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嘉莉妹妹》到《金臂人》:芝加哥城市书写的嬗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琳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0-154,共5页
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经历了镀金时期到大萧条时期再到二战后的衰退与转型时期三个阶段。从《嘉莉妹妹》到《金臂人》,途经《深渊》《巨人》《斯塔兹·朗尼根三部曲》和《土生子》,芝加哥城市书写美学特征也经历... 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经历了镀金时期到大萧条时期再到二战后的衰退与转型时期三个阶段。从《嘉莉妹妹》到《金臂人》,途经《深渊》《巨人》《斯塔兹·朗尼根三部曲》和《土生子》,芝加哥城市书写美学特征也经历了相应的转变:城市居住者由欲望主体转变成城市囚徒,城市空间景观从主流文化转向亚文化,城市形象从繁荣转向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莉妹妹》 《金臂人》 芝加哥 城市书写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尔·巴斯《金臂人》电影片头字幕的艺术设计分析
2
作者 白璐 《艺术科技》 2017年第2期127-127,共1页
索尔·巴斯曾经说过,对于一般观众,电影开始前的三分钟是他们在整个电影进展过程中唯一可以吃爆米花的时间,可是他却期望能够使用这个时间,设计精妙的片头字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产生继续观影的好奇心,而不是让观众观看无聊... 索尔·巴斯曾经说过,对于一般观众,电影开始前的三分钟是他们在整个电影进展过程中唯一可以吃爆米花的时间,可是他却期望能够使用这个时间,设计精妙的片头字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产生继续观影的好奇心,而不是让观众观看无聊的片头字幕。索尔·巴斯在多年的电影事业中,共为几十部影片进行了电影片头字幕设计,和他合作的电影人也基本都是著名的导演,他在电影片字幕设计中赋予了精巧的创新,深刻地揭示了电影的内涵,潜移默化中让观众领悟电影的脉络,从而在电影行业中奠定了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巴斯 电影片头字幕 《金臂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爵士乐进入电影的两部早期代表作——《欲望号街车》和《金臂人》
3
《音乐爱好者》 2004年第7期13-14,共2页
爵士乐在美国不是新鲜的名词,从十九世纪末就有,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音乐形式一直是以即兴演出为主,自然也就谈不上专业创作。40年代中叶,电影音乐作曲家们开始考虑在影片中使用爵士乐风格的音乐。起先这种尝试还不太引入注... 爵士乐在美国不是新鲜的名词,从十九世纪末就有,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音乐形式一直是以即兴演出为主,自然也就谈不上专业创作。40年代中叶,电影音乐作曲家们开始考虑在影片中使用爵士乐风格的音乐。起先这种尝试还不太引入注目,到了50年代,有两部影片在运用爵士乐方面比较为人所知,一部是1951年的《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另一部是1955年的《金臂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爵士乐 《欲望号街车》 美国 《金臂人》 电影音乐 作曲家 阿里克·诺斯 音乐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尔·巴斯《金臂人》电影片头字幕的艺术设计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思淼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索尔·巴斯曾经说过,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讲,开场的三分钟可能是他们仅有的可以用来在电影开场前吃爆米花的时间,他却希望能够利用这段时间,通过巧妙的片头字幕设计让观众产生期待观影的效果,而并非观看不感兴趣的电影字幕。索尔&... 索尔·巴斯曾经说过,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讲,开场的三分钟可能是他们仅有的可以用来在电影开场前吃爆米花的时间,他却希望能够利用这段时间,通过巧妙的片头字幕设计让观众产生期待观影的效果,而并非观看不感兴趣的电影字幕。索尔·巴斯在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共为超过五十五部影片的片头进行了创意设计,与他合作过的好莱坞电影人包括: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斯坦利·库布里克、奥托·普雷明格、比利·怀尔德和马丁·斯科塞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字幕 字幕设计 《金臂人》 艺术设计 片头 职业生涯 创意设计 希区柯克
原文传递
艾尔格伦城市书写中的二元建构——以《长夜漫漫》、《金臂人》为中心
5
作者 王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纳尔森·艾尔格伦的绝大多数作品以芝加哥贫民区为背景,展现了工业城市秩序的衰败和城市聚居区生活的堕落,并表现为二元建构:城市表征上的霓虹与荒野;城市空间上的敞视与囚徒;灵魂问题上的罪与罚。作家最偏爱生活在城市贫民区中的人... 纳尔森·艾尔格伦的绝大多数作品以芝加哥贫民区为背景,展现了工业城市秩序的衰败和城市聚居区生活的堕落,并表现为二元建构:城市表征上的霓虹与荒野;城市空间上的敞视与囚徒;灵魂问题上的罪与罚。作家最偏爱生活在城市贫民区中的人物:吸毒者、妓女、赌场发牌者、欺诈商贩、小偷、流氓等。他们是小说的主角,生活在以霓虹为表征的内城区,正经历城市生活的堕落和灵魂的拷问。这些人是环境的副产品,贫穷、无知、失败和有点邪恶,但身上的人性未完全泯灭。继德莱塞、法雷尔和赖特之后,艾尔格伦成了芝加哥工业城市书写的最后一位伟大的小说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尔格伦 芝加哥 《长夜漫漫》 《金臂人》
原文传递
故事板的艺术(三)
6
《电影世界》 2015年第11期104-115,共12页
由于为《迷魂记》《金臂人》《桃色血案》等著名影片设计了风格浓烈的片头和海报,视觉设计大师索尔·巴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人所熟知。在这些影片的片头和海报中,巴斯运用简洁明快的图案与线条,精准地勾勒出了影片的主旨及... 由于为《迷魂记》《金臂人》《桃色血案》等著名影片设计了风格浓烈的片头和海报,视觉设计大师索尔·巴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人所熟知。在这些影片的片头和海报中,巴斯运用简洁明快的图案与线条,精准地勾勒出了影片的主旨及气质。例如《金臂人》的海报是一个近乎几何形状的下垂扭曲的手臂,四面用粗糙的长方形包围起来,象征性地指出了吸毒的危害。而《迷魂记》的海报则是表现影片主题——眩晕——的旋涡状图案,中间躺着倒在血泊中的一对男女。正是在索尔·巴斯的手里,电影的片头和海报第一次起到了不失深意的先导叙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臂人》 艺术 故事 视觉设计 六十年代 海报 影片 片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尔·巴斯 用图形改变海报设计的大师
7
作者 康尼 《电影》 2018年第7期56-67,56-58,共12页
在索尔·巴斯(Saul Bass)之前,电影海报的主流还是以片中的关键场景或者电影明星为主要内容。1955年,还不出名的巴斯为《金臂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设计海报,简洁的图形改变了电影海报乃至平面设计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 海报设计 图形 大师 电影海报 《金臂人》 电影明星 with 审美风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