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部出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1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第7期79-79,共1页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自2006年发布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根据试行情况,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进...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自2006年发布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根据试行情况,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进行了修订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汉语教学 课程标准 教育 义务教育 课程建设 全日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印发
2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第1期202-202,共1页
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将《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印发给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教育厅。《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母语为非汉语、... 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将《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印发给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教育厅。《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母语为非汉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适用于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单课加授汉语(含采用其他双语教学模式)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汉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民族中小学 课程标准 汉语 印发 少数民族学生 民族语言文字 双语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一级字表的考察与研究
3
作者 张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年第5期27-34,共8页
文章对《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所附的第一到第三学段(一至六年级)字表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其覆盖常用字的情况,并与其他相应等级汉字字表进行对比,基于分析结果评估了民族汉语课程标准一级字表的科学性,讨论了母语为非... 文章对《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所附的第一到第三学段(一至六年级)字表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其覆盖常用字的情况,并与其他相应等级汉字字表进行对比,基于分析结果评估了民族汉语课程标准一级字表的科学性,讨论了母语为非汉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的汉字教学字表制定,及编写民族汉语教材编写时所需考虑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一级字表 汉字教学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民族民间音乐进课堂情况调查与分析——基于H市中小学教师问卷调查
4
作者 陈玲玲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35-36,共2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音乐新课标》),要求全国各地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全面贯彻落实《音乐新课标》将大大推进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和提高基础音乐教...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音乐新课标》),要求全国各地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全面贯彻落实《音乐新课标》将大大推进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和提高基础音乐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音乐 义务教育阶段 问卷调查 中小学教师 进课堂 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课程改革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将重新修订全日制是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5
《学苑教育》 2014年第4期5-5,共1页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在2006年发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修订的《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已投入使用,更加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课程标准 全日制 汉语 修订 少数民族学生 义务教育 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实施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世友 《中国民族教育》 2015年第9期48-50,共3页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自2013年12月颁布、2014年5月印行以来,在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顾汉语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撰写、修改、定稿、编校、...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自2013年12月颁布、2014年5月印行以来,在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顾汉语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撰写、修改、定稿、编校、印行、培训和全面实施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汉语教学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回顾与反思
原文传递
继承和发展——学习《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体会
7
作者 郑旺全 赵晓非 《中国民族教育》 2014年第4期6-8,共3页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于2013年12月颁布了,这是民族汉语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在继承2006年颁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原课程标准)科学体系的基础上,新课程...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于2013年12月颁布了,这是民族汉语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在继承2006年颁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原课程标准)科学体系的基础上,新课程标准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诸多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民族中小学 义务教育 汉语 继承 学习 教育领域 科学体系
原文传递
教育部印发《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8
《中国民族教育》 2014年第3期26-26,共1页
近日,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印发了《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教育 汉语 印发 少数民族学生 应用能力
原文传递
非遗与中小学音乐教育 被引量:2
9
作者 时彬 《黄河之声》 2016年第20期54-54,共1页
在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这是学生从音乐的角度认知民族与国家,理解民族与国家,形成对民族文化认知的基础,是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 在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这是学生从音乐的角度认知民族与国家,理解民族与国家,形成对民族文化认知的基础,是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观念的基础,因此实际上也就给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将民族音乐的教育贯穿进去,而对于地方中小学,其首要或者说最便利的教育缺失身边的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 民族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认知 文化多样性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汉语”课程标准解读:从变化中看趋势
10
作者 倪宏鸣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61-362,共2页
2013年11月25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印发<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的通知》(教民[2013]4号),要求2013版课标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与2006版课标相比,2013版课标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变化,体现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 2013年11月25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印发<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的通知》(教民[2013]4号),要求2013版课标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与2006版课标相比,2013版课标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变化,体现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领域前沿成熟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中合理有益的先进经验。将06版课标和13版课标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从汉语课程的性质入手,对汉语课程地位的完善和丰富、汉语课程设计理念的调整、汉语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等方面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课程标准 汉语课程
全文增补中
教育部发布重新修订的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11
作者 鑫鑫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0,共1页
2013年12月25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印发《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的通知。本次的新课标是在2006年发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修订的,更加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课程标准 教育 汉语 修订 少数民族学生 义务教育 应用能力
原文传递
更加重视对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从内蒙古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调研看《汉语课程标准》的修订
12
作者 王世友 李津 《中国民族教育》 2011年第4期29-30,共2页
2006年,《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发展,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一代新人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 2006年,《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发展,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一代新人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民族教育”的新阐述、新要求,认真总结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汉语教学 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 教学调研 内蒙古 修订 学生
原文传递
从《汉语文大纲》到《课程标准》经历的三个阶段——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研制过程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学文 《中国民族教育》 2014年第9期28-31,共4页
我国民族中小学的汉语课程改革,是从制订《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汉语文大纲》)开始的,迄今历时30多年,其间儿易其稿,几易其名,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10月-1987年6... 我国民族中小学的汉语课程改革,是从制订《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汉语文大纲》)开始的,迄今历时30多年,其间儿易其稿,几易其名,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10月-1987年6月),座谈研讨、组织编写、制订试行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国家没有制订全国统一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汉语文大纲》),各民族地区是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开展符合自己特点的汉语教学。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从1977年开始国家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大纲 民族中小学 课程标准 语文大纲 汉语教学 研制过程 经历 高考招生制度
原文传递
我国重新修订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14
作者 吴晶 《江西教育(管理版)(A)》 2014年第4期34-34,共1页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在2006年发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修订的《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已投入使用,更加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据介绍,汉语应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在2006年发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修订的《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已投入使用,更加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据介绍,汉语应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新的课程标准按照九年一贯的学习系统进行设计,按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课程标准 汉语 修订 少数民族学生 应用能力 义务教育 语言知识
原文传递
浅析民族地区小学一年级新锻材汉语拼音教学
15
作者 翁青卓玛 《神州》 2011年第08S期104-104,共1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十三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七十个常用字。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十三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七十个常用字。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因此,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拼音教学 小学一年级 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学习规律 身心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性质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志丹 《中国民族教育》 2012年第10期28-30,共3页
教育部2006年颁布《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后,对于其中界定的民族中小学的汉语课程性质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汉语是国家通用语.是最主要、最常用的语言,教学汉语怎么能是第二语言教学呢?还有人认为大... 教育部2006年颁布《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后,对于其中界定的民族中小学的汉语课程性质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汉语是国家通用语.是最主要、最常用的语言,教学汉语怎么能是第二语言教学呢?还有人认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汉语就是中华民族的语言.学习汉语无论如何不能叫第二语言学习.等等。要澄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人们对于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性质的认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学习汉语 课程性质 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学习 中华民族 课程标准 认识过程
原文传递
汉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起点——就新制定的《汉语课程标准》访谈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负责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东成 《中国民族教育》 2014年第4期2-5,共4页
经过3年多紧张有序的工作,《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完成,并于2013年12月颁布。《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原课程标准)自2006年发布以来,极大地促进了... 经过3年多紧张有序的工作,《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完成,并于2013年12月颁布。《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原课程标准)自2006年发布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民族中小学 汉语教学 教育改革 负责人 教育 教育 义务教育
原文传递
西藏小学汉语阅读教学“对话”的审视与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扎西尼玛 《西藏教育》 2011年第11期13-14,共2页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一种新的阅读理念,又是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这种理念体现了阅读教学应从传统的讲解为主上升...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一种新的阅读理念,又是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这种理念体现了阅读教学应从传统的讲解为主上升为"对话"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阅读教学 “对话” 汉语 西藏 课程标准 对话过程 阅读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重新定位为第二语言教学——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解读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文富 蒋琼芬 《中国民族教育》 2007年第11期26-28,共3页
近些年来,沿用已久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 近些年来,沿用已久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小学 语文课程 汉语 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 称谓 解读 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