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旧仪》所见西汉相府中丞相——属吏的往来方式:兼论“治出于二”与官僚政治
1
作者 侯旭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41,共17页
基于文献、出土图像资料与简牍,对东汉初年卫宏所撰《汉旧仪》中关于西汉时期丞相府内属吏与丞相之间往来的两条记载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揭示了在“文书行政”之外双方日常往来中仪节上的具体要求,指出相府内丞相与属吏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基于文献、出土图像资料与简牍,对东汉初年卫宏所撰《汉旧仪》中关于西汉时期丞相府内属吏与丞相之间往来的两条记载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揭示了在“文书行政”之外双方日常往来中仪节上的具体要求,指出相府内丞相与属吏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是镶嵌在身体、物品与文辞的仪节中,而非简单的命令—服从。这种关系常被视为“二重君臣关系”,其实与真正的君臣关系有细微而关键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对源自宋代,近代以来因西学传入而更趋突出的偏重“理性行政”而忽视“仪式性”的制度史研究思路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旧仪》 丞相—属吏关系 拜谒 官僚政治 二重君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法制史研究的两桩公案——关于《汉旧仪》、《汉书·刑法志》所载刑制文本解读的学术史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力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6年第1期170-198,共29页
关于《汉旧仪》、《汉书-刑法志》所载刑制文本的研读,近百年来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可以说是秦汉法制史研究中的两桩公案。本文通过梳理其研究的学术史脉络,至少有两点收获:其一,可以判定《汉旧仪》所载并非秦制,而是来自... 关于《汉旧仪》、《汉书-刑法志》所载刑制文本的研读,近百年来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可以说是秦汉法制史研究中的两桩公案。本文通过梳理其研究的学术史脉络,至少有两点收获:其一,可以判定《汉旧仪》所载并非秦制,而是来自文帝以后武帝时期不见于史书记载的某次刑制改革所完成新律的摘抄或者整理。另外,针对《汉书·刑法志》所载提出的“窜入”之说,目前或许仍应视为一种假说。其二,秦汉法制史研究首先应强调以精读常见书并扎实地处理常见史料为其基本功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旧仪》 《汉书·刑法志》 徒刑 除肉刑 初刑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牍所见秦及汉初的免老、睆老
3
作者 王威 《今古文创》 2023年第6期48-50,共3页
免老制度是秦汉养老制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传世文献关于该制度的记载少之又少,以至于很少学者提及这个问题。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记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张家山汉简中关于不同爵位人群免老、睆老年... 免老制度是秦汉养老制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传世文献关于该制度的记载少之又少,以至于很少学者提及这个问题。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记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张家山汉简中关于不同爵位人群免老、睆老年龄的规定,结合当时军功爵在国家制度中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社会背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汉旧仪》中关于秦免老年龄的记载是不宜轻易否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 免老 军功爵 《汉旧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旧仪注》及相关问题考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欣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103,共14页
《汉旧仪》一书有注,盖为卫宏所作之自注,因之出现《汉旧仪注》一称。四库馆臣辑本《汉官旧仪》标有9条本注,并非悉为卫宏自注原文。孙星衍辑本《汉旧仪》按语中所疑注文,部分可得到印证,然亦有本为《汉旧仪》自注之文,而孙氏失之眉睫... 《汉旧仪》一书有注,盖为卫宏所作之自注,因之出现《汉旧仪注》一称。四库馆臣辑本《汉官旧仪》标有9条本注,并非悉为卫宏自注原文。孙星衍辑本《汉旧仪》按语中所疑注文,部分可得到印证,然亦有本为《汉旧仪》自注之文,而孙氏失之眉睫者。在孙氏所疑注文及四库馆臣所标本注之外,当仍有不少卫宏自注之文散佚,或混溶于《汉旧仪》正文之中。《汉旧仪注》在流传过程中,存在《汉旧注》、《汉仪注》等诸多省称。《汉旧仪》自注之文的研究,具有定位若干史事之时代及文献标点、校勘等功能,而且亦为探索古代自注这一著作形式之演进,提供了一个较早的和较为明确的坐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旧仪》 自注 《汉注》 《汉注》 卫宏
原文传递
秦及汉初侍中本为丞相史考
5
作者 侯旭东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4,共7页
根据《汉旧仪》《汉官仪》与《宋书》等关于秦及汉初丞相史职责的记述,分析《史记·吕太后本纪》一条资料,可证秦及西汉初年侍中由丞相史担任,承担临时入宫向皇帝奏事工作。文章结合传世文献与新出土资料,考察了侍中含义的变迁以及... 根据《汉旧仪》《汉官仪》与《宋书》等关于秦及汉初丞相史职责的记述,分析《史记·吕太后本纪》一条资料,可证秦及西汉初年侍中由丞相史担任,承担临时入宫向皇帝奏事工作。文章结合传世文献与新出土资料,考察了侍中含义的变迁以及大臣向皇帝奏事的不同渠道,为认识学术界长期关注的尚书与侍中在汉武帝以后变化的背景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中 丞相史 《汉旧仪》 秦及
原文传递
《汉注》辨正——读朱希祖《汉十二世著纪考》
6
作者 梁涛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在《汉书》颜注及其所引如淳等注中,常见引《汉注》一书。自宋人王应麟以来,多以此《汉注》即《汉著记》,近人朱希祖又推测为注释或杂史体制。但细按诸家所引《汉注》,其内容多属仪注、职官、祠祀、祥瑞等,又重见文献常与卫宏《汉旧仪》... 在《汉书》颜注及其所引如淳等注中,常见引《汉注》一书。自宋人王应麟以来,多以此《汉注》即《汉著记》,近人朱希祖又推测为注释或杂史体制。但细按诸家所引《汉注》,其内容多属仪注、职官、祠祀、祥瑞等,又重见文献常与卫宏《汉旧仪》(又称《汉仪》《汉仪注》等)合,而《汉注》之“注”无论是解作“仪注”或“注释”,其来源均与卫宏书关系紧密。因此,《汉注》一书,与起居注之《汉著记》及注释之旧注均相差较远,其性质盖为仪注类书籍,或即卫宏书之异称。现今《汉旧仪》的各种辑本也许可以进一步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注》 《汉著记》 卫宏《汉旧仪》 《汉十二世著纪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