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限制与突破——DSB对《反倾销协定》第17.6(ⅱ)条的实践 |
贺小勇
|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2
|
WTO多哈规则谈判中关于《反倾销协定》的最新谈判结果评析 |
姜维
|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反倾销协定》第17.6(ⅱ)条与美国Chevron规则的比较——从美国国内法院与DSB的归零法判例谈起 |
赵海乐
|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
2010 |
1
|
|
4
|
论WTO《反倾销协定》的若干特点 |
刘勇
|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
2008 |
1
|
|
5
|
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损害的确定——WTO《反倾销协定》第3.4条研究 |
张亮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6
|
各国反倾销立法和实践与世贸组织《反倾销协定》的冲突 |
徐元
|
《黑龙江对外经贸》
|
2006 |
0 |
|
7
|
跨越五年之痒——从案例看《反倾销协定》中的日落复审 |
|
《WTO经济导刊》
|
2006 |
5
|
|
8
|
《反倾销协定》中的特殊市场状况规则研究 |
王永杰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9
|
反倾销措施中的损害认定——对《反倾销协定》第3条的解读(续) |
|
《WTO经济导刊》
|
2006 |
0 |
|
10
|
为入世服务—WTO常识测试(之七)—《反倾销协定》及其运用 |
|
《理论与实践》
|
2002 |
0 |
|
11
|
论DSB对《反倾销协定》解释的边界——《反倾销协定》第17.6(ii)条评析 |
贺小勇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2
|
WTO反倾销协定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 |
王海英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3
|
WTO《反倾销协定》与中国企业的反倾销 |
薛荣久
|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
|
2001 |
0 |
|
14
|
从反倾销实践中正常价值的认定看美欧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
张华
|
《北方经济(学术版)》
|
2006 |
1
|
|
15
|
美国——墨西哥石油国管状产品反倾销措施日落复审案评析 |
徐学银
|
《WTO经济导刊》
|
2008 |
1
|
|
16
|
试论反倾销程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
朱瑜
刘勇
|
《对外经贸实务》
|
2008 |
0 |
|
17
|
新世纪中国反倾销法学术发展历程 |
徐冬根
乔喆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
2006 |
0 |
|
18
|
反倾销“国内产业”定义中的“关联生产者”规定探析 |
唐琼琼
|
《对外经贸实务》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9
|
多哈反倾销规则谈判:对你当报何种期望 |
余盛兴
|
《WTO经济导刊》
|
2009 |
0 |
|
20
|
反倾销“替代国”方法的适用条件及滥用情况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
陈国芳
|
《对外经贸实务》
北大核心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