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宠绥的戏曲音律论及其影响——以其《弦索辨讹》《度曲须知》为研究的重点 |
王辉斌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2
|
从《乐府传声》《度曲须知》看播音的吐字归音 |
许成龙
|
《今传媒》
|
2021 |
0 |
|
3
|
论沈宠绥运用中原之音辨正吴中弦索之讹 |
李惠绵
|
《南大戏剧论丛》
|
2024 |
0 |
|
4
|
声乐演唱艺术纵横谈 |
杨旭
|
《艺术探索》
|
1998 |
1
|
|
5
|
试论昆剧苏白问题 |
徐扶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6
|
论《弦索辨讹》之“辨讹”对象 |
田语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7
|
吴中曲唱论略 |
周秦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8
|
沈宠绥音韵学简论 |
都兴宙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9
|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及声调 |
王维平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0
|
谈歌唱吐字规律 |
黄敏
|
《职教论坛》
|
1997 |
0 |
|
11
|
昆剧中北杂剧剧目初探 |
徐扶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2
|
沈宠绥的戏曲声律论──江苏古代戏曲家研究之五 |
俞为民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3
|
水调、磨调、弦索调与昆山腔 |
金登才
|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4
|
演唱中国歌曲时怎样才能做到“字正腔圆”──兼谈唱歌中的咬字技巧 |
罗洪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5
|
板眼与晋剧记谱 |
徐佩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6
|
读字中的母音和子音 |
薛良
|
《中国音乐》
|
1983 |
1
|
|
17
|
沈宠绥曲学思想之生成 |
田语
|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弦索辨讹》剧目考 |
田语
|
《戏曲研究》
|
2023 |
0 |
|
19
|
“以周韵为宗”与“不论南词北调,全系收音”的相得益彰——沈宠绥北曲音韵论“曲律—唱法”关系试发覆 |
周琦玥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2023 |
0 |
|
20
|
“清音浊流”语音基础与吴语区北曲演唱、创作实际的交融——沈宠绥“阴出阳收”说再探赜 |
周琦玥
|
《中华戏曲》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