的第1阶段没有热量变化,第2阶段发生分解放热。在绝热测试的全程中MEKOH只有一个放热阶段,初始放热温度为1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酮肟盐酸盐 热危险性 热力学 热分解 放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乙酰氧基苯基)-2-丁酮在实蝇防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3
作者 刘旭祥 季清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0-871,共22页
实蝇分布范围广泛,寄主种类多样,危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对其防治的时间紧迫性与经济重要性与日俱增。检验检疫及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都是常见的实蝇害虫防治方法。能够刺激实蝇行为反应的引诱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害虫防治... 实蝇分布范围广泛,寄主种类多样,危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对其防治的时间紧迫性与经济重要性与日俱增。检验检疫及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都是常见的实蝇害虫防治方法。能够刺激实蝇行为反应的引诱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害虫防治策略在实蝇防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实蝇引诱剂既可以分为性诱剂、食诱剂和植物源诱剂;又可以分为雄性实蝇引诱剂和雌(双)性实蝇引诱剂。其中,雄性实蝇引诱剂特异性强、效果显著。1960年首次报道雄性实蝇引诱剂4-(4-乙酰氧基苯基)-2-丁酮(诱蝇酮)对实蝇的显著吸引效果以来,它一直被用于监测和诱捕靶标实蝇。应用于调查监测时,诱蝇酮可以与多种类型的诱芯与诱捕器一起使用,实现效能最大化。诱蝇酮不仅可以单独使用引诱实蝇,而且可以与其他诱剂与菌液等混配使用。而且,诱蝇酮在发挥其基础引诱功能的同时,还会影响靶标实蝇的行为和生理以及非靶标昆虫的生存。因此,本文重点从调查监测、引诱灭杀、吸引取食、对非靶标昆虫影响等方面对诱蝇酮在实蝇害虫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实蝇害虫诱饵站引诱防治与害虫自动测报的发展,诱捕的影响因素与引诱剂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作用等做出合理展望,以期为实蝇害虫引诱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 防治 雄性引诱剂 4-(4-乙酰氧基苯基)-2-丁酮 诱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酮肟型硅酮密封胶中丁酮肟释放量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骏 《上海涂料》 CAS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研究采用顶空瓶作为脱酮肟型硅酮密封胶的硫化容器,在加入10μL水和24 h的养护条件下,通过内标溶液在60 min内吸收释放出的丁酮肟,以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内标法进行定量。该方法回收率为98.1%~104.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1.... 本研究采用顶空瓶作为脱酮肟型硅酮密封胶的硫化容器,在加入10μL水和24 h的养护条件下,通过内标溶液在60 min内吸收释放出的丁酮肟,以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内标法进行定量。该方法回收率为98.1%~104.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胶 丁酮 释放量 气相色谱仪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丁酮醇、丙酮-二丙酮醇二元汽液相平衡
5
作者 李胜男 王清莲 +2 位作者 张鹏 何剑洋 黄智贤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采用Rose汽液平衡釜测定101.3 kPa下丙酮-丁酮醇、丙酮-二丙酮醇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并使用Wilson、 NRTL和UNIQUAC模型对测定的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相应的二元交互参数.对该体系的汽液相平衡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说... 采用Rose汽液平衡釜测定101.3 kPa下丙酮-丁酮醇、丙酮-二丙酮醇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并使用Wilson、 NRTL和UNIQUAC模型对测定的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相应的二元交互参数.对该体系的汽液相平衡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3个模型都能准确描述该体系的相平衡行为.采用Herrington经验法对相平衡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得数据可靠.本研究结果可为丁酮醇生产的工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酮 二丙 汽液相平衡 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WW催化丁酮氨肟化连续於浆床工艺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松 谢伟 +1 位作者 刘月明 吴鹏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3,共5页
在液相连续於浆床反应器中,Ti-MWW/H2O2体系表现出较高的催化丁酮氨肟化制备丁酮肟的活性,详细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Ti-MWW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丁酮转化率和丁酮肟选择性分别达95%和99%以上;均优于传统的... 在液相连续於浆床反应器中,Ti-MWW/H2O2体系表现出较高的催化丁酮氨肟化制备丁酮肟的活性,详细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Ti-MWW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丁酮转化率和丁酮肟选择性分别达95%和99%以上;均优于传统的钛硅分子筛TS-1,且稳定性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WW分子筛 丁酮 氨肟化 丁酮 於浆床反应器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硅分子筛/H_2O_2体系催化合成丁酮肟的反应行为 被引量:7
7
作者 杨俊霞 姚明恺 +3 位作者 赵松 刘月明 吴鹏 何鸣元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9,共5页
钛硅分子筛/H2O2体系催化酮氨肟化反应合成肟的过程中,产物肟的反应行为直接影响氨肟化过程的反应效率和操作稳定性.在Ti-MWW/H2O2体系催化丁酮氨肟化反应中研究了产物丁酮肟的反应行为,发现Ti-MWW和H2O2的共同作用促使丁酮肟发生水解,... 钛硅分子筛/H2O2体系催化酮氨肟化反应合成肟的过程中,产物肟的反应行为直接影响氨肟化过程的反应效率和操作稳定性.在Ti-MWW/H2O2体系催化丁酮氨肟化反应中研究了产物丁酮肟的反应行为,发现Ti-MWW和H2O2的共同作用促使丁酮肟发生水解,生成丁酮和氮氧化物,使得反应体系从碱性变成了酸性.TS-1/H2O2体系及产物环己酮肟均存在类似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分子筛 过氧化氢 丁酮 丁酮 环己 环己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的TWA测定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梅勇 杨磊 +2 位作者 袁鹏 马晓钟 许斌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脂肪族酮类化合物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WA)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活性炭管采样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制规...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脂肪族酮类化合物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WA)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活性炭管采样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 ,并对其测定条件和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选择。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为丙酮 0 0 2~ 1 0mg/ml、丁酮 0 0 15~ 1 5mg/ml、甲基异丁酮 0 0 2 5~ 1 0mg/ml。相关系数介于 0 9994~ 0 9998之间。检出限为丙酮 2 0 μg/ml,丁酮 15 μg/ml ,甲基异丁酮 2 5 μg/ml,相对标准偏差在 3 8%~ 7 0 %之间。每 10 0mg活性炭对丙酮的穿透容量为 2 1 6mg、丁酮 2 6 9mg、甲基异丁酮 19 8mg。样品在活性炭管中稳定至少可保存 7d ,方法重现性好。结论 此方法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制规范的要求 ,适用于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由此为 2 0 0 2年新颁布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PC TWA)积累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相配套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有毒物质 丁酮 甲基异丁酮 TWA浓度 活性炭管 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酮-水-氟化钾及丁酮-水-碳酸钾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和关联 被引量:5
9
作者 许文友 任万忠 +1 位作者 邹旭华 陈小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6,共4页
测定了丁酮 水 氟化钾及丁酮 水 碳酸钾体系在 30℃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 ,用Pitzer理论和Wilson方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 ,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 ,为工业上用盐分离丁酮
关键词 丁酮-水-氟化钾 丁酮-水-碳酸钾 液液相平衡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氟苯丁酮的合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梦侠 周容 +1 位作者 谢川 王绅典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49,共4页
以氟苯和正丁酰氯为原料合成了对氟苯丁酮。最佳合成条件为:正丁酰氯与氟苯的摩尔配比是1.4∶1,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铝与氟苯的摩尔比是2.5∶1,溶剂二硫化碳用量为每摩尔氟苯加250ml,反应温度是45℃,反应时间是6h,... 以氟苯和正丁酰氯为原料合成了对氟苯丁酮。最佳合成条件为:正丁酰氯与氟苯的摩尔配比是1.4∶1,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铝与氟苯的摩尔比是2.5∶1,溶剂二硫化碳用量为每摩尔氟苯加250ml,反应温度是45℃,反应时间是6h,对氟苯丁酮的产率高达68.1%。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氟苯丁酮 合成 红外光谱 结构 氟苯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QqQ-MS/MS法检测油脂类功能食品中辐照标志物2-十二烷基环丁酮和2-十四烷基环丁酮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茜 韩丽 +6 位作者 伊雄海 时逸吟 张浩 王国明 彭涛 杨振宇 任硕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QqQ-MS/MS)同时检测油脂类功能食品中辐照标志物2-烷基环丁酮(2-ACBs)类化合物中2-十二烷基环丁酮(2-DCB)和2-十四烷基环丁酮(2-TCB)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过ProElut Silica固相萃取... 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QqQ-MS/MS)同时检测油脂类功能食品中辐照标志物2-烷基环丁酮(2-ACBs)类化合物中2-十二烷基环丁酮(2-DCB)和2-十四烷基环丁酮(2-TCB)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过ProElut Silica固相萃取柱净化。结果表明,2-DCB和2-TCB与基质干扰峰得到较好的分离,在0.005~1.0m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在油脂类功能食品中添加0.01、0.05、0.10mg/kg水平的2-DCB和2-TCB,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6%~97.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0%(n=6),方法定量限(LOQ)为5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能为油脂类功能食品中辐照标志物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十二烷基环丁酮 2-十四烷基环丁酮 油脂类功能食品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1催化丁酮氨氧化制丁酮肟反应过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洁 王莅 许文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5年第4期279-281,共3页
在2 5 0m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以TS 1分子筛为催化剂,丁酮、氨水和过氧化氢进行氨氧化合成丁酮肟。试验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氨酮比和过氧化氢加料方式对丁酮的转化率和丁酮肟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和丁酮的摩尔比为2. 15 ,反应... 在2 5 0m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以TS 1分子筛为催化剂,丁酮、氨水和过氧化氢进行氨氧化合成丁酮肟。试验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氨酮比和过氧化氢加料方式对丁酮的转化率和丁酮肟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和丁酮的摩尔比为2. 15 ,反应温度70℃,H2 O2 采用连续进料的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9 .12 %和10 0 . 0 0 %。表明在温和条件下TS 1催化丁酮氨氧化制丁酮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酮 氨氧化 丁酮 TS-1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玉环 杨红梅 张丽轩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1-23,共3页
以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为催化剂,丁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实验表明:当最佳醇酮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0.5g,反应时间为2h,带水剂用量为9.7mL时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最高产率可达到87.3%。该催化剂绿色环保且易于回收,重... 以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为催化剂,丁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实验表明:当最佳醇酮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0.5g,反应时间为2h,带水剂用量为9.7mL时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最高产率可达到87.3%。该催化剂绿色环保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五次产率仍可达到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磺酸树脂 丁酮乙二醇缩 丁酮 乙二醇 带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下丁酮-丁酮连氮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柏春 杨瑞岭 +1 位作者 杨振生 林栋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51,共4页
为了解决水合肼生产中中间产物丁酮连氮与丁酮、水合肼等的分离问题,利用双循环汽液平衡釜,在常压(100 kPa)下测定了丁酮-丁酮连氮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用Herrington规则对测量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实验结果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利... 为了解决水合肼生产中中间产物丁酮连氮与丁酮、水合肼等的分离问题,利用双循环汽液平衡釜,在常压(100 kPa)下测定了丁酮-丁酮连氮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用Herrington规则对测量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实验结果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利用化工模拟软件应用热力学方程WILSON,NRTL和UNIQUAC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和预测。得到了相关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UNIQUAC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吻合性最好,汽相组成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最大绝对偏差不超过0.03,平均值不超过0.004。为工业分离工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酮连氮 丁酮 汽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酮肟的应用及合成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猛 刘俊东 那宏壮 《化学工程师》 CAS 2006年第7期42-43,共2页
综述了2-丁酮肟的合成方法,其中钛硅分子筛催化氨氧化2-丁酮合成2-丁酮肟是经济环保的工艺路线。并介绍了钛硅分子筛的制备过程及合成丁酮肟过程中的条件控制。
关键词 2-丁酮 2-丁酮 氨氧化 钛硅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二甲氧基-2-丁酮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青青 徐丽丽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168,171,共4页
以金属钠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先制成甲醇钠的饱和甲醇溶液,再滴加丙酮和甲酸甲酯进行Claisen酯缩合制得丁酮烯醇钠,最后在强酸作用下与甲醇进行缩醛化反应合成了4,4-二甲氧基-2-丁酮,过程总收率达到73.1%,纯度98.7%。产品通过IR和MS进行... 以金属钠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先制成甲醇钠的饱和甲醇溶液,再滴加丙酮和甲酸甲酯进行Claisen酯缩合制得丁酮烯醇钠,最后在强酸作用下与甲醇进行缩醛化反应合成了4,4-二甲氧基-2-丁酮,过程总收率达到73.1%,纯度98.7%。产品通过IR和M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原料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滴加速度、反应体系pH值等方面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并得出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酮烯醇钠 4 4-二甲氧基-2-丁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溴代丁酮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德鹏 叶文斌 尹笃林 《化工时刊》 CAS 2007年第3期5-6,10,共3页
采用溴化钠饱和溶液-浓硫酸-双氧水溴化丁酮原位合成溴代丁酮,考察了反应温度、双氧水浓度、双氧水滴加时间、双氧水用量和溴化钠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时,往含有0.2mol溴化钠、0.1mol浓硫酸和0.16mol丁酮混和物中,60... 采用溴化钠饱和溶液-浓硫酸-双氧水溴化丁酮原位合成溴代丁酮,考察了反应温度、双氧水浓度、双氧水滴加时间、双氧水用量和溴化钠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时,往含有0.2mol溴化钠、0.1mol浓硫酸和0.16mol丁酮混和物中,60min内滴入50%浓度的双氧水0.2mol,搅拌2h,丁酮转化率达到81.2%,3-溴-2-丁酮的产率达到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溴-2-丁酮 溴代 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酮合成丁酮肟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金帅 陈艳艳 《河南化工》 CAS 2017年第7期22-25,共4页
在常压条件下,对以钛硅分子筛TS-1为催化剂催化丁酮氨氧化反应制取丁酮肟的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TS-1催化剂的用量、酮氨物质的量比、双氧水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中丁酮的转化率和丁酮肟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常压... 在常压条件下,对以钛硅分子筛TS-1为催化剂催化丁酮氨氧化反应制取丁酮肟的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TS-1催化剂的用量、酮氨物质的量比、双氧水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中丁酮的转化率和丁酮肟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常压条件下最佳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与氨水采用连续进料的方式,TS-1催化剂的用量为10.0 g/mol,进料物质的量比为氨水∶丁酮∶双氧水=3∶1∶1.5,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70℃。此时,丁酮的转化率为82.38%,丁酮肟的选择性为9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1 丁酮 氨氧化 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研究
19
作者 王树清 陈智萍 高崇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33-36,共4页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丁酮、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酮1,2-丙二醇缩酮,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及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优化得出较佳工艺条件为:n(丁酮)∶n(1,2-丙二醇)=0....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丁酮、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酮1,2-丙二醇缩酮,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及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优化得出较佳工艺条件为:n(丁酮)∶n(1,2-丙二醇)=0.2∶0.26,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40 mL,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量为1.2 g(相对0.2 mol丁酮),反应时间2 h,此时产物收率为86.29%,w>98.5%.催化剂不经处理可循环使用多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酮1 2-丙二醇缩 丁酮 1 2-丙二醇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酮肟-丁酮、丁酮肟-正己烷体系导热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明 何潮洪 +4 位作者 黄志尧 孟振振 周俊超 车圆圆 金伟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7-553,共7页
导热系数是重要的化工基础数据。研究者新建了一套瞬态热线法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该装置由热导池、恒温系统、电路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组成,经标定有效铂丝长度后,实验值与文献值平均偏差在1%以内。为了给丁酮肟合成及丁酮肟下游产... 导热系数是重要的化工基础数据。研究者新建了一套瞬态热线法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该装置由热导池、恒温系统、电路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组成,经标定有效铂丝长度后,实验值与文献值平均偏差在1%以内。为了给丁酮肟合成及丁酮肟下游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使用该装置测定了丁酮肟-丁酮、丁酮肟-正己烷体系在常压、288~328 K下的导热系数,并将实验数据拟合成关于组成和温度的方程,拟合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13%、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瞬态热线法 丁酮 丁酮 正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