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身一体压铸铝后地板纵梁加强筋设计
1
作者 解倩 闯超 程佳 《时代汽车》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现有一体压铸铝后地板加强筋方案,创新优化设计出新的加强筋方案,在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缩小纵梁高度以给整车布置获得更大空间的同时,提高的车身后部碰撞性能,给后续设计人员提供了参考思路。
关键词 一体压铸后地板 后纵梁 加强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压铸技术的应用及挑战
2
作者 田文杰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8期229-231,共3页
一体压铸技术是将熔融金属注入到预先制备好的模具中,凝固后形成一体化零部件的新型金属加工技术,它相较于传统的压铸技术具有更高效、更精密的特点,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体压铸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例如高生产效率、良好的表... 一体压铸技术是将熔融金属注入到预先制备好的模具中,凝固后形成一体化零部件的新型金属加工技术,它相较于传统的压铸技术具有更高效、更精密的特点,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体压铸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例如高生产效率、良好的表面质量、优秀的机械性能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能源等领域。然而,一体压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等,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解决方案。本论文旨在探讨一体压铸技术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将为一体压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 创新 生产模式 效率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缺陷的一体压铸铝合金弹塑性本构及断裂准则研究
3
作者 翟强强 吴迪 +2 位作者 张涵寓 刘钊 朱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64-2172,2240,共10页
一体压铸零件在快速的填充和冷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缺陷,且缺陷对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然而,现有力学分析模型难以准确预测含缺陷铸件的力学性能,给铸件结构安全性设计带来巨大困难。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套考虑缺陷... 一体压铸零件在快速的填充和冷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缺陷,且缺陷对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然而,现有力学分析模型难以准确预测含缺陷铸件的力学性能,给铸件结构安全性设计带来巨大困难。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套考虑缺陷的铸铝弹塑性本构和断裂模型。从一体压铸后地板的不同位置裁剪出5种不同形状的样件,并开展了试验测试。利用扫描电镜统计了断面上的缺陷信息。基于标准拉伸样件的应力-应变曲线,提出了考虑缺陷和饱和应力的弹塑性本构,准确描述了其应变硬化特性。基于现有的Modified Mohr-Coulomb(MMC)断裂准则,提出了考虑缺陷和应力状态的改进MMC模型,并通过4种不同形状的样件进行了参数标定。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和仿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硬化模型,所提弹塑性本构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R2>0.994)。不同样件试验和仿真的载荷-位移曲线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所提断裂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为一体压铸铝合金力学性能的高精度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 免热处理铝合金 本构模型 断裂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压铸铝合金车身结构件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4
作者 刘波 唐永鑫 +4 位作者 伍毅 王紫阳 杨琴 胡铁刚 徐小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54-2163,共10页
近年大型一体压铸铝合金车身结构件逐渐被用于取代传统的冲压-焊接白车身结构。本文以一体压铸的车身后地板结构为对象,开展了轻量化设计研究。针对一体压铸车身结构件的分析问题,提出了等效分析方法;考虑压铸结构的工艺与性能,研究了... 近年大型一体压铸铝合金车身结构件逐渐被用于取代传统的冲压-焊接白车身结构。本文以一体压铸的车身后地板结构为对象,开展了轻量化设计研究。针对一体压铸车身结构件的分析问题,提出了等效分析方法;考虑压铸结构的工艺与性能,研究了结构设计中的工艺约束,阐明了其材料性能的非均质性;基于拓扑优化方法,分析了该结构的设计域,获取了最优传力路径;在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了轻量化设计,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实现了7%的轻量。相关研究工作明确了新型一体压铸铝合金车身结构件的设计优化流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轻量化 铝合金一体压铸 拓扑优化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一体压铸后底板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振仙 《铸造工程》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生产一体压铸汽车后底板铸件,通过对快压射速度、铝液温度、冲头起高速位置的工艺优化,获得在7 200 T压铸机上生产的最佳工艺。当工艺参数快压射速度6.0 m/s、铝液温度695℃、冲头起高速位置925 mm时,后底板铸件... 采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生产一体压铸汽车后底板铸件,通过对快压射速度、铝液温度、冲头起高速位置的工艺优化,获得在7 200 T压铸机上生产的最佳工艺。当工艺参数快压射速度6.0 m/s、铝液温度695℃、冲头起高速位置925 mm时,后底板铸件本体抗拉强度≥260 MPa、屈服强度≥115 MPa、伸长率≥10%,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 后底板铸件 压铸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压铸式副车架创新优化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 韩明亮 +1 位作者 孙志宾 王永彬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可以有效助推整车轻量化,提升产品品质,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以某款新能源汽车的副车架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轻量化、工艺轻量化两大核心轻量化方法进行副车架结构创新优化设计。采用一体压铸工艺代替原有的拼... 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可以有效助推整车轻量化,提升产品品质,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以某款新能源汽车的副车架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轻量化、工艺轻量化两大核心轻量化方法进行副车架结构创新优化设计。采用一体压铸工艺代替原有的拼焊工艺,作为结构优化的方向,对拼焊式副车架进行全面分析,提取刚度、强度、模态和动刚度等性能作为结构优化的优化目标和约束。使用MMO多模型优化技术将柔度目标和质量目标进行合成拓扑优化,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载荷传递路径的解读和结构重塑。进一步进行参数优化,确定结构的最佳厚度。优化后副车架再次进行性能和工艺分析,经分析新设计副车架一阶模态提升45.3HZ,提升了16.5%;最大应力(工况4)降低153.2MPa,强度提升48.1%;各接附点刚度和动刚度性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新结构重量降低2kg,降低了15.6%,单件加工成本降低41.62元,降低了8.6%。新副车架实现性能提升、降重降本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 一体压铸式副车架 性能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一体压铸车身静态弯扭刚度数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茂青 韩明亮 +1 位作者 贾志洁 梁乘鹏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0期135-140,共6页
为提升车辆刚度和性能、减少零件数量,提出一种采用高压压铸铝合金材料的A00级纯电平台新型压铸车身。对该车身进行刚度校核并研究刚度性能提升的方法。通过CAE对该新型车进行自由模态及弯曲和扭转刚度校核;应用基于均匀弹性应变能的方... 为提升车辆刚度和性能、减少零件数量,提出一种采用高压压铸铝合金材料的A00级纯电平台新型压铸车身。对该车身进行刚度校核并研究刚度性能提升的方法。通过CAE对该新型车进行自由模态及弯曲和扭转刚度校核;应用基于均匀弹性应变能的方法对白车身进行优化,以提升车身的扭转刚度。优化后车身的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分别为11485(N·m)/(°)和17329 N·mm,满足性能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车身 刚度优化 均匀弹性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生产中的创新应用
8
作者 徐超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4年第8期8-12,共5页
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生产中的创新应用,重点分析了虚拟调试和虚拟机床技术如何为生产线提供关键支持。借助这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生产效率、工艺灵活性和质量精确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一体压铸 数字化 虚拟调试 虚拟机床 碰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现状及前景预判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先洲 《铸造工程》 2024年第S01期25-29,共5页
从人员、设备、材料、工艺和产品设计方面阐述了车身一体化压铸技术目前进展及需要解决的课题;指出对车企而言,目前急需中高端爆款车型的规模效应来支撑一体化压铸的铸造成本;建议随着工艺和技术不断进步,提前谋划和布局该领域的车企,... 从人员、设备、材料、工艺和产品设计方面阐述了车身一体化压铸技术目前进展及需要解决的课题;指出对车企而言,目前急需中高端爆款车型的规模效应来支撑一体化压铸的铸造成本;建议随着工艺和技术不断进步,提前谋划和布局该领域的车企,有望在3~5年后获得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 技术瓶颈 免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底盘副车架一体化压铸技术研发与应用
10
作者 夏天 吴时雨 《铸造》 CAS 2024年第12期1751-1756,共6页
新能源汽车底盘副车架尺寸大,结构复杂,力学性能要求高,常规一体化压铸工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三级抽真空技术,提高了模具型腔的真空度,真空度达到≤15 kPa;采用集群局部挤压技术,改善了区域组织结构,有效缩减了缩孔,减少了气孔。... 新能源汽车底盘副车架尺寸大,结构复杂,力学性能要求高,常规一体化压铸工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三级抽真空技术,提高了模具型腔的真空度,真空度达到≤15 kPa;采用集群局部挤压技术,改善了区域组织结构,有效缩减了缩孔,减少了气孔。生产实践证明,两种技术的应用使压铸件的力学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提升了压铸件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底盘副车架 一体压铸 三级抽真空 局部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压铸铝合金前机舱轻量化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志凌 宋燕利 +2 位作者 康洁 张杏红 张丹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4-1322,1333,共10页
当前汽车行业对低碳化和轻量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新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应用于车身,能够实现质量、生产成本和周期的下降,并减少碳排放,成为各大汽车主机厂商争相研究热点。本文将某乘用车传统钢制车身前端机舱结构替换成一体化压铸件,对铝... 当前汽车行业对低碳化和轻量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新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应用于车身,能够实现质量、生产成本和周期的下降,并减少碳排放,成为各大汽车主机厂商争相研究热点。本文将某乘用车传统钢制车身前端机舱结构替换成一体化压铸件,对铝合金一体化前机舱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通过SIMP法对前舱进行拓扑优化得到了最优刚度载荷路径,考虑前舱可铸造性对筋的拔模方向、厚度尺寸和位置分布进行设计。根据C-NCAP 2021进行正面碰撞仿真,通过田口实验设计方法与响应面优化改善了一体化压铸车身的耐撞性,并对优化后的白车身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与传统方案相比,一体化方案的质量减轻13.9%,白车身弯曲刚度提升9.7%,1阶模态达到要求。本文研究对后续一体化车身结构的平台化设计与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 轻量化设计 耐撞性 前机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适用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菲 林茂 +2 位作者 梁铭坚 刘钢 刘世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2,共6页
当前大部分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可行性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准确地评估其综合性能。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建立基于AHP的模糊评价方法。构建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适用性评价指标... 当前大部分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可行性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准确地评估其综合性能。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建立基于AHP的模糊评价方法。构建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语集为较易实现、介于较易实现和可以实现之间、可以实现、介于可以实现和较难实现之间、实现困难。以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体化成型的压铸机为应用案例,邀请52位专业人士投票确定各因素集隶属度,以构建模糊评价矩阵,利用AHP确定的权重计算得出在较易实现的隶属度最大,即在实际生产中综合性能较好。研究表明该型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机的关键零部件刚度、重复定位精度、能耗、关键零部件的抗磨损对适用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 适用性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谭云骧 马聚怀 +1 位作者 赵海东 许庆彦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6-75,共10页
铝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的轻量化成形制造。一体化压铸技术生产大型复杂薄壁铸件,能有效帮助飞机、汽车减重增程,是重要的一体化成形技术。全面综述铝合金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发展,分析免热处理铝合金的... 铝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的轻量化成形制造。一体化压铸技术生产大型复杂薄壁铸件,能有效帮助飞机、汽车减重增程,是重要的一体化成形技术。全面综述铝合金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发展,分析免热处理铝合金的成分设计与已开发的铝合金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大型一体化压铸机和压铸模具的研制情况,归纳总结了一体化压铸件充型、凝固、缺陷、微观组织、热应力和疲劳寿命预测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对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 免热处理铝合金 压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车身减震塔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刘波 王康乐 +3 位作者 杨健 曾云波 张金生 蒋树勋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7,共7页
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结构优化、成型仿真技术、压铸工艺对减震塔进行“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设计制造。首先,结合大量设计经验,通过性能目标和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确定减震塔的三维数据。随后,... 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结构优化、成型仿真技术、压铸工艺对减震塔进行“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设计制造。首先,结合大量设计经验,通过性能目标和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确定减震塔的三维数据。随后,对减震塔进行性能分析确保满足性能目标,并根据所设计的模具结构进行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成型制造模流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最后,对零件进行试制,总结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形成减震塔全流程开发过程。研究表明减震塔轻量率达到16.5%,并满足性能要求。该一体化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为行业提供了全流程分析能力与实际生产经验,提升了制造商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 轻量化 仿真分析 模具设计 白车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压铸技术之发展博弈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玉刚 王晓迪 +3 位作者 张壮 徐世文 常海平 万雅春 《汽车工艺师》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近几年一体化压铸技术得到了整个汽车行业上、中、下游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遇到极大挑战、遭到了诸多质疑。从应用范围、压铸材料、产品质量、投资回报和维修再生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一体化压铸技术所面临的困难,... 近几年一体化压铸技术得到了整个汽车行业上、中、下游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遇到极大挑战、遭到了诸多质疑。从应用范围、压铸材料、产品质量、投资回报和维修再生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一体化压铸技术所面临的困难,并指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技术 博弈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压铸技术之全产业链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廷余 于德水 +3 位作者 李东洋 刘清 高杰 韩星 《汽车工艺师》 2024年第5期6-13,共8页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以“一体化压铸”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技术,而一体化压铸技术的繁荣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压铸行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更新迭代、优胜劣汰。从主机厂、原材料、压铸厂商、产线配套商等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一...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以“一体化压铸”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技术,而一体化压铸技术的繁荣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压铸行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更新迭代、优胜劣汰。从主机厂、原材料、压铸厂商、产线配套商等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全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及竞争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压铸技术 全产业链 竞争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一体化大型压铸结构件应用与挑战
17
作者 张成 《汽车文摘》 2024年第6期52-57,共6页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引领了造车工艺的革新。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对整车轻量化及成本控制的双重需求,阐述了铝合金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工艺的原理、优劣势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探讨了一体化压...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引领了造车工艺的革新。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对整车轻量化及成本控制的双重需求,阐述了铝合金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工艺的原理、优劣势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探讨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在材料开发和工艺技术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一体化压铸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推动铝合金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为汽车行业的轻量化、节能化和环保化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铝合金 一体压铸 新能源汽车 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免热处理铝合金HA1-H的特性与一体式压铸实践
18
作者 冯振仙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HA1-H是自主研发的一款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在铸态条件下即可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适用于一体式压铸大型薄壁件。本文总结了HA1-H合金的特性,以及压铸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点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HA1-H合金 一体压铸 免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梁铝合金压铸件浇注排溢系统设计
19
作者 白芯健 翟华 +5 位作者 方坤鹏 吴玉程 马东如 赵永征 Zivojin Stamenkovi 吕品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
研究了浇注排溢系统对纵梁铝合金压铸结构件压铸模拟结果的影响。根据仿真模拟结果,研究了压铸件结构设计对压铸工艺结果的影响,对纵梁压铸件设计、性能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进一步为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优化设计... 研究了浇注排溢系统对纵梁铝合金压铸结构件压铸模拟结果的影响。根据仿真模拟结果,研究了压铸件结构设计对压铸工艺结果的影响,对纵梁压铸件设计、性能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进一步为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一体压铸 浇注排溢系统 性能测试 纵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
20
作者 何廷余 于德水 +3 位作者 李东洋 刘清 高杰 韩星 《汽车工艺师》 2024年第7期60-64,共5页
介绍了节能减排背景下,汽车轻量化的发展需求,引出一体化压铸技术。深入分析了一体化压铸独到之处的来源,总结了其应用现状,总结出一体化压铸量产应用所面临的难点,最后详细论述了如何建立一体化压铸的竞争优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 轻量化 一体压铸 量产应用 竞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