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礼记·学记》看为师之道 |
张自慧
|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2
|
从《礼记·学记》看中国当代教育的缺失 |
张自慧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3
|
何以为师——管窥《礼记·学记》之教师素质观 |
孟亚玲
刘格
魏继宗
|
《安顺学院学报》
|
2022 |
1
|
|
4
|
《礼记·学记》篇教师思想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启示 |
孙贤雷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5
|
与《礼记·学记》相伴 |
丁元林
|
《江苏教育》
|
2017 |
1
|
|
6
|
浅论《礼记·学记》中的教学原则 |
罗爱军
周志琴
|
《西藏教育》
|
2003 |
0 |
|
7
|
从《礼记·学记》看中医在研究生阶段的教学 |
代晓芳
张琦
谢克庆
|
《甘肃中医》
|
2007 |
1
|
|
8
|
《礼记·学记》的教育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
乐爱国
冯兵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9
|
为师者必备的素质——《礼记·学记》中为师之道的启示 |
刘介民
|
《探求》
|
2008 |
0 |
|
10
|
对话《礼记·学记》 |
王倩
|
《教育史研究辑刊》
|
2014 |
0 |
|
11
|
《礼记·学记》中的教育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
陈镌锜
|
《汉字文化》
|
2019 |
14
|
|
12
|
计量可视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反思——以近10年《礼记·学记》研究为例 |
殷佳敏
|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3
|
评析《礼记·学记》的思想价值及其启发意义 |
罗丹
|
《芒种(下半月)》
|
2016 |
0 |
|
14
|
《礼记·学记》中的始业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
余彦
|
《学园》
|
2019 |
0 |
|
15
|
《礼记·学记》中“喻”的用法及其现实教学应用研究 |
袁雨帆
郝英婕
|
《汉字文化》
|
2022 |
0 |
|
16
|
《礼记·学记》中“师道尊严”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窦新颖
|
《教育伦理研究》
|
2019 |
0 |
|
17
|
敬业乐群,绘就幸福底色——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排球育人”特色掠影 |
|
《教师博览(下旬刊)》
|
2025 |
0 |
|
18
|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度量衡”探索之路 |
代永华
|
《天津教育》
|
2024 |
0 |
|
19
|
提领一顿 百毛皆顺——从提问策略入手谈主线式教学 |
孟瑀
|
《陕西教育(教学)》
|
2024 |
0 |
|
20
|
精雕青春模样 书写时代华章 |
许艺珂
张海云(指导)
|
《作文》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