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个四重奏》的时间主题与元素变奏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田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102,共6页
“空气”、“土”、“水”、“火”四大元素是古代西方宇宙起源说的构成要素。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由无意到有意以四大元素结构成组诗,借助于元素的象征意义,揭示人类在时间与现世中的生存痛苦和生存困境(永恒时间中的暂存性和生存... “空气”、“土”、“水”、“火”四大元素是古代西方宇宙起源说的构成要素。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由无意到有意以四大元素结构成组诗,借助于元素的象征意义,揭示人类在时间与现世中的生存痛苦和生存困境(永恒时间中的暂存性和生存的悲伤),思索永恒的时间及人类痛苦的解脱。何处是时间与生存的安慰?在以爱和宗教为寻求拯救的途径之外,一切都指向现在和这里,“一切始终是现在”———超验、共时与广阔的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时间 元素 人类生存 四重奏 变奏 主题 构成要素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四个四重奏》的音乐手法 被引量:7
2
作者 蒋洪新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0-114,共5页
英美现代派大诗人T.S.艾略特的代表作《四个四重奏》表现出与他的前期诗歌杰作《荒原》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音乐手法的运用在艺术上奠定了该诗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础。目前国内对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尚缺乏研究,本文从音乐结... 英美现代派大诗人T.S.艾略特的代表作《四个四重奏》表现出与他的前期诗歌杰作《荒原》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音乐手法的运用在艺术上奠定了该诗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础。目前国内对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尚缺乏研究,本文从音乐结构,诗的音乐节奏、音乐的象征意义三个方面对该诗进行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音乐结构 节奏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与基督教思想 被引量:4
3
作者 蒋洪新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9-94,共6页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评价T.S.艾略特在创作《荒原》之后说,“艾略特从事了一系列同样才华横溢的诗歌创作,探讨痛苦的寻求拯救的主题。诗人以极为真挚的感情,突出表现了生活在没有秩序、没有意义、没有美的世俗社会里的现代的空虚恐怖感...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评价T.S.艾略特在创作《荒原》之后说,“艾略特从事了一系列同样才华横溢的诗歌创作,探讨痛苦的寻求拯救的主题。诗人以极为真挚的感情,突出表现了生活在没有秩序、没有意义、没有美的世俗社会里的现代的空虚恐怖感。在他的新作《四个四重奏》(1943)中,艾略特以近乎赞美诗般的叠句和对自己的精神经历的细腻而精确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艾略特 基督教思想 赫拉克利特 上帝 圣约翰 向下的路 T.S.艾略特 《荒原》 圣母玛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在《四个四重奏》中的消解方式及内涵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春芳 张洁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367-370,共4页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中西方思想的重要体现。这种模式不仅表现在宗教、政治、哲学上,还表现在文学创作中。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却因其对现世世界的否定和对理想世界的失望消解了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形成了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准确摹写...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中西方思想的重要体现。这种模式不仅表现在宗教、政治、哲学上,还表现在文学创作中。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却因其对现世世界的否定和对理想世界的失望消解了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形成了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准确摹写,对文学传统的彻底反叛和对后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精准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二元对立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跃出诗外”的辉煌——《四个四重奏》的音乐学阐释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兰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86-791,共6页
《四个四重奏》是一部诗与乐完美结合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品,艾略特的创作理念中早已预设了"四重奏"这一音乐学概念。艾略特这部作品的主题意义,是借助复调、对位、和声、变奏等音乐技法来建构的。只有首先从音乐性主题结构和相... 《四个四重奏》是一部诗与乐完美结合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品,艾略特的创作理念中早已预设了"四重奏"这一音乐学概念。艾略特这部作品的主题意义,是借助复调、对位、和声、变奏等音乐技法来建构的。只有首先从音乐性主题结构和相关音乐技法切入,才能完整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音乐性 主题结构 音乐技法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毁的诺顿》:“时间现在”的救赎和沉沦——艾略特《四个四重奏》重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光耀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7,共6页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艾略特《四个四重奏》的文本理解多有错谬。该诗四首分别是对现在、过去、未来及时间整体的救赎问题的思想与体悟,《燃毁的诺顿》则集中于“时间现在”。也许人曾拥有过“静止点”的永恒性时间,但罪使人堕落入“不...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艾略特《四个四重奏》的文本理解多有错谬。该诗四首分别是对现在、过去、未来及时间整体的救赎问题的思想与体悟,《燃毁的诺顿》则集中于“时间现在”。也许人曾拥有过“静止点”的永恒性时间,但罪使人堕落入“不健康的肺”般的现在,在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中沉沦,没有得救的希望,人不能通过时间征服时间,求助于将时间心灵化以及艺术,也都于事无补。现在已成了“可笑的消费了的悲伤时间”,可人们对此却还茫然不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时间现在” 原罪 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四个四重奏》“时间”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虞又铭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129-135,共7页
"时间"是《四个四重奏》的核心主题,但诗作中"时间"本身的重要性在国内已有批评中却没有得到彰显。本文认为,诗人否定了循环时间和线性时间,但肯定了作为"瞬时性"与"当下性"的时间。这两个时... "时间"是《四个四重奏》的核心主题,但诗作中"时间"本身的重要性在国内已有批评中却没有得到彰显。本文认为,诗人否定了循环时间和线性时间,但肯定了作为"瞬时性"与"当下性"的时间。这两个时间维度首先通过语言、知识以及对未来意识的批判体现出自身的重要性,进而与"无限"共存一体。《四重奏》中的"无限",不是外在于时间的,不是自在圆满的,而是必然在上述两个时间维度中被随时"建构"的、保持变化的。这一时间观与诗人早年的新黑格尔主义思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瞬时性 当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艾略特《四个四重奏》的音乐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冰 《中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35-36,共2页
艾略特在其代表作《四个四重奏》中 ,精心构筑了严谨对应的音乐结构 ,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宗教冥思。
关键词 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现代诗歌 音乐结构 奏鸣曲 《烧毁的诺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看诗人艾略特的心路历程
9
作者 于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66-69,共4页
诗人艾略特是一个终生寻求灵性生活,渴望摆脱人类自身的束缚而到达更高心灵层次的人。艾略特以极为真挚的感情,把自己的心灵成长历程在自已的诗作中做了细腻精确的描述。本文通过对诗人的代表作《荒原》和《四个四重奏》这两部诗歌中所... 诗人艾略特是一个终生寻求灵性生活,渴望摆脱人类自身的束缚而到达更高心灵层次的人。艾略特以极为真挚的感情,把自己的心灵成长历程在自已的诗作中做了细腻精确的描述。本文通过对诗人的代表作《荒原》和《四个四重奏》这两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诗人的心灵轨迹的分析,探寻了诗人所走过的从心灵的困境和虚无感,到信仰的追寻,以及通过皈依基督教并最终获得心灵提升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荒原》 《四个四重奏》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四重奏》音乐结构解读
10
作者 胡爱萍 《铜陵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9-81,共3页
英美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的代表作《四个四重奏》以严谨对应的音乐结构彰显了他溶哲学、宗教、历史、语言、文化、音乐于一炉的深刻诗思,铸生与死、苦与乐、现在与永恒等二元对立的经验于一体的博大情怀。诗人将四个意义非... 英美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的代表作《四个四重奏》以严谨对应的音乐结构彰显了他溶哲学、宗教、历史、语言、文化、音乐于一炉的深刻诗思,铸生与死、苦与乐、现在与永恒等二元对立的经验于一体的博大情怀。诗人将四个意义非凡的历史性的地点与四个季节同构成宇宙万物的四大元素(空气、土、水和火)相对应,描写了物质世界与他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之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对生与死的意义。本文从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入手,着力探讨《四个四重奏》的音乐结构特征,以欣赏它的艺术魅力,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音乐结构 奏鸣曲 时间主题 悖论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四重奏》中的不和谐音
11
作者 吴玲英 陈栾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3-44,共2页
《四个四重奏》的主题是多元主题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类似于音乐中的和谐音与不和谐音。不和谐音在《四个四重奏》中表现在诗人艾略特运用了复杂、抽象的陌生化意象和蕴涵宗教哲理冥思的悖论式语言。诗中的这种不和谐音,带给读者... 《四个四重奏》的主题是多元主题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类似于音乐中的和谐音与不和谐音。不和谐音在《四个四重奏》中表现在诗人艾略特运用了复杂、抽象的陌生化意象和蕴涵宗教哲理冥思的悖论式语言。诗中的这种不和谐音,带给读者不确定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不和谐音 陌生化意象 悖论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四重奏》主题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立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5-100,共6页
《四个四重奏》的结构形式显彰了艾略特溶哲学、宗教、历史于一炉的深刻诗思,铸生与死、苦与乐、现在与永恒等相反的经验于一体的博大情怀,并将它们纳入一种理想的共存模式之中。在《四个四重奏》中。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主题结构 玫瑰园 意象 乐章 艾略特 抒情者 视角结构 逃离者 音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拯救与涅般木——T.S.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与《圣经》和《薄伽梵歌》的互文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渝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93,105,共7页
《四个四重奏》是T.S.艾略特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尝试通过信仰的重建为人类社会建立一个永恒的理想模式。《四个四重奏》从主题和结构等方面与不同时期的东西方宗教著作形成互文关系。本文借用狭义互文性理论的研究方法,解读《四个四重奏... 《四个四重奏》是T.S.艾略特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尝试通过信仰的重建为人类社会建立一个永恒的理想模式。《四个四重奏》从主题和结构等方面与不同时期的东西方宗教著作形成互文关系。本文借用狭义互文性理论的研究方法,解读《四个四重奏》与基督教《圣经》及与印度教《薄伽梵歌》之间的互文关系,以透析来自东西方不同时空的两种宗教观在《四个四重奏》中"难以置信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根源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圣经》 《薄伽梵歌》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思想与《四个四重奏》探幽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洪新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0-56,共7页
托·史·艾略特曾经说过:“亚洲文学中有伟大诗篇,亚洲也有深刻的智慧和某些非常深刻的玄思……许久以前,我学习了古印度语言,而那时我感兴趣的主要是哲学,我也读了一些诗,我知道自己的诗歌表现出印度的思想和感觉。”诚如他所... 托·史·艾略特曾经说过:“亚洲文学中有伟大诗篇,亚洲也有深刻的智慧和某些非常深刻的玄思……许久以前,我学习了古印度语言,而那时我感兴趣的主要是哲学,我也读了一些诗,我知道自己的诗歌表现出印度的思想和感觉。”诚如他所言,他的代表作《四个四重奏》正是一部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经典诗作。在这部诗歌中,印度思想的智慧与基督教思想,穿越时空,挪移随采,觑巧通变,精心构造,相互辉映,使得这部作品更加气势磅礴,博大精深。艾略特自己在《批评的功能》一文中指出:“当时我想到文学,想到世界文学、欧洲文学、某一个国家的文学,正象现在一样,并不把它当作某些个人写下的作品的总和来看,而是把它当作‘有机整体’,当作个别文学作品、个别作家的作品与之紧密联系,而且必须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的那种体系来看。”后来他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中说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艾略特 玫瑰园 印度文化 《荒原》 基督教思想 诺贝尔文学奖 诗歌 吠陀本集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哲学的诗化耗损——有关艾略特《四个四重奏》的新探述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立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T.S.艾略特的代表作品——《四个四重奏》,虽然目前尚不见系统的评论文章,缺乏较深入的研究,但零星的结论普遍将它说成是艾氏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登峰造极”的标志,并且认为诗的语言“丰满、深邃、直接有力”。这是一种缺乏研究的立论,... T.S.艾略特的代表作品——《四个四重奏》,虽然目前尚不见系统的评论文章,缺乏较深入的研究,但零星的结论普遍将它说成是艾氏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登峰造极”的标志,并且认为诗的语言“丰满、深邃、直接有力”。这是一种缺乏研究的立论,也似乎是对文学评论自身的嘲弄。它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不正确或不全面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艾略特 生命哲学 诗歌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述评 非个性化 语言模式 宗教 《荒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四重奏》与艾略特对人类苦难的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萍萍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四个四重奏》集中体现了诗人在基督教文化和传统秩序的影响下,对人类苦难进行新的认识和探索的心路历程。长诗对人类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崩溃作了生动的、立体式的描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类苦难的根源及其意义。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人类 基督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时间中寻找精神栖息之地──论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秋红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柏格森 海德格尔 《喧嚣与骚动》 赫拉克利特 《追忆似水年华》 《荒原》 福克纳 《存在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的移就现象浅析
18
作者 袁一平 梅亚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X期61-62,共2页
"移就"作为文学作品以及日常用语中的一种常用修辞现象,其运用尤其广泛存在于各种著名的文学作品中。在语义逻辑上它处于一种自我矛盾的状态,但从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方面分析其语义的情况下其语义又是可以理... "移就"作为文学作品以及日常用语中的一种常用修辞现象,其运用尤其广泛存在于各种著名的文学作品中。在语义逻辑上它处于一种自我矛盾的状态,但从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方面分析其语义的情况下其语义又是可以理解的。该项研究试图运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对T.S.艾略特的长诗《四个四重奏》中的移就现象作出解释。带领读者以一个新的视角认识艾略特并赏析《四个四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就 《四个四重奏》 关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实的对立与启迪--浅析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19
作者 孙浩 王化学 《济宁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四个四重奏》是英国现代诗人T·S·艾略特的后期佳作,是展现其思想与艺术特征的代表作品之一。诗歌集中表现了其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传统与现实的"对话",在时间上凸显两者的对立,寻求结合与永恒。诗人运用宗教... 《四个四重奏》是英国现代诗人T·S·艾略特的后期佳作,是展现其思想与艺术特征的代表作品之一。诗歌集中表现了其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传统与现实的"对话",在时间上凸显两者的对立,寻求结合与永恒。诗人运用宗教启迪式的语言,对有限与无限、开始与结束、过去与未来、生与死等终极问题进行诗意描绘,是对传统价值的求索与体悟,体现了诗人辩证的宗教历史观,充满了哲理与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传统与现实 宗教式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四重奏》中的道家思想
20
作者 王萍 应伟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8-82,共5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的诗歌创作不仅植根于西方文学传统,同时蕴含着深刻的道家思想。这位诗哲年轻时跟随汉学家欧文?白璧德学习中国文化,高度评价道家思想,不仅如此其晚期巨著《四个四重奏》在诗歌意象、诗歌思想等方面都体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的诗歌创作不仅植根于西方文学传统,同时蕴含着深刻的道家思想。这位诗哲年轻时跟随汉学家欧文?白璧德学习中国文化,高度评价道家思想,不仅如此其晚期巨著《四个四重奏》在诗歌意象、诗歌思想等方面都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和美学特点,诗人着意通过融合东西方宗教和哲学智慧来思考以及解决时间和空间,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的交叉等一系列人类深层次的问题与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道家思想 《四个四重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