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死”“葬”
1
作者 张昂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4期34-52,97,171,共21页
殷墟甲骨文中,前人释作“囚*”(■)读为“殙/殒”的“■”字,多见于武丁前后的大量王卜辞之中,其类组分布与“死”字互补,语境与“死”无别,当为“死”字异体。“死”是一个常用高频词,武丁前后的甲骨出现数百例与“死”相关的卜辞,与... 殷墟甲骨文中,前人释作“囚*”(■)读为“殙/殒”的“■”字,多见于武丁前后的大量王卜辞之中,其类组分布与“死”字互补,语境与“死”无别,当为“死”字异体。“死”是一个常用高频词,武丁前后的甲骨出现数百例与“死”相关的卜辞,与其他类组所见的情况是一致的,该说相比“殙/殒”说更加自然直接。“死”“葬”二字本一形多用,在甲骨文中已有分化,时代较早的■类、历类卜辞中可见其分化的孑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形多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字新論
2
作者 王精松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關於古文字中“■”字的釋讀,學界向來有不同意見。本文同意“■”形應該有月、文部和幽部兩系讀音的看法,認爲其形體爲“本/茇”和“株”共同的表義初文。金文中表示祈求、祭禱義的“■”可讀爲“禱”。在賞賜類銘文中,根據用法可分别... 關於古文字中“■”字的釋讀,學界向來有不同意見。本文同意“■”形應該有月、文部和幽部兩系讀音的看法,認爲其形體爲“本/茇”和“株”共同的表義初文。金文中表示祈求、祭禱義的“■”可讀爲“禱”。在賞賜類銘文中,根據用法可分别讀爲“賁”和“韍”。石鼓文中也應讀爲“賁”,睡虎地秦簡中則應讀爲“敗”或“敝”。同時,金文中的“■”字應爲月部讀音,含義與飲食有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部 月部 一形多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談甲骨文中的兩例“舌”字及相關問題
3
作者 謝明文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21年第1期234-242,共9页
甲骨文中有的“舌”字並没有得到很好的釋讀,如《合集》23715、《合集》23716兩版卜辭中“唯丁”後面一字,舊有“叶”“甾”“由”等釋法,本文認爲應該釋作“舌”字,卜辭中“舌”字的用法,是表示“災咎”之義。本文還對“舌”“言”二... 甲骨文中有的“舌”字並没有得到很好的釋讀,如《合集》23715、《合集》23716兩版卜辭中“唯丁”後面一字,舊有“叶”“甾”“由”等釋法,本文認爲應該釋作“舌”字,卜辭中“舌”字的用法,是表示“災咎”之義。本文還對“舌”“言”二字早期一形多用的現象作了詳細討論,指出表示“災咎”義的“舌”都是用作“言”字而讀作“愆”。此兩版卜辭“丁酉卜,大,貞:小老,隹(唯)丁舌(言,愆)”,大意是“丁酉這一天占卜,貞人大貞問小死去,是否是武丁作害於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一形多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