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走向整合的建筑学——对《北京宪章》的思考 |
郝赤彪
郭晓兰
王青
|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2002 |
2
|
|
2
|
从《北京宪章》看梁思成学术思想的前瞻性 |
邹永华
|
《华中建筑》
|
2001 |
1
|
|
3
|
重读《北京宪章》 |
王育
|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
2011 |
0 |
|
4
|
从《北京宪章》谈旧建筑的再利用 |
赵新民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1 |
0 |
|
5
|
多元化如何走向?──重读《北京宪章》后的思考 |
布正伟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6
|
人居环境的理性思考——读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宪章》 |
张幼龙
|
《当代建设》
|
1999 |
0 |
|
7
|
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记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发表《北京宪章》后的启示 |
蒋伯宁
林宇
|
《建筑创作》
|
2008 |
0 |
|
8
|
来自东方的激情——读《北京宪章》的感悟 |
陈乔
|
《建筑设计管理》
|
2008 |
0 |
|
9
|
从比较看《北京宪章》的理论体系和历史地位——一个青年教师对《北京宪章》的理解 |
曾坚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10
|
我与《北京宪章》——论面向新世纪的地区建筑学 |
朱怿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1
|
随笔北京——五次竞赛和一部宪章 |
刘涤宇
|
《时代建筑》
|
2003 |
0 |
|
12
|
走向全面的技术思想——评《北京宪章》的技术思想 |
刘卫兵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3
|
《北京宪章》在中国——“北京之路”工作组六年回顾 |
叶如棠
窦以德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4
|
纪念《北京宪章》与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20周年座谈会综述 |
孙凌波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5
|
《北京宪章》和“北京之路”工作组 |
周畅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6
|
中国城市发展道路探析——基于城市发展“三大宪章”的演进逻辑 |
孙超英
赵芮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7
|
打开全球经典建筑视野的“窗”——感悟《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1000件》大系 |
金磊
|
《建筑技艺》
|
2020 |
0 |
|
18
|
增强建筑创作中文化自信的正能量 |
李纯
|
《建筑与文化》
|
2013 |
0 |
|
19
|
宋晔皓:可持续设计的首要问题是提升品质 |
宋晔皓
|
《设计》
|
2019 |
0 |
|
20
|
感悟有责任感的建筑学人 |
金磊
|
《重庆建筑》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