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运用与发展——以马思聪《思乡曲》、汪立三《镶金边的浮云》为例
1
作者 杨思越 《当代音乐》 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
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既展现了本民族传统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又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和声的理论与方法,这样的碰撞与交汇在绝大多数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当中都有体现,也是音乐创作“中国性”的充分展现。本文以马思聪《思乡曲》(1937)以及汪立... 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既展现了本民族传统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又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和声的理论与方法,这样的碰撞与交汇在绝大多数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当中都有体现,也是音乐创作“中国性”的充分展现。本文以马思聪《思乡曲》(1937)以及汪立三《镶金边的浮云》(选自钢琴组曲《音诗三章》,2003)为例,并结合樊祖荫提出的“奉五声”与“变五声”以及黄翔鹏提出的“同均三宫”理论,试图对这两部创作时间相距60余年的作品中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运用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由此引发对于中国近现代作品中和声技法发展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性调试和声 马思聪《思乡曲》 汪立三《镶金边的浮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乡曲》《伊犁河的月夜》钢琴自弹自唱技巧分析
2
作者 毛羁龙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3期97-99,共3页
钢琴自弹自唱,就是要针对每一首不同的音乐作品,把作品的结构分析透彻,再从作品在钢琴弹奏上的要点、作品演唱的要求、作品的弹唱结合、作品的情感表现等等方面去研究和探索,才能达到“声琴并茂”的效果。
关键词 《思乡曲》 《伊犁河的月夜》 钢琴自弹自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思聪《思乡曲》创作中民族化的表现手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临舒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6-101,共6页
《思乡曲》是马思聪的成名之作。作曲家通过对民歌主题进行自由伸缩和加花,以及应用转调、速度变化等旋律写作手法,使民族性的曲调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和声上,马思聪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广泛使用四、五度叠置的和弦结构,并大胆引入偏音... 《思乡曲》是马思聪的成名之作。作曲家通过对民歌主题进行自由伸缩和加花,以及应用转调、速度变化等旋律写作手法,使民族性的曲调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和声上,马思聪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广泛使用四、五度叠置的和弦结构,并大胆引入偏音、通过同宫系统内调式交替来丰富民族性和声,通过对民族化和声风格的种种探索,使乐曲的民族色彩和韵味更加浓厚;在曲式结构方面,以西方曲式结构为基点,通过对民族曲式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不拘一格、贯穿中西的音乐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思聪 《思乡曲》 旋律 和声 曲式 民族化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提琴滑音所蕴含的“中正平和”的儒家思想——以马思聪《思乡曲》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珊 陈璐 《艺苑》 2011年第5期60-63,共4页
中国小提琴作品能否通过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演奏出具有本民族特色及思想内涵的音乐,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而小提琴滑音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婉转的音色,恰好能体现中国含蓄平和的传统文化思想。本文着重以儒家的"中正平和"思想,探... 中国小提琴作品能否通过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演奏出具有本民族特色及思想内涵的音乐,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而小提琴滑音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婉转的音色,恰好能体现中国含蓄平和的传统文化思想。本文着重以儒家的"中正平和"思想,探究小提琴演奏中的滑音与中国小提琴音乐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 儒家思想 滑音 民族 《思乡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之秋艺术歌曲《思乡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唱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秀彦 宋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思乡曲》是由我国杰出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夏之秋先生于1938年完成创作的一首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歌曲。歌曲采用传统的创作技法和严谨朴实的曲式结构,使得作品更加"大众化",在抗战时期广为传唱,起到了鼓舞抗日决心和... 《思乡曲》是由我国杰出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夏之秋先生于1938年完成创作的一首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歌曲。歌曲采用传统的创作技法和严谨朴实的曲式结构,使得作品更加"大众化",在抗战时期广为传唱,起到了鼓舞抗日决心和激发强烈爱国热情的作用。作品既延续了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又将时代元素融入到创作中。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入手,对创作特点、演唱特征等问题来诠释《思乡曲》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曲》 创作特点 演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思乡曲》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 被引量:2
6
作者 郝军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8X期57-61,共5页
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优秀小提琴演奏家、著名作曲家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他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创作音乐的发展长河中,马思聪的创作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马思聪《思乡曲》作品的分析,来彰显马思聪的音... 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优秀小提琴演奏家、著名作曲家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他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创作音乐的发展长河中,马思聪的创作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马思聪《思乡曲》作品的分析,来彰显马思聪的音乐创作风格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曲》 马思聪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马思聪的《思乡曲》如何展现真挚的情感
7
作者 周文林 《戏剧之家》 2021年第36期100-101,共2页
马思聪先生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他的杰出成就让他成为我们国家小提琴民族化的开拓者,他一生经历了很多,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起来,一生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提琴作品,更是具有一定的特色,有很多都应用了中国民歌和戏曲的旋... 马思聪先生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他的杰出成就让他成为我们国家小提琴民族化的开拓者,他一生经历了很多,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起来,一生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提琴作品,更是具有一定的特色,有很多都应用了中国民歌和戏曲的旋律,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在演奏出浓浓的华夏风情。本文主要探析马思聪的作品《思乡曲》如何进行创造,如何表现真挚情感,并对其背景进行分析。以此深入了解马思聪作品对中国曲调产生的影响,看其对中国音乐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为国家的演奏事业奠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思聪 《思乡曲》 真挚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时代的“悲歌”——《思乡曲》的曲意与演奏分析
8
作者 赵鹏程 《北方音乐》 2009年第12期40-41,共2页
《思乡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堪称“第一首真正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国管弦乐和小提琴曲”,常作为音乐会演奏曲目。文章以该曲为研究对象,认为该曲在反映内容上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时代... 《思乡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堪称“第一首真正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国管弦乐和小提琴曲”,常作为音乐会演奏曲目。文章以该曲为研究对象,认为该曲在反映内容上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时代的“悲歌”,在对该曲进一步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演奏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 马思聪 《思乡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小提琴曲《思乡曲》曲式结构与演奏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晶 《当代音乐》 2017年第12期64-66,共3页
马思聪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尤其是小提琴的音乐创作在中国近代史音乐上最为突出。《思乡曲》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从该曲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的技法为分析对象,为理解和... 马思聪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尤其是小提琴的音乐创作在中国近代史音乐上最为突出。《思乡曲》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从该曲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的技法为分析对象,为理解和演奏该曲做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曲》 曲式分析 演奏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思聪与《思乡曲》
10
作者 陈晨星 《北方音乐》 2012年第1期59-60,共2页
乡愁,亘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梦牵魂萦,挥之不去,歌之不竭,咏之不绝的永恒主题。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杜甫的“月是故乡明”;从张九龄的“天涯共此时”,到苏东坡的“千里共婵娟”;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到王维的“... 乡愁,亘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梦牵魂萦,挥之不去,歌之不竭,咏之不绝的永恒主题。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杜甫的“月是故乡明”;从张九龄的“天涯共此时”,到苏东坡的“千里共婵娟”;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到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从王安石的“明月何时照我还”,到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从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到席慕蓉的“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读着这样的诗句,我的耳边常常回响着马思聪的《思乡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曲》 马思聪 “床前明月光” 永恒主题 张九龄 苏东坡 贺知章 王安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拳赤子心 绵绵思乡情——马思聪及其《思乡曲》
11
作者 郑锦芬 《福建艺术》 2002年第4期21-22,共2页
马思聪为发展我国现代新音乐文化奋斗了一生,他在音乐创作、演奏、教育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尤其是他的小提琴作品堪称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年的5月7日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 马思聪为发展我国现代新音乐文化奋斗了一生,他在音乐创作、演奏、教育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尤其是他的小提琴作品堪称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年的5月7日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马思聪先生诞辰90周年。本刊刊发此文以示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思聪 演奏家 交响乐 乐曲 中国音乐 《思乡曲》 内蒙组曲 祖国 小提琴 梵婀玲 弓弦乐器 作曲家 音乐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去来兮——感怀《思乡曲》
12
作者 温锦新 《北方音乐》 2012年第2期57-57,共1页
马思聪的《思乡曲》凄美悲怆,震人心弦,如流金一缕,闪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凄凉。是一个离乡者的思念;一个远游者的惆怅;一个漂泊者感伤。宁静的夜晚,孤单的日子,我常常细品这首《思乡曲》,听一次,伤感一次,可忍不住还想听。... 马思聪的《思乡曲》凄美悲怆,震人心弦,如流金一缕,闪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凄凉。是一个离乡者的思念;一个远游者的惆怅;一个漂泊者感伤。宁静的夜晚,孤单的日子,我常常细品这首《思乡曲》,听一次,伤感一次,可忍不住还想听。在这寂静的夜里,我倾听着一位音乐老人哀婉的诉说,品味着老人清泪中的苦涩与哀愁。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敲打着我的心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曲》 马思聪 漂泊者 人心 老人 音乐 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让小提琴说中国话--马思聪和他的《思乡曲》
13
作者 麦琼 《同舟共进》 2022年第3期3-8,共6页
一首《思乡曲》,曾勾起多少人的乡愁,温暖多少游子的心灵。虽然作曲家的历史身影逐渐模糊,但那美妙隽永的旋律,从来都是那么真切、动人,令人沉醉。它以鲜明的民族色彩,以小提琴特有的吟咏,唤起国人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体现了中国新音乐的... 一首《思乡曲》,曾勾起多少人的乡愁,温暖多少游子的心灵。虽然作曲家的历史身影逐渐模糊,但那美妙隽永的旋律,从来都是那么真切、动人,令人沉醉。它以鲜明的民族色彩,以小提琴特有的吟咏,唤起国人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体现了中国新音乐的品格。若论20世纪中国的小提琴音乐,《思乡曲》当属经典中的经典,无论是传播度、受喜爱度还是艺术生命力,难觅比肩者。而作曲家本人曲折的人生,也是一曲低回婉转的思乡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曲》 艺术生命力 马思聪 民族音乐 小提琴音乐 中国新音乐 民族色彩 喜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提琴名曲《思乡曲》诞生始末
14
作者 熊坤静 《广东党史》 2010年第3期54-55,共2页
《思乡曲》和《第一回旋曲》无疑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马思聪的代表作,其中《思乡曲》更是我国小提琴乐曲中第一首堪称世界精品的杰作,至今被人们常演常奏不衰。
关键词 《思乡曲》 小提琴乐曲 名曲 音乐作曲家 中国现代 代表作 马思聪 演奏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对马思聪《思乡曲》音乐创作的评述
15
作者 杨倩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4年第13期213-213,共1页
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大潮中,马思聪的创作曾在音乐界掀起一抹狂澜,本文试图通过对马思聪《思乡曲》作品的音乐创作评述,进而... 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大潮中,马思聪的创作曾在音乐界掀起一抹狂澜,本文试图通过对马思聪《思乡曲》作品的音乐创作评述,进而把握马思聪的音乐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创作 《思乡曲》 马思聪 感性体验 音乐音响 小提琴演奏家 音乐教育家 近现代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韵与乡愁——吕思清《思乡曲》
16
作者 蝶衣 《现代音响技术》 2009年第12期156-156,共1页
吕思清的演奏集技巧于情感表现利于一体,对这些昔日或经典名曲,或是改编作品的创作背景驾轻就熟,在演绎的时候,很自然而然的就知道,应该将什么作为表现的重点。他的琴声,犹如绵绵的潮水,初时,你并不会觉得它们的能建感,而随着演绎... 吕思清的演奏集技巧于情感表现利于一体,对这些昔日或经典名曲,或是改编作品的创作背景驾轻就熟,在演绎的时候,很自然而然的就知道,应该将什么作为表现的重点。他的琴声,犹如绵绵的潮水,初时,你并不会觉得它们的能建感,而随着演绎的深入,听者会突然发观,那种整体上的情感包围力会让人满身心的沉浸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思清 《思乡曲》 音乐 演奏集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乡曲》教学设计
17
作者 杜宏斌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4年第6期31-33,共3页
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五课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设计思路:音乐欣赏中如何处理好情感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情... 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五课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设计思路:音乐欣赏中如何处理好情感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只注重情感的感受而不注重音乐本体特征,教学中往往只停留在对音乐情绪或感情的体验上,在人文主题或乐曲的主题思想上大做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思乡曲》 小学五年级 中小学音乐教师 音乐教材 情感目标 教学内容 欣赏教学
原文传递
艺术歌曲《思乡曲》的演唱特色研究
18
作者 王明江 《大观(论坛)》 2022年第1期168-170,共3页
自古以来,关于思乡的题材数不胜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些经典诗句无不在诉说着思乡情感。作为思乡题材的经典歌曲之一,《思乡曲》是1979年上映的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由郑... 自古以来,关于思乡的题材数不胜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些经典诗句无不在诉说着思乡情感。作为思乡题材的经典歌曲之一,《思乡曲》是1979年上映的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由郑秋枫作曲。《海外赤子》由知名演员陈冲、秦怡等出演,讲述了海外华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祖国建设的故事。《思乡曲》生动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回国过程中的辛酸完整呈现,让听者无不为之感动。通过介绍《思乡曲》的作者及内容,从歌词特点和旋律特点两方面分析其演唱特色和艺术特征,并从情感处理、咬字吐字处理以及声音技巧处理等三个方面阐述其演唱实践,对于演唱者更好地把握思乡类主题歌曲的演唱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曲》 演唱特色 郑秋枫
原文传递
由《思乡曲》到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19
作者 崔宏 《艺术教育》 2008年第8期92-92,共1页
关于中国音乐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在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索。中国近代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马思聪在1937年创作的《绥远组曲》中的第二乐章《思乡曲》,以其深沉优美和富于歌唱的旋律曾令无数人为之倾... 关于中国音乐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在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索。中国近代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马思聪在1937年创作的《绥远组曲》中的第二乐章《思乡曲》,以其深沉优美和富于歌唱的旋律曾令无数人为之倾倒。《思乡曲》的创作究其根源就是借鉴和发扬了中国内蒙民歌《墙头上跑马》而创作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曲》 中国民族 音乐欣赏 中国音乐 文化基础 小提琴家 第二乐章 创作
原文传递
马思聪与德沃夏克的《思乡曲》
20
作者 张姝佳 《粤海风》 2016年第3期88-93,共6页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乡,回忆故乡的味道,往往一头儿连着儿时的童年,一头儿牵着当下的酸楚。乡愁是多少文人墨客笔下挥之不去的主题。在音乐作品中,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是把悲楚的乡愁表达淋漓尽致的经典,而捷克作曲家德...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乡,回忆故乡的味道,往往一头儿连着儿时的童年,一头儿牵着当下的酸楚。乡愁是多少文人墨客笔下挥之不去的主题。在音乐作品中,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是把悲楚的乡愁表达淋漓尽致的经典,而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却让人体会着依恋家乡的美好情感。两首作品同是思乡主题,但音乐诠释着一种情感的两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曲》 德沃夏克 马思聪 《第九交响曲》 音乐作品 小提琴曲 第二乐章 思乡主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