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嘲》中的“阳”与“阴”——扬雄对西汉末年士人困境的思考与突围
1
作者
沈相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扬雄《解嘲》前半部分重在比较“上世”与“当今”,指出世异事变之下士人遭遇之变迁;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自身,解释其作《玄》的原因,为其拟经提供合法性。扬雄表面上是在歌颂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实际却对时政提出了严厉批评。扬雄在古今对比...
扬雄《解嘲》前半部分重在比较“上世”与“当今”,指出世异事变之下士人遭遇之变迁;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自身,解释其作《玄》的原因,为其拟经提供合法性。扬雄表面上是在歌颂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实际却对时政提出了严厉批评。扬雄在古今对比中,传递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所以《太玄》被定位为“俟后世”之书。就消极层面而言,守《玄》是扬雄对现实的被动逃避;从积极角度来说,则是其对天人合一创作环境的主动追求。因此,《解嘲》一方面固然反映了扬雄遭遇现实困境时的失望和怯懦,但同时也体现出其触底反弹式的精神突围与超越。较之东方朔《答客难》,《解嘲》不仅揭示了士不遇的深刻原因,也为士人安顿身心提供了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解嘲》
《太玄》
《答客难》
士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朔《答客难》与扬雄《解嘲》写作背景探究
2
作者
陈培鑫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5期37-39,共3页
《答客难》与《解嘲》因为较为类似互文写作手法与借文书怀的内容而常被人比较,这导致目前的研究方向多是两文间的相似点。本文尝试从两篇文章内容间的不同点入手,进而结合东方朔与扬雄不同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进行论证分析。
关键词
《答客难》
《解嘲》
对比
个人经历
时代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学者黄承吉的“正扬论”——以黄承吉论《解嘲》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晶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9,共13页
黄承吉为清代扬州学派有名的小学家,其论扬雄之语却鲜有人关注。黄承吉"正扬论"由扬雄有雕虫篆刻之说致文为后世诟病开篇,力图澄清与扬雄有关的迷雾。"正扬论"之《解嘲》篇对于了解全部"正扬论"的主旨及...
黄承吉为清代扬州学派有名的小学家,其论扬雄之语却鲜有人关注。黄承吉"正扬论"由扬雄有雕虫篆刻之说致文为后世诟病开篇,力图澄清与扬雄有关的迷雾。"正扬论"之《解嘲》篇对于了解全部"正扬论"的主旨及风格具有重要意义。黄承吉论扬雄《解嘲》的惑人之语,论扬雄为文之深心,论《解嘲》与《答客难》之异同,论扬雄以老氏为门面等,胜论叠出,其老吏判案的论证风格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尤为独特。然其文亦有冗长芜累之弊,而致被人轻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承吉
“正扬论”
扬雄
《梦陔堂文说》
《解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扬雄《解嘲》作年与典范意义
被引量:
3
4
作者
龙文玲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60-67,共8页
扬雄《解嘲》作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十二月至元寿二年六月间,正值丁、傅外戚与佞幸董贤用事之际。出于对险恶政坛的清醒认识,扬雄通过创作《解嘲》,表达了远离官场纷争、默守玄远之道的愿望。在继承《答客难》创作经验基础上,《解嘲》采用...
扬雄《解嘲》作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十二月至元寿二年六月间,正值丁、傅外戚与佞幸董贤用事之际。出于对险恶政坛的清醒认识,扬雄通过创作《解嘲》,表达了远离官场纷争、默守玄远之道的愿望。在继承《答客难》创作经验基础上,《解嘲》采用回环自释的两问两答结构,侧重于隐士处世方略与汉世人物命运的反思,关注到衰危之世生存策略的探寻,启东汉玄儒交融境界之端,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种全身远害的心灵家园,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典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解嘲》
作年
继承
创新
典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嘲》中的“阳”与“阴”——扬雄对西汉末年士人困境的思考与突围
1
作者
沈相辉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太玄》文献整理与研究”(22CZW015)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文摘
扬雄《解嘲》前半部分重在比较“上世”与“当今”,指出世异事变之下士人遭遇之变迁;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自身,解释其作《玄》的原因,为其拟经提供合法性。扬雄表面上是在歌颂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实际却对时政提出了严厉批评。扬雄在古今对比中,传递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所以《太玄》被定位为“俟后世”之书。就消极层面而言,守《玄》是扬雄对现实的被动逃避;从积极角度来说,则是其对天人合一创作环境的主动追求。因此,《解嘲》一方面固然反映了扬雄遭遇现实困境时的失望和怯懦,但同时也体现出其触底反弹式的精神突围与超越。较之东方朔《答客难》,《解嘲》不仅揭示了士不遇的深刻原因,也为士人安顿身心提供了解决之道。
关键词
扬雄
《解嘲》
《太玄》
《答客难》
士人文化
Keywords
Yang Xiong
Jie Chao
Tai Xuan
Da Ke Nan
scholarly cultur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朔《答客难》与扬雄《解嘲》写作背景探究
2
作者
陈培鑫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5期37-39,共3页
文摘
《答客难》与《解嘲》因为较为类似互文写作手法与借文书怀的内容而常被人比较,这导致目前的研究方向多是两文间的相似点。本文尝试从两篇文章内容间的不同点入手,进而结合东方朔与扬雄不同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进行论证分析。
关键词
《答客难》
《解嘲》
对比
个人经历
时代背景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学者黄承吉的“正扬论”——以黄承吉论《解嘲》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晶
机构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9,共13页
基金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规划项目(编号:1643)
文摘
黄承吉为清代扬州学派有名的小学家,其论扬雄之语却鲜有人关注。黄承吉"正扬论"由扬雄有雕虫篆刻之说致文为后世诟病开篇,力图澄清与扬雄有关的迷雾。"正扬论"之《解嘲》篇对于了解全部"正扬论"的主旨及风格具有重要意义。黄承吉论扬雄《解嘲》的惑人之语,论扬雄为文之深心,论《解嘲》与《答客难》之异同,论扬雄以老氏为门面等,胜论叠出,其老吏判案的论证风格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尤为独特。然其文亦有冗长芜累之弊,而致被人轻忽。
关键词
黄承吉
“正扬论”
扬雄
《梦陔堂文说》
《解嘲》
Keywords
HUANG Cheng - ji
Proof - YANG
YANG Xiong
" Paper on Literature Mind of Menggaitang"
"Jie Chao"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扬雄《解嘲》作年与典范意义
被引量:
3
4
作者
龙文玲
机构
广西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60-6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19AZW007)。
文摘
扬雄《解嘲》作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十二月至元寿二年六月间,正值丁、傅外戚与佞幸董贤用事之际。出于对险恶政坛的清醒认识,扬雄通过创作《解嘲》,表达了远离官场纷争、默守玄远之道的愿望。在继承《答客难》创作经验基础上,《解嘲》采用回环自释的两问两答结构,侧重于隐士处世方略与汉世人物命运的反思,关注到衰危之世生存策略的探寻,启东汉玄儒交融境界之端,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种全身远害的心灵家园,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典范意义。
关键词
扬雄
《解嘲》
作年
继承
创新
典范意义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嘲》中的“阳”与“阴”——扬雄对西汉末年士人困境的思考与突围
沈相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方朔《答客难》与扬雄《解嘲》写作背景探究
陈培鑫
《今古文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代学者黄承吉的“正扬论”——以黄承吉论《解嘲》为中心
孙晶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扬雄《解嘲》作年与典范意义
龙文玲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