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1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婚姻法》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苇 冉启玉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1期41-49,共9页
为实现男女间真正的平等 ,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理论认为 :男女之间的差异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 ,是“社会体制习俗”把人组织到规范好的“男性”“女性”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结果 ,而不是因为男女的生理特征... 为实现男女间真正的平等 ,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理论认为 :男女之间的差异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 ,是“社会体制习俗”把人组织到规范好的“男性”“女性”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结果 ,而不是因为男女的生理特征而自然产生的。其分析方法要求考察女性与男性面对的不同的社会现实、生活期望、经济环境等因素 ,分析社会公共政策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影响 ,尤其是可能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而修改社会公共政策 ,以期消除男女之间的实际不平等。我国 2 0 0 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仍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 ,规定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中享有平等的权利。但以社会性别平等理论来分析审视现行婚姻法 ,其结婚、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离婚等具体制度中 ,某些规定仍缺乏性别意识 ,并不能真正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 ,特建议从社会性别平等的角度对立法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社会公共政策 平等 离婚 立法完善 法律保护 婚姻家庭 经济环境 体制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关切的话题──“《婚姻法》修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2
2
作者 薛宁兰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婚姻法》 婚姻法 提交 中国法学 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 修改 北京 自治区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农村婚姻家庭的影响——以河北省为调研对象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竹青 王金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农村婚姻家庭的影响很小,但并不意味农村婚姻家庭领域没有问题。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十一个农村的调研发现,农村婚姻家庭问题主要是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问题,主要体现在土地承包制度和宅基地分...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农村婚姻家庭的影响很小,但并不意味农村婚姻家庭领域没有问题。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十一个农村的调研发现,农村婚姻家庭问题主要是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问题,主要体现在土地承包制度和宅基地分配制度方面。此外,法定婚龄过高、探望权难以实现,也是农村婚姻家庭问题的主要体现。如何保障农村妇女的上述权利,是未来《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需要予以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 农村 婚姻家庭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婚姻法》运动中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以河南省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洪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103,共8页
新中国初期,传统婚姻制度对旧的家庭婚姻秩序的竭力维持与《婚姻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原则发生冲突,全国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因长期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对《婚姻法》的贯彻和执行存在思想障碍,广大妇女的生存状况较为恶劣。河... 新中国初期,传统婚姻制度对旧的家庭婚姻秩序的竭力维持与《婚姻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原则发生冲突,全国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因长期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对《婚姻法》的贯彻和执行存在思想障碍,广大妇女的生存状况较为恶劣。河南省地处中原,其问题具有典型性。河南省按照中共中央的有关政策规定,通过努力,使此前各式各样的婚姻家庭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睦团结的社会新风尚,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整体性的社会文明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河南省 贯彻《婚姻法》运动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乡村贯彻《婚姻法》过程中的死亡现象探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汤水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20世纪50年代初期《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基本废除了传统社会中的婚姻陋习,建立了以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为原则的现代婚姻制度。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触目惊心的死亡现象。其直接原因主要是婚外性关系和离婚,而对《婚姻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基本废除了传统社会中的婚姻陋习,建立了以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为原则的现代婚姻制度。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触目惊心的死亡现象。其直接原因主要是婚外性关系和离婚,而对《婚姻法》缺乏正确有效的宣传、基层干部的粗暴干涉和司法部门的敷衍推诿则是更深层的社会因素。从历史的角度看,《婚姻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死亡现象,是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当时社会改革中难以避免的"牺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死亡现象 直接原因 社会因素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承担问题法理探讨——对新《婚姻法》第41条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穆英慧 黄顺林 《政法论丛》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新《婚姻法》第 4 1条对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承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但由于该法条不甚明晰的界定 ,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该条产生误解。本文从对法条的理解出发 ,阐述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提... 新《婚姻法》第 4 1条对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承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但由于该法条不甚明晰的界定 ,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该条产生误解。本文从对法条的理解出发 ,阐述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提出建议 ,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法条 夫妻共同债务 离婚 司法实践 法理 承担 存在 理解 误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婚姻法》弱者保护机制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2
7
作者 任以顺 王冶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婚姻法》以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人权理念与精神为其追求目标 ,对婚姻家庭中的弱者提供法律救济手段和保障机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由于《婚姻法》对弱者保护机制制度性的缺失以及相关内容的失之过简 ,难于操作 ,使保障措施不能够完... 《婚姻法》以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人权理念与精神为其追求目标 ,对婚姻家庭中的弱者提供法律救济手段和保障机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由于《婚姻法》对弱者保护机制制度性的缺失以及相关内容的失之过简 ,难于操作 ,使保障措施不能够完全到位。妇女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离婚后一部分妇女生活相对贫困化的问题也日见突出。为此《婚姻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弱者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弱者 人权理念 弱势群体利益 法律救济 妇女权益 立法完善 相对贫困 保护机制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兼评《婚姻法》第46条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秀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4,共7页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第46条的规定,首次在立法上确立了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填补了立法上的空白。然而,司法实践表明,该制度的实施并不尽如人意,亟待立法予以完善。本文阐述了夫妻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特征与功能,论述了夫妻侵权损害...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第46条的规定,首次在立法上确立了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填补了立法上的空白。然而,司法实践表明,该制度的实施并不尽如人意,亟待立法予以完善。本文阐述了夫妻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特征与功能,论述了夫妻侵权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指出现行夫妻损害赔偿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若干立法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第46条 侵权 损害赔偿 夫妻权利 婚内损害赔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法》中的亲子关系推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3,共5页
婚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家庭生育子女的功能,而未成年子女也能起到稳定夫妇之间婚姻关系的作用。不管是婚生子女的推定,还是婚外亲子关系的推定,其主要目的都是明确未成年子女之父母,以适用监护制度使得该未成年子女"幼有所养&... 婚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家庭生育子女的功能,而未成年子女也能起到稳定夫妇之间婚姻关系的作用。不管是婚生子女的推定,还是婚外亲子关系的推定,其主要目的都是明确未成年子女之父母,以适用监护制度使得该未成年子女"幼有所养"。在适用亲子关系推定规范过程中,应该本着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原则,在身份关系的安定性和身份关系的真实明确性之间进行利益衡量。对亲子关系推定规范中的"必要证据"这一不确定的法律概念需要进行价值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未成年子女 亲子关系推定 监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国以来我国婚姻制度的创制与变迁——《婚姻法》与中国妇女家庭社会地位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海薇 巩玉涛 关溪莹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2-57,共6页
婚姻制度与规定婚姻制度的《婚姻法》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创制、执行与之后的历次修订,促进了中国妇女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提升了妇女的家庭与社会地位,实现了男女的和谐互动,增加了社会整... 婚姻制度与规定婚姻制度的《婚姻法》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创制、执行与之后的历次修订,促进了中国妇女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提升了妇女的家庭与社会地位,实现了男女的和谐互动,增加了社会整体福利。这个历程也反映了制度变迁与社会变革的不同步性——制度设计可能超越时代,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旗帜,促成强制性制度变迁,也可能滞后于社会进步,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而发生改变,形成诱致性制度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制度 《婚姻法》 妇女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改《婚姻法》时要警惕倒退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银河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5,23,共3页
修改《婚姻法》时要警惕倒退李银河Inthearticletheauthoranalysesthesocialpsychologyunderlyingthepublicopinionabout“increasingth... 修改《婚姻法》时要警惕倒退李银河Inthearticletheauthoranalysesthesocialpsychologyunderlyingthepublicopinionabout“increasingthedificultiesfor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双方自愿离婚 社会稳定 当事人 婚外情 婚姻关系 离婚自由 冲突紧张程度 社会学调查 婚外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0年《婚姻法》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纪念1950年《婚姻法》颁布60周年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成洁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42,共9页
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不仅是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深刻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涉及个人生活、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制度安排的重大社会改革,更是中国妇女人权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新《婚姻法》颁布后,中央人民政府运用教育的、行政的和法... 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不仅是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深刻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涉及个人生活、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制度安排的重大社会改革,更是中国妇女人权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新《婚姻法》颁布后,中央人民政府运用教育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从上至下开展了全国性的宣传、教育以及严惩犯罪行为的活动,积极健康的婚姻新风尚开始出现。《婚姻法》颁布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封建婚姻观念和诸多社会条件的制约,不少地区仍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婚姻现象存在,甚至有不少妇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说明,现代婚姻制度的真正建立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年《婚姻法》 社会变革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建国初期法制实践的特征——以20世纪50年代《婚姻法》贯彻运动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海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新中国建国初期,法制实践延续了革命时期群众运动的方式。具体表现为,采取以政策引导法制实践的办法,对干部与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与法制宣传,以实现不同社会阶层主体对新法律制度的理解与接受之目标。1950年的《婚姻法》贯彻运动便采用此... 新中国建国初期,法制实践延续了革命时期群众运动的方式。具体表现为,采取以政策引导法制实践的办法,对干部与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与法制宣传,以实现不同社会阶层主体对新法律制度的理解与接受之目标。1950年的《婚姻法》贯彻运动便采用此种法制实践路径。该路径选择能够加速新法落实,减少因法制不完备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这也造成群众在法律观重塑过程中对法制和政策的错位理解与法律认同感降低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婚姻法》 法制实践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婚姻法》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学云 胡德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3-79,共7页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婚姻法修改过程中新增设的一项重要制度。阐明增设离婚损害赔偿的必要性、法律依据、责任构成、特点及功能 ,提出相应的司法建议 。
关键词 离婚 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过错 《婚姻法》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婚姻法》5年实践之评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贵忠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3,共5页
本文通过对2001年新《婚姻法》五年多来的实际运行做考察和评析,认为2001年修改《婚姻法》虽然在立法上、理念上及法律规范层面上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但实际社会效果有限,没有完全实现其立法目的。要有效地调整婚姻家庭关系,需要在完善法... 本文通过对2001年新《婚姻法》五年多来的实际运行做考察和评析,认为2001年修改《婚姻法》虽然在立法上、理念上及法律规范层面上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但实际社会效果有限,没有完全实现其立法目的。要有效地调整婚姻家庭关系,需要在完善法律体系时重视法律规范与社会规范等其它社会调控体系的协调,在法律与社会规范的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中实现调整目的。在加强立法的同时,也应该高度重视规范的可行性,研究其实际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修正案 文本上的法 行动中的法 立法目的 社会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新规定的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唐德华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10,共4页
关键词 《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婚姻家庭关系 适用 公民 施行 婚姻家庭生活 社会安定 平等 合法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婚姻法》在福建的宣传与贯彻(1950~1953年) 被引量:4
17
作者 欧阳小松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9-54,共6页
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项重大社会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和实行,使自近代民主革命以来的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及其观念的变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 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项重大社会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和实行,使自近代民主革命以来的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及其观念的变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1950~1953年是全国宣传贯彻《婚姻法》的高峰期,本文所要揭示的就是这一时期福建地区宣传贯彻《婚姻法》活动的具体过程和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福建日报》 婚姻制度 1953年 婚姻自由 福建地区 司法改革 婚姻纠纷 新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法》的修改应与现代文明发展方向同步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雪慧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9,共2页
︽婚姻法︾的修改应与现代文明发展方向同步肖雪慧Accordingtotheauthorofthisarticle,ifthelegalreasonforadivorcesuitisescalatedfrom"em... ︽婚姻法︾的修改应与现代文明发展方向同步肖雪慧Accordingtotheauthorofthisarticle,ifthelegalreasonforadivorcesuitisescalatedfrom"emotionalrift"in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向 《婚姻法》 现代文明 婚姻关系破裂 伦理文化 社会稳定 感情破裂 个体生命 离婚条件 理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法》增设残疾人权益保护制度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海霞 《残疾人研究》 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
《婚姻法》具有弱者保护功能,是保护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的法理依据之所在。保护残疾人权益体现了婚姻家庭的功能,符合《婚姻法》的特点和立法目的,体现公平和正义。我国对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的保护制度,属于立法空白,为切实保护残疾人... 《婚姻法》具有弱者保护功能,是保护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的法理依据之所在。保护残疾人权益体现了婚姻家庭的功能,符合《婚姻法》的特点和立法目的,体现公平和正义。我国对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的保护制度,属于立法空白,为切实保护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促进家庭和谐和稳定,建议《婚姻法》应当从总则和分则两个方面增设残疾人权益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残疾人 婚姻家庭权益 弱者保护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的僭越和法治主义的致命自负——从《婚姻法》释法和“房产加名”征税谈起 被引量:3
20
作者 滕祥志 《中国发展观察》 2011年第10期46-49,共4页
日前,随着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强势出台,一场保卫家庭和传统价值的论争不期而至。至此,家庭共同体与市场逻辑、个体权利和自由主义的冲突、婚姻法共有财产制度与商法外观主义和交易安全主义的冲突犬牙交错。这些冲突以往并不明... 日前,随着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强势出台,一场保卫家庭和传统价值的论争不期而至。至此,家庭共同体与市场逻辑、个体权利和自由主义的冲突、婚姻法共有财产制度与商法外观主义和交易安全主义的冲突犬牙交错。这些冲突以往并不明显,然而,司法解释的横空出世,将这些冲突抛在世人眼前。慎思明辩之士,岂能无所思考或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司法解释 法治主义 征税 房产 自负 僭越 传统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