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骈体文钞》的分类及李兆洛的文体观 被引量:1
1
作者 钟涛 彭蕾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6期133-137,共5页
清人李兆洛选编的《骈体文钞》,以六朝文章为构成主体,全书分为三编三十一类。李兆洛认为文体分类不应只将文章形式作为判断标准,文章内容、风格倾向都可以成为影响文体归类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文章功用的变化,所归属文体相应也会发生... 清人李兆洛选编的《骈体文钞》,以六朝文章为构成主体,全书分为三编三十一类。李兆洛认为文体分类不应只将文章形式作为判断标准,文章内容、风格倾向都可以成为影响文体归类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文章功用的变化,所归属文体相应也会发生变化。与文体辨析的严谨相比,李兆洛对文体变化升降持宽容态度,是否合乎正体,并不是评判高下的标准。"体"的变化,不仅是被允许的,甚至可能生发出文体的"新用"。李兆洛对文体的理解并不限于体裁,而是将其内涵扩大至文章诸多审美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体文钞》 文体分类 文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兆洛《骈体文钞》成书和版本考述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涛 彭蕾 《励耘学刊》 2015年第1期242-257,共16页
《骈体文钞》并非成书于一时一地,李兆洛历时十四年,遍涉常州、北京、广州、扬州四地,才最终完成编撰。其中李氏校《古文辞类纂》及其交契阮元,是《骈体文钞》成书的重要契机。《骈体文钞》的版本主要有合河康氏家塾原刻本与谭献评校本... 《骈体文钞》并非成书于一时一地,李兆洛历时十四年,遍涉常州、北京、广州、扬州四地,才最终完成编撰。其中李氏校《古文辞类纂》及其交契阮元,是《骈体文钞》成书的重要契机。《骈体文钞》的版本主要有合河康氏家塾原刻本与谭献评校本两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兆洛 《骈体文钞》 成书过程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兆洛的文章学理论与批评方法——以《骈体文钞》评语为中心
3
作者 孟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
《骈体文钞》是清代著名骈文选本,编选者李兆洛针对具体文章发表评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章评语。本文联系李兆洛反对古文独尊,主张融通骈散的编纂宗旨,认为李兆洛的评语体现了他注重特征与规范的文体学观念,为骈文文风树立了古朴醇雅... 《骈体文钞》是清代著名骈文选本,编选者李兆洛针对具体文章发表评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章评语。本文联系李兆洛反对古文独尊,主张融通骈散的编纂宗旨,认为李兆洛的评语体现了他注重特征与规范的文体学观念,为骈文文风树立了古朴醇雅的审美理想,为骈文语言标示了丰腴华美的审美标准;在整体把握这些评语的基础上,归纳并分析了李兆洛常用的推源溯流、比较、知人论世等文学批评方法,认为这些批评方法的运用,深化了李兆洛的文章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兆洛 《骈体文钞》 评语 文章学 批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文辞类纂》到《骈体文钞》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辉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8-27,共10页
清代骈文的中兴,既表现于骈文名家辈出,也表现于骈文理论的极盛。从骈文创作需要出发,骈文理论在清中叶及后期涌现出诸多为骈文正名、与古文对垒的选本与理论。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奠定了古文"正统"的地位,李兆洛的《骈体文... 清代骈文的中兴,既表现于骈文名家辈出,也表现于骈文理论的极盛。从骈文创作需要出发,骈文理论在清中叶及后期涌现出诸多为骈文正名、与古文对垒的选本与理论。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奠定了古文"正统"的地位,李兆洛的《骈体文钞》则赶在《古文辞类纂》刊刻的第二年亦匆匆问世,其对垒之意颇具意味,而校刻《古文辞类纂》的正是李兆洛本人。探究从《古文辞类纂》到《骈体文钞》的撰写与刊刻过程,能理清清代骈散之争的脉络和头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辞类纂》 《骈体文钞》 李兆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比较《骈体文钞》与《骈文类纂》
5
作者 蔡德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李兆洛的《骈体文钞》以其所选作品来证明骈散同源,以宣扬其骈散合一的思想;而王先谦的《骈文类纂》的选文标准则是注重雅诗,反对深艳,反对骈散相间而用。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来说,李兆洛《骈体文钞》所体现出的"骈散合一"思... 李兆洛的《骈体文钞》以其所选作品来证明骈散同源,以宣扬其骈散合一的思想;而王先谦的《骈文类纂》的选文标准则是注重雅诗,反对深艳,反对骈散相间而用。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来说,李兆洛《骈体文钞》所体现出的"骈散合一"思想在清代调和骈散论者中是全面的,彻底的,他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晚清调和骈散说奠定了基础,确立了框架。王先谦编选的《骈文类纂》,展示了晚清以及历代骈文创作的实绩,反应了他对骈散之争的公允态度和他的骈文理论,为骈文文献的保存和骈文创作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 《骈体文钞》 《骈文类纂》 李兆洛 王先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駢體文鈔》李、譚評點的理論旨趣與文學史貢獻 被引量:1
6
作者 路海洋 《骈文研究》 2017年第1期48-58,共11页
李兆洛、譚獻的《駢體文鈔》評點,以提倡駢散一源、奇偶迭用爲旨趣,並經由辨析文體正變、考論作品歷史背景與創作題旨、分析作品章法和創作藝術等方式,既在理論上有力地辨明了駢散文關係、地位問題,又在實踐上指導了清代中後葉的駢文創... 李兆洛、譚獻的《駢體文鈔》評點,以提倡駢散一源、奇偶迭用爲旨趣,並經由辨析文體正變、考論作品歷史背景與創作題旨、分析作品章法和創作藝術等方式,既在理論上有力地辨明了駢散文關係、地位問題,又在實踐上指導了清代中後葉的駢文創作、引導了文壇創作風氣的轉變,其文學史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駢體文鈔》 李兆洛 譚獻 評點 理論旨趣 文學史貢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骈体文钞》的成书、地域互动及经典化
7
作者 杨珂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20年第1期128-159,共32页
《骈体文钞》作为清代的重要骈文选本,其成书过程学界已有较多讨论,然陈均《唐骈体文钞》一书的出现,为其成书增添新的可能。在两部骈文选本背后,不仅关涉李兆洛、阮元、陈均三人之间的联系,还暗藏清代阳湖派与扬州派之间的文学地域互... 《骈体文钞》作为清代的重要骈文选本,其成书过程学界已有较多讨论,然陈均《唐骈体文钞》一书的出现,为其成书增添新的可能。在两部骈文选本背后,不仅关涉李兆洛、阮元、陈均三人之间的联系,还暗藏清代阳湖派与扬州派之间的文学地域互动。李兆洛“骈散合一论”与阮元“文言说”,既是时间维度上地域文学传统的产物,亦在空间维度上有着复杂的地域交流。随着《骈体文钞》书名范式的确立以及评点本的不断出现,李兆洛等人的主张对清代骈文的发展产生持续影响,而《骈体文钞》亦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体文钞》 《唐骈体文钞》 李兆洛 阮元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骈文”
8
作者 赵志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3-88,共6页
介绍中国古代的骈文,它的来龙去脉、基本特点以及发展变化衰微的历史,使我们对这一重要文体有一个初步了解。
关键词 古文 骈文 骈四俪六 《骈体文钞》 《六朝文絜译注》 《骈文与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兆洛對駢文的重構
9
作者 吕雙偉 《岭南学报》 2019年第2期-,共16页
雖然駢文之實到漢魏已備,但"駢文"之名直到清代纔出現。在嘉道以來駢散不分的文章思潮下,李兆洛通過理論批評及創作駢散合一的文章等,實現了對"駢體文"指向的重構,從而推動了清代駢文創作與理論的新變。他理論上輕... 雖然駢文之實到漢魏已備,但"駢文"之名直到清代纔出現。在嘉道以來駢散不分的文章思潮下,李兆洛通過理論批評及創作駢散合一的文章等,實現了對"駢體文"指向的重構,從而推動了清代駢文創作與理論的新變。他理論上輕視"齊梁體",推崇"漢魏體",以此推尊駢文;又在選本上將秦漢具有排偶色彩的文章收入駢體文選本,事實上擴大了駢體文的容量,建構了駢散不分的"漢魏體"駢文。這種駢文追求風骨遒勁,文質相符;多用四言單句,罕用四六隔對;語言清麗,隸事渾融,不重聲律等。這是晚清最受推崇的駢文體式,從而又實現了對清初工整的四六駢體的解構。理解李兆洛對駢文重構的過程和影響,對今天的駢文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兆洛 《駢體文鈔》 駢文 風骨 重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