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一个筋斗”思维方法的研究及其重要启示
1
作者 冯景源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我在《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及其研究的意义》(《东南学术》2016年第2期)已有论述。有人问,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者是谁介绍的,他怎么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的确,这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个谜。对... 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我在《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及其研究的意义》(《东南学术》2016年第2期)已有论述。有人问,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者是谁介绍的,他怎么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的确,这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个谜。对于这个谜,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筋斗"。"一个筋斗"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和论证的。"一个筋斗"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作为认识论,它有一个自己的内在机制。研究马克思"一个筋斗"的思维方法,在现在很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民主主义与共产主义 《德法年鉴》 一个筋斗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原文传递
李大钊: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景源 《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2期5-17,共13页
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在此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大钊的思想定格在《资本论》上,依据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是研究的方法是"从后思索",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因为不是回顾... 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在此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大钊的思想定格在《资本论》上,依据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是研究的方法是"从后思索",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因为不是回顾他的生平,而是探索他思想的逻辑历程;三是李大钊思想转变的特征——"一个筋斗"的原因;四是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着重说明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唯物史观 一个筋斗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及其研究的意义——兼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景源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0,246,共11页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关注文献的探讨。在这种研究中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有一个特点:它是从共产主义理论开始的。可以说,没有共产主义理论就不会有"三者统一"的问题。共产主义理论是"三者统一"的核心...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关注文献的探讨。在这种研究中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有一个特点:它是从共产主义理论开始的。可以说,没有共产主义理论就不会有"三者统一"的问题。共产主义理论是"三者统一"的核心。对马克思来说,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理论的制定,是共产主义科学论证过程中的需要,而这种论证是在不同的阶段上进行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阶段性,我们称"理论驿站"。依据"从后思索"的观点,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确立,不仅是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学批判研究和哲学批判研究,也是了解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过程,也可以透视出他为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献身的伟大一生的内在原因。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也是我们今天从严治党的需要。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三者统一"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德法年鉴》 一个筋斗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