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知不足斋丛书》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庆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35-39,共5页
编纂于清乾嘉年代的《知不足斋丛书》,搜罗精选了许多世所罕见的古籍善本、孤 本及流失于海外的奇书秘籍,使之不致亡佚,得以承传;补充修定和校正了许多有价值的古旧 残书和劣板书,使之由残编断简成为完璧,或去伪得真,恢复原貌;... 编纂于清乾嘉年代的《知不足斋丛书》,搜罗精选了许多世所罕见的古籍善本、孤 本及流失于海外的奇书秘籍,使之不致亡佚,得以承传;补充修定和校正了许多有价值的古旧 残书和劣板书,使之由残编断简成为完璧,或去伪得真,恢复原貌;由于编纂者识鉴高明,精加 评点,使许多被忽视和埋没的好书,引起读者注目,焕发光彩;至于其书剞劂之完善,装帧之精 美,在当时诸多丛书中享誉最高,并将永远沾溉后人。本丛书的编纂者鲍廷博,出身徽商,由 从商而自学成才,成为一名著名学者、文献家,充分体现了徽商“贾而好儒”、文化品位高的特 点;他所编纂的丛书,乃是徽商对文化建设的一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善本 徽学 《知不足斋丛书》 历史意义 文献价值 古籍研究 校勘 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廷博与《知不足斋丛书》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春年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3年第4期77-79,共3页
论述了鲍廷博一生酷爱书籍 ,把毕生的精力全部都用在了搜求天下珍本秘籍和整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上 ,并且不惜倾其所有刊刻了《知不足斋丛书》 。
关键词 鲍廷博 《知不足斋丛书》 丛书刊刻 图书收藏 藏书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不足斋丛书》底本选择述略
3
作者 周生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95,共5页
《知不足斋丛书》是清代私家丛书中收书种类多、底本选择精、校勘质量高的丛书之一。其底本选择的标准主要有:流传既久的钞本;时贤稿本;旧板散亡的刻本;名家校本。
关键词 鲍廷博 《知不足斋丛书》 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不足斋丛书》初印本与后印本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培洁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6-31,共6页
使用《知不足斋丛书》时,一些学者由于没有注意到丛书初印本与后印本的差别,导致评价丛书中收录书籍的版本价值时,出现了偏差。文章通过对初印本与后印本的比较研究,指出鲍廷博在《丛书》印行之后,对其中收录的很多书籍再次进行了校改,... 使用《知不足斋丛书》时,一些学者由于没有注意到丛书初印本与后印本的差别,导致评价丛书中收录书籍的版本价值时,出现了偏差。文章通过对初印本与后印本的比较研究,指出鲍廷博在《丛书》印行之后,对其中收录的很多书籍再次进行了校改,导致后印本与初印本文字有所不同,从诸多方面来看,两者各有优劣。因此,在使用《知不足斋丛书》本时,应尽可能将前后印本予以对比,择善而从,更好地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不足斋丛书》 初印本 后印本 版本 比较
原文传递
《知不足斋丛书》刊刻底本考
5
作者 马培洁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9年第5期26-35,共10页
利用寓目古籍及藏书志的记载,吸收现有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校勘等方法,考察《知不足斋丛书总目》稿本没有注明的《经筵玉音问答》《伯牙琴》《石湖词》《和石湖词》《阳春集》《梧溪集》《全唐诗逸》《中吴纪闻》和《广释名》的刊刻底本,... 利用寓目古籍及藏书志的记载,吸收现有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校勘等方法,考察《知不足斋丛书总目》稿本没有注明的《经筵玉音问答》《伯牙琴》《石湖词》《和石湖词》《阳春集》《梧溪集》《全唐诗逸》《中吴纪闻》和《广释名》的刊刻底本,为深入研究《知不足斋丛书》夯实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知不足斋丛书》 刊刻底本
原文传递
《知不足斋丛书》巾箱本研究
6
作者 雷军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3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乾嘉时期,藏书家鲍廷博所刻的《知不足斋丛书》因校勘精审,享誉盛名。该套丛书通行为白竹纸巾箱本,用黄色太史纸印刷的巾箱大开本较少,故谢国桢等人虽有见闻,往往限于材料未能深入探讨。通过对鲍廷博刻书的版式、刷印纸张及尺寸研究,依... 乾嘉时期,藏书家鲍廷博所刻的《知不足斋丛书》因校勘精审,享誉盛名。该套丛书通行为白竹纸巾箱本,用黄色太史纸印刷的巾箱大开本较少,故谢国桢等人虽有见闻,往往限于材料未能深入探讨。通过对鲍廷博刻书的版式、刷印纸张及尺寸研究,依据版框大小,鲍廷博所刻的书籍可分为大开本及巾箱本。就印刷纸张而言,《丛书》白纸本与太史纸本虽然开本不同,但版框一致,两种印本并无不同。而造成开本相异的原因当为鲍家针对购买者的不同需求而印刷的商品,不可据纸张认定为初印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不足斋丛书》 尺寸 纸张 初印
原文传递
《知不足斋宋元文集书目》考实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洪升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4,共11页
鲍廷博是乾嘉时期江浙地区著名藏书家,以献书四库馆与刊刻《知不足斋丛书》驰誉天下。今传世有《知不足斋宋元文集书目》,学界或认作鲍廷博所编家藏宋元文集书目①,或语焉不详②。然文献没有鲍氏编家藏书目的记载,今考其实为浙江遗... 鲍廷博是乾嘉时期江浙地区著名藏书家,以献书四库馆与刊刻《知不足斋丛书》驰誉天下。今传世有《知不足斋宋元文集书目》,学界或认作鲍廷博所编家藏宋元文集书目①,或语焉不详②。然文献没有鲍氏编家藏书目的记载,今考其实为浙江遗书局编订“鲍士恭进呈书目清单”之文集部分的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目 文集 宋元 《知不足斋丛书》 江浙地区 乾嘉时期 鲍廷博 藏书家
原文传递
鲜于枢《困学斋杂录》浅论
8
作者 戴立强 《文献》 2002年第1期73-81,共9页
《困学斋杂录》(以下简称《杂录》)作者鲜于枢(1246-1302)是元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鉴藏家.鲜于枢,字伯几,号困学民等."困学"语出《论语·季氏》:"困而学之."谓有所不通才学,后用以指刻苦学习.
关键词 鲜于枢 杂录 《说郛》 学海类编 鲍廷博 困学 版本 杂钞 说郛 明刊本 《知不足斋丛书》 浅论
原文传递
清代徽籍藏书家鲍廷博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健 汪慧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50-253,共4页
鲍廷博是清代乾隆时期最著名的藏书家,典藏丰富,且多为精品。乾隆三十七年,四库全书馆开设,他以家藏善本600余种进献。他对古籍文献的保存和运用,均作出了较大贡献。
关键词 古籍整理 《知不足斋丛书》 《四库全书》 鲍廷博 清代 徽学 藏书家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楼子》的版本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洪波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8-61,共4页
The studies of Jin Louzi are weak at present.The scholars in the past often commented on its literary idea which was reflected in “liyan" . The writer of the essay tries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about the edit... The studies of Jin Louzi are weak at present.The scholars in the past often commented on its literary idea which was reflected in “liyan" . The writer of the essay tries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about the edition system which was seldom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handing down of the edition; inheritance of the edition and the best edition of the boo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绎 《金楼子》 版本系统 《诸子汇函》 《知不足斋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窗百说》作者考
11
作者 杜春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宋人笔记《松窗百说》一卷,以品评人物、辨析史事为主,"事多而词简,议论一出于正"(王十朋《松窗百说跋》),颇受时贤推崇。该书初刻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但后世流传甚秘,鲜见著录,至清代乾嘉时期,始由鲍廷博、阮元据旧钞刊... 宋人笔记《松窗百说》一卷,以品评人物、辨析史事为主,"事多而词简,议论一出于正"(王十朋《松窗百说跋》),颇受时贤推崇。该书初刻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但后世流传甚秘,鲜见著录,至清代乾嘉时期,始由鲍廷博、阮元据旧钞刊入《知不足斋丛书》《宛委别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不足斋丛书》 作者 宋人笔记 乾嘉时期 王十朋 宋高宗 鲍廷博 史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书画典籍之“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的若干问题研究
12
作者 李永强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四库全书》中书画典籍以及其他不少历史典籍书目下都写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的字样,事实上这些书都来源于鲍士恭父亲鲍廷博的精心收藏。乾隆三十七年,鲍廷博倾尽其家藏书,让其子鲍士恭进献朝廷以编撰《四库全书》,鲍廷博才... 《四库全书》中书画典籍以及其他不少历史典籍书目下都写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的字样,事实上这些书都来源于鲍士恭父亲鲍廷博的精心收藏。乾隆三十七年,鲍廷博倾尽其家藏书,让其子鲍士恭进献朝廷以编撰《四库全书》,鲍廷博才是幕后的大功臣,他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其刊刻的《知不足斋丛书》更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书画典籍 鲍士恭 鲍廷博 《知不足斋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百衲本”《二十四史》
13
作者 黄乔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91,共9页
现存鲁迅藏书共四千余种、一万四千余册。其中中文线装书946种7579册,中文平装书866种1112册,中文报刊353种2069册(页),西文书778种1182册,日文书995种1889册。中文藏书中,线装书籍占的比例最大。其中颇有几种大型丛书,如《四部丛刊... 现存鲁迅藏书共四千余种、一万四千余册。其中中文线装书946种7579册,中文平装书866种1112册,中文报刊353种2069册(页),西文书778种1182册,日文书995种1889册。中文藏书中,线装书籍占的比例最大。其中颇有几种大型丛书,如《四部丛刊》、《知不足斋丛书》、《观古堂汇刻书》等等。鲁迅藏书虽算不上宏富,但其价值不容忽视,从中或可略窥一代文豪学术文章的特点。《四部丛刊》中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在鲁迅学术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就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史》 鲁迅藏书 百衲本 《知不足斋丛书》 《四部丛刊》 中文报刊 学术文章 中文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慶元黨禁》流傳與版本考述
14
作者 劉沖 《中国四库学》 2022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慶元黨禁》一書在南宋産生後,流傳極爲稀少,僅在宋末元初成書的《宋史全文》中有所引録,此後即不見於記載。明初,該書的一個宋本被抄録進《永樂大典》,清乾隆時又被館臣1出并收録進《四庫全書》。大典本闕誤較多,館臣對其進行了大量校... 《慶元黨禁》一書在南宋産生後,流傳極爲稀少,僅在宋末元初成書的《宋史全文》中有所引録,此後即不見於記載。明初,該書的一個宋本被抄録進《永樂大典》,清乾隆時又被館臣1出并收録進《四庫全書》。大典本闕誤較多,館臣對其進行了大量校勘,并有所諱改,且文淵閣本與文津閣本之間有一定差异。《知不足齋叢書》本由收入《四庫全書》前的一個大典稿本而來,該本雖流傳較廣,但有脱句、誤字等,并非善本。相對而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在《慶元黨禁》常見諸版本中文字準確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慶元黨禁》 《永樂大典》 《四庫全書》 《知不足齋叢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全国之力,兴四库文化——乾隆帝题赠徽商“简端诗”解读之一
15
作者 周怀宇 《四库学》 2018年第2期70-87,共18页
乾隆帝题写在安徽商民鲍士恭捐赠的藏书《唐阙史》书头的'简端诗',是事关《四库全书》纂修工程的重要诗句。全诗共四联。本文通过对第一联的解读,着眼于'搜书''征书'这一环节,认为无论是以乾隆帝为首的'顶... 乾隆帝题写在安徽商民鲍士恭捐赠的藏书《唐阙史》书头的'简端诗',是事关《四库全书》纂修工程的重要诗句。全诗共四联。本文通过对第一联的解读,着眼于'搜书''征书'这一环节,认为无论是以乾隆帝为首的'顶层',以地方官员为代表的'中层',还是各类学者、藏书家等所构成的'基层',都参与四库文化的共建。正是有了如此广泛的社会基础,举全国之力修书,才成就了《四库全书》文化工程的系统、丰富和卓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简端诗 《知不足斋丛书》 鲍廷博 鲍士恭
原文传递
聚传世之珍,铸兴世之宝——乾隆帝题赠徽商“简端诗”解读之二
16
作者 周怀宇 陈澄 《四库学》 2020年第1期87-99,共13页
乾隆帝《简端诗》第二联曰:"长篇大部都庋阁,小说卮言亦入厨。"其旨意表达了一个基本思想,即主张广泛收集图书文献。从现存《四库全书》看,入编的图书文献,鲜明体现了这一宗旨,在文献体量上成为古今图书文献的集大成者。在搜... 乾隆帝《简端诗》第二联曰:"长篇大部都庋阁,小说卮言亦入厨。"其旨意表达了一个基本思想,即主张广泛收集图书文献。从现存《四库全书》看,入编的图书文献,鲜明体现了这一宗旨,在文献体量上成为古今图书文献的集大成者。在搜集图书方面,有三个内涵,即不设门槛、不划范围、不限区域,深刻反映了《四库全书》搜集图书文献的广泛性特点。不设门槛,即不论作者身份,无官职、无功名的布衣白丁,凡其著作有价值、有益于社会,即可入编,体现了全民性,即学术文化上的民主性。乾隆时期,徽州商民以及布衣江永有数十种著作被搜集入编,即一例。不划范围,即不论著述载体大小,上自国史,下至方志、山志、水志、庙志、村志,只要有意义,即可入编,体现了社会各个层面包含最基层行政机构的文化需求,即学术文化上的基层性和全面性:清代江南的《杏花村志》入编,这是千古唯一的村庄文化。不限区域,包含海内外学者,其研究中国文化的学术著作,只要有造诣,即可入编,体现了学术文化上的世界性。日本学人研究中国经学、文学的很多作品入编《四库全书》,即罕见的学术文化上的世界现象。这三大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四库全书》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社会意义,也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帝 《四库全书》 《知不足斋丛书》 简端诗
原文传递
《金楼子校笺》
17
《书品》 2011年第4期42-42,共1页
《金楼子》为梁元帝萧绎自著。该书不仅真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萧绎的思想感情,为研究梁代社会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又可从中约略窥见众多周秦古籍之一斑,补他书之未备,以资考证。本书校勘,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 《金楼子》为梁元帝萧绎自著。该书不仅真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萧绎的思想感情,为研究梁代社会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又可从中约略窥见众多周秦古籍之一斑,补他书之未备,以资考证。本书校勘,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众多版本,又运用他校和理校,对书中文字逐条考索史料来源,并证以史传和相关载记,校订是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楼子》 《文渊阁四库全书》 《知不足斋丛书》 社会状况 思想感情 原始资料 史料来源 萧绎
原文传递
来燕榭书跋辑存(五)
18
作者 黄裳 《收藏家》 2006年第8期79-83,共5页
The article is the fifth of a series on the“ Collection of Postscripts to Books in Lai Yan Xie". It introduced five titles of books of the Ming andQing dynasties. They are: "Old Stories of the Wushu World&q... The article is the fifth of a series on the“ Collection of Postscripts to Books in Lai Yan Xie". It introduced five titles of books of the Ming andQing dynasties. They are: "Old Stories of the Wushu World", "Internal and External Attainment in the Realization to Truth", "Commentaries on Returningto the Government", "Collection of Poems by Er Miao" and "Bai Xia Ji". The article covers the printing, contents, editions and collection of these books.Besides, it has given a judgment of their cultur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不足斋丛书》 书跋 清初 汲古阁 抄本 朱墨 刻本 丛刊
原文传递
《千年藏书大典》近日出版
19
《收藏家》 2010年第11期94-94,共1页
为抢救、保存和整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古籍文献,《千年藏书大典》近期陆续出版。此书系前期先行推比6种:《知不足斋丛书》、《藏修堂丛书》、《文学山房丛书》、《海山仙馆丛书》、《平津馆丛书》、《功顺堂丛书》,均为晚清到民国... 为抢救、保存和整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古籍文献,《千年藏书大典》近期陆续出版。此书系前期先行推比6种:《知不足斋丛书》、《藏修堂丛书》、《文学山房丛书》、《海山仙馆丛书》、《平津馆丛书》、《功顺堂丛书》,均为晚清到民国初年的知名藏书家刊刻稀见丛书。这些藏书家多具学识,他们将私家典藏的孤本、珍本,按类汇编成书,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家 《知不足斋丛书》 出版 中国传统文化 古籍文献 学术价值 民国初年 孤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