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望庐山瀑布》(其二)的经典化 |
郑迪
李振中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异文问题思考 |
孙桂平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3
|
李白《望庐山瀑布》绝句“伪作说”析论 |
邵杰
|
《殷都学刊》
|
2018 |
0 |
|
4
|
领略庐山瀑布的壮美 感悟李白诗篇的瑰丽——《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 |
宗文菊
|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
2012 |
0 |
|
5
|
从经验纯理功能角度看《望庐山瀑布》的英译文 |
窦秋萍
曾凤英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0 |
|
6
|
李白《望庐山瀑布》鉴赏 |
谢琰
|
《小学语文》
|
2014 |
0 |
|
7
|
《望庐山瀑布》中的“疑”字还是释为“好像”好——与历岗先生商榷 |
周宗旭
|
《小学语文》
|
2010 |
0 |
|
8
|
《望庐山瀑布》赏析 |
孙双金
|
《湖南教育(中旬)(B)》
|
2019 |
0 |
|
9
|
《望庐山瀑布》:李白的不得了 |
郑朝晖
|
《语文世界(中旬刊)》
|
2014 |
0 |
|
10
|
温旧出新 突破难点 启发想象 读背结合──第7册第9课《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片断与评析 |
张汉清
|
《辽宁教育》
|
2001 |
0 |
|
11
|
李白《望庐山瀑布》脱胎于前人诗作 |
邵春驹
|
《语文知识》
|
2005 |
0 |
|
12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张咏梅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0 |
0 |
|
13
|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以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为例 |
崔阳阳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1 |
1
|
|
14
|
巧妙识字 进入诗境 落实语用——《望庐山瀑布》教学解读和教学设计 |
郭勇
谈晓英
|
《语文知识》
|
2017 |
1
|
|
15
|
读诵《望庐山瀑布》 |
黄素娟
|
《小学教学研究》
|
2003 |
0 |
|
16
|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一课的教学浅议 |
陈黎晖
|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7
|
中国古诗俄译中的文化含义及其传达方法——以李白《望庐山瀑布》俄文译本为例 |
徐丽红
林春泽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
2021 |
0 |
|
18
|
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新教法 |
陈爱华
|
《甘肃教育》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9
|
读中感悟 诵中生情 吟中入境——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片段及反思 |
张珊珊
|
《福建教育》
|
2006 |
0 |
|
20
|
在低吟浅诵中,遵循古诗教学之道——《望庐山瀑布》教后记 |
徐莎莎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