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碳气瓶小孔泄漏理论及数值仿真研究
1
作者 邵东亮 葛志强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气瓶室内小孔泄漏危害较大且难以监测。本文对0.020 m^(3)一氧化碳气瓶的孔泄漏进行了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探究孔径大小对泄漏过程中泄漏速率、剩余压力等的影响及泄漏的影响范围。研究发现,孔径0.008 m的音速泄漏持续时间为孔径0.006 m... 气瓶室内小孔泄漏危害较大且难以监测。本文对0.020 m^(3)一氧化碳气瓶的孔泄漏进行了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探究孔径大小对泄漏过程中泄漏速率、剩余压力等的影响及泄漏的影响范围。研究发现,孔径0.008 m的音速泄漏持续时间为孔径0.006 m的56.30%,初始泄漏率约为孔径0.006 m的1.78倍,孔径0.008 m的瓶中气体剩余质量始终小于孔径0.006 m;泄漏0.14 s时,音速泄漏区约延伸至瓶外直线距离0.26 m处,泄漏气体已在域内充分扩散形成回流,域内大部分区域温度已升至320.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小孔泄漏 孔径 音速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3R2及RYR2介导Ca^(2+)信号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2
作者 赵吉利 孟天予 +5 位作者 岳雅蓉 张鑫 杜文倩 张鑫宇 薛慧 项文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1,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Ca^(2+)的表达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目前由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3Rs)2、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s,RYRs)2受体及其调控的Ca^(2+)信号通路已经成为认知障碍... 背景: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Ca^(2+)的表达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目前由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3Rs)2、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s,RYRs)2受体及其调控的Ca^(2+)信号通路已经成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动物模型中,海马组织内星形胶质细胞和IP3R2、RYR2介导的Ca^(2+)信号的表达情况,探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认知功能合格的C57BL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对照组小鼠吸入等量空气。造模后第21天,利用Morris水迷宫、苏木精-伊红染色、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法、Ca^(2+)荧光探针检测中毒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IP3R2、RYR2受体、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Morris水迷宫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表明实验组小鼠海马锥体细胞数减少、细胞结构紊乱、细胞核碎裂伴溶解;③免疫荧光检测表明海马区IP3R2、RYR2分别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存在共表达,且实验组海马区IP3R2、RYR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海马区IP3R2、RYR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蛋白表达均增多(P<0.05);⑤Ca^(2+)荧光探针法检测表明实验组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P<0.05);⑥结果说明,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通过介导IP3R2、RYR2受体影响Ca^(2+)信号,进而使一氧化碳中毒的小鼠认知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星形胶质细胞 IP3R2受体 RYR2受体 钙信号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重复针刺疗法同步高压氧改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认知障碍的研究
3
作者 孙丹 李阳安 +9 位作者 张逸 安嘉懿 张爱洁 康瑜 胥红梅 陈智 吴友霜 何双 朱晓玲 胡可慧 《中国康复》 2025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采用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同步高压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颅重复针刺激疗法同步高压氧治疗,...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采用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同步高压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颅重复针刺激疗法同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的Barthel指数(BI)、脑电图(EEG),分别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脑电图改变进行比较,检测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对S100B水平与MBI、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8周后,2组MoC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且观察组MoCA及MB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脑电图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脑电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脑电图显示结果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B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S100B与治疗后MBI及MoCA及呈正相关(P<0.01)。结论: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同步高压氧治疗CO中毒迟发脑病,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脑电图异常,降低血清S100B水平;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与血清S100B呈正相关,该指标在评估疗效及疾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 高压氧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的疗效和机制
4
作者 杨蕊 李伟 李敬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乌司他丁(UTI)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MP)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ASCMP患者21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90例和观察组1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乌司他丁(UTI)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MP)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ASCMP患者21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90例和观察组1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UTI注射液30万单位+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8·h^(-1),连续14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d、14d,检测内皮素-1(ET-1)、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透明质酸(HA)、血栓调节蛋白(TM)、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9,P=0.033)。观察组昏迷时间短于常规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常规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CD-1、HA、TM、ET-1、S100β、NSE、NIHSS评分升高,BIS、MoCA评分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d,SCD-1、HA、TM、ET-1、S100β、NSE、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S评分、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SCD-1、HA、TM、ET-1、S100β、NSE、NIHSS评分低于治疗后5 d,BIS评分、MoCA评分高于治疗后5 d,观察组各检测指标改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SCD-1、HA升高、BIS降低的ASCMP患者发生持续性神经精神后遗症(PNS)的危险因素升高。结论UTI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内皮糖萼脱落来降低血-脑脊液屏障(BCFB)通透性,降低S100β、NSE,提高BIS,促进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降低PN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脑损伤 乌司他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胞磷胆碱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认知功能、血流变及血清Tau蛋白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徐震林 李奕鑫 赵国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1期37-40,45,共5页
目的 分析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胞磷胆碱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认知功能、血流变及血清Tau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 目的 分析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胞磷胆碱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认知功能、血流变及血清Tau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BI)、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清Tau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MMSE评分及BI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au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胞磷胆碱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血流变指标,降低血清Tau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奥拉西坦 胞磷胆碱 一氧化碳中毒 认知功能 血流变 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制备及评价
6
作者 王韵金 杜爱华 +6 位作者 卓润生 温恒忠 王玉乐 陈学文 杨静 潘建兴 卓立清 《广州化工》 202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以硝酸亚铁、铬酸酐、硝酸铜和活性助剂M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多股流共沉淀工艺制备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前驱体,再经过滤洗涤、干燥、造粒、焙烧、捏合和压片等工序,制得催化剂成品;利用LPSA、XRD、低温氮气吸附、颗粒强度仪... 以硝酸亚铁、铬酸酐、硝酸铜和活性助剂M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多股流共沉淀工艺制备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前驱体,再经过滤洗涤、干燥、造粒、焙烧、捏合和压片等工序,制得催化剂成品;利用LPSA、XRD、低温氮气吸附、颗粒强度仪、磨耗仪和固定床等手段,对催化剂前驱体和成品进行了表征、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各项指标符合HG/T 3546-2011的要求且优于商业催化剂,特别是在低温下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高温 变换 催化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年超6000人一氧化碳中毒!警惕冬季“隐形杀手”
7
《湖北应急管理》 2025年第1期66-67,共2页
2024年11月9日,云南省镇雄县泼机镇瓜娃村发生一起烧煤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被发现时事发家中门窗紧闭,事故导致4人死亡。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哪些场景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如何识别和预防?一旦中毒该怎么办?这份安全提示... 2024年11月9日,云南省镇雄县泼机镇瓜娃村发生一起烧煤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被发现时事发家中门窗紧闭,事故导致4人死亡。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哪些场景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如何识别和预防?一旦中毒该怎么办?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隐形杀手 安全提示 镇雄县 高发期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取暖,要防一氧化碳中毒
8
作者 杨岗稳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5年第1期82-83,共2页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取暖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在享受温暖的同时,我们必须警惕一个潜在的致命风险--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由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由于其特性,人们很难察觉到它...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取暖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在享受温暖的同时,我们必须警惕一个潜在的致命风险--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由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由于其特性,人们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因此它被称为“隐形杀手”。本文将详细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急救方法,以确保您和家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急救方法 隐形杀手 不完全燃烧 预防措施 气温骤降 冬季取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维峰基于心脑从神理论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经验
9
作者 赵新栋 靳燕 +4 位作者 王建青 杜恺 李永 李灵芝 王维峰 《国医论坛》 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
王维峰教授认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机为毒邪损伤脑髓,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等密切相关,属于中医“痴呆”“神乱”范畴。基于心脑从神的学术思想,从神出发,以神为总纲,治疗时对神的物质基础以及神存在的场所采用益智开窍针法... 王维峰教授认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机为毒邪损伤脑髓,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等密切相关,属于中医“痴呆”“神乱”范畴。基于心脑从神的学术思想,从神出发,以神为总纲,治疗时对神的物质基础以及神存在的场所采用益智开窍针法与益智汤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从神 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王维峰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郭全付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26-029,共4页
探讨高压氧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0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双疗协同组中,... 探讨高压氧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0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双疗协同组中,患者在接受了对照组的基础治疗后,额外采用了高压氧治疗作为辅助性治疗措施。随后研究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格拉斯哥评分、苏醒时长、横纹肌溶解症发病率及迟发性脑病发病率等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双疗协同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长、横纹肌溶解症发病率及迟发性脑病发病率明显缩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结论 高压氧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水平和提高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药物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辅酶Q_(10)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孟曙龙 纪朋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辅酶Q_(10)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病人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抗氧化能力(T-AO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辅酶Q_(10)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病人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抗氧化能力(T-AO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ACOP并发心肌损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辅酶Q_(10)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辅酶Q_(10)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比值(E/e')]、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TNF-α、T-AOC、iNOS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54/58),高于对照组的77.59%(4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E/e'及血清cTnI、CK-MB、H-FABP、NT-proBNP、TNF-α、iNO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和血清T-AOC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少而轻微。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辅酶Q_(10)治疗ACOP并发心肌损伤可调节病人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TNF-α、T-AOC、iNOS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损伤 参附注射液 辅酶Q_(10) 肿瘤坏死因子-Α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进行急诊抢救中运用高压氧舱的治疗价值
12
作者 崔宏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22-025,共4页
探讨研究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接受急诊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益。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择取本院急诊部门收治的60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探讨研究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接受急诊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益。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择取本院急诊部门收治的60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高压氧舱治疗。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抢救成功率更高,并发症率更低,MDA更低,SOD及GSH-Px更高,NIHSS评分更低,MMSE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在急诊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过程中,高压氧治疗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患者的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长,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同时,高压氧治疗还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安全性也更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舱 急诊抢救 一氧化碳中毒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机制和临床治疗进展
13
作者 张振鹏 王宝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045-2048,共4页
一氧化碳(CO)中毒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抑制氧气运输,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引发心脏、脑等器官的功能损伤。当前治疗方法包括常压氧和高压氧(HBO),尽管能够缩短CO半衰期,但治疗效果有限,且面临治疗时效性差、设备可... 一氧化碳(CO)中毒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抑制氧气运输,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引发心脏、脑等器官的功能损伤。当前治疗方法包括常压氧和高压氧(HBO),尽管能够缩短CO半衰期,但治疗效果有限,且面临治疗时效性差、设备可得性等问题。近年来,血红蛋白一氧化碳清除剂作为新型治疗策略获得关注。这些清除剂通过优化血红蛋白与CO的结合特性,能够加速CO的清除,改善中毒症状。在小鼠模型中,工程化血红蛋白(如Ngb-H64Q-CCC)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并改善生理功能,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潜力。然而,血红蛋白清除剂的临床应用仍面临大规模生产、安全性等挑战,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Carbon monoxide (CO) poisoning inhibits oxygen transport by binding to hemoglobin to form carboxyhemoglobin (CO-Hb), leading to tissue hypoxia, which in turn causes functional damage to the heart, brain, and other organs. Current treatments include normobaric oxygen and hyperbaric oxygen (HBO), which have limited therapeutic effects despite their ability to shorten the half-life of CO and face problems such as poor timeliness of treatment and availability of equipment. In recent years, hemoglobin CO scavengers have gained attention as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These scavengers are able to accelerate CO clearance and improve poisoning symptoms by optimizing the binding properties of hemoglobin to CO. In mouse models, engineered hemoglobins (e.g., Ngb-H64Q-CCC) are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survival and improving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showing good therapeutic potential. Howev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emoglobin scavengers still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safety, and requires further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碳氧血红蛋白 病理生理学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丙烯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方法研究
14
作者 张智渊 《山西化工》 202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工业丙烯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GC2010作为分析工具,配置了十通阀进样反吹装置、镍转化炉催化加氢装置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通过建立不同浓度一氧化碳标准气体的定量分析曲... 本研究旨在探索工业丙烯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GC2010作为分析工具,配置了十通阀进样反吹装置、镍转化炉催化加氢装置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通过建立不同浓度一氧化碳标准气体的定量分析曲线,优化色谱柱选择与操作条件,实现了对工业丙烯样品中一氧化碳含量的精确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所建方法具有高回收率(98.1%~101%)和良好精密度(RSD为2.7%~5.8%),确保了一氧化碳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此外,实际样品测试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流出口及罐中丙烯中一氧化碳的监测,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丙烯 一氧化碳 方法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张海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75-082,共8页
分析激素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3月期间确诊为ACOP且住院的患者,统计患者急性期(2周内)激素使用情况及激素开始使用时间,分析激素治疗与ACOP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使用激素与急性... 分析激素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3月期间确诊为ACOP且住院的患者,统计患者急性期(2周内)激素使用情况及激素开始使用时间,分析激素治疗与ACOP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使用激素与急性期、1月内、3月内、6月内发生DEACMP或死亡(预后不良)存在相关性P<0.05),且多因素分析提示激素是急性期(OR=0.100,95%CI:0.018-0.550,P=0.008)、1月内(OR=0.095,95%CI:0.024-0.383,P=0.001)、3月内(OR=0.082,95%CI:0.026-0.255,P<0.001)、6月内(OR=0.083,95 %CI:0.024-0.288,P<0.001)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提示CO中毒后24小时内使用激素与ACOP患者发生预后不良存在相关性(P<0.05),但多因素分析提示CO中毒后24小时内使用激素不是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性期内激素治疗能改善ACOP患者急性期、1月、3月、6月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分析
16
作者 贡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53-056,共4页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收的4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急救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收的4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急救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种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量表(NSNS)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表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救护理模式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治具有显著优势。建议医疗机构推广急救护理模式,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提升整体急救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急救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武艳芳 张玉 傅永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4期596-602,共7页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患者发生迟发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5例中、重度ACOP患者,其中女154例,男211例,年龄范...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患者发生迟发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5例中、重度ACOP患者,其中女154例,男211例,年龄范围18~80岁。收集临床资料,并随访60 d以上,根据是否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分为DEACMP组(80例)和非DEACMP组(285例),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DEACMP组和非DEACMP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急诊首次实验室指标,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根据年龄分为18~45岁(92例)、>45~60岁(142例)、>60~80岁(131例)3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首次实验室指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DEACMP组和非DEACMP组患者年龄、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昏迷时间、中毒程度分度、心肌损伤、横纹肌溶解症、肺部感染与首次高压氧治疗(HBOT)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EACMP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早期异常发生率均高于非DEACMP组[73.8%(59/80)比42.8%(122/285)、47.5%(38/80)比27.1%(77/285)、61.3%(49/80)比20.7%(59/285)、67.5%(54/80)比27.7%(79/285)、78.8%(63/80)比35.1%(100/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患者年龄增加、昏迷时间长、心肌损伤、首次HBOT时间长及CRP、D-D、cTnI、CK早期异常是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ACOP患者年龄越大,昏迷时间越长,越容易并发横纹肌溶解症,且CRP、cTnI早期异常发生率越高,发生DEACMP的可能性越大。结论ACOP患者年龄增加、昏迷时间长、心肌损伤、首次HBOT时间长及CRP、D-D、cTnI、CK早期异常是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危险因素 高压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人的疗效及对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B、胱天蛋白酶-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立杰 王建阔 +1 位作者 李亚巍 刘晨庆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35-838,共4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病人的疗效及对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B(S100B)、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102例DEACMP病人的临床资...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病人的疗效及对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B(S100B)、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102例DEACMP病人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的50例病人设为激素组,将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的52例病人设为联合组,均按方便抽样法抽取。所有病人均采取常规用药+高压氧治疗,激素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联合组在激素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血清S100B、caspase-3水平及脑电图。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激素组的74.00%(P<0.05);主体间效应检验显示治疗前MoCA、HDS评分、血清S100B、caspase-3水平高于治疗后1个月,两组治疗后1个月MoCA、HDS评分、血清S100B、caspase-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脑电图明显优于激素组(P<0.05)。结论 对DEACMP病人实施依达拉奉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下调血清S100B、caspase-3水平,明显减轻痴呆症状及认知障碍,显著改善脑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依达拉奉 甲泼尼龙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痴呆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R和SII早期联合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19
作者 齐洪娜 李佳 +5 位作者 宫平 米晓璐 王园园 肖青勉 王维展 王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96-500,共5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中变化,探讨其早期联合检测对ACOP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中变化,探讨其早期联合检测对ACOP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收治的ACOP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毒组30例、中度中毒组35例和重度中毒组55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情况分为DEACMP组17例和预后良好组10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MHR、SII、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记录患者60 d内DEACMP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ACOP发生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HR和SII对ACOP患者发生DEACMP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不同中毒程度患者MHR、SII、IL-18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中度、轻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DEACMP发生率分别为0,5.71%和27.27%,有统计学差异(χ^(2)=14.777,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OP患者中毒程度与DEACMP发生率呈正相关(r=0.648,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R、SII水平升高均是ACOP患者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OR=7.757、5.169,均P<0.01)。入院时MHR、SII、IL-18、CRP及MHR+SII预测发生DEACMP的AUC分别为0.840、0.862、0.771、0.706和0.899,MHR和SII联合应用预测能力优于MHR、SII、IL-18和CRP(P<0.05)。结论MHR和SII是ACOP患者发生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MHR和SII早期联合检测有助于ACO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早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序贯疗法联合高压氧疗及糖皮质激素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郝美美 田甜 +2 位作者 白如玉 班玉霞 康静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5期817-825,共9页
目的 评估丁苯酞序贯疗法(BST)辅助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DE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DEACMP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HBOT)... 目的 评估丁苯酞序贯疗法(BST)辅助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DE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DEACMP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HBOT)组、糖皮质激素(GC)组(GC联合HBOT)、BST组(HBOT、GC联合BST),均持续治疗30 d。观察并比较3组DEACMP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神经损伤指标、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者120例,每组各40例。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无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BST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GC组和HBOT组,而GC组高于HBOT组(P<0.05)。治疗前,3组炎症指标、神经损伤指标、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组血清脂蛋白磷脂酶(LP-PLA2)、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BST组低于HBOT组和GC组,GC组低于HBOT组(P<0.05)。治疗后,3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P<0.05)。此外,BST组MMSE、MoCA、和BI评分高于HBOT组和GC组(P<0.05),NIHSS评分低于HBOT组和GC组(P<0.05);GC组MMSE、MoCA、BI评分高于HBOT组,NIHSS评分低于HBOT组(P<0.05)。结论 与HBOT治疗和HBOT联合GC治疗比较,BST辅助治疗可提升DECAMP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炎症状态、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丁苯酞序贯疗法 临床疗效 高压氧治疗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