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设联结,让儿童生动活泼地学语文——一下《池上》一课的教学实录与点评
1
作者 李珂(执教) 查晓红(点评)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池上》是一下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却又不知道隐藏踪迹的顽皮形象,写尽了儿童身上独有的纯真情态。笔者创设“有趣的夏日生活”主题情境,通过“和小娃一起逛荷园”,创设当下儿童生活与... 《池上》是一下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却又不知道隐藏踪迹的顽皮形象,写尽了儿童身上独有的纯真情态。笔者创设“有趣的夏日生活”主题情境,通过“和小娃一起逛荷园”,创设当下儿童生活与古诗情境之间的联结,引领学生在识字、写字、诵读积累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诗中小娃的天真烂漫,体会诗中的情趣和美好意境,营造“有感应”的古诗课堂。【教学过程及分析】一、情境导入,激活经验1.聊聊夏日里有趣的事情师:小朋友们,在夏天,你们喜欢做些什么呢?生1:我喜欢吃冰淇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池上》 联结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读“偷”之童趣——《池上》教学一得
2
作者 刘剑华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5年第1期50-51,共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池上》一诗,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小娃形象。诗中的一个“偷”字,将儿童的无邪、顽皮展现得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抓住“偷”字品悟小娃形象,是教学的重点和...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池上》一诗,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小娃形象。诗中的一个“偷”字,将儿童的无邪、顽皮展现得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抓住“偷”字品悟小娃形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上》 教学 童趣 品读 小学语文 引导学生 四年级 苏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池上》的用字之妙
3
作者 陆国杰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4年第6期35-36,共2页
《池上》是白居易的一首小诗,被选人苏教版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小娃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形象。前两句叙述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小娃偷采白莲回,后两句则是具体写小娃偷采白莲回的情态。初读此诗,... 《池上》是白居易的一首小诗,被选人苏教版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小娃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形象。前两句叙述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小娃偷采白莲回,后两句则是具体写小娃偷采白莲回的情态。初读此诗,会有这样的感受:诗的语言直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上》 用字 主要人物 小诗 白居易 四年级 苏教版 白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偷”出情趣 “藏”亦可爱——《池上》教学设计
4
作者 程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0年第7期47-47,共1页
设计理念 本设计将以"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为板块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感受诗中儿童的活泼、天真。整个教学的设计力求简单化,以"藏"这根主线贯穿全文,在"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设计理念 本设计将以"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为板块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感受诗中儿童的活泼、天真。整个教学的设计力求简单化,以"藏"这根主线贯穿全文,在"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培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池上》 情趣 可爱 设计理念 整合训练 语文能力 简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古诗教学之秘妙——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谈
5
作者 胡晓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4年第1期61-62,共2页
【设计理念】一直很害怕教古诗,因为记忆中的古诗课堂教学都很死板,生搬硬套,缺乏灵动,缺失美感。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观上认为古诗大多深奥,晦涩难懂,要花大量时间讲解古诗的意思,枯燥无味;二是从教学目标来看,基本是... 【设计理念】一直很害怕教古诗,因为记忆中的古诗课堂教学都很死板,生搬硬套,缺乏灵动,缺失美感。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观上认为古诗大多深奥,晦涩难懂,要花大量时间讲解古诗的意思,枯燥无味;二是从教学目标来看,基本是感悟诗的意境,领悟诗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这个目标在课堂上即使花了一定的时间,也不容易达成;三是从教学方式来看,受古诗与现代生活脱节,离现实生活较遥远的制约,教学往往只能走近诗人,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中去体会诗意,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容易落入俗套,引起学生品读疲劳。之后,我阅读了大量古诗教学的经典实录、教学设计,观摩了大量名师的古诗课堂教学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池上》 四年级 苏教版 下册 语文 课堂教学 思想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情入境 探寻意蕴——《池上》一诗的教学设计
6
作者 朱梅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第4期101-102,共2页
《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诗人用质朴的语言,自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本课设计,旨在突破古诗教学的习惯模式,把感悟诗中意境和体... 《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诗人用质朴的语言,自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本课设计,旨在突破古诗教学的习惯模式,把感悟诗中意境和体会童真、童趣作为教学的重点。用聊天、表演的方式,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之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层层深入地走进文本,引领着学生从文字的表面探寻美妙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人 教学设计 《池上》 入境 形象刻画 古诗教学 白居易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情入境,体会童年的快乐——《池上》教学片段设计及点评
7
作者 孟纪军(执教) 袁浩(点评)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09年第11期33-35,共3页
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童趣。2.学习诗中生字,理解“小艇、浮萍、白莲、不解”的含义。3.拓展阅读有关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诗中的童心之美。
关键词 教学片段 《池上》 入境 人情 设计 快乐 童年 学生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上》生字教学案例诊断
8
作者 吴秀芳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4年第3期37-38,共2页
最近,我校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古诗《池上》一课,师生读出了诗的韵味,读懂了诗中的故事,读出了诗中的画面,读出了诗中的情感。相比之下,明显感到生字教学重视不够,研究不足。笔者试对其中的生字教学环节作剖析和改进,呈现如下:【聚焦课堂... 最近,我校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古诗《池上》一课,师生读出了诗的韵味,读懂了诗中的故事,读出了诗中的画面,读出了诗中的情感。相比之下,明显感到生字教学重视不够,研究不足。笔者试对其中的生字教学环节作剖析和改进,呈现如下:【聚焦课堂】(出示古诗,其中"撑、萍、艇"字体颜色为红色。)师:诗中的三个生字谁来读一读?一生读生字。(师评价: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师:看看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生:它们都是后鼻音。师:它们也都是——形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字教学 《池上》 教学案例 诊断 青年教师 教学环节 古诗 后鼻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上》非儿童诗考辨及其诗教精神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健顺 秦佳佳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第2期8-11,共4页
白居易的《池上》自从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后,影响十分广泛。然而《池上》并非儿童诗,而是白居易日常生活的记录,带着长者对小辈温柔的包容,表达了白居易对小娃亲近白莲这一行为的欣喜。虽然《池上》不是儿童诗,仍具有较好的诗教价值,值... 白居易的《池上》自从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后,影响十分广泛。然而《池上》并非儿童诗,而是白居易日常生活的记录,带着长者对小辈温柔的包容,表达了白居易对小娃亲近白莲这一行为的欣喜。虽然《池上》不是儿童诗,仍具有较好的诗教价值,值得成年人和学生细细品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上》 白居易 小娃 语文教材 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微洞幽,以导促学——以《池上》备课研讨为例
10
作者 傅雯雯 鲍道宏 《福建教育》 2020年第22期27-29,共3页
执教者的初读,指导者的细读,既是对同一文本不同视角的解读,又是对语文教学不同维度的理解。本栏目旨在呈现基于不同的文本解读的两种设计,希望读者在对比中思考语文学习视域下的文本解读应该如何把握,感受文本解读之于课堂教学的作用... 执教者的初读,指导者的细读,既是对同一文本不同视角的解读,又是对语文教学不同维度的理解。本栏目旨在呈现基于不同的文本解读的两种设计,希望读者在对比中思考语文学习视域下的文本解读应该如何把握,感受文本解读之于课堂教学的作用与价值,从而发现完善教学设计的方向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情出发——《池上》教学手记
11
作者 阚玉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09年第5期46-46,共1页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自居易的这酋《池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浅显易懂,明白如话,孩子们读过两遍之后.基本上就能理解诗意。那么,作为教师应该讲什么,又应该怎样引导呢?以下是我教学《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自居易的这酋《池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浅显易懂,明白如话,孩子们读过两遍之后.基本上就能理解诗意。那么,作为教师应该讲什么,又应该怎样引导呢?以下是我教学《池上》的部分记录及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上》 教学 手记 四年级 苏教版 自居易 下册 孩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飞童心,表达童趣——以《池上》、《小儿垂钓》古诗教学为例
12
作者 周红芬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4年第4期70-70,共1页
苏教版选编的古诗,大多抒发壮怀激烈的人文情怀,像《池上》、《小儿垂钓》这类童心盎然、童趣浓郁的古诗并不多见.诗中的小儿形象跃然纸上,读后使人恍然回到童年.对古诗的处理,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入手,用自己的眼... 苏教版选编的古诗,大多抒发壮怀激烈的人文情怀,像《池上》、《小儿垂钓》这类童心盎然、童趣浓郁的古诗并不多见.诗中的小儿形象跃然纸上,读后使人恍然回到童年.对古诗的处理,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入手,用自己的眼睛看小儿,即便隔着岁月的长河,循着诗歌的脉络,学生依然能够放飞童心,触摸和捕捉到诗歌中小儿的天真和烂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垂钓》 古诗教学 《池上》 童心 童趣 人文情怀 苏教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池上》鉴赏
13
作者 王诗雨 《小学语文》 2018年第3期68-69,共2页
白居易的这首诗中小品,似随笔写就,却浑然天成,既平易通俗,又清新率真。 《池上》一诗虽只有四句、二十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生动画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在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孩子撑着一条... 白居易的这首诗中小品,似随笔写就,却浑然天成,既平易通俗,又清新率真。 《池上》一诗虽只有四句、二十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生动画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在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孩子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在第一句中,诗人先将视线对准了闯入池塘的小船和小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上》 白居易 鉴赏 诗人 白莲 莲花 孩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学实录
14
作者 王树华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2年第2期14-18,共5页
训练表达,以“写”为主线——《池上》《小儿垂钓》教学实录一 一、写准确 出示两首古诗,指名读,适当点评,引导质疑后,让学生尝试写诗意。
关键词 《小儿垂钓》 教学实录 《池上》 古诗 引导质疑 “写”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悟童心之美——《池上》教学设计
15
作者 仰小红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9年第10期62-62,共1页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古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把它继承下来。同学们在课外和课内积累了不少古诗,谁愿意连续背四首,把自己的学...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古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把它继承下来。同学们在课外和课内积累了不少古诗,谁愿意连续背四首,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池上》 童心 领悟 导入新课 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上》教学与多媒体整合的阐述
16
作者 侯霞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0年第12期81-82,共2页
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形势所需,它集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了魅力。在《池上》这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乏味,给古... 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形势所需,它集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了魅力。在《池上》这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乏味,给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池上》 媒体整合 古诗教学 媒体应用 信息符号 教学实践 感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古诗教学之秘妙——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池上》教学分析
17
作者 汪漪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第S2期445-445,共1页
古诗中蕴含着先人的思想精髓。学习古诗,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扣住"偷"字进行讲解、抓住"偷"字,深入理解以及总结升华等... 古诗中蕴含着先人的思想精髓。学习古诗,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扣住"偷"字进行讲解、抓住"偷"字,深入理解以及总结升华等几个方面,对《池上》进行教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池上》 教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池上篇》看白居易的园林意象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鲁民 徐维波 《华中建筑》 200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唐代是中国古代园林风格转变的重要时期,唐代大诗人白届易的造园实践在这转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白居易《池上篇》这篇文章的分析,采阐述其“平、淡、青、远”的特殊园林意象及一整套支撑手段。
关键词 《池上篇》 白居易 园林意象 古代园林 园林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池上篇》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埋田重夫 李寅生 《河池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53-60,共8页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 ,闲适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以“知足保和”情趣的“池上篇”闲适系列作品是他“独善之义”思想的反映。本文从“池上篇”系列作品入手 。
关键词 白居易 《池上篇》 闲适诗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池上篇》与《庐山草堂记》看白居易的造园思想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维波 韦峰 《南方建筑》 2003年第2期82-84,共3页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园林在性质和功能上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白居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白居易《池上篇》和《庐山草堂记》两篇文章的分析,来阐述他的造园思想及其园林空间意象。
关键词 《池上篇》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造园 空间意象 古典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