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马迁自叙生于建元年间——兼论张守节《史记正义》不可尽信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名岗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1期32-37,共6页
司马迁把自己的生年系于父亲的行年之下,就像把父亲的逝年系于君王的行年之下一样,况且自己之生就是父亲生平中的一件大事。所以他说:"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quo... 司马迁把自己的生年系于父亲的行年之下,就像把父亲的逝年系于君王的行年之下一样,况且自己之生就是父亲生平中的一件大事。所以他说:"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有子曰迁"之"有"是生的意思。《词源》"有"的第二个义项是"发生"的意思。从上下文看"有子曰迁"也是"生子曰迁"之意。"有子曰迁,迁生龙门"是司马迁明写自己生于建元年之后。张守节注《史记》之"正义"断章取义,自相矛盾体。说司马迁的家乡韩城在"河之北",不足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正义》 建元 有子曰迁 太史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札记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录祥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3-36,61,共5页
《括地志》是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引用《括地志》解释古地名处甚多,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文字讹误。本文考察了张守节《正义》所引《括地志》的部分内容,针对其中部分讹误和疏漏,作了订正与补充,成札记十九则。
关键词 《史记正义》 《括地志》 订补 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正义》献疑一则
3
作者 芮文浩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3,共2页
《史记·孝武本纪》载:“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 《史记·孝武本纪》载:“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鸡卜”,张守节《正义》解释为:“鸡卜法,用鸡一,狗一,生,祝愿讫,即杀狗煮熟,又祭,独取鸡两眼,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吉,不足则凶。今岭南犹行此法也。”这一段文字说明张守节以唐代岭南习俗解《史记》“鸡卜”之法,然而结合裴驷《集解》及《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引李奇“持鸡骨卜,如鼠卜。”之语来看,我们对“鸡卜”之法还是不甚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正义》 《史记 文字说明 颜师古注 鸡骨 越人 守节 岭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人史注与“小说”观念——以《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为例
4
作者 郝敬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文章选取成书时间与《史通》相近和稍后的《史记索隐》与《史记正义》,将其置于《隋志》和《新唐志》之间,对其引书中与"小说"相关的22种书予以重点考察,然后结合刘知几对采"小说"入史的态度,探讨分析了唐人所持的&... 文章选取成书时间与《史通》相近和稍后的《史记索隐》与《史记正义》,将其置于《隋志》和《新唐志》之间,对其引书中与"小说"相关的22种书予以重点考察,然后结合刘知几对采"小说"入史的态度,探讨分析了唐人所持的"小说"观念:以"道"为核心判断标准,外围概念随不同时期或不同史家对表达之"技"的认可程度而存在动态增减。这种以阐述"小道"为核心的"小说"观念,经由《汉志》《隋志》《旧唐志》《新唐志》直到《四库全书总目》,始终是史家著录小说的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索隐》 《史记正义》 “小说” “道” “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及相关问题讨论
5
作者 袁传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77,共14页
对宋人吕祖谦《大事记解题》与王应麟《玉海》《通鉴地理通释》《诗地理考》及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等五种著作征引《史记正义》之佚文考索及相关问题的综合讨论。对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三种古... 对宋人吕祖谦《大事记解题》与王应麟《玉海》《通鉴地理通释》《诗地理考》及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等五种著作征引《史记正义》之佚文考索及相关问题的综合讨论。对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三种古注做一简明的描述;对张守节的经历学养进行钩沉,并探讨《史记正义》的成就所在、遗佚的发生及日本学者辑佚的成绩;对笔者从宋人著作五种考索所得《正义》佚文394条做一概述;对《括地志》其书及宋人著作五种征引之《括地志》与《史记正义》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的文献价值做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著作 《史记正义》佚文 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索隐》与《史记正义》引《水经注》考
6
作者 王东 《天中学刊》 2018年第4期136-140,共5页
唐代《水经注》的面貌如何,学术界一直都很期待。我们可以借助唐人典籍所引《水经注》的资料勾稽其一些轮廓。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共引用《水经注》资料54条,将其与今本《水经注》逐一比勘,不仅可以为揭示唐代《... 唐代《水经注》的面貌如何,学术界一直都很期待。我们可以借助唐人典籍所引《水经注》的资料勾稽其一些轮廓。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共引用《水经注》资料54条,将其与今本《水经注》逐一比勘,不仅可以为揭示唐代《水经注》的某些面貌提供一些资料,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贞 《史记索隐》 张守节 《史记正义》 郦道元 《水经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海》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宋人著作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之一
7
作者 袁传璋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26,共26页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系学术价值最高的《史记》古注之一。宋人合刻《史记》三家注时,以《史记集解索隐》为本注,以《正义》为增注附刻其内。编刻者为减少与《索隐》注文的重复,对《正义》删削独多。自《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风...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系学术价值最高的《史记》古注之一。宋人合刻《史记》三家注时,以《史记集解索隐》为本注,以《正义》为增注附刻其内。编刻者为减少与《索隐》注文的重复,对《正义》删削独多。自《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风行于世,单本《史记正义》遂湮没以至失传,明人已无缘复睹《正义》全貌。20世纪初叶,日本泷川资言从传入彼邦的《史记》古本栏外标注,手辑《正义佚存》一千余条,后散入《史记会注考证》相应《史》文之下,自谓"略复张氏之旧"。然而宋人吕祖谦、王应麟、胡三省等人著作中大量征引单本《史记正义》,泷川均未寓目。笔者从王应麟《玉海》辑得所引《正义》105条,其中67条为《史记》三家注合刻本所遗佚。这批《正义》佚文对深入理解《史记》文义甚有价值,尤其是所引张华《博物志》,为解决司马迁生年疑案提供了确切的文献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海》 《史记正义》 佚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正义》辑佚与研究的新贡献——袁传璋教授《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评介
8
作者 叶文举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3期84-92,共9页
袁传璋教授的《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是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史记正义佚文辑证》系列的第一部著述。该书在研究内容上学术价值极大,有助于部分恢复《史记正义》的原貌,推动张守节《史记正义》本身的研究,同时有助于了... 袁传璋教授的《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是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史记正义佚文辑证》系列的第一部著述。该书在研究内容上学术价值极大,有助于部分恢复《史记正义》的原貌,推动张守节《史记正义》本身的研究,同时有助于了解《史记》三家注本合刻时的状况,尤其对解决史记学遗留的一些疑难课题大有裨益。而且该书所用爬梳旧材料与挖掘新见解、宏观考察与微观考实、"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正面立论与反面驳议等多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也颇值得借鉴。作为一名毕生把《史记》研究作为志业的学术名家,袁先生在该书中表现的研究态度同样令人敬仰,其在研究课题上不求新异,但求价值;在研究境界上追求"即实事以求真是";在研究评判上坚持客观、公允的立场,这些对《史记》乃至其他学术研究启迪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传璋 宋人著作五种 《史记正义》 佚文 考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正义》佚文在日本之传存 被引量:2
9
作者 小泽贤二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9,共5页
《史记正义》佚文在日本的突然出现,从时间上来看,是元代彭寅翁刊本流入日本的室町时代中期释灵元以后的事。由于当时中国正值将散失的典籍进行搜集整理再以刊本形式宣布传播的文艺复兴时期,因此必须考虑到《史记正义》单注本以某种形... 《史记正义》佚文在日本的突然出现,从时间上来看,是元代彭寅翁刊本流入日本的室町时代中期释灵元以后的事。由于当时中国正值将散失的典籍进行搜集整理再以刊本形式宣布传播的文艺复兴时期,因此必须考虑到《史记正义》单注本以某种形式舶来日本的可能性。其中的一种解释为:释灵元使用据认为属于其本人所有的《史记正义》单注本,在标有英房识语的元代彭寅翁刊本《史记》印纸上,用墨笔对与三家注合刻本所引用的《史记正义》内容互不重复的《史记正义》佚文部分进行了大量的添写批注,与此同时,还在与三家注合刻本引用的《史记正义》互相抵触的地方做了异同的注释。释灵元的个人藏书在成为释栴室(心华和尚)的收藏之后才得以宣布于世,因此被后世称为《栴室本》。然而,在该版《栴室本》中加入的"添写批注",之后又被其他的元代彭寅翁刊本及南宋黄善夫刊本加以转抄,于是就诞生了这里所说的《栴室本》系统本《史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正义》 日本 《栴室本》 释灵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正义》引书校札十二则
10
作者 彭栋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6期65-67,共3页
本文从引书角度针对《史记正义》中“讹脱衍倒”以及标点等问题,参照《史记》其他版本,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校勘考证,写成札记十二条。兹列于下,以备讨论。
关键词 《史记正义》 引书 校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正义》“代王耳”史事发覆
11
作者 张庆路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55-59,共5页
项羽、刘邦先后册封张耳为常山王、赵王,素为人所知。通过解读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的“代王耳时都中都”与功臣张苍的仕宦履历,我们认为汉三年六月至汉四年十一月刘邦分封有代国,“代王耳”应该是代王张耳的省称。张耳代国辖有太原... 项羽、刘邦先后册封张耳为常山王、赵王,素为人所知。通过解读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的“代王耳时都中都”与功臣张苍的仕宦履历,我们认为汉三年六月至汉四年十一月刘邦分封有代国,“代王耳”应该是代王张耳的省称。张耳代国辖有太原、云中、雁门、代四郡之地,郦食其三年秋季的献策内容亦证实太行山以北有王国。张耳似乎没有前往封地,而是让代相张苍坚守代国,与燕国一起担负抵御匈奴与藩屏汉朝的重任。随着张耳徙封赵王,代国亦废。后来代王刘恒和刘武定都中都,乃是承袭张耳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正义》 张耳 张苍 代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正义》引《汉武故事》勘正二则
12
作者 孙利政 《华夏文化》 2022年第1期63-64,共2页
一、宛若《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蹄氏观。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正义》... 一、宛若《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蹄氏观。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正义》引《汉武故事》:起柏梁台,以处神君,长陵女子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武本纪 长陵 《史记正义》 《汉武故事》 柏梁台 平原君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所存《史记正义》佚文考论——以泷川资言辑本为中心
13
作者 刘芳亮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9,共16页
自泷川资言辑得《史记正义》佚文以来,中国学者围绕其真实性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既往研究未能真正追溯泷川据以辑佚的资料,对日本学者特别是水泽利忠的成果了解不够,因此对佚文尚缺乏全面且深入的认识。通过考察南化本等《史记》古本... 自泷川资言辑得《史记正义》佚文以来,中国学者围绕其真实性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既往研究未能真正追溯泷川据以辑佚的资料,对日本学者特别是水泽利忠的成果了解不够,因此对佚文尚缺乏全面且深入的认识。通过考察南化本等《史记》古本栏外标注以及《史记幻云抄》等资料,发现日本所存《正义》佚文具有相当的可信性,但也存在讹伪,尤其是月舟寿桂所批写的《正义》有不合于现存《正义》者,对这部分佚文须特别审慎。本文还分析了泷川辑本中的谬误及其原因,对比了《史记正义佚存》和《史记会注考证》所收佚文的差异,对于补正泷川辑本的《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史记正义佚存订补》的各种疏误也一并分类指摘,并就完善《正义》佚文的辑校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正义》佚文 史记会注考证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 南化本 史记幻云抄
原文传递
《史记正义》引《陈留风俗传》辨误一则
14
作者 苏芃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史记正义》 风俗 中华书局点校本 辨误 本纪
原文传递
从反切结构看重纽舌齿音的归属——以《史记正义》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秋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4,共7页
《史记正义》的音切证明:舌齿音精、章组联重纽四等,舌齿音庄组联重纽三等,来母和知组摇摆在两类之间,其摇摆性主要表现在以C类为切上字的反切中。
关键词 反切结构 重纽舌齿音 《史记正义》
原文传递
《史记正义》中的新型反切结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秋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85,127,128,共14页
从反切结构的角度重新分析《史记正义》中的反切,发现其中存在"等第及开合"一致型反切以及"准直音"式反切,文章在统计各种反切类型的数量及比例的基础上,认为它们是不同于传统反切的新型反切,这种新型反切层次从张... 从反切结构的角度重新分析《史记正义》中的反切,发现其中存在"等第及开合"一致型反切以及"准直音"式反切,文章在统计各种反切类型的数量及比例的基础上,认为它们是不同于传统反切的新型反切,这种新型反切层次从张守节对单字的不同反切用字中可以明显看出。"准直音"式反切遵循"上下字不得同调"的原则,切上字与被切字相重的"重字"型反切是"准直音"式反切的一个特殊类型,其反切用字是否讹误需要借助反切规则和文献材料来仔细甄别。"重字"型反切在多个文献中出现,被注字全部是多音字,且集中出现在唐代中期,它可能与唐代中期的语音变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正义》 新型反切 反切层次
原文传递
《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辨异一则
17
作者 陈金海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史记正义》分别于《秦始皇本纪》与《齐太公世家》两引《竹书纪年》同条有关齐灭纪事件之文本,却前曰"齐襄公灭纪郱鄑郚",而后谓"齐襄公灭纪迁纪云",其记载内容显有差异。(1)因后者出自《正义》佚文,日本学者泷... 《史记正义》分别于《秦始皇本纪》与《齐太公世家》两引《竹书纪年》同条有关齐灭纪事件之文本,却前曰"齐襄公灭纪郱鄑郚",而后谓"齐襄公灭纪迁纪云",其记载内容显有差异。(1)因后者出自《正义》佚文,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曾对其间不同文字之"迁纪"表示过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纪年》 《史记正义》 齐襄公 泷川资言 齐太公 《秦始皇本纪》 世家
原文传递
获奖优秀社科成果简介 袁传璋《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
18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袁传璋教授所著《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重点项目成果,中华书局编入“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2016年6月出版。该书对宋人吕祖谦《大事记解题》、王应麟《玉海》《通鉴... 袁传璋教授所著《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重点项目成果,中华书局编入“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2016年6月出版。该书对宋人吕祖谦《大事记解题》、王应麟《玉海》《通鉴地理通释》《诗地理考》、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征引《史记正义》进行全面深入的辑佚与研究,对这批佚文的文献价值做出实事求是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正义 重点项目 《玉海》 《史记正义》 资治通鉴 古籍整理研究 胡三省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正义》反切中“开合一致原则”的成立范围
19
作者 廖秋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0,共7页
《史记正义》反切中“开合一致原则”有其成立范围。“开合一致原则”指的是反切上字和被切字开合一致。遇摄上字既常作开口反切的切上字又常作合口反切的切上字的这一特殊性影响到原则的适用性,假设在张守节的时代模、鱼韵字拟音为开口... 《史记正义》反切中“开合一致原则”有其成立范围。“开合一致原则”指的是反切上字和被切字开合一致。遇摄上字既常作开口反切的切上字又常作合口反切的切上字的这一特殊性影响到原则的适用性,假设在张守节的时代模、鱼韵字拟音为开口,则“开合一致原则”对所有开口反切均成立,对绝大多数合口反切则不成立。反切创制初形成的反切用字的“呼读”传统,是造成《史记正义》中“开合一致原则”的例外反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正义》 反切结构 开合一致原则 “呼读”传统
原文传递
司马迁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对《史记索隐》所引《博物志》佚文的再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永康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7-19,共3页
《史记索隐》所引张华《博物志》佚文是考证司马迁生年最重要的史料。它的可靠性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肯定。有证据表明,施丁先生误读了这条史料。正确的解读应该是:"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元封】三年六月【乙... 《史记索隐》所引张华《博物志》佚文是考证司马迁生年最重要的史料。它的可靠性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肯定。有证据表明,施丁先生误读了这条史料。正确的解读应该是:"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元封】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据此,司马迁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博物志》 《史记索隐》 《史记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