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79
篇文章
<
1
2
…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华简(陆)与《释名》训释合证举隅
1
作者
王赫岗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录了五篇先秦佚篇,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文字有着重要价值。结合简文内容与《释名》训释,可以发现一些后世罕见之古义,为《释名》释义提供书证,提前与《释名》相关书证的年代。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更清晰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录了五篇先秦佚篇,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文字有着重要价值。结合简文内容与《释名》训释,可以发现一些后世罕见之古义,为《释名》释义提供书证,提前与《释名》相关书证的年代。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更清晰地梳理汉语词义发展的脉络,为大型工具书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借鉴参考,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掘《释名》一书的语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
《释名》
字词关系
合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字族理论的名源考据功用分析——以《释名》为例
2
作者
梅宇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释名》是刘熙运用声训方法对事物命名缘由进行解释的一部著作。但由于声训方法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等,书中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而蔡永贵先生的字族理论,是基于汉字的孳乳分化而进行的结构分析,在同一字族中的汉字形、音、义之间都...
《释名》是刘熙运用声训方法对事物命名缘由进行解释的一部著作。但由于声训方法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等,书中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而蔡永贵先生的字族理论,是基于汉字的孳乳分化而进行的结构分析,在同一字族中的汉字形、音、义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且具有同源关系。本文对字族理论进行介绍,并尝试以字族理论为基础,对《释名》中的8个条例进行分析,发现字族理论为人们进行名源考据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的研究方法,为大家考求名源提供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字族理论
名源考据
声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建初
喻华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5,122,共5页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颇具特色,一是复音词数量多,在25000字左右的篇幅中,有不计重复的复音词1069个;二是复音词在构造、意义和使用上,完全符合汉代书面语复音词的一般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语词汇中各种构造法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规律;三是...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颇具特色,一是复音词数量多,在25000字左右的篇幅中,有不计重复的复音词1069个;二是复音词在构造、意义和使用上,完全符合汉代书面语复音词的一般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语词汇中各种构造法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大量使用两汉产生的复音词的同时,还有300多个新词为本书所首用,其中又有200来个被后代书面语所沿用,为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释语
复音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一阁善本古籍《释名》修复实例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贤慧
曹明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5,共2页
《释名》为我国东汉末年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作为中国语言史上颇负盛名的训诂学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释名》传本只有明代嘉靖三年的覆宋本,天一阁博物馆收藏了其中两卷。如今,开展对馆藏《释名》的修复保护工作已刻...
《释名》为我国东汉末年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作为中国语言史上颇负盛名的训诂学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释名》传本只有明代嘉靖三年的覆宋本,天一阁博物馆收藏了其中两卷。如今,开展对馆藏《释名》的修复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天一阁
善本古籍
修复
实例
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
保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释名》声训看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其文化背景
被引量:
7
5
作者
刘兴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0-34,共5页
语言中的词汇是人类认识史的活化石 ,特别是词汇中的名物词更是打上了人们思维的烙印。东汉刘熙著《释名》一书 ,旨在探求事物得名之由 ,其立足点是建立在人们思维感觉的相通性之上的。反过来 ,亦可通过他的声训窥探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
语言中的词汇是人类认识史的活化石 ,特别是词汇中的名物词更是打上了人们思维的烙印。东汉刘熙著《释名》一书 ,旨在探求事物得名之由 ,其立足点是建立在人们思维感觉的相通性之上的。反过来 ,亦可通过他的声训窥探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其文化背景 ,印证汉语的人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直觉思维
阴阳五行
认知模式
宗法伦理
《释名》
声训
汉代
思维特征
文化背景
汉语
词汇
名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声训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
3
6
作者
卢烈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82-87,共6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字词尤可称为文化的密码,诚如美国人类学家普洛格和贝茨所说:“把对语言的分析当作一面文化的镜子,主要集中于词汇”。对字词进行训释,在某种程度上无异就是对它们的文化底蕴进行解码。我国汉代出现的字词训释之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字词尤可称为文化的密码,诚如美国人类学家普洛格和贝茨所说:“把对语言的分析当作一面文化的镜子,主要集中于词汇”。对字词进行训释,在某种程度上无异就是对它们的文化底蕴进行解码。我国汉代出现的字词训释之书《尔雅》、《说文》、《释名》,分别以义训、形训、声训三种不同方式解说字词,成为研究古代文化的资料宝库。而《释名》一书以其涉及范围的广泛和训释方式的独特,较之《尔雅》《说文》,在文化研究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声训
首饰
文化内涵
胡饼
《尔雅》
亲属
训释
字词
香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中部分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的语词考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建初
喻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6,共5页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其中有上百个复音词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等后代大型辞书。本文即检得 1 1 0个双音词 ,对其中 5 0多个进行了考释 。
关键词
《释名》
《汉语大词典》
词语
考释
复音词
双音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人对《释名》的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
8
8
作者
李传书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清代对《释名》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主要有毕沅、顾广圻、王先谦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已主要集中体现在《释名疏证补》一书中。他们校勘文字,考证名物,阐明体例,辨明音读,为此书的整理与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寻其轨迹,我们可以发现...
清代对《释名》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主要有毕沅、顾广圻、王先谦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已主要集中体现在《释名疏证补》一书中。他们校勘文字,考证名物,阐明体例,辨明音读,为此书的整理与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寻其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研究整理的过程中,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取得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校勘整理
研究方法
语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熙《释名》“一韵之转”方法论考略
被引量:
4
9
作者
吴泽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40,共5页
前人言音转 ,往往重声而轻韵 ,以致视《释名》中的叠韵为训为讹字。本文通过对《释名》声训的全面检视发现 ,以叠韵说训诂 ,恰恰是它的一大特点 ,是刘熙对许郑声训的一大发展。
关键词
刘熙
《释名》
训诂学
叠韵
声训
“一韵之转”
方法论
考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互训例辨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建初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86,共3页
刘熙《释名》训诂中的“互训”具有不同于一般互训的特点 :第一 ,互为训释的两个词词性不一致 ;第二 ,互为训释的两个词中 ,同一个词作为被释词与训释词时意义不相同 ,它们实际上往往是同形异词或同词异义 ;第三 ,《释名》中的互训不是...
刘熙《释名》训诂中的“互训”具有不同于一般互训的特点 :第一 ,互为训释的两个词词性不一致 ;第二 ,互为训释的两个词中 ,同一个词作为被释词与训释词时意义不相同 ,它们实际上往往是同形异词或同词异义 ;第三 ,《释名》中的互训不是同义相训而是同源相训。因此 ,《释名》中这种貌似互训的现象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并不是互训。基于这种分析 ,建议把一般训诂中的互训称为义训类互训 ,而把《释名》中的上述“互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互训
同源相训
训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词源学的建立与刘熙《释名》的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
6
11
作者
邓文彬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10-211,共2页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词源研究的兴起与词源学的建立、《释名》的作者与成书背景、《释名》的内容与体例、《释名》的贡献和影响等问题 ,指出刘熙的《释名》对中国古代词源学的建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词源学的正...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词源研究的兴起与词源学的建立、《释名》的作者与成书背景、《释名》的内容与体例、《释名》的贡献和影响等问题 ,指出刘熙的《释名》对中国古代词源学的建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词源学的正式建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语言学史
词源学
刘熙
《释名》
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训释条例略说——兼谈与“声训”有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3
12
作者
吴辛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79-83,共5页
本文先探讨“声训”的内涵及性质问题,然后将《释名》的训释条例归纳为六个方面.认为《释名》是一部以声训为主而兼用了义训、形训的语源学专著.本文还对“声训”和“因声求义”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认为“声训”是一种训释条例,其表现形...
本文先探讨“声训”的内涵及性质问题,然后将《释名》的训释条例归纳为六个方面.认为《释名》是一部以声训为主而兼用了义训、形训的语源学专著.本文还对“声训”和“因声求义”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认为“声训”是一种训释条例,其表现形式多为判断式,而“因声求义”则是一种训诂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就古音以求古义”,其运用主要是破假借以求本字,探寻连绵字的流变,确认字词的同源、同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声训
因声求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释名》同实异名例看刘熙的词汇观
被引量:
3
13
作者
刘中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东汉末年刘熙编撰的《释名》是一部旨在探求事物现象得名之由(词的理据)的著作。经初步统计,其中共出现了78条"同实异名例"。这些"同实异名例"有不同的构成情况,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一些词汇事实,而且可以...
东汉末年刘熙编撰的《释名》是一部旨在探求事物现象得名之由(词的理据)的著作。经初步统计,其中共出现了78条"同实异名例"。这些"同实异名例"有不同的构成情况,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一些词汇事实,而且可以看出刘熙在考察名实关系时的广阔视阈以及看待语言词汇构成的时空观和雅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词的理据
同实异名
词汇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的声训与推原
被引量:
3
14
作者
郝士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着重从《释名》声训与推原的关系、《释名》声训与推原的判定标准以及具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廓清过去研究当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关键词
《释名》
语言学
义类
声训
推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曾昭聪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年第4期20-24,15,共6页
关键词
《释名》
示源功能
声训
形声字
声符
词源学
同源词
词源研究
源义素
训释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直陈例说
被引量:
3
16
作者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4,共4页
《释名》推阐事物命名的理据意义,其训释方式除了声训之外,直陈法也是重要的训释方式。本文在统计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直陈的种种条例,从而揭示了《释名》推阐语源的特点及训诂特色。
关键词
《释名》
直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同源词疏证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1,共6页
《释名》是我国古代首部系统推语源的专著,本文对其中部分同源词进行疏证,以验证其同源关系的真实性。同时,疏证中还推论系联了其他同源词。
关键词
《释名》
同源词
疏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隐含语源线索探绎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4,共7页
汉代刘熙《释名》不仅正确解释了部分语词的命名缘由,以声训的形式系联了一大批同源词,而且在许多地方正确地揭示了语词的语源线索。本文即探寻了其中部分语源线索,并据以考证了一批同源词。
关键词
《释名》
语源线索
同源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释名》声训的贡献及阙失
被引量:
1
19
作者
褚群武
赵拴牢
杜红梅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0-33,共4页
《释名》是声训的集大成之作。重新审视《释名》,深入发掘和充分认识它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批判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以服务于科学的语言学建构。
关键词
《释名》
声训
贡献阙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名》语源探索的理论与方法论贡献
被引量:
4
20
作者
陈建初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8-65,共8页
《释名》在语源学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上的价值与贡献超过了它对具体语源的探索,对促进汉语语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释名》
语源探索
理论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华简(陆)与《释名》训释合证举隅
1
作者
王赫岗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基金
国家语委重点项目(ZDI135-136)
文摘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录了五篇先秦佚篇,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文字有着重要价值。结合简文内容与《释名》训释,可以发现一些后世罕见之古义,为《释名》释义提供书证,提前与《释名》相关书证的年代。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更清晰地梳理汉语词义发展的脉络,为大型工具书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借鉴参考,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掘《释名》一书的语料价值。
关键词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
《释名》
字词关系
合证
Keywords
Bamboo Slip Collection in Tsinghua University(Six)
Shim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words
mutually testify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字族理论的名源考据功用分析——以《释名》为例
2
作者
梅宇
机构
宁夏师范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文摘
《释名》是刘熙运用声训方法对事物命名缘由进行解释的一部著作。但由于声训方法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等,书中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而蔡永贵先生的字族理论,是基于汉字的孳乳分化而进行的结构分析,在同一字族中的汉字形、音、义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且具有同源关系。本文对字族理论进行介绍,并尝试以字族理论为基础,对《释名》中的8个条例进行分析,发现字族理论为人们进行名源考据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的研究方法,为大家考求名源提供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释名》
字族理论
名源考据
声训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建初
喻华
机构
晓庄学院文学院
出处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5,122,共5页
文摘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颇具特色,一是复音词数量多,在25000字左右的篇幅中,有不计重复的复音词1069个;二是复音词在构造、意义和使用上,完全符合汉代书面语复音词的一般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语词汇中各种构造法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大量使用两汉产生的复音词的同时,还有300多个新词为本书所首用,其中又有200来个被后代书面语所沿用,为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释名》
释语
复音词
Keywords
Shiming
explanation
multiple-sound words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一阁善本古籍《释名》修复实例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贤慧
曹明
机构
天一阁博物馆
出处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5,共2页
文摘
《释名》为我国东汉末年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作为中国语言史上颇负盛名的训诂学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释名》传本只有明代嘉靖三年的覆宋本,天一阁博物馆收藏了其中两卷。如今,开展对馆藏《释名》的修复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释名》
天一阁
善本古籍
修复
实例
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
保护工作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G25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释名》声训看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其文化背景
被引量:
7
5
作者
刘兴均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0-34,共5页
文摘
语言中的词汇是人类认识史的活化石 ,特别是词汇中的名物词更是打上了人们思维的烙印。东汉刘熙著《释名》一书 ,旨在探求事物得名之由 ,其立足点是建立在人们思维感觉的相通性之上的。反过来 ,亦可通过他的声训窥探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其文化背景 ,印证汉语的人文性。
关键词
训诂学
直觉思维
阴阳五行
认知模式
宗法伦理
《释名》
声训
汉代
思维特征
文化背景
汉语
词汇
名物词
Keywords
Shiming
explaining the meaning of a character in the light of its sound
thinking features
cultural background
分类号
H13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声训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
3
6
作者
卢烈红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82-87,共6页
文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字词尤可称为文化的密码,诚如美国人类学家普洛格和贝茨所说:“把对语言的分析当作一面文化的镜子,主要集中于词汇”。对字词进行训释,在某种程度上无异就是对它们的文化底蕴进行解码。我国汉代出现的字词训释之书《尔雅》、《说文》、《释名》,分别以义训、形训、声训三种不同方式解说字词,成为研究古代文化的资料宝库。而《释名》一书以其涉及范围的广泛和训释方式的独特,较之《尔雅》《说文》,在文化研究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释名》
声训
首饰
文化内涵
胡饼
《尔雅》
亲属
训释
字词
香泽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中部分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的语词考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建初
喻华
机构
晓庄学院文学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6,共5页
文摘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其中有上百个复音词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等后代大型辞书。本文即检得 1 1 0个双音词 ,对其中 5 0多个进行了考释 。
关键词
《释名》
《汉语大词典》
词语
考释
复音词
双音词
Keywords
Explanations of Appellations(
释名
)
phraseology
textual research
polysyllabic word
disyllabic word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人对《释名》的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
8
8
作者
李传书
机构
长沙电力学院中文系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文摘
清代对《释名》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主要有毕沅、顾广圻、王先谦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已主要集中体现在《释名疏证补》一书中。他们校勘文字,考证名物,阐明体例,辨明音读,为此书的整理与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寻其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研究整理的过程中,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取得进步。
关键词
《释名》
校勘整理
研究方法
语言观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熙《释名》“一韵之转”方法论考略
被引量:
4
9
作者
吴泽顺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40,共5页
文摘
前人言音转 ,往往重声而轻韵 ,以致视《释名》中的叠韵为训为讹字。本文通过对《释名》声训的全面检视发现 ,以叠韵说训诂 ,恰恰是它的一大特点 ,是刘熙对许郑声训的一大发展。
关键词
刘熙
《释名》
训诂学
叠韵
声训
“一韵之转”
方法论
考略
Keywords
explaining by phonology
phonological evolvement
change of pronunciation
explaining a word by another word with the same ancient rhyme
分类号
H13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互训例辨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建初
机构
晓庄学院文学院
出处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86,共3页
文摘
刘熙《释名》训诂中的“互训”具有不同于一般互训的特点 :第一 ,互为训释的两个词词性不一致 ;第二 ,互为训释的两个词中 ,同一个词作为被释词与训释词时意义不相同 ,它们实际上往往是同形异词或同词异义 ;第三 ,《释名》中的互训不是同义相训而是同源相训。因此 ,《释名》中这种貌似互训的现象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并不是互训。基于这种分析 ,建议把一般训诂中的互训称为义训类互训 ,而把《释名》中的上述“互训”
关键词
《释名》
互训
同源相训
训诂
Keywords
Definition of Words
mutual definition
etymology
分类号
H13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词源学的建立与刘熙《释名》的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
6
11
作者
邓文彬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10-211,共2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词源研究的兴起与词源学的建立、《释名》的作者与成书背景、《释名》的内容与体例、《释名》的贡献和影响等问题 ,指出刘熙的《释名》对中国古代词源学的建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词源学的正式建立 。
关键词
中国
语言学史
词源学
刘熙
《释名》
古代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训释条例略说——兼谈与“声训”有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3
12
作者
吴辛丑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79-83,共5页
文摘
本文先探讨“声训”的内涵及性质问题,然后将《释名》的训释条例归纳为六个方面.认为《释名》是一部以声训为主而兼用了义训、形训的语源学专著.本文还对“声训”和“因声求义”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认为“声训”是一种训释条例,其表现形式多为判断式,而“因声求义”则是一种训诂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就古音以求古义”,其运用主要是破假借以求本字,探寻连绵字的流变,确认字词的同源、同族关系.
关键词
《释名》
声训
因声求义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释名》同实异名例看刘熙的词汇观
被引量:
3
13
作者
刘中富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文摘
东汉末年刘熙编撰的《释名》是一部旨在探求事物现象得名之由(词的理据)的著作。经初步统计,其中共出现了78条"同实异名例"。这些"同实异名例"有不同的构成情况,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一些词汇事实,而且可以看出刘熙在考察名实关系时的广阔视阈以及看待语言词汇构成的时空观和雅俗观。
关键词
《释名》
词的理据
同实异名
词汇观
Keywords
Shi Ming
word motivation
identical reality but with different names
lexical views
分类号
H13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的声训与推原
被引量:
3
14
作者
郝士宏
机构
宁夏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
文摘
本文着重从《释名》声训与推原的关系、《释名》声训与推原的判定标准以及具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廓清过去研究当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关键词
《释名》
语言学
义类
声训
推原
分类号
H13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曾昭聪
机构
汕头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年第4期20-24,15,共6页
关键词
《释名》
示源功能
声训
形声字
声符
词源学
同源词
词源研究
源义素
训释词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直陈例说
被引量:
3
16
作者
陈建初
机构
晓庄学院中文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4,共4页
文摘
《释名》推阐事物命名的理据意义,其训释方式除了声训之外,直陈法也是重要的训释方式。本文在统计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直陈的种种条例,从而揭示了《释名》推阐语源的特点及训诂特色。
关键词
《释名》
直陈
Keywords
Shiming(
释名
)
direct state
分类号
H13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同源词疏证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陈建初
机构
晓庄学院文学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1,共6页
文摘
《释名》是我国古代首部系统推语源的专著,本文对其中部分同源词进行疏证,以验证其同源关系的真实性。同时,疏证中还推论系联了其他同源词。
关键词
《释名》
同源词
疏证
Keywords
Shiming(
释名
)
paronym
textual research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隐含语源线索探绎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建初
机构
晓庄学院 文学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4,共7页
文摘
汉代刘熙《释名》不仅正确解释了部分语词的命名缘由,以声训的形式系联了一大批同源词,而且在许多地方正确地揭示了语词的语源线索。本文即探寻了其中部分语源线索,并据以考证了一批同源词。
关键词
《释名》
语源线索
同源词
Keywords
shiming (
释名
)
etymological clues
paronyms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释名》声训的贡献及阙失
被引量:
1
19
作者
褚群武
赵拴牢
杜红梅
机构
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河南省国税局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0-33,共4页
基金
巢湖学院项目"论<释名>声训体例及阙失"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XWY-201101
文摘
《释名》是声训的集大成之作。重新审视《释名》,深入发掘和充分认识它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批判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以服务于科学的语言学建构。
关键词
《释名》
声训
贡献阙失
分类号
H131.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名》语源探索的理论与方法论贡献
被引量:
4
20
作者
陈建初
机构
晓庄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8-65,共8页
文摘
《释名》在语源学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上的价值与贡献超过了它对具体语源的探索,对促进汉语语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释名》
语源探索
理论
方法论
Keywords
the Book of Title Explanation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source
theory
methodology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华简(陆)与《释名》训释合证举隅
王赫岗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字族理论的名源考据功用分析——以《释名》为例
梅宇
《今古文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
陈建初
喻华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天一阁善本古籍《释名》修复实例
李贤慧
曹明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释名》声训看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其文化背景
刘兴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释名》声训的文化内涵
卢烈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释名》中部分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的语词考
陈建初
喻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清人对《释名》的整理与研究
李传书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刘熙《释名》“一韵之转”方法论考略
吴泽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释名》互训例辨
陈建初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国古代词源学的建立与刘熙《释名》的地位和影响
邓文彬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释名》训释条例略说——兼谈与“声训”有关的几个问题
吴辛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释名》同实异名例看刘熙的词汇观
刘中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释名》的声训与推原
郝士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
曾昭聪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释名》直陈例说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释名》同源词疏证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释名》隐含语源线索探绎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释名》声训的贡献及阙失
褚群武
赵拴牢
杜红梅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释名》语源探索的理论与方法论贡献
陈建初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