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短经》所引《宋略》史论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斌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2,共5页
-
文摘
唐人赵蕤所撰《长短经》引有《宋略》史论七则 ,其中两则因不见于它书而可资辑佚 ,另外五则可补正《建康实录》及《资治通鉴》等所引《宋略》史论之讹脱数十处 。
-
关键词
《长短经》
《宋略》
赵蕤
史论
文献价值
校勘价值
-
Keywords
CHANGDUANJING , History Comments in SONGLUE , Document Value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裴子野《宋略》史论的价值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马艳辉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共5页
-
文摘
裴子野是南朝萧梁时的史学家,所著《宋略》为世人所重,惜其久已散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多方勾稽,搜集《宋略》史论佚文28首,并对其作了分类研究,揭示其价值所在。《宋略》史论佚文对全面认识南朝史学的发展,尤其是历史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裴子野
《宋略》史论佚文
史论价值
-
Keywords
Pei Zi-ye
the historical comment of Songlue
historical comment value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裴子野《宋略》三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唐燮军
-
机构
宁波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7,共5页
-
文摘
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编年史的《宋略》,实乃纪传体断代史。作为裴氏此书的传世史论之一,《雕虫论》的评述对象大抵就是清台令的设置。而《建康实录》宋史部分非但未曾全据《宋略》为蓝本,且其引文既不完整又时有脱误,故不宜据以辑佚裴《略》。
-
关键词
《宋略》
纪传体
《雕虫论》
缘起
蓝本
述辑
-
Keywords
SONGLUE biographic DIAOCHONGLUN chief source colleciton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宋略》成书年代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红梅
-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13-214,共2页
-
基金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40302)。
-
文摘
《宋略》的作者裴子野,是齐梁时代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在史学领域,他因成就了可与沈约的纪传体《宋书》齐名的编年体《宋略》,而与他的曾祖裴松之和祖父裴驷并称“史学三裴”。然而《宋略》已经在南宋末年就亡佚了。为了更深入详细地了解裴子野的一生,鳌定裴子野的行年,考查《宋略》的成书年代已成为一个关键点。
-
关键词
《宋略》
成书年代
考辨
-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宋略》散佚年代考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陈红梅
周斌
-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
文摘
《宋略》是河东“史学三裴”之一裴子野的代表作。该书以“叙事评论多善”享誉史坛。然而 ,它却早已散佚。本文通过考证认为 :《宋略》在南宋绍定四年 ( 1 2 3 1 )或景炎元年 ( 1 2 76)亡佚。
-
关键词
《宋略》
散佚年代
历史考证
中国
流转情况
-
Keywords
SONGLUE Pei Ziye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裴子野与《宋略》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游翔
-
机构
华中师大历史系
-
出处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7-62,共6页
-
文摘
裴子野与《宋略》游翔裴子野的家世与生平裴子野(469──530年),字几原,南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子野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故又有裴河东之称。裴氏本河东望族,西晋末年,司马睿为安东将军,裴邵为长史,王导为司马。司马睿重建晋室,裴氏拥立有功,...
-
关键词
裴子野
南宋
文学家
史学家
《宋略》
编年体史书
《宋书》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裴子野《宋略》相关问题探析
- 7
-
-
作者
颜世明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3-70,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西域地理佚籍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AHSKF2018D79)成果
-
文摘
《宋略》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裴子野所撰,主要记载刘宋一代历史的编年体典籍,所用材料大部分源自沈约《宋书》。本文集中探讨了《宋略》一书的编撰体例、篇章结构、《宋略》与《宋书》之关系以及《宋略》成书与散佚时间等方面的问题。《宋略》开篇大致评述了南朝刘宋兴起等事,其后为《本纪略》《诸侯略》等卷,倒数第二卷大体论述了刘宋衰亡等,末卷为“总论”。各卷之下内容及相关评论,基本上按照史事发生时间先后编次。其大概的编纂过程是:中兴二年(502)裴子野的父亲裴昭明去世以后,裴子野开始编撰《宋略》初稿;天监七年(508)或稍前,删《宋略》初稿与沈约《宋书》合成《宋略》。大约在宋元时期,《宋略》散佚。
-
关键词
《宋略》
史学体裁
篇章布局
编纂成书
佚文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建康实录》所引《宋略》“司马休之论”勘误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周斌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6,共1页
-
-
关键词
《建康实录》
《宋略》
校勘
司马休
-
分类号
K23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裴子野的家学渊源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陈红梅
-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文理部
-
出处
《运城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0-11,共2页
-
文摘
河东“史学三裴”之一的裴子野著成了“叙事评论多善”的编年体史书《宋略》,这与其家学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研究揭示出裴氏家学对子野成就《宋略》的作用,可窥魏晋南北朝家学发展之一端。
-
关键词
裴子野
《宋略》
家学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编纂学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黎子耀
-
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19-125,共7页
-
文摘
魏晋以降,编年史相继有所著作,或名为纪,如干宝《晋纪》;或名为春秋、阳秋,如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和孙盛的《晋阳秋》;或名为略,如裴子野《宋略》;或名为典,如刘瑶《梁典》;或名为志,如王劭《齐志》。此体虽与纪传并行,但纪传体始终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中的主流。《隋志》分部,列纪传于正史类,固属唐人见解,实际上确能正确反映魏晋以来的史学思潮。
-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编纂学
《晋阳秋》
《晋纪》
《宋略》
史学发展
《隋志》
史学思潮
-
分类号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章学诚“论古必恕”说在史学批评上的价值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陈鹏鸣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3-56,共4页
-
文摘
章学诚“论古必恕”说在史学批评上的价值陈鹏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篇里说:"凡为古文辞者,必敬以恕。临文必敬,非修德之谓也。论古必恕,非宽容之谓也。敬非修德之谓者,气摄而不纵,纵必不能中节也。恕非宽容之谓者,能为古人设身而处地也。"这种论古必恕的...
-
关键词
章学诚
史学批评
知人论
文史通义
《宋略》
司马迁
学术界
《通志》
不良学风
裴子野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关于裴子野诗文的几个问题
- 12
-
-
作者
曹道衡
-
出处
《文学遗产》
198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
文摘
梁代作家裴子野在当时文坛上曾有较大影响。因此梁简文帝萧纲在《与湘东王书》中曾把他与谢灵运相提并论。但后世的文学研究者似乎对他不甚重视。这也许是因为他曾撰《宋略》二十卷,所以人们往往以史家目之,而忽略了他的文学成就。最近,《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六辑上译载了日本林田慎之助先生的《裴子野〈雕虫论〉考证》一文,对裴氏的思想和文学观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我读后受到不少启发,但也有若干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我想谈谈个人对裴子野的几点认识,以就教于林田慎之助先生和广大读者。
-
关键词
裴子野
诗文
文学理论研究
文学成就
《宋略》
谢灵运
研究者
文学观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西域苏鲁支汉文信息补说
- 13
-
-
作者
林悟殊
-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系
-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103,158,共14页
-
文摘
本文重新审视汉籍于火祆教发端的原始记载,结合近些年田野调查所见民间科仪本中涉及该教教主的信息,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证明唐宋之后,民间于祆教教主的信息传递尚不绝如缕,尤其是明清时期,八闽之地的民间宗教,更有将其奉为主神者。由是,从一个侧面佐证祆教也像其他入华夷教一样,最后归宿于民间。
-
关键词
火祆教
苏鲁支
赞宁
《大宋僧史略》
摩尼光佛
夷数
-
Keywords
Zoroastrianism
Su-Lu-Zhi
Zan Ning
《大宋僧史略》
Mani the Buddha of Light
The Buddha of Yishu He
-
分类号
B983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宋代词科赞颂箴铭文用韵考
- 14
-
-
作者
罗积勇
刘彦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0,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对偶修辞通史”(19BYY034)
武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对偶修辞演进史”(413000077)。
-
文摘
宋代词科试赞、颂、箴、铭四种韵文,它们在用韵方面颇具特点。与宋代科举考试用韵标准《礼部韵略》的规范差别很大,基本符合宋代通语18部系统;各部间通押的现象并不多,受方音的影响小,但并不完全避用方音,如前后鼻音韵尾的通押。对词科赞、颂、箴、铭四种韵文用韵的考察,能助我们全面了解宋代韵文这一文体的情形,也能帮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礼部韵略》与宋代科举诸韵文文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礼部韵略》的深入研究。
-
关键词
词科
韵文
用韵
礼部韵略
宋代通语
-
Keywords
Ci(词)examinations
Verses
Rhyme
Libu Yunlve(礼部韵略)
Through language of the Song(宋)dynasty
-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