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在强迫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牛占萍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1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在强迫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强迫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在强迫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强迫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两组护理前后的强迫情况进行评分,采用强迫量表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自知力评定量表对两组的自知力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强迫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降低,且干预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自知力评分优于(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病一优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强迫症患者的自知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 强迫症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用于不同程度病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美仙 冯银解 +1 位作者 陈宇丽 刘文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2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病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接受一病一优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病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接受一病一优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一病一优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同时比较不同程度病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接受一病一优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一般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抑郁情绪和一般自我效能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一般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不同程度病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发现入院2周轻度患者与中度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均高于重度患者,入院4周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一病一优护理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种护理模式对轻度和中度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尤为有效,可用于患者的早期护理,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负面情绪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焦俊华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年第4期1485-1486,共2页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专...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专科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专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 神经内科 满意度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病一优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在甲状腺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丁丹 李丹 秦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1期2579-2580,共2页
目的探究一病一优护理路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采集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14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66)与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一病... 目的探究一病一优护理路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采集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14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66)与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出院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量表(SDS)、焦虑自评表(SAS),调查问卷方式评价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3.94%、72.9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射频消融术围术期应用一病一优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对患者手术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 甲状腺肿瘤 射频消融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丹 张金升 +1 位作者 杨希 陈征 《临床护理杂志》 2018年第3期2-5,共4页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抑郁症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一病一优&qu...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抑郁症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估护理效果,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G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能明显减轻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增强其自我效能和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神经官能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孙爱英 刘敏 张峰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6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神经官能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1日~2019年11月31日收治的134例神经官能症患者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神经官能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1日~2019年11月31日收治的134例神经官能症患者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健康状态[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结果:护理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各时间点SRHM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模式用于神经官能症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健康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病一优护理服务模式 认知功能 干预效果 神经官能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在强迫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潘荣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216-0219,共4页
分析强迫症住院患者予以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损毁术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荔浦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强迫症病例,接诊时间为2021年2月-2023年4月,掣签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40例,两组均予以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对照... 分析强迫症住院患者予以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损毁术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荔浦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强迫症病例,接诊时间为2021年2月-2023年4月,掣签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40例,两组均予以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对照组为传统护理,研究组予以一病一优+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时间为半个月,分析两组的护理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自知力评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差别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对比对照组,其自知力评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更具优势(P<0.05);研究组对比对照组的病患对各方面护理的满意程度更优(P<0.05)。结论 强迫症住院患者予以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围术期一病一优+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可促使其强迫症状、不良心理状态有效消除,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知力 HAMA HAMD 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对抑郁症住院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向玉仙 李素萍 +1 位作者 赵娟 谢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9期4245-4249,共5页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对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对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流程进行管理,观察组采取“一病一优”护理模式进行管理;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5,30d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估,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差异;将观察组依据抑郁症严重程度分组,比较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在入院时与15,30d后的HAMD、GSE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在15d后(t=-2.79,P=0.01)、30d后(t=2.60,P=0.01)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15d后(t=2.19,P=0.03)、30d后(t=2.60,P=0.01)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入院15d后,轻度(P〈0.01)、中度抑郁症患者(P=0.01)的HAMD减分率明显高于重度抑郁症患者。结论“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对促进抑郁症康复、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效果显著,尤其是轻、中度的抑郁症患者,同时使患者更加积极心态面对疾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我效能感 疗效 住院患者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
原文传递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联合细节管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燕丽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 探究细节管理联合"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应用细节管理联合"一病一优&q... 目的 探究细节管理联合"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应用细节管理联合"一病一优"护理模式护理,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肌力改善及护理满意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改善且研究组FMA评分、肌力改善效果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细节管理联合"一病一优"的护理模式可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和理解,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管理 "一病一优"护理模式 BARTHEL指数 NIHSS评分 肢体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一病一优”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雪敏 胡小红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8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目的:探讨"一病一优"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一病一优"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健康宣教、护理文书、护理纠纷,应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及健康宣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病一优"护理管理模式用于神经内科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病一优护理管理模式 神经内科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