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本字考释驳正三则 被引量:2
1
作者 何书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0-84,共5页
《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朱骏声的代表作,考本字是全书的重要内容,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失误。造成朱骏声本字考求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直接根据前人的传注训诂材料确定本字。《诗·... 《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朱骏声的代表作,考本字是全书的重要内容,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失误。造成朱骏声本字考求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直接根据前人的传注训诂材料确定本字。《诗·鸱鸮》“予所蓄租”之“租”义为“蓄积”,属于引申义而非假借义,朱骏声对传注训诂材料未加辨析而据此所考出的四个本字“贮”“储”“作”“祖”是错误的;《庄子·达生》“公反,诶诒为病”之“诶诒”为连绵词,无本字可考,朱骏声根据前人训释考出两个本字“绐”和“眙”,误;《周礼·宫正》“凡邦之事,跸”,其“事”为祭祀义,乃引申义,朱骏声根据古注判定为假借并为之考出本字“祀”,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本字考释 驳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之文字分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安兰朋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48-51,共4页
对《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中涉及的文字分化现象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指出因形符、声符、部件的组合方式、来源不同及省形等方式而形成分化字,分化后有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有的不变。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分化 形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用于形声字教学的探索
3
作者 郭常艳 刘在鑫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Z期62-63,共2页
本文对形声字教学中如何运用《说文通训定声》在声符研究和同源词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思考:我们可以借助《定声》进行同声符字的系联、表义声旁的分析、形近声旁的辨析和同声旁字形旁的辨析,此外,还可以借助《定声》进行近... 本文对形声字教学中如何运用《说文通训定声》在声符研究和同源词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思考:我们可以借助《定声》进行同声符字的系联、表义声旁的分析、形近声旁的辨析和同声旁字形旁的辨析,此外,还可以借助《定声》进行近义声旁的系联。通过这样对各组形声字的示范分析,引领学生把汉字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形声字教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汉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与《说文通训定声》比较分析
4
作者 李超 郝继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6期52-56,共5页
《说文解字注》和《说文通训定声》都是清代学者对传世本《说文解字》进行研究后写成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书虽皆重视音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又各有侧重:前者更倾向于还原《说文解字》原貌,保留《说文解字》原有体系,更重视本... 《说文解字注》和《说文通训定声》都是清代学者对传世本《说文解字》进行研究后写成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书虽皆重视音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又各有侧重:前者更倾向于还原《说文解字》原貌,保留《说文解字》原有体系,更重视本义和本字,属于文字学著作;而后者则是打乱《说文解字》原有体系,建立自己的说解系统,属于语言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解字》 《说解字注》 《说文通训定声》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别义”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晓艳 《社会科学论坛》 2012年第9期73-77,共5页
《说文通训定声》是第一部对词义做全面探究的专著,朱骏声在书中明确提出"别义"概念,将"别义"和"引申义""假借义"并列起来作为独立的义类进行说解并且使之系统化。朱骏声所界定的"别义&qu... 《说文通训定声》是第一部对词义做全面探究的专著,朱骏声在书中明确提出"别义"概念,将"别义"和"引申义""假借义"并列起来作为独立的义类进行说解并且使之系统化。朱骏声所界定的"别义"义项的性质非常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词义系统内部的混乱。朱书"别义"有的属于连绵词的意义,有的与本义实为同一义项,有的实为同形字的意义,有的实为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骏 《说文通训定声》 别义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指事字辨正 被引量:1
6
作者 祝美好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2-45,共4页
汉字中的指事字数量较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列出了125个指事字,并将这些指事字分为纯指事字、象形兼指事字、会意兼指事字、形声兼指事字四类。但其目录所列的一部分指事字与正文所释有相悖之处,我们将把这些指事字分别罗列,加以... 汉字中的指事字数量较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列出了125个指事字,并将这些指事字分为纯指事字、象形兼指事字、会意兼指事字、形声兼指事字四类。但其目录所列的一部分指事字与正文所释有相悖之处,我们将把这些指事字分别罗列,加以整理,并对其进行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指事字 辨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词义引申研究中的“义素”分析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何书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6-29,共4页
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实为传统词义研究的集大成者。朱氏以《说文》所释本义为依托,成功构建了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词义系统。朱氏通过分析本义内部构成要素的变化而对词义引申过程和理据所作的深入探... 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实为传统词义研究的集大成者。朱氏以《说文》所释本义为依托,成功构建了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词义系统。朱氏通过分析本义内部构成要素的变化而对词义引申过程和理据所作的深入探求与阐释,实已蕴含着义素分析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词义引申 义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别义”连绵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于雪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4-87,共4页
《说文通训定声》是"说文四大家"之一朱骏声的代表作,是一部从形音义三方面全面探讨词义的著作,是语言文字学的重要材料。连绵词是指两个以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有非双声叠韵的三类。《说文通... 《说文通训定声》是"说文四大家"之一朱骏声的代表作,是一部从形音义三方面全面探讨词义的著作,是语言文字学的重要材料。连绵词是指两个以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有非双声叠韵的三类。《说文通训定声》中的"别义"下列"叠韵连语"15个,"双声连语"3个,我们以此为研究对象,从音义角度对其进行分类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别义 连绵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十年来《说文通训定声》语言研究述论
9
作者 周静雯 邹德文 薄洋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11期79-82,共4页
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时间起点,以中国知网(CNKI)为资料数据库,将《说文通训定声》语言学方面的相关学术成果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个角度出发,对《说文通训定声》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考辨和评述,以期... 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时间起点,以中国知网(CNKI)为资料数据库,将《说文通训定声》语言学方面的相关学术成果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个角度出发,对《说文通训定声》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考辨和评述,以期总结既往的成就,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骏 《说文通训定声》 字学 训诂学 音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勘误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琼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27-36,共10页
朱骏声,"说文四大家"之一,一生著述颇丰,以《说文通训定声》最负盛名。在古籍电子数字化工作中,通过对此书的整理校勘,发现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疏漏:文字的错讹,包括错别字,或增减笔画,或非本字等;衍文、脱文或倒文;字形、格... 朱骏声,"说文四大家"之一,一生著述颇丰,以《说文通训定声》最负盛名。在古籍电子数字化工作中,通过对此书的整理校勘,发现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疏漏:文字的错讹,包括错别字,或增减笔画,或非本字等;衍文、脱文或倒文;字形、格式规范不统一。全部错漏共计126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语义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Z期80-81,共2页
《说文通训定声》为清朝著名学者朱骏声所著,全书分为三大部分,总共18卷,对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全书从"说文""通训""定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部分既是编著体例,又对《说... 《说文通训定声》为清朝著名学者朱骏声所著,全书分为三大部分,总共18卷,对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全书从"说文""通训""定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部分既是编著体例,又对《说文解字》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丰富,还对字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释。本文对《说文通训定声》的语义做出浅显的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其对"说文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出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说文通训定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新增“同意”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菲菲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2-97,共6页
朱骏声在《说文》"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增补。分析这些新增"同意"字组的构意、词义关系可以看出,他的"同意"主要指的是构意的相同,同时也包括词义相同而无关构意的情况。朱氏侧重于揭示较为隐蔽... 朱骏声在《说文》"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增补。分析这些新增"同意"字组的构意、词义关系可以看出,他的"同意"主要指的是构意的相同,同时也包括词义相同而无关构意的情况。朱氏侧重于揭示较为隐蔽的构意,大量选取了构意相同且词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体现了对形义关系的追求,这与他的转注观念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同意” 构意 词义 转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船禅二母研究
13
作者 赵云霞 《文教资料》 2009年第7期38-39,共2页
船母和禅母在上古的语音状况历来存在争议,本文主要运用《说文通训定声》中的通假字材料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其语音构拟进行简单的认定和取舍。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通假字 船母 禅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中的“转注”、“假借”说评议
14
作者 桂柳玥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32-136,共5页
汉字"六书"之说始见于《周礼》,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首次为"六书"作出详细解释,长期以来被当作重要的汉字理论系统进行研究,但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引起后学聚讼不断,尤其是对"转注"的模糊表述,争议最多,... 汉字"六书"之说始见于《周礼》,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首次为"六书"作出详细解释,长期以来被当作重要的汉字理论系统进行研究,但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引起后学聚讼不断,尤其是对"转注"的模糊表述,争议最多,至今没有公认的说法。清代学者朱骏声于众说中另辟蹊径,重新定义"转注"、"假借",突破许慎"六书"框架及《说文解字》体例,将字的引申脉络、假借用法、声音关系等系联于本字之下。朱骏声以意义引申为"转注",在传统"假借"说中增加同音通假,客观上实现了对汉字形义关系的沟通和阐释,反映了他朴素的汉字形义系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 转注 假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中同形字现象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雪 《汉字文化》 2018年第12期99-101,共3页
《说文通训定声》是"说文四大家"之一朱骏声的代表作,是一部从形音义三方面全面探讨词义的著作,是语言文字学的重要材料。同形字是指外形相同,且在语音上没有必然联系、意义不同的两个(或几个)字。《说文通训定声》中的"... 《说文通训定声》是"说文四大家"之一朱骏声的代表作,是一部从形音义三方面全面探讨词义的著作,是语言文字学的重要材料。同形字是指外形相同,且在语音上没有必然联系、意义不同的两个(或几个)字。《说文通训定声》中的"别义"包含同形字,我们以此为研究对象,从形体结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同形字 别义 类型
原文传递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引蘇俗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其和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330-343,共14页
朱駿聲在《説文通訓定聲》中徵引了大量江蘇方言俗語,共計267條。通過引證蘇俗方言,朱駿聲或考釋名物,或闡明詞義,或指出蘇俗方言本字,創獲尤多。這些蘇俗方言有的仍活躍在今天口語中,有的已經消亡,有的語音或詞義發生了變化,它們是研... 朱駿聲在《説文通訓定聲》中徵引了大量江蘇方言俗語,共計267條。通過引證蘇俗方言,朱駿聲或考釋名物,或闡明詞義,或指出蘇俗方言本字,創獲尤多。這些蘇俗方言有的仍活躍在今天口語中,有的已經消亡,有的語音或詞義發生了變化,它們是研究《説文》和清代方言俗語的重要資料,在訓詁學和方言學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說通訓定聲》 蘇俗方言 詞義
原文传递
一百年来《说文通训定声》研究述评
17
作者 吴菲菲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关于《定声》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清末遭受较多批评,但在域外汉学著述中受到关注,且随着新出土文献的发掘,其价值得以重新评估。新中国成立后,通史类著述对其充分肯定,批评主要围绕“假借”说的局限、求本义的失误等方面展开,微观的... 关于《定声》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清末遭受较多批评,但在域外汉学著述中受到关注,且随着新出土文献的发掘,其价值得以重新评估。新中国成立后,通史类著述对其充分肯定,批评主要围绕“假借”说的局限、求本义的失误等方面展开,微观的定量的分析较少。二十一世纪以来,以硕博论文为主体,研究数量明显增多、角度多样、成果丰富,研究内容上有越分越细的趋势,同时也在整体关照上显得不足,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四种字义关系
18
作者 凌裕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0年第1期00273-00273,276,共2页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四类字义定义清晰,但在一些具体材料中关系复杂:本义不明确,不区分本义与转注;转注、假借归类不清;假借义弄错,释义出现前后不一致;或是别义误为本义,或是别义应归入假借。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履部 字义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通训定声·转注》论析
19
作者 宋晓晔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7期66-69,共4页
“转注”是传统文字学“六书”理论中最具有争议的部分,长期以来“言人人殊”。《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人朱骏声研究转注、假借条例,考镜古今音变源流的专书,其卷首“转注”一文认为前人“以形体言转注”和“以训诂言转注”均不符合“转... “转注”是传统文字学“六书”理论中最具有争议的部分,长期以来“言人人殊”。《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人朱骏声研究转注、假借条例,考镜古今音变源流的专书,其卷首“转注”一文认为前人“以形体言转注”和“以训诂言转注”均不符合“转注”本意,而提出了“转注即词义引申”说,此说突破了传统转注说的局限,开辟了转注研究的新方向,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朱氏“体不改造,引意相受”的观点仍有缺陷。转注实际上指的是词义孳乳推动下汉字字形的演变,转注字就是在本字基础上加注意符或声符而另造的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转注 论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韵文和谐声看朱骏声的泰部独立说
20
作者 张道俊 彭啸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本文讨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独立的韵学思想。通过“履泰合用:(履部独用+泰部独用)”方法统计履部、泰部的谐声字组和韵段,我们发现履部和泰部在不同的音韵材料中音韵关系不同:履泰合用诗经韵文占9%,群经韵文占38.67%,谐声字组... 本文讨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独立的韵学思想。通过“履泰合用:(履部独用+泰部独用)”方法统计履部、泰部的谐声字组和韵段,我们发现履部和泰部在不同的音韵材料中音韵关系不同:履泰合用诗经韵文占9%,群经韵文占38.67%,谐声字组占54.08%。这表明诗经韵文中的泰部独立性最强,朱氏泰部独立的主要依据是诗经韵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泰部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