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人文视角下古籍资源知识挖掘与可视化研究——以《隋唐演义》为例
1
作者 董守轩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文章从数字人文角度出发,以图书馆馆藏资源及各类电子数据库为主要来源,运用SNS、Python、Gephi、QGIS等技术和软件,通过数据模型和传统图表结合的形式,绘制历史演义小说《隋唐演义》人物关系及时空分布的可视化图谱。相关的分析结果有... 文章从数字人文角度出发,以图书馆馆藏资源及各类电子数据库为主要来源,运用SNS、Python、Gephi、QGIS等技术和软件,通过数据模型和传统图表结合的形式,绘制历史演义小说《隋唐演义》人物关系及时空分布的可视化图谱。相关的分析结果有助于完成古籍的深入挖掘,丰富人文研究的范式,为古籍资源的整合与知识数据的联结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隋唐演义》 人物关系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俗文学语境下《隋唐演义》萧后形象的流变与开新
2
作者 郑植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隋唐演义》是一部脱胎于历史而衍生出的演义文本谱系,累次被解构、重建演绎为小说、戏曲、评书等体裁,形成多文体互动的态势,一跃成为了中国古代民间通俗文学的通用代名。俗文学作为最贴近大众的文学形式,以行动为线索串联各情节,人... 《隋唐演义》是一部脱胎于历史而衍生出的演义文本谱系,累次被解构、重建演绎为小说、戏曲、评书等体裁,形成多文体互动的态势,一跃成为了中国古代民间通俗文学的通用代名。俗文学作为最贴近大众的文学形式,以行动为线索串联各情节,人物的塑造首当其冲。史实中,萧美娘作为隋炀帝的皇后,在落魄境地中投奔多个政权。但是在宋明理学社会语境中,其被视做亡国祸水。而民间,受程式化手法抒写、口头表演的形式以及作者、受众立场影响,萧后的反面形象立体、多维起来,迭代为非典型的“圆形人物”。同时,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样态发端,女性价值尺度再次衡量,因而俗文学中女性形象流变、开新,具有初步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文学 女性主义 《隋唐演义》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演义》的女性观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美云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0-299,共10页
与古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相比,《隋唐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女性在作品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并塑造出了一批性格比较鲜明的女性形象。该书表现出来的女性观极为复杂,其中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迂腐、保守甚至落后的一面。作... 与古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相比,《隋唐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女性在作品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并塑造出了一批性格比较鲜明的女性形象。该书表现出来的女性观极为复杂,其中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迂腐、保守甚至落后的一面。作者热情地赞美了女性的才与智,肯定了她们追求婚姻自主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女性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同时又站在男性的立场,用传统的价值尺度衡量女性,因此对女性赞赏的同时又有诋毁,甚至丑化,在对女性的总体认识上重蹈了"女人祸水"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女性观 女人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演义》材料来源考辨 被引量:9
4
作者 彭知辉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隋唐演义》是一部集隋唐故事之大成的世代累积型小说。说唱文学、史官著述、文人创作是《隋唐演义》的三个主要材料来源。材料来源的多元化对《隋唐演义》及其他世代累积型历史演义的思想和艺术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隋唐演义》 小说 材料来源 艺术特征 文学创作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演义》与《红楼梦》 被引量:6
5
作者 雷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隋唐演义》的成就虽然无法与《红楼梦》相比,但无论是在人物塑造、小说结构还是写法上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隋炀帝和贾宝玉两个人物之间有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唐玄宗梅、杨二妃的对比对钗、黛并置的设计有一定启发... 《隋唐演义》的成就虽然无法与《红楼梦》相比,但无论是在人物塑造、小说结构还是写法上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隋炀帝和贾宝玉两个人物之间有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唐玄宗梅、杨二妃的对比对钗、黛并置的设计有一定启发;西苑与大观园等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此外,仙人转世的模式、情与政结合的写法以及贯穿其中的感伤情绪等在《红楼梦》中也可以见到其影子。《红楼梦》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因而使小说有了永久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红楼梦》 人物形象 感伤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对汉文小说《说唐全传》的蒙古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文开 王旭 马静 《前沿》 201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是蒙汉文学交流的产物与范例,它按照蒙古族的生活风习、思想愿望、心理情趣、艺术传统等对汉文历史演义小说《说唐全传》进行一定的蒙古化,具有了鲜明的蒙古族口头叙事传统的特色。
关键词 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 《说唐全传》 蒙古化
原文传递
祸水论、情悔论与遗民情怀——《隋唐演义》与《长生殿》之李杨故事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曾礼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67,共5页
《隋唐演义》和《长生殿》是清初对唐玄宗杨贵妃故事同一题材所创作的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两者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大异其趣,前者宣扬女人祸水论,后者主导情悔论,表现出两位作者对晚明以来的尊情思潮的不同接受。但作品的终极情怀却是一样... 《隋唐演义》和《长生殿》是清初对唐玄宗杨贵妃故事同一题材所创作的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两者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大异其趣,前者宣扬女人祸水论,后者主导情悔论,表现出两位作者对晚明以来的尊情思潮的不同接受。但作品的终极情怀却是一样的,即表现一种遗民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长生殿》 祸水论 情悔论 遗民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初刻本疑年考辨 被引量:1
8
作者 傅剑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5-58,共4页
清代褚人获编定的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二十卷一百回,在同属隋唐讲史系列的通俗小说中,是影响最大的一部。有关这部小说初刻本刊刻的具体年代,众说纷纭,多达五六种,至今尚无定论。尤有甚者,有的错误说法,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相当认同... 清代褚人获编定的四雪草堂刻本《隋唐演义》二十卷一百回,在同属隋唐讲史系列的通俗小说中,是影响最大的一部。有关这部小说初刻本刊刻的具体年代,众说纷纭,多达五六种,至今尚无定论。尤有甚者,有的错误说法,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相当认同,成了权威观点。以现存版本实物为依据,对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初刻本疑年细加考辨,辨清了有关这部小说初刻本具体刊刻年代的疑点,认为:现存褚人获四雪草堂《隋唐演义》的初刻本当为康熙乙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人获 四雪草堂 《隋唐演义》 初刻本 康熙乙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隋唐演义》对《凝碧池》本事的演绎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晓薇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0-288,共9页
《隋唐演义》第九十三回对王维《凝碧池》诗本事的记述敷衍相对独立和完整,通过和原材料的比照,可见出《隋唐演义》在演绎中具有的倾向性。从中既反映出作者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也较为典型地体现出该书的创作旨趣。
关键词 《隋唐演义》 《凝碧池》 传奇性故事主角 叙述 重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乱世英雄的悲歌——《隋唐演义》的英雄史观及其对草莽英雄命运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勇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在《隋唐演义》中,秦琼和其他草泽英雄的故事是全书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用大量笔墨描述了他们可歌可泣的传奇式经历,同时也写了乱世中英雄的悲剧,表现出了对草莽英雄命运的思考。在褚人获看来,隋末大动乱的"时势"造... 在《隋唐演义》中,秦琼和其他草泽英雄的故事是全书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用大量笔墨描述了他们可歌可泣的传奇式经历,同时也写了乱世中英雄的悲剧,表现出了对草莽英雄命运的思考。在褚人获看来,隋末大动乱的"时势"造就了英雄,但英雄只有识时务、顺应时势才能成就一番功业,否则只能落个悲惨的下场。在强调天命难违的同时,作者也对这些豪杰失败的原因作了客观的分析,在对李密、窦建德等失败原因的具体分析方面体现了理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英雄史观 时势 天命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对《说唐演义全传》的因革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文开 李昂格乐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0-46,共7页
布仁巴雅尔《隋唐演义》的原型是清中叶时期的《说唐演义全传》写定本。布仁巴雅尔对《说唐演义全传》展开加工与再创造,对它进行不同程度的口头化与蒙古化,使它成为具有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特色的口头文学作品。
关键词 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 《说唐演义全传》 蒙古化 口头化
原文传递
近三十年《隋唐演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勇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16,共8页
《隋唐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近三十年来,随着古代小说研究的深入,《隋唐演义》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作者及版本研究、素材来源及成书研究、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研究、文体性质... 《隋唐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近三十年来,随着古代小说研究的深入,《隋唐演义》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作者及版本研究、素材来源及成书研究、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研究、文体性质和艺术成就研究、比较研究、传播研究等方面都产生了大量的成果。总的来看,在小说文本研究、《隋唐演义》自身的成就研究、与同题材其他小说以及同时期其他小说的比较研究、小说文化研究等方面还有很多研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萧后形象看《隋唐演义》的创作倾向 被引量:5
13
作者 雷勇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隋唐演义》中的萧后是被作为一个否定性的角色塑造的。作者弱化了她的政治见识和历史作用,淡化了她作为一个女性的人情味,而强化了对她的道德批判,因此,小说中的萧后不仅与历史原形有了较大差距,即使与同类题材的其它作品相比,这个人... 《隋唐演义》中的萧后是被作为一个否定性的角色塑造的。作者弱化了她的政治见识和历史作用,淡化了她作为一个女性的人情味,而强化了对她的道德批判,因此,小说中的萧后不仅与历史原形有了较大差距,即使与同类题材的其它作品相比,这个人物也被明显丑化了。之所以要丑化萧后,这既与作者的总体构思、审美观念有关,同时还与作者特殊的文化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萧后 失节 女人祸水 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演义》与《隋史遗文》的关系考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隋唐演义》是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缀集"、加工而成的,其中借鉴最多的当属《隋史遗文》。褚人获移植、借用了《隋史遗文》中的大量情节,同时还根据自己的创作观念对这些材料进行了重新编排,有的照抄,有的借用,"阙略者补... 《隋唐演义》是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缀集"、加工而成的,其中借鉴最多的当属《隋史遗文》。褚人获移植、借用了《隋史遗文》中的大量情节,同时还根据自己的创作观念对这些材料进行了重新编排,有的照抄,有的借用,"阙略者补之,零星者删之",从而使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部与同类题材小说风格迥异的新作。褚人获的工作是一种"缀集"、整合,同时也是一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隋史遗文》 移植 借鉴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化的英雄——论《隋唐演义》中的英雄形象 被引量:3
15
作者 单文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71-72,共2页
《隋唐演义》中的英雄有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婚姻,自己的家庭,这是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英雄不一样的地方,这些生活化的描写,虽然失去了一些神话般传奇的色彩,并没有抹去他们的英雄本色,反而让他们更人性化,更生活化,更加平易近人。
关键词 《隋唐演义》 英雄 爱情 婚姻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演义》对《隋炀帝艳史》的袭用、整合与超越
16
作者 雷勇 《文学与文化》 2017年第3期34-43,共10页
《隋唐演义》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缀集"、加工而成的,其中关于隋炀帝的情节主要来自《隋炀帝艳史》。褚人获袭用了《隋炀帝艳史》中的大量情节,又根据自己的创作观念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整合和加工,有的照抄,有的删节,有的改写。... 《隋唐演义》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缀集"、加工而成的,其中关于隋炀帝的情节主要来自《隋炀帝艳史》。褚人获袭用了《隋炀帝艳史》中的大量情节,又根据自己的创作观念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整合和加工,有的照抄,有的删节,有的改写。褚人获笔下的隋炀帝痴情、博爱、体贴,是众美人美貌、才华的欣赏者,也是她们的保护神,因此,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昏君、暴君变成了女性视野中的"仁德之君"。经过褚人获的努力,小说的审美趣味、思想观念以及作品的主题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隋炀帝艳史》 袭用 整合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秦琼的塑造看电视剧《隋唐演义》的文学改编意识
17
作者 王凡 《绥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50-152,共3页
拍摄于1996年的电视剧《隋唐演义》作为古典小说《隋唐演义》国内的首次改编,在相时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秦琼的形象进行了较小说中其他英雄人物更为深入的改编式塑造,通过人物独特的出场方式、人物形象的反复皴染等方面的艺术表现使... 拍摄于1996年的电视剧《隋唐演义》作为古典小说《隋唐演义》国内的首次改编,在相时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秦琼的形象进行了较小说中其他英雄人物更为深入的改编式塑造,通过人物独特的出场方式、人物形象的反复皴染等方面的艺术表现使其形象更为丰满、立体,较好体现出文学改编这一艺术实践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琼 《隋唐演义》 人物塑造 文学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隋唐演义》对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创新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亚茹 胡足凤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清代小说家褚人获创作的小说《隋唐演义》表明我国历史演义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者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很大的创新,主要在于拓展了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视野,具体表现在:体裁的拓宽、主题的创新、... 清代小说家褚人获创作的小说《隋唐演义》表明我国历史演义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者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很大的创新,主要在于拓展了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视野,具体表现在:体裁的拓宽、主题的创新、人物塑造复杂化等。创作视野的极大拓宽使小说更为大众化,也启迪了后世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历史演义 小说创作 创新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演义》的成书过程小考 被引量:8
19
作者 蔡卿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9-74,共6页
《隋唐演义》是说唐系列小说中的集大成之作。褚人获以“杂记之小帐簿”为写作标准,整合此前的说唐小说、唐宋笔记,广泛吸取戏曲说唱艺术、史传作品的“营养”,创作成一部一百回的《隋唐演义》。本文以作者书序为线索,试图梳理《隋唐演... 《隋唐演义》是说唐系列小说中的集大成之作。褚人获以“杂记之小帐簿”为写作标准,整合此前的说唐小说、唐宋笔记,广泛吸取戏曲说唱艺术、史传作品的“营养”,创作成一部一百回的《隋唐演义》。本文以作者书序为线索,试图梳理《隋唐演义》所继承的书目来源。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褚人获对此前说唐系列作品以及唐宋笔记故事的继承发展,本文在《隋唐演义》与《太平广记》等系列小说集的关系、《隋唐演义》与《逸史》的关系以及转世因缘的线索等内容上提出了新的看法。综合而言,《隋唐演义》是在褚人获吸收综合《隋唐两朝志传》、《隋史遗文》、《隋炀帝艳史》、《杨太真外传》、《梅妃传》、《太平广记》系列小说集等书的基础上整合创作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成书过程 《逸史》《太平广记》等小说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秦琼看《隋唐演义》的道义精神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泽亚 万金平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0-43,共4页
《隋唐演义》书写了以秦琼为代表的隋唐之际的英雄人物,将秦琼身上所体现的道义精神通过私人知遇之情义、江湖是非之道义、家国使命之大义表现出来,而道义精神也让以秦琼为代表的隋唐英雄形象获得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小说借英雄传奇,倡... 《隋唐演义》书写了以秦琼为代表的隋唐之际的英雄人物,将秦琼身上所体现的道义精神通过私人知遇之情义、江湖是非之道义、家国使命之大义表现出来,而道义精神也让以秦琼为代表的隋唐英雄形象获得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小说借英雄传奇,倡扬传统文化精神的思想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秦琼 道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