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施氏七书讲义》东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兼论中日《武经》研究的异同
被引量:
1
1
作者
翟士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5,共10页
《施氏七书讲义》作为第一部系统注解《武经七书》的兵学著作。因在国内失传较早而影响有限,但经高丽传入日本后,却受到日本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兵学文本体系、兵学研究与著述范式、兵学理念等方面均对日本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助力了“江...
《施氏七书讲义》作为第一部系统注解《武经七书》的兵学著作。因在国内失传较早而影响有限,但经高丽传入日本后,却受到日本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兵学文本体系、兵学研究与著述范式、兵学理念等方面均对日本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助力了“江户兵学”的奠立与发展。作为中国兵学典籍东渐的一个典型案例,《施氏七书讲义》在中日两国的遭际,既充分表明东亚文化圈内紧密的文化联系,也折射出两国《武经》研究动力与取径的鲜明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于军事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七书讲义》
兵学
武经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刊《武经七书》及其注本考论
2
作者
张申
赵飞
《宋史研究论丛》
2024年第2期167-186,共20页
北宋元丰间,神宗诏将《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尉缭子》与《李卫公问对》合并刊行,号为《武经七书》,但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后发现《尉缭子》等书或未经校勘即付梓。今存《七书》最早刊本为南宋刊本,但南宋刊本实际上...
北宋元丰间,神宗诏将《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尉缭子》与《李卫公问对》合并刊行,号为《武经七书》,但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后发现《尉缭子》等书或未经校勘即付梓。今存《七书》最早刊本为南宋刊本,但南宋刊本实际上不止一种,但在平时引用及叙述中却多有窜乱。南宋《施氏七书讲义》作为《七书》的最早注本,在后世流传中鲜见于官私目录。然而通过明清其他注本的间接反映以及明清时人著述记载的细节,是能见该书于当时流传痕迹的。《七书》对明清兵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因明清武闱策论多出自《七书》,更使其得到远超其他兵书的重视并进一步广泛流传。但明季武闱《七书》注本相互间因袭严重,且多为坊贾托名射利之书。《四库全书》纂修时即因坊刻鄙陋、书名重复等原因,使《七书》及各类注本遭到了一体禁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
七
书
》
《孙子》
《施氏七书讲义》
宋神宗
《四库全
书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氏七书讲义》东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兼论中日《武经》研究的异同
被引量:
1
1
作者
翟士航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古籍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5,共10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优博培育项目)“‘武学经传’:宋元明清‘武经’与‘将传’类文献研究”(2019YBZZ052)。
文摘
《施氏七书讲义》作为第一部系统注解《武经七书》的兵学著作。因在国内失传较早而影响有限,但经高丽传入日本后,却受到日本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兵学文本体系、兵学研究与著述范式、兵学理念等方面均对日本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助力了“江户兵学”的奠立与发展。作为中国兵学典籍东渐的一个典型案例,《施氏七书讲义》在中日两国的遭际,既充分表明东亚文化圈内紧密的文化联系,也折射出两国《武经》研究动力与取径的鲜明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于军事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施氏七书讲义》
兵学
武经
日本
分类号
K8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刊《武经七书》及其注本考论
2
作者
张申
赵飞
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河南大学
出处
《宋史研究论丛》
2024年第2期167-186,共20页
基金
2023年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兵家类汇考”(编号:2023SJYB2069)阶段性成果。
文摘
北宋元丰间,神宗诏将《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尉缭子》与《李卫公问对》合并刊行,号为《武经七书》,但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后发现《尉缭子》等书或未经校勘即付梓。今存《七书》最早刊本为南宋刊本,但南宋刊本实际上不止一种,但在平时引用及叙述中却多有窜乱。南宋《施氏七书讲义》作为《七书》的最早注本,在后世流传中鲜见于官私目录。然而通过明清其他注本的间接反映以及明清时人著述记载的细节,是能见该书于当时流传痕迹的。《七书》对明清兵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因明清武闱策论多出自《七书》,更使其得到远超其他兵书的重视并进一步广泛流传。但明季武闱《七书》注本相互间因袭严重,且多为坊贾托名射利之书。《四库全书》纂修时即因坊刻鄙陋、书名重复等原因,使《七书》及各类注本遭到了一体禁毁。
关键词
《武经
七
书
》
《孙子》
《施氏七书讲义》
宋神宗
《四库全
书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施氏七书讲义》东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兼论中日《武经》研究的异同
翟士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宋刊《武经七书》及其注本考论
张申
赵飞
《宋史研究论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