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历史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教材为例
1
作者 韩盼 《学周刊》 2024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追求目标,集中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表现之一,成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课程使用...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追求目标,集中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表现之一,成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课程使用现行的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探究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共同体意识。对此,文章对高中历史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适应和掌握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意见 被引量:62
2
作者 张海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32,11,共13页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是中学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包括选择性必修教科书在内,都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中的体现。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国家事权,是国家规定的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的...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是中学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包括选择性必修教科书在内,都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中的体现。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国家事权,是国家规定的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的教材。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编写中贯彻了高中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编写历史教科书不是学者的个人行为,所以,历史史实的选取必须有权威依据。在编写过程中,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基本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而坚持贯彻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正是建设高中历史教科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核心。为了适应和掌握《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用好新教材,教师有必要明晰它的重点、编写思路和编写体例。此外,教学中还要注意依据课程标准,注意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注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党的教育方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介绍与解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涵盖鸦片战争至今的历史,跨越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解读教材时需注意把握以下四点。第一,内容上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专制... 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涵盖鸦片战争至今的历史,跨越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解读教材时需注意把握以下四点。第一,内容上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同时突出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第二,以大时序、小专题、“点一线一面”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历史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三,注意吸纳学界公认的、比较成熟稳定的学术成果。第四,兼顾历史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逸红 《基础教育课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0,共8页
虽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课程内容结构化为追求的高中历史教学导向,但调研显示,目前多数历史教师还未能跟上此变化,表现在:难以抓住学科大概念,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问题一定程度存在;支解结构化... 虽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课程内容结构化为追求的高中历史教学导向,但调研显示,目前多数历史教师还未能跟上此变化,表现在:难以抓住学科大概念,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问题一定程度存在;支解结构化课程内容,各要素之间缺少必要联系的现象较多,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忽略新知识等。对此,本文提出要研读课程标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环节等对策,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发挥历史教育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 教学问题 《中外历史纲要》教学 统编教材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立意下《中外历史纲要》教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2
5
作者 於以传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第S01期123-128,共6页
从课程标准入手,基于《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特征与教学导向,揭示大概念的基本立意对于"纲要"及其教学的指导意义,提出大概念既是核心概念,又可指核心观点;大概念指向内容结构,更指向核心素养;大概念意味着统整,更看重分解,... 从课程标准入手,基于《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特征与教学导向,揭示大概念的基本立意对于"纲要"及其教学的指导意义,提出大概念既是核心概念,又可指核心观点;大概念指向内容结构,更指向核心素养;大概念意味着统整,更看重分解,为《纲要》教学观念的提升与实践品质的提高指引了若干可资借鉴的方法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核心素养 《中外历史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美育素材的发掘——以《中外历史纲要》古代中国部分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肖琼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第22期9-11,共3页
教育要通过美感激发、陶冶和完善人的高尚感情,达到美与善的和谐统一。美感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是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提升审美情趣的最基本媒介。本文从品德美育素材和艺术美育素材两个维度阐述统编教... 教育要通过美感激发、陶冶和完善人的高尚感情,达到美与善的和谐统一。美感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是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提升审美情趣的最基本媒介。本文从品德美育素材和艺术美育素材两个维度阐述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中国古代史部分所蕴含的部分美育素材,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掘这些美育素材的价值,涵濡学生审美素养,提升学生审美、创造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 品德美育 艺术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教学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林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2年第8期21-25,共5页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容量大,而相应的课时有限,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必须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模块的设计思路,把握教学重点,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将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合...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容量大,而相应的课时有限,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必须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模块的设计思路,把握教学重点,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将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兼顾历史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史料实证的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方法--以《中外历史纲要》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鹏礼 《甘肃教育》 202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史料实证为指导思想,有助于增强学生搜集信息和整合材料的能力,能够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奠定基础。文章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为例...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史料实证为指导思想,有助于增强学生搜集信息和整合材料的能力,能够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奠定基础。文章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为例,创造性地运用问题教学法,总结和概述史料实证视域下高中历史问题教学的重要性,并从巧设问题情境和构建问题框架两大层面,分析历史问题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此锻炼学生搜集史料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史料实证 问题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单元导语教学策略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孔凡宾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7期55-57,共3页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推进学生对章节知识点的探究。单元导语内容涵盖单元教学重点,系统为学生呈现历史长河中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单元导语,有助于打破教学困境,促进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推进学生对章节知识点的探究。单元导语内容涵盖单元教学重点,系统为学生呈现历史长河中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单元导语,有助于打破教学困境,促进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单元知识体系。文章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中单元导语的呈现特点,并分别从教师视角和学生视角,提出如何结合单元导语优化教学设计和学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 核心素养 单元导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生态文明内容分析
10
作者 朱志鹏 张虹萍 《经济师》 2023年第7期167-169,共3页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学生的生态环境素养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及发展方向。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素养是新...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学生的生态环境素养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及发展方向。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素养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上)中中国古代阶段、中国近现代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三个历史阶段的挖掘,并以第一单元为例探讨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素养的措施,力求完成新课改的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素养教育 《中外历史纲要》(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三维思考——教学依据、落脚方位、教学体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权基 王芳 《科学咨询》 2022年第18期92-94,共3页
《中外历史纲要》作为国家统一编修,统一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课程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利用好此教材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面貌,应以历... 《中外历史纲要》作为国家统一编修,统一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课程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利用好此教材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面貌,应以历史意识的强化、正确历史观的塑造为两大落脚点,并在教学中充分以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驳斥生活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以中外近现代史的真实对比彰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坚定不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历史纲要》 课程思政 高中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与史料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第1课为例
12
作者 王旭 《广西教育》 2023年第32期130-133,共4页
本文基于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引用文物与史料内容丰富的特点,分析文物与史料在教材中主要有插图和图片、引文和资料、文物案例、史料分析等多种呈现方式,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文物与史料有利于直观感受历史风貌、有利于从多元视... 本文基于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引用文物与史料内容丰富的特点,分析文物与史料在教材中主要有插图和图片、引文和资料、文物案例、史料分析等多种呈现方式,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文物与史料有利于直观感受历史风貌、有利于从多元视角生动开展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历史思维与跨学科意识,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第1课涉及历史时间跨度长、知识点密集的特点,提出在教学中运用文物与史料的具体策略:以资源整合呈现最有效信息,以核心问题达成学习目标,以例题讲解紧跟学科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文物 史料 课堂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单元统整策略--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丰鑫 梅艳 《四川教育》 2023年第14期22-23,共2页
在传统的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以单元内若干课时为单位进行教学,容易造成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学生习得的历史知识碎片化的问题。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要改进历史教学策略,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整... 在传统的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以单元内若干课时为单位进行教学,容易造成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学生习得的历史知识碎片化的问题。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要改进历史教学策略,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为此,教师要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病,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明确大单元教学的要求、特征和意义,充分研究教材知识与实际学情,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融合、概念聚焦、逻辑本位、内容重组四种策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高中历史 统整 核心素养 《中外历史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教研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福贵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第18期95-97,共3页
教研工作的开展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着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特点,能够有效推进历史深度教学,对教师研读教材、优化课堂、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为基础,结合成... 教研工作的开展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着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特点,能够有效推进历史深度教学,对教师研读教材、优化课堂、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为基础,结合成功的教研经验,围绕核心素养、教研载体、教学方法展开探究,并提出五点策略,以便推动新教材下历史教学的高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 高中历史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 教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的可读性评析
15
作者 杨雨晴 《文教资料》 2023年第9期151-153,共3页
作为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可读性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学本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的分析发现,不论是正文内容的呈现形式还是教材辅助系统的设计方式,都会对教材的可读性产生极大影响。此外,如何做好史实与史... 作为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可读性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学本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的分析发现,不论是正文内容的呈现形式还是教材辅助系统的设计方式,都会对教材的可读性产生极大影响。此外,如何做好史实与史论内容的平衡尤为重要。考虑到教材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平衡,在建立教材学科学术体系同时如何保持可读性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可读性 《中外历史纲要》 体例 内容 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历史纲要》中的“史料阅读”板块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6
作者 陶蕊 《求知导刊》 2022年第17期14-16,共3页
《中外历史纲要》与以往的历史教材有较大的不同,“史料阅读”板块是其一大亮点。研究发现,在《中外历史纲要》中,该板块的几处史料出现了断章取义、引用不完整等现象,这给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关于“史料阅读”板块运用的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 《中外历史纲要》 史料 课标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历史纲要》“导言”“引言”教学应用例说——以“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为例
17
作者 宫毅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第S01期129-133,共5页
教材的"单元导言""课文引言"意为已发而未尽之言。《中外历史纲要》中的"单元导言""课文引言",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导览",往往还是通向核心观点的"导航"。深入揭示"... 教材的"单元导言""课文引言"意为已发而未尽之言。《中外历史纲要》中的"单元导言""课文引言",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导览",往往还是通向核心观点的"导航"。深入揭示"导言""引言"的未尽之意,以确定课程内容主旨、锚定教学起点,能帮助学生完善形成历史认识的基本路径,进一步丰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历史纲要》 单元导言 课文引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课文辅助系统的应用策略
18
作者 冯明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课文辅助系统是对课文系统的进一步补充、说明,辅助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律、掌握和运用传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从而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而《中外历史纲要》课文辅助系统是落实新课标的必然要求,能够起到... 课文辅助系统是对课文系统的进一步补充、说明,辅助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律、掌握和运用传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从而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而《中外历史纲要》课文辅助系统是落实新课标的必然要求,能够起到补充正文内容的作用。文章分别从认真钻研,提高使用效率;问题导向,提升思辨能力;发挥主动,培养核心素养几个方面展开应用策略分析,以期能够提高《中外历史纲要》的应用效果,提升高中历史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教材 课文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学科知识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表征与运用策略——《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为例
19
作者 陈锦格 《教育进展》 2025年第1期1132-1138,共7页
新课标提出要注重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学习。历史跨学科教学是新时代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向,以历史学科为本位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实践性等特点,将其相结合能够更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课标提出要注重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学习。历史跨学科教学是新时代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向,以历史学科为本位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实践性等特点,将其相结合能够更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构建。通过跨学科视角对《中外历史纲要(下)》进行理解与分析,深入了解跨学科视域下的《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为历史教师运用新教材提供参考和借鉴。利于教师在课堂更好教学,学生在课堂拓展知识容量。依托历史教材这一载体,支持引导学生建立核心素养,完善历史知识体系,响应培育新时代人才的使命。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roposes to focus on breaking down barriers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rconnection and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of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history teaching in the new era.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histor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hensiveness,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ity. Combining them can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By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the “Outlin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Part 2)”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e aim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Part 2)”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history teachers to use the new textbooks. Beneficial for teachers to teach better in the classroom and for students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capacity in the classroom. Relying on history textbooks as a carrier, we support an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e competencies, improve their historical knowledge system, and respond to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the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知识 《中外历史纲要(下)》 历史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历史学专业《中国古代史》课程建设理念与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基于与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课程教学衔接视角
20
作者 杜云南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9期748-754,共7页
高师历史学专业《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与高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高师历史学专业《中国古代史》课程建设应在与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有效衔接的基础上,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和实用理念,从教... 高师历史学专业《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与高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高师历史学专业《中国古代史》课程建设应在与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有效衔接的基础上,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和实用理念,从教学内容的专题化、学术化、史料化,教学方法创新化方面进行教学改革。There are both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urse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for history major i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the compulsory cours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Outline (I) in senior high school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with the teaching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Part 1)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major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should establis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and practical ideas of the curriculum, and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thematic content, academic content, historical data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