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元通制》到《至正条格》:论元代的法典编纂体系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晓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78,共15页
元代先后颁布过两部具有法典性质的法律文献汇编——《大元通制》与《至正条格》。《至正条格》残卷在韩国的发现,填补了元代中后期法律文献的空白,使元代各类法律文献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为学界重新认识元代法典编纂体系提供了宝贵资... 元代先后颁布过两部具有法典性质的法律文献汇编——《大元通制》与《至正条格》。《至正条格》残卷在韩国的发现,填补了元代中后期法律文献的空白,使元代各类法律文献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为学界重新认识元代法典编纂体系提供了宝贵资料。透过这两部文献,可以窥知元代立法制度的沿革,亦可了解元代的法典编纂体系及其特色。而编纂时间介于《大元通制》和《至正条格》之间的《经典大典·宪典》既反映了元代的立法思想,亦代表了编纂者欧阳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大元通制》 《至正条格》 《经世大典·宪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元代刑狱制度的新史料——《至正条格》“狱官”条格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广恩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2,66,共5页
《至正条格》是新发现的元朝的第3部法典,其中条格部分第33、第34两卷是题为"狱官"的条格汇编,保留了大量的研究元代刑狱制度的新史料。通过这些条格,可以对元代的刑狱制度有大体的认识和了解,如元朝重视死刑审判、刑罚总体... 《至正条格》是新发现的元朝的第3部法典,其中条格部分第33、第34两卷是题为"狱官"的条格汇编,保留了大量的研究元代刑狱制度的新史料。通过这些条格,可以对元代的刑狱制度有大体的认识和了解,如元朝重视死刑审判、刑罚总体较轻、司法中存在明显的蒙古因素和民族歧视现象、人道主义精神多有体现、刑狱审判过程中相关机构职责不明、司法腐败非常严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至正条格》 “狱官” 刑狱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至正条格》看元代的茶引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国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0-183,共4页
2002年新发现了元朝后期的法典《至正条格》,其"断例"部分"厩库"门"茶课"条所载6款,是茶引上印刷的文字,这些文字虽见于他书而记载不详。元代"茶引"的性质是"贩运凭证",直接继承的... 2002年新发现了元朝后期的法典《至正条格》,其"断例"部分"厩库"门"茶课"条所载6款,是茶引上印刷的文字,这些文字虽见于他书而记载不详。元代"茶引"的性质是"贩运凭证",直接继承的是北宋初期的制度;元代茶"公据"才具有北宋末到南宋时"专卖税"的性质。茶引文字是最基本的茶引条画,规定了贩茶程序、私茶的处罚、官吏沮坏茶课等内容。茶引和公据的密不可分,使元朝形成了一套比宋更为完善的茶引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榷茶法 茶引 《至正条格》 茶引与公据 茶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发现《至正条格》的编纂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国华 《西部法学评论》 2016年第6期9-17,共9页
《至正条格》是元代后期一部重要的法典,颁行于元顺帝至正六年。此法典久已亡佚。2002年韩国庆州发现该书元刻残本,2007年公布了是书的影印本和校注本。其与元代前中期的《大元通制》相比,虽然编纂的总原则是类集,但在以"事类"... 《至正条格》是元代后期一部重要的法典,颁行于元顺帝至正六年。此法典久已亡佚。2002年韩国庆州发现该书元刻残本,2007年公布了是书的影印本和校注本。其与元代前中期的《大元通制》相比,虽然编纂的总原则是类集,但在以"事类"设目、法律语言简洁、突出令的禁止性功能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至正条格》 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至正条格》文书解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宫海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8-107,共10页
《至正条格》中解读较难的有吏员公牍体句式,SOV句式和引语句式。吏员公牍体句式具有半文言半白话的特点,而且有四字、六字的独特节拍,还有些固定的句型。SOV(硬译体)句式中主要成分的顺序与蒙古语一致,蒙古语中的格及一些附加成分也被... 《至正条格》中解读较难的有吏员公牍体句式,SOV句式和引语句式。吏员公牍体句式具有半文言半白话的特点,而且有四字、六字的独特节拍,还有些固定的句型。SOV(硬译体)句式中主要成分的顺序与蒙古语一致,蒙古语中的格及一些附加成分也被硬译成汉字。引语句式不仅有蒙古语的特点,有时还兼有蒙汉句式混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正条格》 吏员公牍体 SOV句式 引语句式 硬译体公文
原文传递
读史札记:《至正条格》和《元典章》大都及两都巡幸史料四篇
6
作者 特木勒 于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6-50,68,共6页
元朝政府行政而生成的公牍文中,遗留至今者有相当一批是所谓硬译体公文书,是以汉字书写而以蒙古语语序组织而构成的公文书。新发现并刊布的《至正条格》中也包含丰富的硬译体文书。关于元朝两都巡幸及元大都城市史,这批文书中有丰富史... 元朝政府行政而生成的公牍文中,遗留至今者有相当一批是所谓硬译体公文书,是以汉字书写而以蒙古语语序组织而构成的公文书。新发现并刊布的《至正条格》中也包含丰富的硬译体文书。关于元朝两都巡幸及元大都城市史,这批文书中有丰富史料。相比于纯粹的汉文史料,对这些硬译体文书的解读,会花费学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本文对其中四篇文书进行解读,希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获取新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元典章》 《至正条格》 硬译体公牍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至正条格》看元代急递铺与档案文书的递送
7
作者 王芳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99,共3页
元代急递铺是专门传递档案文书的机构。2002年发现的元后期法典《至正条格》为进一步研究急递铺提供了新的史料。元政府针对档案文书递送出现的稽迟、损坏、沉匿等问题,因时因事立法,保证急递铺的人员和设施完备,规范递送行为,对违反法... 元代急递铺是专门传递档案文书的机构。2002年发现的元后期法典《至正条格》为进一步研究急递铺提供了新的史料。元政府针对档案文书递送出现的稽迟、损坏、沉匿等问题,因时因事立法,保证急递铺的人员和设施完备,规范递送行为,对违反法律者予以处罚,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递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急递铺 档案文书 《至正条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至正条格》词语论考
8
作者 王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5-120,共6页
《至正条格》是元代官修的一部重要法令文书汇编。因为该书文体特殊,包含硬译吏牍与汉文吏牍两种文体,所以该书的口语色彩浓厚,是研究元代汉语不可多得的语料。文章对《至正条格》中的一些元代新生词语进行考释,以期有助于辞书编纂及汉... 《至正条格》是元代官修的一部重要法令文书汇编。因为该书文体特殊,包含硬译吏牍与汉文吏牍两种文体,所以该书的口语色彩浓厚,是研究元代汉语不可多得的语料。文章对《至正条格》中的一些元代新生词语进行考释,以期有助于辞书编纂及汉语词汇史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正条格》 元代 法令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现于世的元代法律典籍——残本《至正条格》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帆 《文史知识》 2008年第2期31-38,共8页
一 发现和整理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立法工作具有自己的特点。元人郑介夫称其为“有例可援,无法可守……遇事有难决,则检寻旧例,或中无所载,则旋行议拟”(《历代名臣奏议》卷67《治道》)。也就是说,没有一... 一 发现和整理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立法工作具有自己的特点。元人郑介夫称其为“有例可援,无法可守……遇事有难决,则检寻旧例,或中无所载,则旋行议拟”(《历代名臣奏议》卷67《治道》)。也就是说,没有一部正规的法典,司法实践中主要使用历年积累下来的单行法规、条令和案例。随着时间推移,当然也需要对这些单行法规、条令和案例进行筛选、分类,编辑成书,以满足司法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正条格》 残本 典籍 法律 元代 北方游牧民族 司法实践 立法工作
原文传递
《至正条格》的编纂特征与元末政治——以《至正条格·断例·卫禁·肃严宫禁》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志坚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6,共6页
《至正条格》一方面保留元代旨敕反映奏闻过程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旨敕事由部分被删节。这种处理,应当是有意向唐律靠拢。其中《肃严宫禁》还反映出元代奏闻过程不同环节处于不同的空间:自外而内,依次为"各门头"、"主廊&... 《至正条格》一方面保留元代旨敕反映奏闻过程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旨敕事由部分被删节。这种处理,应当是有意向唐律靠拢。其中《肃严宫禁》还反映出元代奏闻过程不同环节处于不同的空间:自外而内,依次为"各门头"、"主廊"、"扫邻",最后为皇帝所在宫殿。这就是元代的权力空间分布。《肃严宫禁》等材料表明元代后期奏闻过程怯薛之外的因素在增强。这暗示着元代中后期政治格局怯薛与权相势力消长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从一直将怯薛视为异己因素的汉制角度观察,是制度更加"规范"了。《至正条格》法律编纂"规范化"的特征与此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正条格》 权力空间 元末政治
原文传递
《至正条格·隐藏玄象图谶》禁治图籍考辨
11
作者 吴小红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49-88,共40页
本文着重考辨《至正条格》中的断例《隐藏玄象图谶》所列禁书.认为由于案牍吏员的草率粗疏,所列51种禁治图籍中,实际被禁者只有45种,同时又有诸多禁书没有开列于内.在对这45种禁书逐一考辨后,认为元代禁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即防范皇权被颠... 本文着重考辨《至正条格》中的断例《隐藏玄象图谶》所列禁书.认为由于案牍吏员的草率粗疏,所列51种禁治图籍中,实际被禁者只有45种,同时又有诸多禁书没有开列于内.在对这45种禁书逐一考辨后,认为元代禁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即防范皇权被颠覆.这固然与蒙元统治者的长生天信仰和重视巫术、占卜有关,但也与蒙元缺乏明确的嫡长子继承制深有关联.禁网宽松的书禁有利于元朝文化的多元和繁荣,但禁治图籍不多也使这项社会文化控制措施难以达到统治者期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正条格》 《隐藏玄象图谶》 禁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刻本《至正条格》的发现
12
作者 陈高华 《书品》 2007年第6期23-29,共7页
最近,韩国公布了元代刻本《至正条格》(残本),这是很有意义的发现。 元朝建立以后,很长时间没有修律。元仁宗时,纂修《大元通制》,英宗至治三年(1323),颁行天下。这是一部完整的法典。《大元通制》分为三部分:“一曰:诏制... 最近,韩国公布了元代刻本《至正条格》(残本),这是很有意义的发现。 元朝建立以后,很长时间没有修律。元仁宗时,纂修《大元通制》,英宗至治三年(1323),颁行天下。这是一部完整的法典。《大元通制》分为三部分:“一曰:诏制,二曰:条格,三曰:断例。”此书久佚,20世纪30年代,前北平图书馆将原内阁大库明初墨格写本影印出版,但只有《条格》部分二十二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正条格》 元刻本 《大元通制》 30年代 内阁大库 图书馆 残本 纂修
原文传递
《至正条格·条格》初探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高华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58,共24页
韩国近年发现的《至正条格》残本,对于元史和中国法制史研究具有极重要的价值。本文对《至正条格》中的"条格"部分逐篇加以考察,重点是:1.与《通制条格》相应篇目的异同;2.新增条目的背景与意义。
关键词 《至正条格》 《通制格》 断例
原文传递
“泛滥赏赐”与元代社会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广恩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0-206,共7页
"泛滥赏赐"是元代社会的一大特色。"泛滥赏赐"至迟从世祖朝即已形成,并一直延续到元朝灭亡。"泛滥赏赐"对元代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元朝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补救,但终元一代也未能克治这一元代"... "泛滥赏赐"是元代社会的一大特色。"泛滥赏赐"至迟从世祖朝即已形成,并一直延续到元朝灭亡。"泛滥赏赐"对元代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元朝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补救,但终元一代也未能克治这一元代"财政上的癌症"。元代的"泛滥赏赐",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滥赏赐 《至正条格》 后果 措施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远祖蒲居仁族属生平补考
15
作者 李鸣飞 《晋阳学刊》 CSSCI 2019年第6期130-135,共6页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先祖为元代的蒲鲁浑和蒲居仁。对于此二人的族属生平,学界已有大量讨论,有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女真人、中原汉人等多种不同意见。根据新发现的《至正条格》中的资料和对《(弘治)八闽通志》中所载史...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先祖为元代的蒲鲁浑和蒲居仁。对于此二人的族属生平,学界已有大量讨论,有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女真人、中原汉人等多种不同意见。根据新发现的《至正条格》中的资料和对《(弘治)八闽通志》中所载史料的深入分析,可以认为蒲鲁浑与蒲居仁为女真人的可能性较大。从蒲居仁后任职官郭郁的任官经历,也可一窥蒲居仁的生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蒲松龄 蒲鲁浑 蒲居仁 《至正条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元时期的亦里哈温及相关音译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宫海峰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1期318-324,共3页
《至正条格》中出现的亦里哈温是蒙古语ilqa’ul的音译,这一职官负有分拣(查验)的职责。它与孛可孙(孛可温)、脱脱禾孙一样,是具有游牧草原特色的职官,是在蒙元帝国传统的家产制环境下产生的。其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在给怯薛人员分发钞定... 《至正条格》中出现的亦里哈温是蒙古语ilqa’ul的音译,这一职官负有分拣(查验)的职责。它与孛可孙(孛可温)、脱脱禾孙一样,是具有游牧草原特色的职官,是在蒙元帝国传统的家产制环境下产生的。其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在给怯薛人员分发钞定、怯薛服、马匹草料等物时辨别区分真假怯薛。由于元代怯薛人员队伍庞大,元廷为此开销巨大,所以亦里哈温的这一职官显得非常重要。但因为元代诸王、贵族拥有特权,直至元末亦里哈温的分拣功能并未发挥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里哈温 《至正条格》 分拣 汉字音译
全文增补中
蒙元时期的札撒孙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鸣飞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8,共9页
札撒孙在蒙元时期是一种蒙古怯薛官职,过去学界不了解其确切职能。根据新发现的史料《至正条格》和蒙元时期的波斯文史料,可知这一官职的职能主要是为斡耳朵、军队及个人指定平时驻营、战时布阵和大聚会时的位置。在元朝,由于斡耳朵与... 札撒孙在蒙元时期是一种蒙古怯薛官职,过去学界不了解其确切职能。根据新发现的史料《至正条格》和蒙元时期的波斯文史料,可知这一官职的职能主要是为斡耳朵、军队及个人指定平时驻营、战时布阵和大聚会时的位置。在元朝,由于斡耳朵与宫廷重合,因此皇帝在都城时,札撒孙的职能演化为维持宫廷之内及周边秩序,当宫帐在两都之间行进时,札撒孙亦需维持斡耳朵的秩序,为其指定驻扎区域和活动范围。元朝既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又是中原传统王朝之一环,导致其札撒孙和与之职能类似的殿中司、留守司两套系统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撒孙 札撒温 《至正条格》 《书记规范》 殿中司 留守司
原文传递
“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向珊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145,共5页
2012年8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元史研究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张北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和张北县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元代金石碑刻... 2012年8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元史研究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张北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和张北县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元代金石碑刻及其他资料研究,黑城文书、《至正条格》及相关问题研究,元代国家与社会,成吉思汗与十三四世纪的中国。会议收到论文120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家与社会 研讨会综述 元代 《至正条格》 县人民政府 大学历史 南开大学
原文传递
释“肚皮”
19
作者 特木勒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0-171,共2页
元代政府公文书中"有一大批词语奇特,句法乖戾的公牍,既不能用古汉语书面语常规训释,又与纯粹的元代汉语口语不同"(1)。在《元典章》《通制条格》和《至正条格》等书中存留的元朝公文书中,"肚皮"就是那些奇特的词... 元代政府公文书中"有一大批词语奇特,句法乖戾的公牍,既不能用古汉语书面语常规训释,又与纯粹的元代汉语口语不同"(1)。在《元典章》《通制条格》和《至正条格》等书中存留的元朝公文书中,"肚皮"就是那些奇特的词语之一。《元典章》等书中多次出现"要肚皮",还有"吃肚皮""使肚皮"等,例子不胜枚举。"肚皮"有脏贿之意。这令哈佛大学已故的杨联陞先生困惑不解。1956年,杨联陞在《哈佛亚洲学志》发表《元典章札记》,其中一节专门讨论了"肚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制格》 《至正条格》 《元典章》 汉语书面语 汉语口语 元典章 公文书 哈佛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